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樱花褐斑穿孔病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成  邱清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112-112,114
对生产上严重危害樱花的褐斑穿孔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生产上严重危害樱花的褐斑穿孔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坤 《新农业》2012,(15):19
2012年8月上旬,辽宁省全省遭遇暴雨袭击,涝害给果树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其中不耐涝的甜樱桃受害严重。降雨造成土壤含水量及空气湿度增大,增加了樱桃褐斑穿孔病、叶斑病、细菌性穿孔病等病害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
樱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樱花病虫害种类较多,极大的影响樱花的生长。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樱花主要病害有樱花褐斑穿孔病、叶枯病、根癌病、流胶病4种;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梨网蝽、介壳虫、小透翅蛾5种。  相似文献   

5.
杨梅 《农村科技》2011,(3):28-28
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桃园发生普遍。穿孔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新梢枯死、果实发病,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了杏常见的杏褐斑穿孔病、杏叶焦边病、杏树黑粒枝枯病和杏树细菌性穿孔病等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褐斑穿孔病是近年来紫叶李和红叶碧桃上发生普遍的叶部病害之一。研究不同防治褐斑穿孔病对园林绿化工程日常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选取生产上常用的4种农药制剂,对紫叶李和红叶碧桃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仅二氯异氰尿酸钠(A)300倍处理对紫叶李褐斑穿孔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氯异氰尿酸钠(A和D)的各处理均对红叶碧桃褐斑穿孔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了樱桃树常见的樱桃黑色轮纹病、樱桃细菌性穿孔病、樱桃褐斑穿孔病等3种樱桃叶部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及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茼蒿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染病,初生白色至黄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不定形或圆形褐斑,边缘稍隆起,大小2~5毫米。茎染病,初生黄褐色小斑,后扩展为长条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褐斑,病斑绕茎一周后,病茎褐变收缩,致病部以上或全株死亡。湿度大时,病部溢出红褐色液体,即病原菌的分泌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爱民  王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19-4121
[目的]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的绿原酸含量及褐变程度。[方法]以云烟85、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对烤烟绿原酸含量及烟叶颜色值的影响。[结果]云烟85和K326的绿原酸含量随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褐变程度随温度、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温差下,温度越高,褐变越剧烈;空气湿度大于50%时,烟叶颜色值增加显著。在烟叶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氧气浓度越高,褐变越强烈。[结论]烤烟的绿原酸含量与烟叶颜色值呈负相关,温度和空气湿度都可以加速绿原酸的氧化,增加烟叶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果蔬保鲜运输中加湿对制冷速率的影响。[方法]搭建了保鲜运输用温湿度控制试验平台,通过维持制冷过程中厢体内不同湿度水平,研究不同湿度水平对制冷速率的影响。[结果]制冷过程中,厢体内维持湿度水平越高,制冷时间越短,制冷机组降温速率越快。[结论]试验结果为果蔬保鲜运输过程中温湿度的综合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灰树花菇房温湿度监测系统并对其进行多点监测.【方法】首先,根据灰树花菇房的结构,进行集成式温湿度传感器的多点布置,以采集温湿度实时数据.而后,借助于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温湿度实时监测下位机系统.最后,开发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对每个节点温湿度数据的实时存储、显示和查询.【结果】通过将传感器、无线传输、上位机等硬、软件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计,采集灰树花菇房多点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实时传输和存储,实现对灰树花菇房温湿度进行有效地监测.【结论】根据该监测系统所测温湿度值与仿真计算的温湿度分布值对比分析,两者差异很小,验证所设计检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陈鹰  乐俊明  丁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35-4636
[目的]为农村低成本的马铃薯贮藏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研究了贵州商品马铃薯贮藏中重量损失与温度、湿度关系的基础上,用CIPC抑芽剂进行了抑芽试验。[结果]高湿、低温条件下贮藏的薯块较新鲜且重量损失较少,CIPC抑芽剂抑芽效果明显。[结论]马铃薯贮藏中重量损失与温度、湿度有直接的关系,CIPC抑芽剂成本低且抑芽效果明显,可以在商品马铃薯贮藏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陈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82-1983
