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姬松茸"岩出101菌株"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姬松茸“岩出101菌株”的由来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称巴西蘑菇,日名:ヒ〤マツタケ,原产巴西、秘鲁。1965年巴西日裔古本隆寿于圣保罗市郊外农场采种,送给日本岩出菌学研究所所长、三重大学农学部教授岩出亥之助先生,经该所10余年的潜心研究,于1975年驯化栽培成功(岩出特许),取名“姬松茸(岩出101菌株)”,以食用菇形式在日本三重、爱知、歧阜三县推广生产,进入消费市场。岩出菌学研究所也因此成为“姬松茸的发祥地”。 推广消费过程中发现,经常食用的人群有“快便、快尿、快食、快眠”的“四快”感觉。…  相似文献   

2.
姬松茸栽培起源于日本三重县津市海岸边的岩出菌学所,而该研究所是由东京帝国大学教官转职到三重大学担任教授的岩出亥之助博士于1963年创建。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岩出101株源于巴西东南部的圣堡罗市郊山里。此地周边的居民从很早以前就有食用姬松茸的习俗,在此务农20多年的日裔古本隆寿先生,一直对蘑菇栽培抱有浓厚兴趣,曾一度从日本寄蘑菇栽培方面的书籍来学习,  相似文献   

3.
日本姬松茸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日本姬松茸的发展由来和产业状况,以“岩出101株”为例,阐述了姬松茸的生产条件、栽培方法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进菌株——姬松茸“岩出101株”的复壮、扩繁、培养及保藏,采用常规生物学特性试验观察和栽培试验分析,确定和掌握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态因子、生长特点及适宜培养基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从4个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菌株子实体中扩增出rDNA ITS序列(登录号分别为EF195648,EF471305,EF471306,EF471307),4菌株ITS序列长度分别为734bp、700bp、724bp和735bp。通过GenBank中BLAST,四个姬松茸菌株与A.brasiliensis(AJ884651)和A.blazei(AF161013)相似率最高,分别为:94%、99%、97%和98%。四个姬松茸菌株同源性较高,达93%以上,其中,ABM-B与ABM-D相似率最高,为97%;ABM-B与ABM-C相似率为96%,ABM-A与ABM-C、ABM-C与ABM-D相似率为94%,ABM-A与ABM-D相似率为93%。  相似文献   

6.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小松菇、巴西蘑菇或柏拉氏蘑菇、ABM菇,属蘑菇(黑伞)科蘑菇(黑伞)属,原产于巴西、秘鲁.1965年,日裔巴西人将其孢子菌种送给日本,经蕈菌工作者数年的试验性栽培,获得成功,10多年后开始进行商业性栽培,并按照日本人喜爱的松茸而命之以“姬松茸”的美名.实际上,姬松茸是白蘑菇的近亲,与松茸无论从分类地位和性状风味上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是一种正待开发的药食兼用真菌,因其含有抗肿瘤活性多糖而备受关注。利用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超微粉技术将姬松茸子实体粉碎,使其组织细胞高度破坏,提高了多糖的溶出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姬松茸固体饮料配方为蔗糖量10%,柠檬酸,糖酸比为33.3∶1。  相似文献   

8.
浅谈姬松茸的药效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姬松茸(Agaricus blazi Murrill),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美国、秘鲁也有分布。中国未发现这种野生菇,现使用菌种引自日本。这种野生菇来自巴西,故商品名又称为巴西菇。姬松茸味道鲜美,具有浓郁的苦杏仁香味,蛋白质和糖的含量为香菇的二倍以上。提取物中所含的甘露聚糖对肿瘤,特别是腹水瘤、痔疾、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具有神奇的功效。并因具有味美的果肉和细嫩的纤维组织而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自身的特色深受美食、保健和医学、药学界的极大关注,深受日本、中国及西方国家的欢迎。下面谈一谈姬松茸的药效。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另名小松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公开推荐发展的主要菌类品种之一。姬松茸属于草、粪生菌类中的中温型品种,以纤维素、半纤维素、蔗糖、葡萄糖等碳源为主要养分来源,原料资源相当广泛。稻草、麦秸、甘蔗渣、玉米秸、高梁杆、豆秸杆、油菜杆及壳类等多种农作物秸杆和猪、牛、马、驴、鸡等畜禽粪肥,都是姬松茸生产的优质原料。姬松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脆嫩爽口,具有杏仁香味,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物质,可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神经痛、肝病和降低高血脂,改善动脉硬化等症功效显著,药用价值很高。目前日本、东欧等…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即巴西蘑菇。是一种有神奇药用功效的食用菌品,我国10省、市均有栽种,干品主要出口日本。去年,我市姬松茸产区果、茵套种3.3万平方米,因部分面积未适时采摘加工,减收150万余元。如何控管和挖掘这宗菌类干制品的最大经济潜能,得从适时采摘干制和科学的加工优质品上下功夫。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菌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大棚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6年冬从日本引进姬松茸Agaricusblazei-murrill菌种,两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工艺、原料配方、原料发酵、技术管理等进行了试验研究。1997年室内箱栽试种成功,在此基础上,1998年进行了室外大棚小面积地栽试验已初获成功。平均产量3.5~4.skg/d,最高达5.skg/m,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栽培技术三.豆栽培季节姬松茸届中高温菌种。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2℃,适温20~26℃.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6—33℃,适温18~23t。根据上述的适应范围,姬松茸在我省的栽培最佳季节为夏季。…  相似文献   

