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自1979年成立以来就开始开展香菇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成功培育香菇241-4、庆元9015、939、庆科20等香菇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因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品质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性,先后成为国内主栽品种,其中,香菇241-4、庆元9015先后成为全国应用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香菇主产区子实体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香菇主产区子实体样品中砷(As)、汞(Hg)、镉(Cd)和铅(Pb)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发现55个样品中22个样品重金属Cd含量超标,而As、Hg和Pb均未超标。香菇样品中Cd含量与栽培模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夏季覆土栽培和秋季栽培的样品Cd超标率达到50%以上,而春季栽培样品Cd均未超标。木屑和麸皮样品中均能检出Cd,而石膏和水中均未检出;土壤样品中Cd含量较高,平均含量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3.
种源安全是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生产上常发现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现象。不同来源的标示同一品种的菌种栽培表现不一,可能存在菌种质量差异或种性保持不良等问题。为防范香菇种源系统性风险,保障菌种安全生产与使用,浙江省农业厅委托本单位开展了香菇主推品种种源的第三方集中出菇试验。现将香菇品种“庆元9015”10个不同来源菌种的集中出菇试验和种性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施礼  潘祖华  徐向进 《食用菌》2005,27(2):47-47
目前,全国栽培花菇推广的品种主要是香菇135、939、9015。这几个香菇品种菇质紧密,易花,是优质花菇品种。但有一共同弱点,菌龄偏长,春季制棒秋冬季出菇,菌棒需要高温越夏,尤其低海拔高温地区,菌棒在高温期极易烂棒。2003年我国遇到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气候,花菇烂棒率更是严重,据统计,浙江武义县这年花菇烂棒率达35%,不少菇农颗粒无收。现将我县采取三种降温措施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菇(Lentinus edodos(Berk.)Sing.)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大型真菌,其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之美誉,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食用历史。香菇生产周期短,投入少,售价高,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国香菇生产地域大致分为东南区,华中区,北方区和西南区,不同品种适应范围不同,各地域栽培主要菌株有较大差异。L20本文选择了几个常见品种241—4、135、939、9015、庆科20、868,通过分析其营养成分及含量,以期更好地了解各品种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长,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栽培香菇。20世纪80年代,袋料香菇栽培在龙泉市迅速普及,香菇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龙泉市生产代料香菇8 000万袋,比上年增加14.3%。龙泉香菇品种多,有普通香菇和夏菇,以9015、241、931等为主。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鲜菇集中上市,价格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及安全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浙江香菇主产区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首次提出了浙江省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分别为铅0.063mg&#183;kg^-1、镉0.110mg&#183;kg^-1、砷0.036mg&#183;kg^-1、汞0.011mg&#183;kg^-1。经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鲜香菇中重金属指标还是相对安全的,但鲜香菇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一般蔬菜,尤其是镉和汞。香菇中的镉含量值得关注,香菇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能力较强,是鲜香菇质量安全控制的重点。香菇重金属含量与生产过程相关.选择适宜的香菇产地环境条件,采用富集能力低的香菇品种、改良栽培基质配方、改革栽培技术能有效降低香菇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主栽菌株"庆元9015"为母本,选出优良变异株"庆科20",该菌株具有独特的PCR扩增条带和蛋白电泳图谱,与"庆元9015"等菌株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该菌株春栽鲜菇单产比"庆元9015"和"241-4"分别增加7.7%和16.5%;秋栽鲜菇单产比"庆元9015"和"Cr02"分别增加3.3%和18.9%;花菇栽培平均单产比"135"增加20.7%.  相似文献   

9.
我们收集了9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香菇添加剂产品,检测4种食用菌常见重金属污染元素铅(Pb)、汞(Hg)、镉(Cd)、砷(As)的含量,并参考《饲料卫生标准》做出简单判断,除香菇添加剂E的砷含量有超标风险外,其他检测数值均较低,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香菇40个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香菇26个栽培菌株、10个原生质体杂交菌株、4个变异或野生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拮抗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菌丝生长速度、转色期、现蕾期、鲜菇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子实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综合性状较优良且适合武汉地区栽培的菌株有华香8号、华香5号、L945、L109-1、L908、L9015和武香1号等.  相似文献   

