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 在英国,通过施用石灰的途径使天然草地草层的产量由11增至25公担/公顷,而采用施氮(269公斤/公顷)的办法,可增至49公担/公顷。茅草枯使播种草地的生产力增至43—49公担/公顷。经过治本改良,可增至102公担/公顷。饲料消化率和祖蛋白质的收获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 在昆士兰东南部科顿山地将五种豆科饲用灌木的破皮种子于11月1日播种。处理为手工除草或不除草和每公顷施100公斤氮+200公斤磷。在良好的营养和杂草竞争下,11周时Sesbania sesban, S. formosa,  相似文献   

3.
<正> 捷克斯洛伐克总结了50个地方施氮0~480公斤/公顷(结合磷钾)的田间试验,得出了两个结论。在低生产力的草地上最有效的施氮量是120公斤/公顷(结合磷钾,施氮每公斤可获干物质27~28公斤);施氮240公斤氮的利用率表现出低、中、高级生产力的草地之草丛相似(干物质平均为  相似文献   

4.
<正> 作者于1978年在Quilichao对象草、甘蔗草、地毯草属的野甘草和危地马拉磨擦禾为主的草地设立田间施肥试验,(a) 不施肥;(b) 每公顷施以150公斤碳酸钙、100公斤氮和44公斤磷;(c) 每公顷施以2吨碳酸钙、200公斤氮和82公斤磷。在两年中,每年施肥一次。总干物质的最高产量是(c)组象草,为72.9吨/公顷,最低产量是(a)组甘蔗草,为11.8吨/公顷。在全部施肥效应中总干物质产量,象草>危地马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荷兰在1970年前后,由于乳牛饲养量的急剧增加,给沙土和粘土草地追施的氮肥量时常超过推荐用量(350~400公斤/公顷·年),这对草地的季节性变化,草地质量和产量,牧草中硝酸盐含量和土壤无机氮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6.
在1972—1973年和1973—1974年冬季,进行了一项田间试验,研究用各种氮肥(硫酸铵、硝酸铵钙、尿素、硫磺包衣的尿素、磺胺噻唑处理过的尿素)和不同的施肥量(0,100,200公斤/公顷),对燕麦草含氮(硝态氮)量的影响。施氮肥增加了燕麦草的含氮量,每公顷施100—200公斤,比每公顷施0—100公斤的效果更为显著。每公顷施200公斤硝酸铵钙,在干物质中得到的硝态氮含量最高(>0.16%)。施有硫磺包衣的尿素提供的硝态氮含量最低。有一年,在磺胺噻唑处理过的尿素的试验中,燕麦草含硝态氮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正> 在集约化的草地经营中,氮肥的施用量达到500公斤氮/公顷·年。在施氮量高的情况下,由于牧草中可发酵糖类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缓冲能力增大,使牧草的可青贮性降低。牧草中硝酸盐的含量也因施氮肥而增高,一般达到1—8克/公斤干物质,偶尔发现有高达30克/公斤干物质的。玉米也是一种重要的青贮作物,其硝酸盐含量1—4克/公斤干物质之间,间  相似文献   

8.
三十六头约十一月龄的黑白花和黑白花杂种牛,在为期十二周的冬季舍饲期中给其预期日增重为0.5和1.08公斤的饲粮。然后转到优质牧地放牧。放牧十二周后,两组试畜的日增重分别为1.17和0.9公斤。据统计,在冬季饲养和牧地放牧两个时期中牧草营养进食量与增重间有显著负相关(-0.57)。虽然从粪氮统计两处理间饲草的消化率差别甚小,然而就其平  相似文献   

9.
<正> 试验草地年平均降水1718mm。每5—7星期施硝铵(34%N)50—70公斤/公顷。1972—73,1973—74,1974—75年总施氮量分别为252,300和300公斤/公顷。分三组试验。试验Ⅰ设两个处理:(1)对照(末补饲糖浆),(2)不定量补饲糖浆;试验Ⅱ设五个处理:(1)对照,(2)定量补饲糖浆(2.6公斤/天,(3)不补饲糖浆(10—11月);补饲糖浆(1—5月),(4)不定量补饲糖  相似文献   