12.
重点介绍了珍稀食用菌姬松茸的生长发育条件,栽培技术重点是栽培季节、原料发酵处理,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和覆土管理,出菇管理。另介绍了采收和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小粒咖啡种植园进行的咖啡园+大球盖菇和咖啡园+姬松茸两种复合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咖啡副产品混合其它原料生料栽培的大球盖菇和发酵料栽培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分别达36.5%和35.8%;鲜菇产量分别为5.84 kg/m2和5.78 kg/m2,姬松茸经济效益高于大球盖菇;两种复合栽培模式能实现咖啡园与草腐型食用菌复合周年栽培,栽培1个周期后,平均效益比咖啡纯作增加510倍,达到7 742元/667 m2,最高可达14 242元/667 m2;养菇的营养基料为咖啡园持续提供良好的田面覆盖和优质的有机肥料,增进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生菌株的采集、收集、得到20多个菌株。从中抽取形态特征好的6个菌株为试样,经过分离、培养、纯化,筛选出优良菌株“宏大2009”,产量高于一般品种,形态特征指标为单片、色正,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5.
杨树腐烂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从1 013株分离于杨树干部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13株对杨树腐烂病病原菌(Valsa sordid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再结合发酵液的生长抑菌率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抑菌作用最强的JK-SH007和JK-SX001两株拮抗细菌.两拮抗菌株定殖的研究结果表明,JK-SH007、JK-SX001对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宿主无毒害作用,具有内生性,能在杨树体内较长期定殖,且对宿主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瘤菌能够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催化ACC脱氨基,从而降低植物体内抑制其生长的乙烯含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并对其acd S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扩增174株供试菌株中,151株检测出ACC脱氨酶活性,但酶活性差异较大。121株扩增出acd S基因,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中慢生根瘤菌属菌株的acd S基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菌株ACC脱氨酶活性的高低与acd S基因存在与否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ACC脱氨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将为快速筛选高效根瘤菌菌株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名优特新品     
姬松茸深沟窄厢栽培法经长期对姬松茸生产的观察,发现姬松茸菌丝穿透土层的能力极强,而且对水份的需求量也很大。特别是在始菇期,往往是畦床周围的土层中先于床面出菇,并且形成的菇蕾肥硕,长出的菇体肥壮,质量上乘,明显优于床面长出的菇。根据这一现象,笔者设计了姬松茸深沟窄厢栽培出菇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产量与质量均高于常规栽培法,现将此法简介如下:深沟窄厢栽培出菇法的前期工作,如培养料配制、堆料发酵、翻堆、进料、播种、覆土、大棚搭建等工序与常规栽培法相同。所不同的一是厢沟要深,二是厢面较窄。沟深35cm~40cm,厢面宽50cm。开厢整畦:在大棚内按厢内宽50cm开厢,沟宽30cm。首先将厢沟深挖20cm,挖出的土填在厢面上,打碎整平,增加上层的透气性。播种覆土:将大棚内进行严格消毒杀虫后进料播种,床面料厚17cm,播种后菌丝长入料内一半或三分之二时覆土。覆土取用沟内土,只需将沟内土层控松整成颗粒状后直接覆土。通过覆土,可将厢沟再次深挖10cm,此时沟底距料面高约45cm~50cm,使其形成了一个三方均可长菇的出菇面。覆土之后,加强水分、通风管理,并长期保持沟内土层湿润,最好是使沟底长期保持有2cm~3cm深的积水...  相似文献   

18.
松茸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茸群全球共报道15个种1变种,我国记载5个种1变种(臧穆,1990).长白山区有2种,即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和假松茸(T.bakamatsutake),同属于口蘑属.松茸是与松属(Pinus)树木共生的一种外生菌根菌,不仅菌肉肥厚、营养丰富、风味绝佳,而且具有抗癌作用(傅伟杰等,2005).  相似文献   

19.
从多年被废弃畜禽血液浸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6株菌株.根据在酪蛋白/明胶平板上蛋白质水解圈比值大小初步确定8株菌株为被选菌株;并分别在Hb发酵培养液中发酵72 h,测定蛋白酶活力、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Hb降解率,最终确定一株菌株(编号为:L act5.Ⅲ)为最佳菌株;经过菌落形态观察初步确定为细菌,进一步测定生理、生化反应指标,鉴定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对目的害虫毒力高,生产性能稳定的菌株,收集了101个苏云金杆菌株,经初选、复筛和营养细胞酯酶分析,从中选出82038(galleriae 酯酶型)、83002(dendrolimus 酯酶型)、83016(galleriae 酯酶型)3株优良菌株。用3菌株与生产菌株7216—13对舞毒蛾、杨尺蠖、柳毒蛾和杨扇舟蛾进行毒力测定表明,除对杨扇舟蛾毒力较低外,对其它几种害虫均有80%以上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