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1青绿饲料 一般鲜嫩的青绿植物,除有毒植物外,都可做养兔的青饲料。青饲料来源广泛而经济,是春、夏、秋季喂兔的主要饲料。青绿饲料在利用上应注意: 1.1要将禾本科和豆科青饲料搭配喂给,多汁的青绿饲料应与麦麸或粗饲料搭配喂给尤其是早春季节。家兔贪食,喂量过多会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臌胀病,不要将青饲料大量地放在一起,以免发热腐烂。  相似文献   

2.
《江西饲料》2013,(5):52-53
生物饲料是指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开发的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饲料酶制剂、抗菌蛋白、天然植物提取物等。使用生物饲料有利于节约粮食。减缓人畜争粮的问题.为饲料的开源节流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利用PCR技术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植物性饲料产品、微生态制剂以及酶制剂等共计207批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共检出沙门氏菌8株,其中动物源性饲料检出率为11.4%,微生态制剂原料检出率为11.1%,微生态制剂检出率为10%,酶制剂检出率为8.3%,配合饲料检出率为1.25%,植物源性饲料和饲料粉尘检出率为0。结论:沙门氏菌在饲料产品及饲料添加剂中的污染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商任 《山东饲料》2001,(5):32-32
近期由于西欧各国禁止使用动物性饲料,使得国际市场植物饲料货源趋紧,植物类饲料原料的价格猛涨,国际价格将影响到国内的价格.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饲料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5.
特种野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品和新型绿色保健食品。大力发展野猪养殖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及养猪场转产的好项目。特种野猪食量较少,一般一天喂两次即可,喜生食,食性杂,各种杂草、菜叶、植物根茎、作物秸秆等都可作为野猪的饲料。野猪特点喜食青绿饲料,可占日粮中的50%以上,配合少量精饲料即可养出健壮的野猪。下面介绍野猪的几种饲料。1青绿多汁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包括青饲料、块茎、块根及瓜果类饲料及青贮饲料。这是野猪最主要的饲料…  相似文献   

6.
王敏 《湖南饲料》2005,(4):21-22,38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各种历史资料记载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很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及汁液都具有抗菌防病的功效,而且这些植物性原料本身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用做饲料添加剂,兼有健胃健脾、增加食欲、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等作用,既无抗药性和耐药性,也无药害残留和副作用。因此,从中筛选开发抗菌防病饲料添加剂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所用的饲料添加物多为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激素等,这些化学物质添加剂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残毒。鉴于此,国内外已开始注意从植物或植物加工品中寻找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很早就有把中草药混在饲料中  相似文献   

8.
笼鸟无法自行觅食,需要养鸟者配制。其饲料可分为主食饲料和保健饲料两类。主食饲料又分谷类和虫类两种。谷类有稻谷、黍子、玉米、糁子、白苏子、粟以及菜籽和各种植物的种子。食谷鸟有云雀、鹦鹉、百灵、燕雀、锦花鸟、小文鸟、黄雀、灰文鸟、芙蓉鸟、玉鸟等。虫类有蚊、蝇、蚜虫、蜘蛛、树虫、蚂蚁、蝗虫、蝼蛄以及蝶类的幼虫等。食虫鸟有杜鹃、八哥、啄木鸟、画眉、山雀等。食虫鸟有时也食鱼、虾、瘦肉、也食植物的种子。保健饲料有白菜、青菜、萝卜叶、油菜等蔬菜;香蕉、葡萄、丰梨、苹果、黄瓜等瓜果;这些饲料各种鸟都喜食。哪些饲料…  相似文献   

9.
松针粉色绿,有清香味,富含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植物杀菌素等,是较理想的畜禽饲料添加剂。国外应用松针粉作畜禽饲料已有三十余年,并已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国内开发松针粉资源也已多年,但多用于作家禽饲料,鲜见用于生长猪的报道。湖南省会同县县著名的林区,境内马尾松分布极广。松针叶作为常见的林副产品被废弃,为变废为宝、因地制宜开发饲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添加松针粉饲喂生长猪的试验。一、松针粉的营养成分1.主要营养成分(1)松针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水分11.3、粗脂肪9.5、粗蛋白8.l、粗纤维29.3、无氮浸…  相似文献   

