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宣城市露地鲜食葡萄病虫害发生有加重趋势。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宣城市露地鲜食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从农业、化学、物理5个方面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济南市鲜食葡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栽培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标准化程度低,造成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为满足济南市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的需求,文章从园地选择和规划、品种选择,栽植技术,当年和常年关键管理技术,采收、包装及贮运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济南市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云南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资源,使云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早熟葡萄产区。该研究从水肥管理、整枝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对云南优质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早熟鲜食葡萄绿色生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鲁南地区鲜食葡萄的生长物候期,从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鲜食葡萄绿色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保护地促成栽培和露地品种合理搭配,可延长鲜食葡萄的成熟上市供应期。保护地葡萄比露地提前35~48天上市;露地选用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极晚熟品种搭配,供应期达4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测算我国鲜食葡萄生产中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并探索其空间特征,首先构建了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测算模型和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空间特征分析方法,通过葡萄种植户的生产记录获得了连续5年的生产数据,并对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测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5年我国鲜食葡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分别为0.332、0.382、0.349、0.361、0.336,年度间变化幅度不大;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的5年化肥施用技术平均效率分别为0.390、0.313;新疆、山东、四川、云南、湖北等地的露地葡萄和设施葡萄2种栽培方式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都相对较高;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全局Moran’s I指数大于0。总体来看,我国鲜食葡萄生产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不高,且近5年来没有明显提高趋势,露地栽培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略高于设施栽培,各地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区域聚集特征,这启示我们应结合不同种植区和不同栽培模式的实际情况,优化化肥投入、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胶东地区夏黑葡萄露地栽培的建园、定植、栽培技术、包装、运输,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胶东地区夏黑葡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NY 469-2001葡萄苗木;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 5087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NY 5086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NY/T 5088-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东北地区早春温度低,但光照充足,可充分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日光温室葡萄的整形修剪及新梢管理技术与露地葡萄的不一样,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提子葡萄由于果实外观、肉质、风味等特点突出,贮藏性、运输性好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地区广泛应用并且开发利用,成为全球葡萄鲜食品种中的王牌品种.目前我国中西部温暖地区已经大量引种,进行露地试栽,在葡萄品种更新换代中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还刚刚起步,根据北方气候特点及提子生产特点,采用日光温室生产无公害提子是寒地葡萄生产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对优质鲜食葡萄要求是粒大、色佳、含糖量高、无污染、安全.由于高寒地区无霜期短,传统露地果园式栽培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而设施栽培则具有显著的优势.根据设施的类型不同,设施栽培主要分为塑料大棚栽培和日光温室栽培两类.黑龙江省属高寒地区,设施栽培以目光温室为主.鲜食葡萄日光温室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主要包括:品种的选择、确定适宜的葡萄架式、定植、整形修剪与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环节.其中品种的选择是基础,栽植与管理是关键,病虫害防治是保证.  相似文献   

11.
葡萄花果管理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疏花序、掐花序尖、疏果穗等措施已为广大葡萄生产者所接受。但采用传统的花果管理措施生产出的葡萄,即使同一品种,其穗形也往往有大有小,果粒着色有浓有淡。且疏密不均、大小不匀,在风味上也相距甚远,这对鲜食葡萄进超市、出国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葡萄产业的良性发展十分不利。优良的品质是鲜食葡萄吸引消费者、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葡萄花果管理已不能满足当今消费者对葡萄品质的要求。葡萄果穗整形技术的出现为提高鲜食葡萄的商品性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该技术可使葡萄果穗规格整齐划一,果粒疏密得当,大小色泽风味趋于一致,有效地减少裂果现象的发生。葡萄果穗整形主要是通过去副穗、去支梗小穗、去穗尖、疏粒来实现,现以巨峰、康拜尔、甲州、贝蕾A葡萄为例,介绍一下葡萄的花果调控和果穗整形的时期、程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罗燕 《现代园艺》2022,(3):102-104
无核白葡萄在鄯善有2000余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1.72万hm2,长期以来是吐鲁番市各族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吐鲁番市大力推广葡萄精细化管理技术,葡萄鲜食率逐年提升,果品品质、经济效益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市生产实际,从选种、苗木培育、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各个环节简要阐述了鲜食无核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达到丰产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刘世全  常峰 《果农之友》2014,(11):16-16
9月2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葡萄种植户正在对生产的无公害葡萄装箱。近年来,该团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成1.3万亩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栽培"无核弗雷"、美国"红提"等优良品种。种植户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对葡萄进行管理、采;摘、装箱,目前,已有300吨‘无核弗雷’鲜食葡萄远销泰国市场。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区葡萄无核化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无核化生产,是指良好的栽培管理与葡萄无核剂处理相结合,使有籽葡萄的种子软化或败育,从而转化为无核葡萄,并形成商品化生产的过程.这一技术源自日本,是当今世界鲜食葡萄生产的一大趋势.该技术于本世纪初引入西安地区,经过几年实践摸索,目前在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和户县等主要葡萄生产区县都有应用,仅2008年生产面积就达到300余hm2,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水果(2005年6653万t),在日本主要用于鲜食。日本国的葡萄栽培历史,从鎌仓时代初期甲斐之国(现在的山梨县)发现了甲州葡萄并开始栽培,到了明治时代,纷纷从美国和欧洲引进各种品种。目前栽培范围北到北海道,南到九州、冲绳,遍及日本各地,栽培品种多种多样,栽培形式由露地向设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葡萄无核化生产,是指良好的栽培管理与葡萄无核剂处理相结合,使有籽葡萄的种子软化或败育,从而转化为无核葡萄,并形成商品化生产的过程。这一技术源自日本,是当今世界鲜食葡萄生产的一大趋势。该技术于本世纪初引入西安地区,经过几年实践摸索,目前在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和户县等主要葡萄生产区县都有应用,仅2008年生产面积就达到300余hm^2,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8.
梁山 《烟台果树》2011,(2):23-24
鲜食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健身防病效果好的水果珍品。由于葡萄结果快,栽培管理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栽培者的喜爱。近几年,鲜食葡萄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但由  相似文献   

19.
<正>日光温室种植葡萄能够大大提早葡萄上市时间,满足市场对鲜食葡萄的周年需求,葡萄销售价格是露地葡萄的5~6倍,经济效益可观,因此近年来受到果农的追捧,发展面积迅速扩大。然而日光温室种植葡萄由于升温时间早,生长环境较露地有很大的变化,导致很多葡萄种植第1年结果很好,但是到第2年出现缺花少果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总结分析认为不少果农在温  相似文献   

20.
大泽山葡萄产区现有玫瑰香种植面积达0.35万hm2,产量8000万kg,占全市鲜食葡萄总面积的37.1%、总产量的38.4%。在中心产区五龙埠,由于采用标准化管理技术,连年获得优质丰产,生产的玫瑰香葡萄穗大、皮薄、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