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塞北乌骨鸡种蛋的蛋品质,为进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塞北乌骨鸡种蛋60枚,采用实验室常规方法 测定蛋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等主要物理性状.结果 塞北乌骨鸡种蛋平均蛋重为44.5 g,蛋形指数1.32,蛋壳厚度381 μm,哈氏单位82.38,蛋黄比例29.51%,蛋白比例57.53%,蛋壳比例13.42%.结论 塞北乌骨鸡种蛋的品质优良,可以进行相关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2.
塞北乌骨鸡种蛋适宜蛋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塞北乌骨鸡是新育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为探讨该品种种蛋的适宜蛋重,按相差平均蛋重士1.5g,将4500枚种蛋分为5组,研究不同组别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规律和孵化率.结果表明:塞北乌骨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的失重过程中.蛋重越大,失重越大;随着孵化日龄的增加,失重和失重率增大;9胚龄是失重和失重率变化的最明显期,是种蛋发育的关键期;太大或太小的种蛋失重率均大,孵化率也低.塞北乌骨鸡种蛋适宜蛋重为39—48g.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塞北乌骨鸡蛋用品系的选育效果,便于推广应用.方法 在同一饲养条件下,比较研究塞北乌骨鸡蛋用品系和丝羽乌骨鸡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结果 塞北乌骨鸡蛋用品系和丝羽乌骨鸡外貌特征基本一致;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分别比丝羽乌骨鸡提前24.19 d、重6.41 g、重257 g,差异显著(p<0.05);43周龄蛋重、43周龄产蛋量、高峰产蛋率分别比丝羽乌骨鸡重4.23 g、多41.01枚、高32.0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就巢率降低到4.12%,比丝羽乌骨鸡低58.26个百分点,料蛋比为3.18,比丝羽乌骨鸡低47.44%,差异显著(p<0.05);塞北乌骨鸡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比丝羽乌骨鸡高8.26和13.64个百分点,0-6周龄、7-20周龄、21-60周龄成活率分别比丝羽乌骨鸡高17.06、11.47、7.1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结论 塞北乌骨鸡蛋用品系的外貌特征和丝羽乌骨鸡基本一致,生产性能显著优于丝羽乌骨鸡,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塞北乌骨鸡蛋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塞北乌骨鸡是通过丝羽乌骨鸡、山地乌骨鸡和本地柴鸡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地方品种,其蛋用性能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加快蛋产品的开发力度,进行了塞北乌骨鸡蛋和罗曼鸡蛋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塞北乌骨鸡蛋的常规营养成分显著高于罗曼鸡蛋,胆固醇含量低于罗曼鸡蛋,微量元素含量也比罗曼鸡蛋高,说明塞北乌骨鸡蛋属高钙低胆固醇、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有机食品,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开发相关的有机食品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5.
塞北乌骨鸡和罗曼鸡种蛋孵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塞北乌骨鸡和罗曼鸡种蛋的孵化性能,为塞北乌骨鸡系统化选育提供可借鉴的方向.方法分别选取塞北乌骨鸡种蛋和罗曼鸡种蛋5000枚,按种蛋保存的不同时间(3d、6d、9d、12d、15d),各分为五组,研究两个品种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率以及不同保存时间对失重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塞北乌骨鸡胚蛋在孵化过程中失重率均大于罗曼鸡(p〈0.05);塞北乌骨鸡不同保存时间(3d、6d、9d、12d、15d)种蛋失重率、18龄胚胎失重率、孵化率均大于罗曼鸡(p〈0.05);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时间15d,出雏时间推迟,罗曼鸡种蛋保存时间12d,出雏时间推迟;种蛋不同保存时间对雏鸡重无影响.结论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时间比罗曼鸡长,但种蛋失重率、胚胎失重率、受精蛋孵化率相对较低,在以后的选育过程中需加强失重率和孵化率方面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丝羽乌骨鸡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丝羽乌骨鸡3个蛋重区间的种蛋孵化期失重率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乌骨鸡在兰州榆中地区18d的平均失重率为16.87%。种蛋孵化期内失重率与蛋重大小有关,失重率随蛋重减少呈上升趋势。未出雏蛋失水较高,44.6g以上的乌骨鸡种蛋,入孵蛋重与失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塞北乌骨鸡体重与体尺指数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北乌骨鸡是通过丝羽乌骨鸡、本地柴鸡和山地乌骨鸡杂交选育而成,它丰富了我国乌骨鸡品种资源。通过对不同冠型个体的体重、体尺指数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研究,表明复冠个体和单冠个体存在着一定差异,复冠个体宜作为肉用品系进行选育,单冠个体宜作为蛋用品系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8.
