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苏才元、何友仁同志研究了以木屑为原料,利用木屑中的纤维素的C_2、C_3的仲醇基和C_6的伯醇基,在适宜条件下化合成醚或酯等衍生物。制备过程如下: 木屑→NaOH碱渍→CS_2黄原酸化→稳定化→过滤洗涤→产品IXS。通过实验确定了NaOH和CS_2的最适用量;当100克木屑用20%NaOH和30毫升的CS_2制备的IXS,其交换能力最大,此时交换当量能达到2.19毫克当量/克。 IXS用于水溶液中回收重金属离子,其交换容量如下:Ag~(+1)(90.60),Cd~(+2)(19.10),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黄原酸酯-H_2O_2引发体系、底物聚集态结构的变化,考查了接枝产物的热塑性。结果表明:在碱溶胀、黄原酸化和接枝聚合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结晶被破坏;而当底物没有被碱溶胀,或被碱溶胀而没有黄原酸化时,接枝聚合没有明显引起纤维素结晶的变化。接枝产物经混炼和热压以后可得到均一的试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马来酸酐引入松香结构单元,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在马来海松酸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3个活性碳碳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我国松香基精细化学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条新路径。【方法】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中和反应制备马来海松酸钠盐,在微波辅助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马来海松酸钠与氯丙烯为原料,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制备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基于FT-IR、GC及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 h,氯丙烯与马来海松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催化剂用量5%,在此条件下产物的收率为93.2%。从色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反应进行比较彻底,原料峰已完全消失,而且生成的产物纯度较高,优化条件下所得产物GC含量为96.1%。红外光谱表征中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消失和生成说明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3个羧基均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反应较为彻底。质谱分析确认了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副产物经甲酯化后主要有马来松香酸酐单烯丙酯及马来松香酸二烯丙酯,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产物主要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副产物只有马来海松酸酐单烯丙酯。质谱分析中m/z 538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分子离子峰,m/z 481的碎片峰为[M-OCH_2CHCH_2]~+是脱去1分子酯基部分生成的峰,m/z 439的碎片峰为脱去酯基后形成的稳定的马来海松酸酐结构,质谱碎片峰m/z 342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烯酯的质谱分裂逆Diels-Alder反应,碎片离子197的基峰是稳定的三环菲骨架结构。制备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白色黏稠液体,其酸值为2.5 mg·g~(-1),密度为1.109 7×10~3 kg·cm~(-3),黏度为8.5×10~3mPa·s。【结论】开发了具有3个活性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聚合单体,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用过硫酸铵对淀粉酸解氧化,制备淀粉基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API)木材胶黏剂。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改性淀粉液浓度、乳化剂(SBR)加入量、PVA浓度和P-MDI加入量对淀粉基API胶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淀粉45g、SBR为干淀粉质量的3%、PVA的浓度为10%和P-MDI加入量为主剂质量的18%时制备的淀粉基API胶黏剂性能最佳,所压制胶合木的压缩剪切强度达到LY/T 1601—2002中规定的Ⅰ型Ⅰ类胶黏剂的胶接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苹果等树木的枝条和树干容易发生由于子囊菌引起的腐烂病。如在病部喷涂以下药剂即可形成一层保护膜,使病害减少。此膜不会因下雨而剥落。其配方是:(1)用菜油100份加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3份加二氧化钛50份搅拌均匀,然后与喷射剂混和喷酒;(2)用50%酯酸乙烯树酯乳液200份加二氧化钛25份加丙烯除虫菌酯、托布津5份搅拌均匀,然后加入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枞酸烯丙酯(AA)和异海松酸烯丙酯(AI)发生UV光固化反应的区别。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双键转化率,两者均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变大后减小;均随光照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但200 s前,AA的UV固化产物双键转化率高;同等光照强度条件下AA的双键转化率高于AI。在同等固化条件下AA的表干时间比AI短,对应的相对固化速率快。以2-羟基-2-甲基苯丙酮(Darocure-1173)为光引发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6%,光照时间200 s,光照距离4.5 cm,光照强度100%,在此条件下,AA和AI固化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 176和9 407,数均聚合度分别为12和28,两者的UV固化产物均有光滑透明的外观,均具有较好的附着力、耐冲击强度及柔韧性,均通过了耐酸、耐碱、耐盐及耐水性测定,AA和AI的硬度分别为H和HB。  相似文献   

7.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反应后与己二醇反应合成脱氢枞酸羟己酯,然后再用甲基丙烯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基于脱氢枞酸的柔性单体——脱氢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己基)酯,得率41%。并分别采用了FT-IR、1H NMR、13C NMR、DSC和GP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脱氢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己基)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均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30 000,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21.82℃。  相似文献   

8.