10.
施氮水平对非洲狗尾草、纳罗克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非洲狗尾草、纳罗克种子产量和干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量与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呈正相关。年度间差异比较大。最佳施氮肥期是在生长早期。1987年每公顷施纯氮184公斤效果最好,种子产量为468.8公斤/公顷,干草产量13 387公斤/公顷。施氮肥量与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6505,r=0.9284),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66.5+1.61x,y=4262+51.03x。1988年每公顷施纯氮161公斤,种子产量315公斤/公顷,干草产量8488公斤/公顷。施氮肥量与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呈正相关(r=0.9789,r=0.94916),其线性回归方程:y=37.17+1.3x,y=3 140+30.34x。经方差和最小差(LSD)测定分析,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1.
在维多利亚州的Kyabram地区,笔者用二年的时间,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的灌溉多年生草场上,研究了奶牛放牧强度及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奶牛以4.4—8.6头/公顷的放牧强度在草场上轮牧。每年对施氮肥处理牧地按5.6公斤氮/公顷的比例,表施氮肥4次。试验发现,每公顷牧地每增加一头奶牛,第1、2年的乳产量分别下降260和329公斤,乳脂产量分别下降12.3和15.5公斤,蛋白产量分别下降10.7和14.5公斤。第1年放牧强度为8.6头/公顷的,其乳和乳脂产量最高(分别为17900和847公斤/公顷);放牧强度为7.6头/公顷的,其蛋白产量最高(597公斤/公顷)。第2年每公顷牧地生产乳品产量达到最高后下降,放牧强度为6.6头/公顷的,乳和乳脂产量最高(分别为14180和675公斤/公顷),放牧强度为5.9头/公顷的,其蛋白产量最高(508公斤/公斤)。试验期间,增加放牧强度也降低了奶牛的体重。表施氮肥对每头奶牛总的乳和乳脂产量无什么影响,但使蛋白产量持续增加。在放牧强度为4.4和8.6头/公顷时,施氮肥使每头奶牛增产蛋白质的数量为2—7公斤。施氮肥还增加了奶牛体重,且在放牧强度较高时增加量也较大。第2年,在放牧强度为4.4、6.6和8.6头/公顷时,年平均生产1公斤乳脂需饲料干物质(牧草和添加料)分别为29.9、29.3和37.0公斤。  相似文献   