10.
《广东饲料》1997,(1):25-27
畜牧业生产的一项持续不断的挑战,就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了解畜禽生长和营养需要,了解畜禽食欲潜力和消化率,以及日粮中各种原料特点,从最广泛的角度应用一些新技术,来达到较理想的饲料利用率。一、开发应用新的饲料添加剂。1.酶制剂为了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和磷的消化率,现已开发出适合畜禽生理特点的效价高、酶系全、耐热性能好的复合酶制剂,邓跃林等(1993年)报道,在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国产复合酶制剂,其增重比不加酶制剂组提高6%,提高饲料利用率11%。现在发展到利用酶来解除植物质的毒…  相似文献   

11.
植物茎叶、蔬菜、甘薯、马铃薯、玉米和菜饼等,都是生猪的好饲料。但是,在采摘、存放、加工、饲喂等过程中,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生猪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2.
浓缩饲料系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预混合饲料组成的.按一定比例掺入能量饲料后,能满足动物主要营养需要的一种均匀混合物.由于蛋白质、矿物质等含量非论高,添加的比例又少,很适合广大农产科学饲养畜禽.所以,是一种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饲料。由于受农户欢迎,销售量大,且价格局,利润可观,不少厂家争相生产.一些厂家对饲料质量进行不科学、不规范化的生力,把饲料引入畸形的发展.如饲料的颜色要白,豆饼、硫酸铜的颗料要大,鱼粉的气味要浓等等.一、饲料的粒度将饲料粉碎成一定粗细的颗料,其目的一是为了容易消化;二是为了…  相似文献   

13.
绿色饲料是指以植物茎叶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包括饲料作物、绿肥牧草、水生饲料、木本饲料、青贮饲料、秸秆饲料等。大力发展绿色饲料,可节省粮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解决人畜争粮的根本途径。现将我国绿色饲料产业化前景和开发模式简述如下:1绿色饲料产业化前景广阔我国饲料粮供需缺口很大,而绿色饲料资源丰富,实行农林牧三结合,可改善生态环境,以绿饲料代替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绿色饲料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1.1我国饲料粮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增产的粮食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只能维持基本口粮,无力增…  相似文献   

14.
1 植物性饲料添加剂 植物性饲料添加剂是一类源自植物的产品,也可以是应用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各类植物中提取的少量植物源性物质,包括中草药、香料、植物精油、其他植物提取物等。  相似文献   

15.
植物制剂微粒粉对肉牛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我国饲料研发领域对以中草药为主的植物添加剂的研究正在悄然升温,并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中草药植物添加剂是新型饲料添加剂中的绿色产品。椐文献报道,至今研制开发的这类添加剂多见于猪和鸡,用于牛的则比较少见。以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为主体,筛选出新型饲料添加剂,对于在畜禽生产中替代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制剂微粒  相似文献   

16.
谭会泽 《广东饲料》2004,13(2):35-37
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约70%,节约饲料成本就意味着提高经济效益。配合饲料中,植物性饲料原料占据绝大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的结构多糖,占整个植物细胞壁成分的大约70%,(Ladisch et al.,1983)。对于单胃动物而言,由于消化道内缺乏消化该类物质的相应的酶,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配合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饲料、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几十上百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它能满足畜禽的生长、繁殖、生产等需要.是一种营养价值较全面且价格较贵的饲料.但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是同一厂家、同一品名、同批次的饲料,不同用户使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同,有时甚至相差悬珠.正如好的药品,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确.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谈谈配合饲料在选购和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使用对象配合饲料的品种与规格很多,有猪、鸡、鸭、鱼等不同品种,也有不同生产阶段类型…  相似文献   

18.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阮呈荣柘荣县农业局青绿饲料包括天然和人工栽培牧草,田间杂草、水生植物、嫩枝树叶和蔬菜边叶等。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具有以下特点:1.粗蛋白含量车富、一般鲜禾本科和蔬菜类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在1.6~3.0%,豆科牧草:3.2...  相似文献   

19.
1用作家畜饲料的鸡粪.一定要来自于健康的鸡群 正在发病的鸡群和排泄物异常的鸡群的粪便都不能用作家畜的饲料,例如,患禽流感、霍乱、球虫病、线虫病、黄白痢等疾病的鸡粪,都不能作为家畜的饲料来源,如果鸡群正在进行驱虫,应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净,收集清除后,再用无污染的粪便做饲料源。  相似文献   

20.
饲料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性饲料是配合饲料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但都存在抗营养因了,有些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抵御外害,而产生的生物适应性物质,有些是在饲料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营养作用相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诸如蛋白酶抑制剂、单宁等可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复合物,严重影响养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因此营养学者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消除或降低有害成分的数量和毒害作用,保证饲料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