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16年晚稻,通过对稻田还田常耕抛秧、稻田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耕插秧、非稻草还田常耕插秧等6个参试处理的实验结果可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规抛秧的经济性状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尤其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经济性状表现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其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免耕直播比翻耕直播能极显著提高结实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着粒密度.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稻草还田比非稻草还田也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结实率.但两者对水稻有效穗、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比试验结果2002年早造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21.2公斤,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14.4公斤.常规翻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488.3公斤,稻草还田免耕分别比稻草不还田免耕和常规翻耕亩增产稻谷32.9公斤和6.8公斤,增长6.74%和1.32%.观察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具有生根快,根系发达,分蘖早、茎杆粗壮,抗倒伏和成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稻草还田腐熟技术对土壤培肥,增产节肥效果,2012~2014年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开展稻草全量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还田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9g/kg、全氮含量增加0.15 g/kg、有效磷含量增加4.2 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33 mg/kg,土壤容重降低0.0 5 g/cm3,连续3年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分别增产6.77%、7.08%、7.54%.因此稻草全量还田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逐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增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6年选择湘南红壤地区稻田植烟土壤,采用稻草还田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表明:前茬作物烤烟,采取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对促进烤烟植株生长有良好的效果.且稻草还田翻埋的效果明显优于稻草覆盖.烟叶平均产量:稻草还田翻埋区、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2550kg/hm2 、2469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5.8%、2.5%.烟叶平均产值:稻草还田翻埋区为30746元/hm2,比对照增加11.5%;稻草覆盖区为29806元/hm2,比对照增加8.1%.后茬作物晚稻平均谷粒产量: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4889kg/hm2、3667kg/hm2,比对照增产83.3%、45.8%,差异极显著;前者比稻草覆盖处理产量高38.0%,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1-2012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覆膜旱作、常规水作、裸地旱作3种栽培方式稻草还田与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和稻草还田与否土壤重金属砷、铜、铬、镉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与常规水作、裸地旱作相比,无论稻草还田与否,覆膜旱作都能提高土壤中铁、锰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覆膜旱作>常规水作>裸地旱作.3种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和不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效态铁、锰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覆膜旱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与否,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常规水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显著高于不还田.试验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0.7,按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土壤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达到清洁.3种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未对耕层土壤造成输入性重金属污染.覆膜旱作和稻草还田对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草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稻草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和连续4年全量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及关键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连续4年全量还田分别与稻草未还田相比,在油菜籽脂肪酸组成上,均表现出油酸含量显著增加、芥酸含量略有下降的趋势,具有改善油脂组成的正向作用;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的油菜籽硫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劣于秸秆未还田,差异不显著。连续4年稻草全量还田对硫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与长期部分还田一致,但其蛋白质、脂肪含量与稻草不还田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稻草直接还田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撩穗收割与冬作物直播还田 1.适宜条件该技术适合晚稻草还田.收割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撩穗.其中机械收割,稻草尾掉落田间,稻草全量还田.人工收割的稻草尾带离田间,65%以上稻草还田.实践证明,该技术适合除无法排干的潜育型稻田以外的所有农田.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其时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的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均为最高,分别达94.98%、93.20%和2.7张叶;无倒伏现象.稻草还田和免耕直播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单效应均为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倒伏率的单效应为负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稻草还田与免耕直播配合.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交互作用也表现正效应,而对倒伏率表现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湖南郴州烟区稻草覆盖还田、稻草翻压还田、作圈肥沤制后腐熟还田等3种稻草还田方式的技术特点作了介绍,对郴州烟区近年来应用稻草还田技术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用稻草还田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蘖后期稻草分解释放养分,能促进禾苗生长,与翻耕稻草不还田相比,增产5.4%~12.6%,并且对土壤通气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免耕稻草覆盖还田节省了耕田成本,增加了收入,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耕作方式对还田稻草氮素释放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在免耕和常耕条件下,还田稻草氮素释放特性和水稻氮素利用的差异。