12.
把三种饲料(1号饲料含蛋白质25%,代谢能3140千卡/公斤;2号饲料含蛋白质22%,代谢能3360千卡/公斤;3号饲料含蛋白质22%,代谢能3140千卡/公斤)随机分配饲喂204只商品肉用仔鸡以评价其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对鸡体和胴体重量的影响。鸡只饲喂7周后测定日粮的消化率,并将其屠宰进行胴体测定。三种饲料并不显著地影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采食量(公斤)分别为18.07、17.84、17.97,相应饲料转化率分别为1.96、1.90、2.02。喂1号料的鸡对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提高。用1、2、3号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证明:在突尼斯地中海气候条件下,意大利黑麦草具有高产的可能性,每年每公顷生产干物质可达18吨。冬季每天每公顷生产干物质35—55公斤;春季每天每公顷生产干物质90—140公斤,相当于每年每公顷生产13000FU(饲料单位)和2.1吨DCP(可消化粗蛋白)。除在抽穗期最后一次刈割外,氮对产量没有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优质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日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鸡16只,采用无氮日粮法测定了优质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优质蛋白玉米中的总赖氨酸(+25%)、组氨酸(+29%)、色氨酸(+15%)、精氨酸(+16%)、天门冬氨酸(+20%)、脯氨酸(+19%)含量高于普通玉米;亮氨酸(-20%)、苯丙氨酸(-22%)含量低于普通玉米;其他氨基酸含量比较相近;另外,亮氨酸∶异亮氨酸低于普通玉米,分别为2.97∶1和3.42∶1。优质蛋白玉米中除了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真消化率(P<0.05)高于普通玉米外,其他各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以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与普通玉米相近(P>0.05)。由此可知,优质蛋白玉米的氨基酸组成有所改善,而氨基酸消化率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于1983车6月至1984年在喜玛拉雅山西部温带草原群落上进行,旨在评价草地各组分的养分水平,确定每年氮、磷、钾的吸收,归还和存留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30厘米)所含养分的数量较植物体中所含为高。植物每年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分引为19.8、3.7和28.8公斤/公顷,其中大约10.2、1.5和6.3公斤/公顷归还土壤,约9.6、2.2和22.5公斤╱公顷留在植物各部分中。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米糠及植酸酶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平均体重为(87.0±2.45)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用7.5%、15%、30%的米糠替代基础日粮,同时另外两组在对照组和30%米糠组分别添加750IU/kg植酸酶,试验共进行2周,包括1周适应期和1周试验期。结果显示:随着日粮米糠添加水平的升高,干物质、能量、氮、纤维、钙表观消化率显著线性升高(P<0.05),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线性降低(P<0.05)。随着日粮米糠添加水平的升高钙沉积率显著升高(P<0.05),对磷代谢平衡其他指标均具有显著升高的影响(P<0.05),粪氮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氮平衡指标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植酸酶显著提了磷、脂肪和钙表观消化率(P<0.05),而米糠添加水平显著提高了养分表观消化率(P<0.05)。米糠替代基础日粮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钙沉积率(P<0.05),显著提高了磷的吸收和沉积量(P<0.05)。结论:猪日粮中添加米糠较玉米-豆粕型日粮降低了磷表观消化率,添加植酸酶后可以改善氮、磷代谢。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24只2.5岁,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6.02±1.62)kg的辽宁绒山羊公羊,采用2×3因子设计,研究了豆秸加工方式(揉搓5~7 cm,揉搓1~3 cm)和添加量(豆秸占粗饲料比例为30%、50%、70%)对辽宁绒山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豆秸添加量的增加,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P<0.05),NDF摄入量显著降低(P<0.01),NDF消化率(P<0.01),食入氮(P<0.01),可消化氮(P<0.01)和沉积氮显著降低(P<0.01);揉碎豆秸组氮表观消化率、氮的总利用率显著高于揉切豆秸组(P<0.05),不同加工方式的可消化氮、氮沉积和NDF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加工方式和豆秸添加量对食入氮、可消化氮的互作效应显著(P<0.01),表现为30%揉碎豆秸组的食入氮和可消化氮低于50%揉碎豆秸组。豆秸添加量的增加,降低了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纤维消化率、氮沉积;揉搓粒度1~3 cm提高了氮表观消化率和氮的总利用率,但倾向于降低食入氮,对可消化氮、沉积氮和纤维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目的在于检测不同温度下蒸汽膨化的全脂大豆对仔猪氮平衡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2个氮平衡试验共用24头杂交去势公猪,平均体重5.1公斤,21日龄断奶时,在小肠末端手术安装T—形瘘管。所用基础日粮含1.25%赖氨酸,10%豆油。10%葡萄糖和浸提豆粕,利用经110℃、130℃和150℃蒸汽膨化处理的三种全脂大豆,以等氮和等赖氨酸来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用玉米淀粉补足日粮的百分比。代谢试验室内安有自动控温和通风设备。每个氮平衡试验收集粪尿和食糜样本2期。结果表明,仔猪采食含有在130℃下膨化的全脂大豆日粮后,氮消化率高于(p<0.05)在110℃下膨化的全脂大豆。而经150℃膨化处理的大豆,氮存留量,氮消化率,氮存留量没有进一步的改善,经130℃膨化的全脂大豆其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高于(p<0.05)经110℃和150℃处理的大豆。但是,苏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随膨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本试验表明,全脂大豆经130℃蒸汽膨化处理有利于改善仔猪对大豆中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可以改善氮沉积量和氮存留率,但与优质豆粕相比,效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GAA)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5日龄体重相近的育成期短毛黑公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000 mg/kg GAA。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分为试验Ⅰ期(第1~5周)和试验Ⅱ期(第6~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降低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料重比(F/G)(P<0.01),极显著提高试验全期体长(P<0.01);2)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肾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降低肠体比(P<0.05);3)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粗脂肪(EE)和试验Ⅱ期磷(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钙(Ca)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Ca表观消化率(P<0.01);4)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半胱氨酸(Cys)和缬氨酸(Val)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Val、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蛋氨酸(Met)、组氨酸(His)、Arg和TAA表观消化率(P<0.01)。综合分析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建议育成期公貂饲粮中G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5,(1)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 738.3千公顷(169 107.4万亩),比2013年增加782.7千公顷(1 174.1万亩),增长0.7%。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 385公斤/公顷(359公斤/亩),比2013年增加8.4公斤/公顷(0.6公斤/亩),提高0.2%。全国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