[目的]研究微型草坪对室内微环境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微型草坪对模拟空间的湿度、甲醛和细菌含量等方面的调节。[结果]结果表明,微型草坪可以有效地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杀灭细菌和提高空气湿度。24h后甲醛浓度由初始的0.75mg/m^3下降到0.17mg/m^3,空气中的细菌降幅达90%以上,室内空气湿度提高约4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和推广室内微型草坪,进一步改善居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温湿度调制效应的烟叶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维  崔国民  赵高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05-16506,16508
[目的]研究烤烟品种K326的最佳烘烤温度和湿度。[方法]在烟叶变黄阶段,考察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结果]在烟叶烘烤的变黄阶段,温度保持在36℃,相对湿度保持在85%,可最大程度地促进烟叶烘烤中的化学成分的分解转化,提升烟叶品质,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最高(8.77%),香吃味得分最高(48.67分)。[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烘烤条件是温度36℃、相对湿度控制在85%。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冠结构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朝阳地区苹果树冠结构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冠层不同部位的光照分布、通风条件、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结果]结果表明:冠内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气湿度对果实硬度有一定的影响,而冠内温度、风速对果品质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建议树形修剪采用开心形来增加冠内光照强度,增加有效光区。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红芪栽培区适生气候条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鹏里  蒲金涌  党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2-18743,18746
[目的]分析评价甘肃省红芪栽培区适生气候条件。[方法]根据甘肃省几个红芪栽培区10个气象站19612009年温度、降水、湿度及日照月平均值等,对红芪的适生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陇南山区南部及川坝区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低,不适合大规模栽培红芪;定西栽培区光照充足,空气湿度较大,温度较低,对红芪栽培有利。[结论]该研究得出红芪栽培最适宜地区,为科学规划、扩大红芪种植面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湿及CO2施肥条件下黄瓜光合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度、湿度及CO2施肥条件的变化对黄瓜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津春5号黄瓜为材料,设高温、高湿和高温、常规湿度2个处理,以常规黄瓜生产管理为对照,在CO2施肥条件下,研究黄瓜光合性能的变化。[结果]每天中午平均35-45℃的高温下处理黄瓜4 h以上,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在高温、高CO2浓度、高湿和强光综合作用下,黄瓜的“午休”现象有减缓趋势。高温处理开始会使黄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但经过7 d左右就能恢复,而高温、常规湿度区恢复幅度较小。高温处理使黄瓜叶片中积累的淀粉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运出,避免叶绿体遭受淀粉积累的毒害。[结论]该研究为高温季节和CO2施肥条件下温室黄瓜的生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伟  谢志刚  褚可龙  裴恩乐  徐循  徐宏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38-11840,11843
[目的]研究上海郊区狗獾洞巢特征和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种群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PS测量和记录狗獾洞巢的地理位置,制作上海郊区狗獾洞巢的分布图;2009年2~6月,对各狗獾分布地的洞巢进行了全面调查:测量和记录洞巢占地面积、洞口数、洞口大小、新洞数量、废弃洞数量、洞巢中洞口间距、洞口外堆土情况、洞口隐蔽情况及洞口朝向等相关数据。[结果]共记录15个洞巢173个洞口;狗獾洞巢的洞口数和占地面积变化很大,其中洞口数最少为3个,最多为24个;占地面积最小为5.5m2,最大为129.8m2。[结论]上海狗獾一般选择农村居民宅基地后院土丘的竹林或低山丘陵的竹林建巢。狗獾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变化影响很大,数量逐渐下降,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优化利用黔东南州烤烟气候资源.[方法]开展不同孔深度试验(15、19、23 cm)、不同孔口大小试验(10、12、14 cm)、不同打透气孔时间试验(不打透气孔、移栽后立即打透气孔、顶叶顶膜或气温到20℃后打透气孔)、不同时间破膜试验(顶叶距地膜1 cm破膜、顶叶顶膜破膜、心叶距地膜1 cm破膜)、不同施肥试验(基追比7∶3且追肥分别于封土和揭膜上厢时进行施用、基追比7∶3且追肥于揭膜上厢时期一次施用、基追比6∶4且追肥分别于封土和揭膜上厢时进行施用、基追比6∶4且追肥于揭膜上厢时期一次施用)等膜下移栽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孔深度以19 cm利于烟株生长,过深烟苗较难长出垄面,过浅很难体现膜下移栽的效果;孔口大小为12 cm时较适宜烟苗早生快发,过小孔内湿度较大,过大保温差;移栽后立即打透气孔利于晴天孔内透气、降温,并使烟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加快烟苗生长;心叶距地膜1 cm时及时破膜好于其他两个处理;追肥于封土和上厢时施用好于其他处理,烟株长势均匀且较快.[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烤烟膜下移栽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