乌骨鸡种蛋物理性状分析及对孵化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乌骨鸡种蛋的主要物理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计算得出乌骨鸡种蛋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的各组成部分在总蛋重中所占的比例、蛋的比重等实际指标。通过统计分析 ,分别得出了各个物理性状两两之间相关系数 ,并探讨蛋重、蛋形指数等物理性状对乌骨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国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大豆原产于我国,种质资源丰富闻名于世。建国初期全国曾搜集大豆品种二万余份,经整理,各省、区选择了部分优良品种和具有代表性的类型总计900多个编入中国大豆品种志,其中农家品种占87.9%,杂交育成品种占6.5%,系选和混选品种占5.3%,辐射育成品种占0.3%。育成品种只占品种总数的12%。育成品种的种植面积实际上超过12%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10.
乌骨鸡为中国特有的家禽珍贵品种,其体貌特征有“十全”之称.乌骨鸡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价值都很高.加强乌骨鸡的饲养管理,包括:育雏期、育成期、成年鸡和种鸡选育等管理,可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丝毛乌骨鸡冠型类别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入甘肃兰州的同日龄47周龄98羽单冠、142羽复冠乌骨鸡进行了为期187天的饲养对比试验,对不同冠型鸡的产蛋量、蛋重、采食量、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对群体中单复冠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表明乌骨鸡单冠比例与其他鸡品种的冠型遗传规律相一致;单冠鸡各项生产指标与生活力均优于复冠鸡。  相似文献   

12.
粤金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选用本所育成的水稻品种玉香油占、粤泰丝苗和粤星占经过复合杂交育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的特性。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日龄塞北乌骨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在同一饲养条件下,每组鸡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基础免疫后,饲养至35日龄,分别用2、3、4、5倍剂量新城疫疫苗滴鼻接种,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3倍量的新城疫疫苗滴鼻免疫塞北乌骨鸡产生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免疫器官指数的促进作用也明显,是适宜的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4.
李健  丰先红  蔡一林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6):2758-2767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估其遗传基础,探索拓宽其遗传基础的对策,推动青稞新品种选育工作。【方法】以1950s后,影响力高、推广面积大的105个藏区青稞育成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亲缘系数分析法分析参试品种的遗传基础,进而以亲缘系数为基础,采用兰氏距离、类平均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累积直系亲缘系数,筛选藏区主要骨干亲本。【结果】18.01%的品种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各组合亲缘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000—0.750,组合平均亲缘系数为0.053,显著高于中国大麦主栽品种以及北美大麦品种。根据参试品种的育成时间,以十年为期,将参试品种划分为7个时期,1970s和1980s 2个时期,参试育成品种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高,分别达到0.115和0.107;1990s和最近十年,参试育成品种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低,分别为0.040和0.032。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的参试育成品种数分别为48、27、17和12个;甘肃省的参试育成品种组合平均亲缘系数最高,达到0.220,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参试育成品种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为接近,分别为0.094、0.122和0.138。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参试品种聚为7类,Ⅱ、Ⅲ类群共包含25个参试品种,各类群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低;其他5个类群共包含83个参试品种,各类群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高。40个参试品种的累积直系亲缘系数大于0,其中9个育成品种是藏区青稞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了67个参试品种。9个骨干亲本及其67个衍生种占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72.38%。1960s,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的数量占该时期参试品种总量的41.76%,之后的4个时期,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的数量占各时期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80.00%、80.77%、76.47%和72.22%;最近十年,该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68.75%。