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目的]确定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WP)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6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WP)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测定80%代森锌WP937.5、1069.5和1200.0g/hm。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效果。[结果]不同处理80%代森锌WP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7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多茵灵WP,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花生叶斑病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建议用量1069.5~l200.0g/hm^2。  相似文献   

2.
观赏凤梨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的病原和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根据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物,并观察病原物形态特征;同时,分别测试了5种供试杀菌剂在2种不同浓度下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和弯孢霉(Curvularia sp.)均能够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抑制炭疽菌菌丝的生长;而80%大生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则可有效抑制弯孢霉菌丝的生长。[结论]要同时防治炭疽菌和弯孢霉导致的凤梨叶斑病,应该选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方法]采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安泰生WP,银法利687.5g/L悬浮剂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效试验。[结果]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优于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安泰生WP。挽回产量损失效果十分明显,均在69%以上,其中用70%安泰生WP防治2次、银法利687.5g/L悬浮剂防治3次效果最好。[结论]结果为探索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办法,开发新的有效药剂,切实提高防病保产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防治茉莉白绢病菌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茉莉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化学药剂和生防菌以及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测试的9种化学农药和6种生防菌中,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白绢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LC50分别为2690.96cfu/ml和200.05μg/L,且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芽孢杆菌Bv22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mg/L和芽孢杆菌Bv22菌株108cfu/ml以及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7cfu/ml和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0mg/L+芽孢杆菌Bv22菌株106cfu/ml对茉莉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44%、60.00%、96.67%和96.67%。[结论]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复配对茉莉白绢病的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与N、P、K配比对洋桔梗切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洋桔梗"露西塔"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方案:氮、磷、钾3个元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结果]洋桔梗最佳氮肥用量为0.4 g/L;最佳磷肥用量为0.1 g/L;最佳钾肥用量为0.3 g/L。最佳氮、磷、钾施肥比例为4:1:3。[结论]洋桔梗为高需肥植物,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搭配施用能够很好的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切花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6.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种不同杀菌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研究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出苗率和发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比单剂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效果好。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90.3%,极显著高于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较好,2年结果均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低,2012—2013年2年平均防效为66.1%。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条件下,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后能够极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测定8组不同处理,即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 ml/hm2(对照)、30%爱苗乳油15 ml/hm2、2.5%纹曲宁水剂200 ml/hm2、满穗0.24 g/ml悬浮剂15 ml/hm2、18%稻曲净可湿性粉剂35 g/hm2、25%使百克乳油50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空白对照,对水稻纹枯病与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爱苗乳油1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优,其次为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增产效果也较明显。[结论]经综合考虑,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商品性能,可替代30%爱苗乳油。  相似文献   

8.
谭定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89-3890
[目的]明确2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200 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200 g/L NC-224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00 g/hm2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2 10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且对黄瓜安全.[结论]200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75-8176
[目的]明确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 g/h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剂量处理为对照药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240、300、360 g/hm2)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 d,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在61.52%~67.04%,速效性较差;药后7 d,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均大幅度增加,持效性较好,其中300、360 g/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5.43%和86.72%,均与对照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用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时,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按照用药量(有效成分)75 g/hm2对水均匀喷雾防治1次即可,且施药时田间要有一定水层并维持7 d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噻呋酰胺对花生白娟病的田间控制效果。[方法]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不同时期喷施对花生白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在花生开花期、结荚初期2次分别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450 ml/hm2对水喷雾,对花生白娟病的防治效果为49.90%~69.80%,初期效果与常规对照25%粉锈灵1 500 g/hm2相当,而中后期效果则好于常规对照,同时能够提高花生产量,增幅为25.41%,优于两常规对照。[结论]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既能有效防治花生白娟病又能提高花生产量,可望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张艳玲  杨本凤  孙万慧  尹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53-3254,3257
[目的]研究氮钾配施对桔梗品质的影响,为桔梗的栽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结果]氮钾配施条件下,在施氮肥0~210 kg/hm2和施钾肥0~315 kg/hm2时,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桔梗中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增加。当施用氮肥210 kg/hm2、钾肥315 kg/hm2时,桔梗中多糖、总皂苷含量最高,分别为22.08%、8.73%。[结论]一定水平的氮钾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桔梗品质,该研究为桔梗的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严一字  朴雪梅  吴松权  全雪丽  吴基日  李贞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1-18532,18535
[目的]探讨橘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育性的遗传模式,为其雄性不育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将供试的橘梗雄性不育和正常可育种质进行杂交、回交及自交,观察后代育性分离情况。[结果]雄性不育×正常可育的F1中,有全部不育的组合,也有全部可育的组合,多数为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的组合;F1全部不育组合的回交后代仍然保持全部不育,F1全部可育组合的自交后代表现出株间有育性分离,F1株间有育性分离组合的回交及自交后代仍然表现为株间的育性分离。[结论]根据核不育与质核不育的遗传特点,该研究供试的橘梗雄性不育种质为质核互作不育类型,用常规的遗传育种学方法可以进行三系配套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13.
