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对青稞、荞麦、黍子、糜子和莜麦5种可在生长猪上应用的非常规谷物饲料原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试验分别采集5种谷物原料样品,选取36头健康、体重为(32.1±4.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配到1个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5个非常规谷物饲料原料(替代基础日粮的40%~50%)的待测日粮处理中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其对生长猪的全肠道表观消化能、代谢能以及总能和营养物质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结果表明:黍子、糜子有较高的淀粉含量,青稞和莜麦有较高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干物质基础下,5种谷物原料的全肠道表观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为15.97~17.87 MJ/kg和15.38~17.34 MJ/kg。  相似文献   

2.
蛋白原料价格昂贵、环境问题以及蛋白酶相对其他饲料添加剂具有更好的可获得性,使蛋白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蛋白酶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的消化能力,同时改善单胃动物消化生理功能。在家禽营养中,使用蛋白酶可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或者在使用相对便宜的配方饲料喂养家禽时维持家禽的生产性能。蛋白酶在猪营养中的应用可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减少某些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负面影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蛋白酶能保持或改善水产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降低鱼粉用量、应用植物蛋白原料及其它非常规植物蛋白原料来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猪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通常为粉末状,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粉碎和混合外并未使用其他加工工艺。然而,由于猪日粮中能量的成本较高,高纤维原料如大豆皮、可溶性干玉米酒槽和小麦麦麸的使用增加了。由于猪消化纤维的能力低,日粮中纤维含量高会导致能量和营养消化率降低,进而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加工技术如粉碎工序的变化、膨化、挤压、制粒,用酶或化学处理可以用来溶解植物细胞壁中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而增加营养的利用率。这对能量的利用率、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的饲料加工方式对猪日粮和饲料成分中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不完全被人们了解。已证实减小谷物的粒径通常可增加能量的消化率,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淀粉的消化率。原料或日粮的挤压或膨化也可以增加能量的消化率,高纤维日粮似乎比低纤维日粮增加的多。化学处理并不能始终如一地改善所有能量或营养素的消化率,但一些不同的酶可增加磷、钙或能量的消化率。利用饲料技术来增加猪饲料日粮中营养价值有多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猪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通常为粉末状,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粉碎和混合外并未使用其他加工工艺。然而,由于猪日粮中能量的成本较高,高纤维原料如大豆皮、可溶性干玉米酒槽和小麦麦麸的使用增加了。由于猪消化纤维的能力低,日粮中纤维含量高会导致能量和营养消化率降低,进而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造成负面影响。饲料加工技术如粉碎工序的变化、膨化、挤压、制粒,用酶或化学处理可以用来溶解植物细胞壁中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而增加营养的利用率。这对能量的利用率、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的饲料加工方式对猪日粮和饲料成分中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不完全被人们了解。已证实减小谷物的粒径通常可增加能量的消化率,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淀粉的消化率。原料或日粮的挤压或膨化也可以增加能量的消化率,高纤维日粮似乎比低纤维日粮增加的多。化学处理并不能始终如一地改善所有能量或营养素的消化率,但一些不同的酶可增加磷、钙或能量的消化率。利用饲料技术来增加猪饲料日粮中营养价值有多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猪料成本约占整体养殖成本的60%~70%,饲料成本控制能力对企业经营具有绝对影响作用。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和自身实践进行综述,分析“非洲猪瘟疫情”“猪价大幅波动”“原料价格暴涨”等非常态形势对猪料营养技术工作的影响,并从非常规饲料原料、功能性原料、低蛋白日粮、精准饲喂等4个方面浅谈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猪营养应用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6.
综述纤维的一般概念、对猪的营养作用、猪后肠微生物对纤维的发酵作用、影响猪对饲料纤维利用的因素和纤维在猪日粮中的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轻工业、酿造业下脚料产量大、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开发挖掘利用这些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对于发展畜牧业生产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对酒精糟和玉米淀粉渣作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测定了其营养成分,进行了猪、鸡的消化代谢试验及饲养试验,为合理地利用糟渣饲料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饲料原料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上涨,加工工艺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猪生产性能的作用日趋明显.传统的膨化工艺具有降低抗营养因子和有害菌数量,并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新型的膨胀工艺除了上述优点外,还能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并使原料释放营养物质,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膨胀工艺可破坏非常规原料的纤维成分,增加其应用范围和营养价值.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和膨胀工艺对仔猪、育肥猪和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提升作用.膨化和膨胀工艺将会在饲料加工和动物营养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针对膨化和膨胀技术巨大的应用潜力及良好的实际效果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饲料原料在某种程度上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存在潜在影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些未经加工处理或处理不当的蛋白饲料如黄豆中存在抗胰蛋白酶和凝聚素,这些抗营养因子可引起消化障碍,尤其是幼仔猪。饲料谷物中的纤维尤其是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β-木聚糖不能被猪所消化,同时也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 的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因刺激消化道内有害菌的生长而影响猪的健  相似文献   

10.
