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在青山绿水环绕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有一片色彩缤纷的林区——七彩长滩彩色产业风景区。这个综合年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产业新村,在3年前还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如今却已获批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七彩长滩彩色产业风景区核心景观的缔造者——四川七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彩色苗木品种资源引进及繁育技术开发、标准化生产、彩色景观设计与彩色旅游景观打造的全产  相似文献   

2.
<正>为充分发挥山西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依托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各地扶贫部门、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组织谋划推出一批适合大企业实施或与省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开发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积极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本刊将陆续刊登山西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相关项目的一些基本信息,供有识之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影响高粱高产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水肥、土质及气候等因素,为探究高粱的高产性能,寻找影响高粱高产的突破口,本研究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粒用高粱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最大需水量及其一生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穗长和枝梗数显著性地增加,但灌水量120~140mm的穗长和枝梗数差异不显著;籽粒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性地增加,灌水量100~140mm的千粒重和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粱拔节期最大需水量为120mm;开花灌浆期最大需水量为100mm;高粱拔节前耗水48.74mm,占总耗水量的10%~15%;拔节~抽穗耗水140.51~177.12mm,占总耗水的35%~43%,抽穗-成熟耗水137.65~272.27mm,占总耗水的42%~55%;水分生产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浆期灌水100mm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为最高,最高可达29.49kg/(hm2·mm)。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山西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依托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山西省各地扶贫部门、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组织谋划推出一批适合大企业实施或与省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开发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积极为贫因地区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本刊将陆续刊登山西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相关项目的一些基本信息,供有识之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扶贫在构建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突出。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等6个工作机制,以及组织实施扶贫开发的10项重点工作: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和贫困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三农”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乡村旅游产品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中国贫困县乡分布现状,指出“三农”问题最突出地区恰恰是乡村旅游资源最丰富地区;挖掘可开发为乡村旅游的“三农”资源共有3大类9个分类近50个细分类;指出以往乡村旅游开发在投资、市场、产品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对农民显失公平、市场秩序混乱、产品简单低俗;构建系统的解决思路:采用立体的“四位一体”开发管理模式,该系统模式能从根本上体现农民利益、管理市场秩序、使资源科学地转化为产品、拓宽乡村旅游产品新类别。  相似文献   

8.
<正>为充分发挥山西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拓宽企业产业扶贫开发领域,依托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增收,山西省各地扶贫部门、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组织推出一批适合大型企业实施开发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积极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原于此,本刊将陆续刊登山西百企千村产业扶贫相关项目。  相似文献   

9.
烘烤工艺对‘KRK26’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烤烟KRK26中部叶为材料,对低温低湿条件、中温中湿条件、中温高湿条件3种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在3种烘烤工艺下,叶绿体形态变化、结构解体的速度是不同的。低温低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晚,但速度快;中温中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早,速度慢;中温高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早,但速度慢。(2)在3种烘烤工艺下,线粒体的形态、嵴数量和膜结构的变化解体速度都表现为低温低湿条件下〈中温高湿条件下〈中温中湿条件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种植物对铅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探讨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以普通田园土为对照,研究浇施不同浓度铅离子对20种植物成活与生长的影响,测定铅离子在植物体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华北景天、千头椿、蔷薇、金脉连翘、构树和金叶美国梓地上部分铅含量为11.87~164.502 mg/kg,为铅富集植物;紫穗槐、‘107杨’、悬铃木和金丝垂柳的地上部分铅含量为0,为铅的非富集植物。蔷薇和华北景天的转移系数显著高于其他测试植物,‘107杨’的根系含铅量达到3160.85 mg/kg,且具有较高的生物量,也可用于污染土壤的铅离子固定和清除。  相似文献   