桔梗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靖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06,28(2):78-80,F0003
从药材科属鉴别、生物学性状鉴定与质量评价、细胞学分类鉴定、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桔梗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以来自国内外的13种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它们的种子性状,包括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质量4项指标。[结果]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质量的平均值均小于紫花桔梗种质资源;在种子长度上,除了朝鲜白花的种子较长以外,其他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长度均比紫花桔梗的长度小;在种子宽度上,除朝鲜白花、黑龙江宁安、韩国江原外,白花桔梗种子宽度基本上都比紫花桔梗的宽度小;在种子千粒质量上,除了朝鲜罗津和三成白花外,其他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千粒质量均极显著(P〈0.01)小于紫花种质资源。[结论]该研究为紫花桔梗和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桔梗、射干的耐阴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桔梗和射干的耐阴性,采用黑色遮荫网遮荫,设置了5种光强处理(各处理透光率分别为:对照100%、T1:75%、T2:65%、T3:50%、T4:25%),对其不同遮荫条件下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分蘖数、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射干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当的遮荫有利于射干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光合速率的增加,在透光率为71.45%的光照条件下其总生物量最高,为较耐阴的植物;而桔梗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差,遮荫会导致其分蘖数、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减少,日平均光合速率的下降,生物量以全光为最大,为喜阳植物,但其对轻微的遮荫处理(T1和T2处理)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覆盖黑色地膜可延长轮叶党参和桔梗的生育期,提高地下部根的产量;但其外观品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与无地膜覆盖无差异;轮叶党参的总皂甙含量有所增加,桔梗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桔梗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勋  王建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0-11782
[目的]分析测定桔梗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桔梗科植物桔梗中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桔梗脂肪油中分离鉴定出3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5种,主要种类有亚油酸(42.79%)、棕榈油酸(0.30%)、11-二十碳烯酸(1.53%)、亚麻酸(14.02%)等;饱和脂肪酸19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3.71%)、硬脂酸(1.36%)、花生酸(0.79%)、山愈酸(1.78%)、木蜡酸(1.38%)、二十六烷酸(3.14%)、二十八烷酸(3.51%)等。[结论]桔梗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32份栽培桔梗种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共显示17条不同的酶带,共呈现16个酶谱类型,其中,12个为对应种质的特征酶谱。每份种质有5~9条酶带,不同种质酶谱及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A1、B1、B2、B3等4条酶带为共有带,具有种的特异性;7条(A2、A3、A4、C2、C4、C5、D3)酶带为特异性酶带,其中白花桔梗有2条特征酶带(A2、C2)。为桔梗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遗传育种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的种子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其来源试验材料为6个来自朝鲜和国内的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和7个来自韩国和国内各地的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其来源及花色见表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药用植物桔梗在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桔梗的花粉特性、种质资源、育种方法以及育成的品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