采用JMS—D300型气质联用仪,测定了南岔水解厂以针叶材为原料生产成品糠醛的化学组成。 分析过程分为两步;①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出糠醛的各个组分;②用质谱仪对分离物鉴别定性(分离物的定性是与标准图谱对照进行的)。 色谱所分离的诸峰及其对应的各个化学组分如下:1号峰—丁二酮(C_4H_6O_286);2号峰—莰烯(C_(10)H_(16) 136);3号峰—萜二烯-(1,8)(C_(10)H_(16) 136);4号峰—α萜品烯(C_(10)H_(16) 136);5号峰—正己醇(C_6H_(14)O 102);6号峰—香芹酮(C_(10)H_(14)O 150);7号峰—糠醛(C_H_4O_2 96);8号峰—甲基糠醛(C_6H_6O_2 110);9号峰—未定;10号峰—邻甲氧基苯酚(C_7H_8O_2 124);11号峰—右旋葑醇(C_(10)H_(16)O 154);12号峰—莰醇-(2)(C_(10)H_(18)O 154);13号峰—蒈醇-(3)(C_(10)H_(18)O 154);14号峰—对-(?)烯酮(C_(10)H_(16)O 152)。  相似文献   

9.
糊粉酸是紫胶中含有16个碳原子的一种特殊的酸(C_(16)H_(32)O_5),分子量(由酸值测定)303-308,分子中有3个自由羟基(-OH,分布在9、10、16碳原子上)和一个自由羧基(-COON),这些基团决定了糊粉酸的活泼性,使它具有羟基和羧基的一系列反应性能(如酯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形成各种中间产物,用作高级的粘合剂、增塑剂、制漆、合成香料、药物等等。糊粉酸还是重要的战备物资,根据有关资料,它是安全玻璃(防弹玻璃)原料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10.
以腰果酚环氧化物与CO2反应合成了新型腰果酚环碳酸酯及3种含氨基甲酸酯链段的季铵盐衍生物,并采用IR、1H NMR及13C NMR等方法表征了腰果酚环碳酸酯及其季铵盐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研究了此类季铵盐衍生物的表面张力、乳化力、泡沫性能等,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饱和吸附量(Tmax)、最小分子截面积(Amin).实验结果表明,3种季铵盐衍生物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8.55、6.97、11.93 mg/L,相应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6.67、25.32、38.92 mN/m,Гmax分别为0.384、0.345、0.217 mol/m2,Amin分别为4.3×10-6、4.81×10-6、7.65 × 10-6 nm2.产物乳化性能、起泡能力较强,泡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制备、表征了酸功能化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HSO,-pmim)H2PO4),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反应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荆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松油醇5.1g、n(松油醇):n(乙酸酐)1:1.5、离子液体1.5g、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h的工艺条件下,松油醇转化率为100%,乙酸松油酯的选择性为87.2%;并对离子液体(HSO3-pmim)H2PO4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离子液体在不经处理直接重复使用6次后,松油醇的转化率为99.4%,乙酸松油酯的选择性为88.6%,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性聚酰胺、乙二醛和异腈酸酯对豆粕蛋白粉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无甲醛木材胶黏剂,并对复合胶黏剂的黏度、接触角和胶合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可显著降低豆粕基胶黏剂的黏度和接触角,增强胶黏剂在木材表面的润湿性,改善涂布性能.复合改性最佳pH值在大豆蛋白的等电点附近,当复合改性剂添加量为10%水性聚酰胺/4%异腈酸酯、10%水性聚酰胺/2%乙二醛或10%水性聚酰胺/1%乙二醛/1%异腈酸酯时,胶合强度都达到0.7MPa以上,满足国家Ⅱ类胶合板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大黄酸(1)为先导化合物,在对羧基酰胺化的基础上,再对蒽醌母核C7位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同时对其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FT-IR、1H NMR、13C NMR和MS等结构分析表明,大黄酸衍生物分别为:大黄酸哌啶酰胺(2)、7-羟甲基-大黄酸哌啶酰胺(3)、7-溴甲基-大黄酸哌啶酰胺(4)、7-(4-吗啉基)甲基-大黄酸哌啶酰胺(5a)、7-(1-四氢吡咯)甲基-大黄酸哌啶酰胺(5b)和7-(1-甲基-4-哌嗪)甲基-大黄酸哌啶酰胺(5c)。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a和5b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值分别达到了0.78和0.39 mg/L,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大黄酸(MIC值为3.13 mg/L),甚至强于阳性对照物卡那霉素(MIC值为1.56 mg/L);同时5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也达到了1.56 mg/L,与大黄酸相当。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在大黄酸蒽醌母核的C7位取代基上引入未取代杂环可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AR)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合成丙烯酸改性松香酰氯(AR-C l),然后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MA),并分别采用FT-IR、GC-MS、13C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主要由丙烯海松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37.88%)和树脂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52.48%)组成。