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TDS),是指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靶向系统按靶向源动力可分为:主动靶向制剂(TDS主动寻找靶区)、被动靶向制剂(TDDS被动地被选择摄取到靶区)、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2.
靶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有效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动物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从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等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兽医领域中靶向制剂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概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某病变部位的选择作用,是中药在体内的作用范围.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其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是解释中药作用机制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对中药归经理论的阐明也有助于开发靶向制剂、控释制剂等中药新剂型,降低中药可能的毒副作用,合理配方,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靶向制剂作为药剂学科的热点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oriented drug systems,TODDS),为第4代药物制剂,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制剂.  相似文献   

5.
靶向给药系统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避免药物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但是由于稳定性、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年来文献报道了多种姜黄素靶向新剂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本文主要从脂质体,配体-受体,磁性氧化铁等靶向载药体系等方面,论述姜黄素靶向新剂型的设计思路及其药理学效果。并分析靶向新剂型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采用这种给药方式的剂型均为透皮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中药透皮给药治疗疾病的传统,传统的中药剂型为洗剂、搽剂、糊剂、油膏剂。但由于中药多为复方药,药味较多,成分复杂,各种成分含量较低,选择性及专一性较差,大部分透皮制剂属于局部用药,并不具有全身用药的药理作用,而且制备中指控要求低,药物吸收较差,与现代透皮给药系统有一定的差距,后经逐步改进剂型硬膏剂、软膏剂、霜剂、巴布剂。而当今在兽医临床上最常用的透皮剂型为浇泼剂、擦剂等新剂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药剂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兽药新制剂不断被研究开发出来,如包被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这些新剂型克服了常规剂型的很多缺点,充分体现了兽药新剂型的优势所在,也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文章从各类兽药新制剂的分类、作用特点、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吸附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离子交换技术领域新兴的一种处理技术,在医药领域特别是天然药物精制中广为应甩。该工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树脂可重复使用。适合工业生产,近年来在我国已广泛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与中药制剂传统工艺比较。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所得提取物体积小、不吸潮、易制成外型美观的各种剂型,特别适用于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改变了传统中药制剂的粗、黑、大现象,有利于中药制剂剂型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体现出该技术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中药脂质体是一种新型靶向递药系统,具有稳定性好、泄露率低、靶向性强、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靶向递药系统[1]。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只有对药物的有效包封,才可能较好地发挥临床治疗作用。因此,包封率不仅是评价脂质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较普通制剂发挥高效、低毒特点的关键所在[2]。包封率(EE)是指包封于脂质体内药物的含量占脂质体混悬液中药物总量的百分  相似文献   

10.
中药剂型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随着中医医疗水平的提高,中药制剂日益受到欢迎和重视,而仅靠膏、丹、丸、散这些传统剂型已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探讨、研究和尝试新的剂型是中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1 中药发展概述 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学科领域之一,在祖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应用的中药,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方面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和  相似文献   

11.
周建平 《兽医导刊》2011,(10):42-43
一、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概况药物传递系统(DDS)是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制备的药物新剂型及制剂,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目的是以适宜的给药方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将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有保健、促长、副作用小、无公害、便于生产绿色畜禽产品等诸多优点。但目前较初级的剂型(如将中药直接干燥粉碎 )在饲料配制中仍占多数 ,其适口性差 ,且不易吸收也不易保存 ,从而降低了使用功效。因此将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应根据不同需要 ,采用高新技术及加工工艺 ,改变其剂型 ,使之达到易混匀、易添加、易吸收、易于保存运输的目的 ,才能符合生产要求 ,提高应用功效。现将目前较常用的几种中药剂型介绍如下。( 1 )中药颗粒剂。中药颗粒剂是借鉴化学药物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制剂 ,它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  相似文献   

13.
兽药对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意义重大,但由于某些药物味苦、对胃黏膜刺激性大、稳定性差和药理作用部位靶向性差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和实现药物控缓释和靶向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制备控缓释剂型和高效靶向释药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包衣膜的形成原理,剖析了几种常见包衣技术的优缺点和其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包衣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于包衣技术的兽药新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兽药对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意义重大,但由于某些药物味苦、对胃黏膜刺激性大、稳定性差和药理作用部位靶向性差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和实现药物控缓释和靶向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制备控缓释剂型和高效靶向释药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包衣膜的形成原理,剖析了几种常见包衣技术的优缺点和其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包衣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于包衣技术的兽药新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氟苯尼考(FFC)是动物专用广谱抗菌药,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的各种细菌感染,但常规制剂往往治疗效率较低[1].肺靶向氟苯尼考明胶微球是指将氟苯尼考分散在明胶中形成的微球状分散体系,它可通过控制明胶微球的球径范围,将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肺部组织,使药物在肺部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以达到靶向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兽用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是指将原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适宜剂型的过程,应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处方组成及剂型特点,结合提取、纯化等工艺,以达到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生产、运输、贮藏、携带、使用方便的要求。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中药、天然药物剂型选择的依据、制剂处方设计、制剂成型工艺研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选择的基本内容,并对以上研究提供技术指导。1制剂处方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的兽医中药制剂产业起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中兽药制剂生产厂家或生产中兽药制剂的厂家已达1200余家,品种数千个。但总的看来,兽医中药制剂的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含量不高,剂型粗糙,质量难以控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中药认识的深化,已开始出现多层次开发中药制剂的新格局。尤其是中药不同层次提取物制剂,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势头,进一步拓宽了兽医中药的开发思路。本文将就多层次兽医中药制剂作一概述。1 中药的多层次化学形态1.1 原药材原药材是指中药基原经传统加工炮制后的药材或饮片。目前市场上出现最多的中药原药材制剂主要是散剂。原药材不经提取,保持了它原有的全部天然成分和性味功能,最具有传统特色。但是,药材,尤其是应用最多的植物类药材,往往含有较多的纤维素等无用"药渣",这不仅使制剂的重量和体积较大,而且影响动物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原药材制成的中药散剂有不断被新的提取物取代的趋势。现代研究表明,用原药材制成的中药散剂或其他剂型宜磨成极细的粉末,使得植物药材的多数细胞壁(95%以上)破碎,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了一系列种类丰富的中药外用剂型,如:散剂、膏剂、酒剂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外用剂型种类逐渐增多,如:栓剂、膜剂、喷雾剂等。对常用传统和当代新的中药外用剂型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发外用中药新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的制剂有浸出制剂、散剂、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剂、胶囊剂、膏剂等。兽医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浸出制剂和散剂。浸出制剂中以汤剂、浸剂、酊剂等剂型较多;散剂主要是开水冲调、候温灌服的。近几年,国内外在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面认为:药物的疗效,除了药物本身的  相似文献   

20.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采用这种给药方式的剂型均为透皮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中药透皮给药治疗疾病的传统,传统的中药剂型为洗剂、搽剂、糊剂、油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