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降香黄檀不同家系测定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降香黄檀不同家系的胸径、树高、平均冠幅以及冻害程度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降香黄檀不同家系间胸径和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造林后1 a胸径为1.22~2.38 cm,树高为1.55~2.27 m;而冠幅生长差异不显著,平均冠幅为0.30~0.58 m。综合考虑胸径、树高和冻害3个因素初步判断,21、118、8、49、39、43、90、14、115、46、55、16、19等13个家系在福建华安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江南油杉23个家系子代测定林幼龄林的生长遗传性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表现优良的家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2年生不同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30.3 cm、4.7 mm和20.9 cm,3年生不同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70.0 cm、15.2 mm和52.8 cm。不同家系的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说明家系的变异比较丰富。不同家系的各生长性状遗传增益在3%以上,说明江南油杉幼龄林的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同龄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极显著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选出5个早期生长较好的家系,5个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为78.6 cm、17.9 mm和56.6 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5.00%、6.60%和2.2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收集的湿加松引种试验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进行优良家系的选择.结果表明:各参试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利用20%入选率选择出湿加松引种试验林优良家系6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698.36%,平均材积现实遗传增益达722.86%,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杉木良种试验林及良种良法造林试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新建工区13班5小班,选用不同的良种良法进行了杉木造林实验,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新建工区13班5小班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对杉木良种良法造林效益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基地1的杉木生长情况要优于造林地基2,洋口2.5代良种杉木的树高和地径生长情况优于其他良种,在造林基地1中采用洋口2.5代良种杉木具有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华安利水国有林场,对来自广东、广西等不同种源地的火力楠8个种源77个家系子代林的树高、胸径、保存率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火力楠的保存率在不同种源、家系间差异均不显著外,树高、胸径的不同种源、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来自广西浦北和钦州的天然种源6、7表现最优,其次是广西凭祥次生种源8,最差的为来自广东云浮次生种源3;家系99、89、82、78、65、47,这6个家系在生长表现和保存率上均优于其他家系。说明2个天然种源、6个家系在福建华安表现较好。可为今后火力楠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8年生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林生长优良,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7.49 m、10.8 cm、0.0462 m3;杉木第2代种子园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到中度偏弱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的遗传控制;以8年生材积为指标选择出12个优良家系和7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家系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1.93%,入选单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4.36%,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红锥优良种质应用于生产以及为进一步的遗传育种提供基因资源,于2016—2020年在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对来自闽南地区的26份红锥优树子代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参试优树子代均在造林后第3年开始进入速生期,生长迅速并逐渐郁闭,速生期树高年均生长量可达1.6~2.0 m,胸径年均生长量可达2.0 cm以上;5.5年生时,参试子代间的林分保存率、树高、胸径、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均较高分别达0.9515、0.8497、0.7826、0.8015,而枝下高、冠幅却未达显著差异且遗传力相对较低。以林分保存率、树高、胸径、材积为指标,初步选择出生长性状较优、适应性较强、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种源为华安和安溪种源,材积的遗传增益达5.28%~15.85%;选出优良家系有云霄4号、池塘底A326、池塘底A327、池塘底24、池塘底25、华安1号、华安4号、安溪A316、安溪A320,入选率为34.62%,这9个初选优良家系5.5年生时林分的保存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达83.72%~93.29%、6.67~7.92 m、6.28~6.70 cm、0.0119~0.0147 m~3,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0.26%~16.23%、1.40%~6.72%、5.01%~25.05%。  相似文献   

8.
闽南红锥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采自福建闽南的5个红锥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苗圃开展苗期物候观察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红锥之间的首次出芽时间和出芽持续时间相差较少,且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红锥不同种源苗木的生长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中,华安和安溪种源苗期生长较好,苗高、地径均显著高于苗木整体平均值,且高径比及其遗传变异系数较低,因此在生产中可优先考虑作为种苗繁育的种质材料;而云霄、南靖、诏安种源的红锥苗木苗高和地径均低于苗木整体平均值,尤其是南靖种源,苗木生长纤细,需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9.
1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1年生90个家系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计算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力。11年生时入选的28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11.7 m、15.0 cm、0.099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3%、13.4%、31.8%;在优良家系内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入选103个单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2.4 m、17.7 cm、0.1440 m3。遗传增益分别达4.7%、23.9%、69.1%。可显著提高马尾松用材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对降香黄檀53个家系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现最为优良的前3个家系是BS29、BS28、DF35,其次为家系ZQ5、ZQ6、ZQ7、LZ8、BWL84、BWL90、FJ117,均在生长量上表现良好;表现最差的家系是FJ121、FJ120、LD43,其次为家系WC11、BS31、LD42、WZS55、WZS58、GZ106、HK15,均在生长量上表现差。初步筛选出适合于闽南沿海地区种植的10个优良家系:BS29、BS28、DF35、ZQ5、ZQ6、ZQ7、LZ8、BWL84、BWL90、FJ117。  相似文献   

11.
桂西南地区黑木相思生长规律、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地平均木树干解析法对桂西南地区9年生黑木相思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生物量、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树高、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2~4年生时,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龄分别是在4、5年生,材积的数量成熟期在8年生以后。9年生时,胸径(带皮)、树高、单株材积、立木蓄积分别为14.9 cm、15.8 m、0.13368 m3、189.15 m3.hm-2;平均木单株各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树干枝根干皮叶,干材所占比例达到58.18%;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3.32 t.hm-2,净生产力为19.26 t.hm-2.a-1。  相似文献   