综述纤维的一般概念,对猪的营养作用,猪后肠微生物对纤维的发酵作用,影响猪对饲料纤维利用的因素和纤维在猪日粮中的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鹅营养研究现状、鹅消化利用日粮纤维的特点、鹅消化日粮纤维机理及日粮纤维对鹅生长发育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鹅消化利用日粮纤维进行了相关综述,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难点、疑点和争执的焦点,旨在为鹅的营养研究、进而为鹅的产业化发展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高纤维日粮对猪营养和代谢的影响》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日粮纤维对猪营养的影响,包括日粮纤维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脏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玉米、小麦等能量原料价格高涨,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很多大型饲料企业开始从国外进口大麦用于猪饲料中。大麦中的能量与粗蛋白质含量和玉米相差不大,氨基酸组成甚至优于玉米。然而,由于大麦中含有较多非淀粉多糖、植酸及其它抗营养因子,与玉米相比,用大麦作为饲料原料降低了猪对能量和其它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本文就目前大麦在猪营养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日粮纤维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06年Scheunert首次报道猪能消化纤维素以来,人们对粗纤维在猪日粮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日粮纤维在保障猪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产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就日粮纤维在仔猪、生长育肥猪、母猪生产中的影响作一综述,为今后日粮纤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高纤维日粮对猪营养和代谢的影响》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日粮纤维对猪营养的影响,包括日粮纤维对猪能量代谢、发酵和肠道健康以及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猪营养中日粮纤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由于纤维型日粮较低的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会对猪的生产性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因为日粮纤维(Dietary Fibre,DF)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过去十年中,DF在猪营养领域还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研究了DF对消化过程和对猪的蛋白质和能量营养、以及健康和环境的影响。DF被认为是一类植物多糖,它不易消化,并且很可能会成为单胃动物肠道细菌发酵的基质。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也被认为是一种日粮纤维。经细菌发酵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为宿主提供能量,并且对菌群区系构成和肠壁细胞的生长也起调控作用,尤其是在有丁酸存在时这种作用更明显。通过发酵,细菌获得生长,同时将宿主排出的尿氮转变为粪氮。除了发酵性能外,日粮纤维的物理特征,如持水能力、粘度和可溶性也会影响动物的消化、饱感和食糜的转运时间。本综述揭示了DF与动物消化过程之间的互作,讨论了猪日粮中大量添加纤维以及在更为热带地区的粗放型生产系统中使用纤维型日粮的时机和方法。使用DF的确是一种可减少生产单位的氮损失、改善猪肠道健康和动物福利的有效方法。本文最后,讨论了体外发酵方法在研究DF在动物消化系统中最终代谢产物上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猪的营养》(第二版 )该书由李德发教授主编 ,2005年第2次印刷。全书共19章 ,分别是 :猪的消化生理、猪的消化道微生物平衡及其调控技术、猪饲料能量与氨基酸消化率的评定方法、猪的能量代谢、猪的蛋白质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脂肪营养、维生素营养、微量元素营养、猪的钙磷及电解质营养、猪的维生素E和硒的营养、仔猪营养、母猪营养、猪的营养与免疫、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猪营养的影响、猪营养调控的分子基础、酶制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在猪日粮中的应用、加工工艺对猪饲料营养价值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邮购价68元《动物病理学…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是猪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原料中含量少和易缺乏的成分之一,对动物健康生长和饲料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纤维以及蛋白质自身结构等都会影响氨基酸消化率,而不同加工工艺可以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氨基酸在猪胃肠道的消化率。本文主要综述了粉碎、挤压膨化、制粒、酶解、发酵、菌酶协同和加热等加工工艺对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猪业科学》2016,(1):35-35
饲料发酵和酶制剂添加增加了猪饲料替代来源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提高了猪对纤维和磷的消化率。猪传统饲料原料大麦、小麦和大豆的浮动价格使人们对更为便宜的猪替代饲料原料更为关注。然而, 这些饲料原料纤维含量高, 致使猪群难以消化。饲料中的纤维降低了猪群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尤其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仔猪的消化功能尚不够健全,不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仔猪日粮中的纤维物质会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并且饲料中的粗纤维会降低猪的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是抗营养因子,因此在仔猪配合饲料中粗纤维很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