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综合考虑轿子山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和所处环境,选取了资源自身特性、开发建设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三个二级综合指标,以及19个三级项目指标,构建了轿子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层次和各个项目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评分计算。通过评分计算,轿子山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分为9.01分,可以看出,轿子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优良,开发潜力巨大。在众多影响轿子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指标中,资源奇特度、资源多样度和资源吸引度等三项指标对资源综合质量贡献较大,而影响轿子山生态旅游发展的短板则是较差的内部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最后对轿子山发展生态旅游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属植物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有腋花杜鹃、红棕杜鹃、乳黄杜鹃、马缨花等杜鹃植物28种.基于保护区杜鹃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等特点及当地具有的浓郁民族风情,对杜鹃植物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开发途径、措施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周朝梅 《绿色科技》2020,(6):66-67,70
指出了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优美,闻名省内外,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针对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分析了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科普宣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有效的科普宣教模式的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认为生态旅游是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最佳策略 ,概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根据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目的和资源状况,主要选择开展对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兽类、鸟类进行监测,同时开展森林气象和水文要素监测。通过规范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掌握保护区资源现状,以及物种个体数量的消长情况,探寻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持续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策划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轿子山为滇中第一山,是位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中部的旅游小区。为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云南省旅游部门规划将其列入昆明地区北圈旅游开发项目,为避免盲目性,前期作项目策划十分必要。在保护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旅游项目进行策划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函义、内容,生态旅游与传统森林旅游的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正负面影响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指出,生态旅游是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生存发展的最佳策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而开发是保护的体现,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基础,开发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据此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景欢  戴瑞坤 《绿色科技》2012,(6):263-264,270
分析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探讨了广东省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及趋势,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生态旅游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旅游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的知识阐述了大熊猫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开发现状,分析了大熊猫生态旅游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开发大熊猫生态旅游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的7 项原则.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性和"泄漏”极限、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认为这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旅游地带来实惠,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强调生态旅游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工布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慧  胡晓  巩合德 《绿色科技》2012,(8):247-250
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缺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提出了在哀牢山规划设计中建立便于游览的廊道、景观台等,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建议并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为哀牢山将来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照国内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差异,结合国内国家公园建设背景,提出了坚持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完善资源指标和社会指标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加强社区参与和健康可增长的资金运转机制、深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科教元素等一系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Ecotourism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in many countries to promote economic well-being, conserve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that make a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ecotourism program wa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Thi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formulat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tourism program in the Panama Canal Watershed that will meet these objectives. A careful look at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areas,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s of ecotourism fleshed out the good and the bad of existing programs. Case studies from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ere used in order to set up criteria that should be used in Panama's blossoming ecotourism industry. Panama has a vast array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at can benefit from a carefully planned ecotourism program. When planning this initiativ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ake the politics of the country and communities into consideration, make sure the project is scaled to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mmunity involved, use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train a skilled local work force, and maintain monitoring programs that ensure that an unsuccessful program be either improved or terminated.  相似文献   

17.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决定着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质量。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环境进行研究,客观面对环境优势和劣势,把握发展机遇,为实现公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结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近几年经营情况,认真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形态,结合保护区目前管理现状和国家对保护地管理的政策,研究自然保护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现阶段存在的诸如缺乏可操作的定性定量标准,生态旅游设施工程建设难度大,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和问题,提出编制生态旅游项目详规,强化监管检查,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旅游转型升级,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监管、监测与评估体系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阮班军  周翔 《绿色科技》2012,(8):254-256
分析了武汉南湖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阐述了其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探讨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并对该区域进行了主要景观的规划,以期为南湖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