【方法】2006年和2007年晚稻,在田间将稻草还田,并在不同时期测定稻草中残留的氮素,同时进行桶栽试验,将15N标记稻草还田,成熟期测定水稻积累的总氮素和15N丰度。【结果】稻草中残留的氮素随还田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不同时间段下降的速度差异很大。还田后0~40 d,稻草中残留的氮素下降约60%,还田后40~100 d,稻草中残留的氮素下降约10%。两种耕作方式下还田稻草含氮率均呈升高趋势。无论是干稻草还是湿稻草还田,免耕条件下稻草氮素平均释放速率高于常耕。免耕方式下湿稻草的氮素释放速率较高,常耕方式下干稻草氮素释放速率较高。【结论】无论还田稻草状态相同与否,常耕水稻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量较免耕水稻高。免耕有利于还田稻草的氮素释放,但水稻从还田稻草中吸收的氮素和氮素利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稻草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烤烟养分吸收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烟株养分吸收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还田能明显增加烤烟的生物量,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优于覆盖还田,各处理效果一般与其用量呈正相关,但直接还田量超过5 250 kg.hm-2时效果反而下降;(2)稻草还田促进烟株体内N、P、K、Ca、Mg、Zn、Mn等元素的吸收累积,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优于覆盖还田,对N、P、K的影响一般与还田量呈正相关,但对Ca、Mg、Zn、Mn的影响与还田量关系不明显;(3)稻草还田降低了中部叶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提高了中上部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对上部叶的影响以腐解方式最明显,一般与其用量呈正相关,对中部叶的影响以直接还田方式最明显,也与其用量呈正相关;(4)稻草还田不同程度改善了烤烟的经济性状,但稻草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秸秆用量过大时,效果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已成为郊区补充土壤有机质消耗、改善理化性质的重要措施.晚稻秸秆,因下茬作物多免耕栽培而不能翻压入土还田,收割机喷撒在田面的稻草又会阻隔种子接触土壤,或影响幼苗出土生长,常被就地焚烧.为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并减轻环境污染,探索稻草秸秆直接还田途径,1999~2000年进行了两年稻草覆盖油菜地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长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改善土壤酸碱度。小麦播前稻草半量还田(E50)、播后稻草半量还田(L50)、播前稻草全量还田(E100)对小麦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有效穗、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高于无稻草还田处理,E50、L50和E100处理小麦产量较无稻草还田处理分别高39.7%、31.5%和12.3%;稻草半量还田小麦产量、有效穗、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高于稻草全量还田,小麦产量E50、L50处理较E100分别高24.4%和17.1%;同是稻草半量还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E50处理高于L50。可见,稻草还田时机和还田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生产上建议采用播前稻草半量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稻草还田条件下双季稻机耕生产技术的推广有赖于对该条件下病虫草发生和水稻产量形成影响知识的获得,以稻草不还田为对照,设置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烧灰还田处理,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机耕双季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在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未施药区3个处理早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晚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Nilaparvata lugens)、鸭舌草和稗草。在肥水管理相同的条件下,2012—2013年稻草还田对早、晚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增加杂草发生密度。与稻草不还田比较,2012—2013年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早、晚稻平均增产8.2%和8.6%,稻草烧灰还田处理平均增产5.9%和3.5%。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稻草还田处理水稻病虫草发生,2012—2013年早、晚稻平均增产7.0%和12.9%。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早稻稻草的高效还田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早稻稻草还田方式对晚稻产量、钾素农学效应、植株吸钾量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南方稻田晚稻生产中如何利用早稻稻草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焚烧(SI)或稻草覆盖(SM)还田提高了钾素农学效应、产值、增产值和产投比,稻草覆盖(SM)还田还提高了吸钾总量和钾素利用率。通过计算农田钾素表观平衡,发现除稻草留高桩(HN)处理外的所有处理都出现了钾素亏缺,稻草全部焚烧(SI)、稻草留高桩部分焚烧(HI)和稻草覆盖(SM)处理钾素亏缺量小于稻草不还田(AK)处理。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钾素利用率等因素,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稻草覆盖还田是最优的还田方式,对减少晚稻化学钾肥投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2年田间试验,旨在明确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3年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二者亦无显著的互作效应。稻草还田对2014年早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4年早稻产量的互作效应接近达到显著水平(P=0.090)。冬种紫云英显著提高了2014年早稻的产量和生物量,但是对晚稻影响不显著。冬种紫云英显著增加了2014年早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2014年晚稻有效穗数的影响接近达到显著水平(P=0.055)。试验进行2年后,冬种紫云英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稻草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pH,而冬种紫云英降低了稻草还田对土壤pH的提升效应。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冬种紫云英无显著影响。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汪本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99-17601
[目的]为获得安徽地区最佳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和播种期,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促进稻草秸秆还田。[方法]2009年以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开展春马铃薯不同稻草覆盖模式和播种期对比试验,对出苗期、成苗率、产量、大中薯率和稻草还田率等综合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各个小区中,出苗最早的均是稻草+地膜覆盖模式的处理。4月1日测量时处理2马铃薯植株高度仅为9.25cm.而处理1稻草覆盖植株高度为13.25cm,稻草+地膜覆盖植株高度为16.50cm。4个不同播种时期,均以稻草+地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最高。稻草+土覆盖模式稻草秸秆还田效果最好。[结论]江淮地区在2月2日前后采用稻草+土覆盖进行马铃薯栽培较为合适,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稻草还田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H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