12.
白灵海  贾宏炎 《森林工程》2009,25(5):19-21,31
广西凌云和都安岩溶地区几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试验研究一是林草模式,采用任豆加桂牧1号的混交方式,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77 m、胸径为2.10 cm。牧草种植当年即可采收,每年可采收5次,年平均产量150 t/hm2,产值达1.5万元/hm2。二是林果模式,采用任豆加山葡萄、肥牛树加澳洲坚果、香椿加大果枇杷的套种方式,任豆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74 m、胸径为2.14 cm。种植的山葡萄2005年初已开花并少量挂果,到第五年可进入丰产期。三是林竹模式,采用柚木加吊丝竹的套种方式,柚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77 m、胸径为1.52 m,柚木林下套种的吊丝竹5 a达到丰产期。四是林药模式,采用香椿加金银花的套种方式,香椿混交示范林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72 m、胸径为1.36 m。3 a生单株鲜花产量可达0.5 kg,产值30元,亩产值达1 200元。四种综合治理模式均取得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营建的4年生光皮桦155个家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在15%、树高、胸径遗传增益在5%以上作为优良家系的选择依据,从155个家系中初步筛选出32个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6.3 m,平均胸径6.1 cm,平均材积0.0106 m3,平均冠幅为3 m,其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1%、16.2%、39.7%;以形质优良,绝对生长量大为主要指标,共选出53个优良个体,其平均树高7.6 m,平均胸径8.2 cm,平均材积0.0214 m3,平均冠幅为3.7 m,其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6.9%、22.9%、96.0%。  相似文献   

14.
黑木相思无性系生长表现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嘉汉林业有限公司黑木相思项目组选育出的黑木相思无性系,测试这些无性系在3个不同地点(广东河源、高要和广西百色)的早期生长表现,并据此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在不同地点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各不相同;按照30%的淘汰率,每个地点选出13~14个表现比较好的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比对照高出10%~48%,其中无性系SR24、SR3、SR6、SR22同时在参试的三个地点表现都较好,而SR13、SR24、SR3、SR8、SR6、SR10、SR22这七个无系性则在广东的两个地点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乐昌含笑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乐昌含笑17个家系1~2年生树高、地径、主干通直度、树冠浓密度和叶片大小等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长指标和3个形质指标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水平;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家系×地点互作效应,而形质指标的差异不显著;所有指标在地点间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早期树高和地径遗传力在0.60~0.86之间,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九曲水林场试验点所有参试家系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90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23cm,是林分树高、地径年生长量最高的试验点,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和乐九5;大坑山林场试验点稍次之,其中表现较好的家系有乐九4、乐九3、乐两15和乐两12;增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年生长量较高的家系为乐两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种10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在桉树采伐迹地上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的观测,2年生时,参试无性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的家系重复力为0.781、0.515、0.631;根据生长状况,抗性分析、多重比较及指数选择确定二代林更新的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为DH201、DH32-29、广林9、DH32-22,入选家系2年生单株平均材积为0.0195m3,是10个家系总平均材积的133.73%,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21.03%;为桉树二代更新多家系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7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西江林场的7种阔叶树种幼林内设置标准地,对其幼林期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老排和灰木莲的地径、树高及冠幅与树高显著相关,地径与冠幅相关不显著;西南桦、火力楠和降香黄檀的地径、树高、冠幅三者间都显著相关;黑木相思的地径与树高及冠幅显著相关,冠幅与树高相关不显著;红花荷的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28年生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以杉木为伴生树种的闽楠人工林,无论是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都明显高于闽楠纯林,28年生时平均木的单株材积达到0.24628 m3,比闽楠纯林增加100.9%。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8~10年生时,峰值为1.02 cm.a-1,连年生长量在0.8 cm.a-1以上的年份有14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0~12年生时最大,峰值为1.07 m.a-1,4~16年生时生长量都保持在0.8 m.a-1以上。闽楠纯林树高总生长量只有15.89 m,连年生长量在8~10年生时最大,峰值为0.95 m.a-1,比以杉木为伴生树种的闽楠要小。  相似文献   

19.
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水曲柳、云杉的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与山地更新的水曲柳、云杉林无显著差异。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更新的四个树种的3 a保存率均大于80%以上,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林龄5 a时,白桦、毛赤杨生长稳定,并且郁闭成林。林龄20 a时,白桦平均高达11.5 m,胸径达11.6 cm;毛赤杨平均高达11.5 m,胸径达13.1 cm;水曲柳平均高达10.5 m,胸径达10.5 cm;云杉平均高达9.5 m,胸径达12.0 cm。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桂东地区速生树种多样性以及为生态敏感地区桉树改造提供新的树种,2017年5月在桂东地区试种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20hm^2,分别在造林后第8个月和14个月调查试验林不同海拔、坡向、坡位的林分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在桂东地区造林成活率85%以上,造林后第8个月成活率、地径和树高分别为92%,3.1cm和2.3m,造林第14个月地径、胸径和树高分别为7.4cm,5.8cm和5.0m;黑木相思造林后8-14个月,上坡生长表现优于下坡,海拔200m生长表现优于海拔320m。说明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适合在桂东地区生长,避开谷底和山脚等光照不足地块、及时抚育是黑木相思在桂东地区造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