对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和甘肃省,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数占各地区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79.17%、62.96%、70.59%和75.00%。参试育成品种所使用的亲本合计118个,其中本地亲本97个,占比82.20%,外引亲本15个,占比12.71%;剩余6个亲本的来源信息缺失。【结论】藏区青稞的9个骨干亲本及其67个衍生品种构成了育成品种的主体,外引大麦种质利用率低,从而导致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脆弱。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吉林省1987-2002年审(认)定的大豆品种进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育成的高产、高脂肪、高蛋白和小拉类型(百拉重10g左右)等108个大豆品种。以杂交育种途径育成96个品种。占育成品种总数的88.9%.其中51个品种是由吉林20号等14个亲本参与的组合中选育而成.13个高脂肪大豆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为22.43%:15个高蛋白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在45.65%。蛋白质含量呈超亲遗传:13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脂与脂肪总含量平均64.26%,既育成品种中的双高品种.育成品种的主要遗传成份由少数亲本占主导地位。组合亲本资源少,品种之问的亲缘关系相近.分析育成品种的部分性状,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黔阳乌骨鸡     
正黔阳乌骨鸡原产于洪江市(原黔阳县),主要有白色、黑色、麻色,成年鸡中等个体,重1.8千克左右,自然成熟需4~5个月。成年母鸡年产蛋90~180枚,蛋重45克左右,孵性强。黔阳乌骨鸡具有"五乌"的特征:乌骨、乌肉、乌皮、乌脚、乌喙,其内脏皆乌,乌冠绿耳品质为上乘,属药肉兼用型品种。黔阳乌骨鸡1984年经有关部门鉴定为湖南省药肉兼用优良地方鸡种,并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现洪江市放养乌骨鸡存笼量约120万羽,年出笼量300万羽;年出笼1万羽以上放养鸡养殖场53家,约占全市养殖量的40%。  相似文献   

17.
乌骨鸡种蛋孵化过程中钙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孵化期间,乌骨鸡种蛋内各组成成分中钙含量呈一定规律化变化。乌骨鸡胚胎发育至12日龄前,蛋壳、蛋清、蛋黄中钙含量变化相对较小;12日龄后,蛋壳中的钙较蛋清、蛋黄中的钙变化较大,且成为乌骨鸡种蛋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钙源。试验还发现,孵化前蛋黄中的钙含量和出壳时剩余蛋黄中的钙含量相差不大,但18日龄前后,蛋黄中的钙大幅度上升,证实蛋黄有富集钙的功能,有利于乌骨鸡胚胎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范佳英  李建伟  黄炎坤  牛子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73-1873,1884
[目的]分析淅川乌鸡的蛋壳质量性状,为品种资源普查提供素材。[方法]在农户散放饲养的鸡中随机收集51枚鸡蛋,对鸡蛋的蛋壳颜色、蛋壳重占总蛋重的比例和不同部位蛋壳厚度进行测定。[结果]蛋壳颜色为浅灰色、灰色、深灰色和浅褐色4种,各自所占比例为19.61%、54.90%、11.76%和13.73%;蛋壳重占总蛋重的比例平均为11.89%;平均蛋壳厚度0.335 mm,大多数鸡蛋的蛋壳锐端厚度比钝端和中间高。[结论]可为该品种蛋品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水稻育种骨干亲本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黑龙江省审定的260个水稻品种的骨干亲本和20世纪90年代后育成品种的系谱.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前育成品种的骨干亲本是石狩白毛、农林11号、虾夷,由它们育成或衍生品种占同期育成品种的83.3%,其中骨干核心亲本是石狩白毛,由它直接育成或衍生的品种数占同期育成品种总数的44.1%:20世纪90年代后育成品种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塞北乌骨鸡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塞北乌骨鸡在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日粮能量水平提供理论依据。选择400只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塞北乌骨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0.38、10.94、11.51、12.34、12.96 MJ/kg的饲粮(Ⅰ、Ⅱ、Ⅲ、Ⅳ、Ⅴ组),试验期120 d。试验结束后,所有供试鸡只全部宰杀,测定消化器官相对质量、消化道长、免疫器官指数及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整体上,Ⅴ组的各项指标值均较高,与Ⅰ组相比,Ⅴ组的腺胃、肌胃、空肠、回肠、盲肠相对质量分别显著提高16.67%、20.65%、26.60%、25.26%、21.35%,十二指肠、回肠、盲肠长分别显著提高18.28%、10.45%、18.78%;Ⅴ组胸肌和腿肌的亚麻酸、亚油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十六烷酸及十八烷酸相对含量均显著提高;Ⅴ组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胰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分别显著提高10.47%、15.68%、15.03%、15.08%。可见,塞北乌骨鸡日粮以12.96 MJ/kg能量水平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