11.
贫困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阻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近年来,中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长期以来对贫困区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识别方法,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贫困区域的有效瞄准和识别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山东省30经济贫困县和30经济强县中的12个县为样本。首先通过对贫困县的县年鉴查询,确定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贫困度标准,对比年鉴数据筛选判别贫困县的指标,不同年份进行对比,选取距海洋距离、人均粮食面积、公路里程和人均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遥感指标,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贫困度遥感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决定系数为0.5934,两者极显著相关。基于数据分析和遥感影像对比得出的贫困县的评价标准以及指标评估分析得到的贫困度县域均与现有贫困县有很好的对应,与山东省贫困县分布现状基本吻合,综合考虑了贫困现状及其潜在可能性,评估更加全面和深入。因此基于遥感进行县域贫困度识别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县域贫困度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兴义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鹏宇  安岩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1):159-164
产业融合作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目前还在探索的初期阶段,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大量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力图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以贵州省兴义市为典型案例,进行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探索。结果表明,兴义市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中,以多元主体培育机制、商业运营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创业就业机制为保障,探索出农牧产业融合、农林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农业融合、旅游扶贫开发融合四大产业融合模式。在对兴义市农村产业融合机制与模式的分析之下,本研究认为农村产业融合的两大要点是多元融合主体的培育与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这会在本质上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革新,形成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为加速张家界市脱贫攻坚进程及其他旅游地区旅游扶贫提供重要依据。以该区2016 年初贫困村数据为基础,运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中的叠加分析、缓冲分析和密度分析3 种方法,通过探索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贫困村空间分布规律,对该区31 个贫困村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和乡(镇)政府辐射作用明显,贫困村的数量呈现出随着景区和乡(镇)政府距离的递减而向外递增的态势;贫困村呈现沿进入景区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但主要交通干线对扶贫的作用微弱;贫困村在经济薄弱的地方呈现集聚特征,而在经济较好的地区集聚特征不明显。因此加强景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是核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强化政府机构扶贫职能是保障,为新形势下其他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与集中连片扶贫是近年来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两大退耕还林和集中连片扶贫区的调查,分析指出两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相似,既包括自身的自然生态、经济、人文三大系统恶性循环,也包括政府制度供给偏向的影响。根据两地区扶贫开发的现状,提出从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的投入;从地方政府层面应结合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做好统筹规划,制定适合区域环境要求的扶贫开发策略;在具体实践层面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政策及专项资金扶持等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采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扶贫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晓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1):160-164
电商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创新型扶贫手段。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的农业大省,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农村贫困问题,另一方面又具有生态环境良好、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十分适合运用电商手段助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梳理和系统性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发现电商扶贫中存在农民从业人员“等靠要”思想严重、电商产业缺乏领军人物、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和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贫困户电商脱贫意识、培养农村电商领军人才、建立本土农产品电商知名品牌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为黑龙江省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扶贫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大浦乡村世界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实证研究大浦乡村世界的旅游产业融合路径。认为资源融合与技术融合路径是其主要融合路径;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是重要融合路径;资本融合、人才融合与组织融合是另一层面的融合路径。通过资源、技术、功能、市场融合创新旅游新业态与开发旅游新产品。资金、企业、人才融合不以产生旅游新业态为结果,是旅游新业态发展与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勃利县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因此,在对勃利县十一个乡镇调研掌握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从绿特色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等方面,对勃利县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对制定勃利县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划分与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7-164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广西贫困乡村类型,推进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以广西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四个方面选取影响贫困的28个指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制约广西贫困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贫困的主成分作为变量,对广西的贫困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制约广西贫困的主要的因子为:“人口”因子、“经济收入”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因子,“工业化程度”因子、“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子、“通讯”因子、“教育”因子;2)广西贫困县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农业生产力-工业化水平较低型贫困县,交通通讯基建落后型贫困县,文化教育落后型贫困县三大类,并针对各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笔者以贵州省威宁县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电商发展情况,尝试研究分析电商发展中的关键性制约,并提出促进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运用访谈法、SWOT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描述和阐述威宁县电商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探讨农产品网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中各类因素,并借助专家评分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从而给出策略选择。分析认为:发展电商有利于威宁扶贫减贫,但购销不对称问题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障碍,而跨越这一障碍中威胁影响最大,优势次之,机会再次,劣势影响排在最末。威宁农产品网销可以选取ST战略,发挥优势应对威胁,同时兼顾SO战略。建议威宁在产品“打绿色牌”、降低生产流通成本、营造良好电商环境、推进农村服务体系高端化、发展电商旅游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是关于农村发展的一套完善理论体系,有利于发挥农民在扶贫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参与式评估的概念和方法出发,以国家级贫困县南召县为例,运用村民访谈法、问题树分析法分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SWOT分析法提出了适宜的扶贫规划项目,并制定了村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