11.
应用RAPD方法鉴别香菇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采用单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Operon公司产品)PCR扩增香菇的多态性DNA。测试的7个引物均能扩增15个香菇菌株的DNA,扩增位点为12~19个,DNA片段大小为0.34kp~2.52kp。除菌株ATCC 28759和ATCC 28760所有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均相同外,其余13个菌株都有其独特的DNA谱带。结果表明,RAPD方法可用于鉴别香菇菌株间的差异,在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香菇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香菇浸水后的质量、颜色、水分存在状态,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索了浸水处理对采后香菇褐变和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菇表面亮度,增加了总色差,浸水处理0~10 min内,香菇质量增加呈现先慢后快再变慢的趋势,不同部位香菇以外层菌皮吸水能力最强;浸水处理导致香菇T22弛豫时间延长,半结合水显著增加。然而,浸水处理降低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总酚含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浸水后香菇表面菌丝孔隙较少。因此,水分引起的采后香菇褐变不是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的结果,而是水分导致了香菇表面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挖掘优质的种质资源,从香菇发源地浙江龙泉凤阳山采集分离到7株野生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株,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为香菇菌株,并且7株野生香菇之间具有遗传差异性。在菌株的特性和出菇试验中,菌株YS1的菌丝生长最快,菌株YS7的木质素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都相对较高,菌株YS2的抗木霉能力强,菌株YS5出菇耐低温,以上菌株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开发、驯化,以培育出优质的香菇栽培菌种。  相似文献   

14.
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等7个优良菇木树种的不同年龄树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选用126香菇品种做供试菌株,通过香菇总产量、冬菇产量、香菇营养物质含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7种菇木林树种7年树龄木屑栽菇香菇的性能优于或不低于15年成年树龄,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作为经营短轮伐期菇木林树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香菇病毒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香菇菌丝蛋白质,根据能否检出22 000道尔顿的34nm香菇病毒外壳蛋白带作为菌株是否带病毒的指标。在生长不正常香菇菌株和对照的带病毒菌株中均检测出了34nm香菇病毒外壳蛋白带。这一结果表明,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对香菇病毒进行简单、快速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香菇交配型基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这一方法以香菇性亲合性理论为基础,以交配型基因的等位性和多型性为依据,以标准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两种亲本交配型为遗传标记,以待测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为材料。该方法中使用的原生质体方法和交配型测定方法都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操作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7.
香菇病毒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带毒菌株SLV-3的纯培养,通过对带毒菌株(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料)与正常菌株(不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粒)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可以作为香菇菌种是否带毒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香菇菌丝体杆形病毒的RT-PCR检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A 531 bp fragment of a putative mitochondrial intermediate peptidase (mip) gene from Lentinula edodes was amplified by PCR using a pair of degenerate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conserved sequences of mip genes reported in other Basidiomycetes. Alignm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is putative partial mip gene from L. edodes exhibited high homology with corresponding segments of mip genes from the other Basidiomycetes. Since the gene encoding MIP appears to be very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A type mating gene of Basidiomycetes, identification of mip may prove a useful tool for locating and cloning the A type mating gene in L. edodes and other edible fungi.  相似文献   

20.
由于食(药)用菌富含多糖等带负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对重金属有吸附能力,所以其重金属含量是农产品安全的热点问题。采用实地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安徽省东至县采集当地大规模栽培的灵芝(Ganoderma lingzhi)、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和香菇(Lentinula edodes)样品共62个,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铅(Pb)、砷(As)、镉(Cd)和硒(Se)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汞(Hg)含量。结果表明,砷、镉、铅和汞含量全部检测数据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硒有效检出率为37.1%,最高含量为0.797 mg·kg-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种类、食(药)用菌种类两因素对于重金属含量影响呈显著相关,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灵芝与香菇对砷、镉、铅和汞的吸附特性非常一致,而黑木耳表现出显著差异,尤其对铅有相对高的吸附特征。安徽省东至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适宜食(药)用菌的大规模栽培,食(药)用菌产业可以安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