丙烯海松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两种异构体质量分数分别为31.79%和6.09%。所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松香淀粉酯为吸附剂对正辛烷溶液中的苯并芘进行吸附研究,分析了吸附时间、温度、苯并芘的初始浓度以及松香淀粉酯的取代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吸附温度、苯并芘的浓度以及吸附剂的取代度均可提高吸附量;以取代度0.12的松香淀粉酯为吸附剂,在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温度50℃、苯并芘的质量浓度10 mg/L条件下,对苯并芘的吸附量达20.76μg/g;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热力学参数ΔG~y,ΔH~y和ΔS~y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和吸热的过程;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松香淀粉酯对苯并芘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通过酰氯化得到脱氢枞酸酰氯(DA-Cl)后与乙二醇(EG)反应合成脱氢枞酸羟乙酯(DA-EH),然后再与2-溴代异丁酰溴(2-BiBr)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脱氢枞酸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脱氢枞酸(2-溴代异丁酸乙基)酯(DA-2-iBBrEH)。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合成DA-EH和DA-2-iBBrEH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A-EH合成的优化条件为: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n(DA-Cl)∶n(EG)∶n(DMAP)为1∶5∶5,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50℃;DA-2-iBBrEH合成的适宜条件为:催化剂为DMAP,n(DA-EH)∶n(2-BiBr)∶n(DMAP)为1∶2∶2。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两者的结构进行了确证。以DA-2-iBBrEH为引发剂,采用ATRP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PMMA)。GPC测试结果表明,DA-2-iBBrEH具有良好的ATRP反应引发活性,所制备的PMMA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85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为1.3。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海松酸和月桂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正辛烷为带水剂,合成了增塑剂马来海松酸三月桂酯。考察了各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马来海松酸)∶n(月桂醇)1∶5,催化剂用量为马来海松酸质量的3.6%,反应温度200~210℃,带水剂正辛烷15 mL,N2保护下反应8 h,产物为浅黄透明油状液体。通过HPLC测定酯色谱纯度为99.14%,采用1H NMR、13C NMR及FT-I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分子式为C60H106O6。测得其酸值0.98 mg/g、加热减量≤0.08%、体积电阻率2.6×1011Ω.m、开口闪点269℃、凝固点-55℃、密度0.980 g/cm3、折光率1.484 6、含水量0.08%、黏度0.200 Pa.s、测定了其热重-差热曲线,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三月桂酯色泽浅,体积电阻率大,闪点高,黏度低,加热后酸值、色泽与加热前变化较小,耐挥发性好,符合增塑剂的要求,且一些指标比同类型产品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6-苄基腺嘌呤对甜柿次郎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柿次郎为试材,100 ̄200 mg/L的6-BA于花后10天喷果,结果表明:均提高了果实还原糖、可溶性糖、TSS含量及固酸比;促进果实淀粉降解;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多酚酸酯稳定剂对生物柴油室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室温条件下,测定了含不同多酚酸酯稳定剂的生物柴油过氧化值6个月内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于研究的23种稳定剂,包括:5种没食子酸烷基酯、6种没食子酸萜醇酯(没食子酸金合欢酯、没食子酸香叶酯、没食子酸芳樟酯、没食子酸橙花叔醇酯、没食子酸薄荷酯和没食子酸氢化松香酯)、3种合成抗氧化剂、2种天然抗氧化剂、3种双组分稳定剂、2种三组分稳定剂以及2种含协同增效剂的稳定剂.结果显示没食子酸甲酯对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化作用明显强于其它4种没食子酸烷基酯、6种没食子酸萜醇酯、3种合成抗氧化剂和2种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金合欢酯对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化作用强于其它5种没食子酸萜醇酯;双组分稳定剂和三组分稳定剂等复合组分稳定剂没有明显改善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性;含协同增效剂的稳定剂能提高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性,协同增效剂柠檬酸的作用特别明显;杂质铁和杂质铜会降低生物柴油的室温稳定性,且杂质铁的影响大于杂质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单用菊酯类农药使害虫很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1989年3—4月间,应用25%菊乐合酯乳剂在金华、武义等5县进行了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和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每亩用药量7、9、11毫升,对3—4龄和5龄松毛幼虫虫防治效果达96.5%以上,且药效稳定,成本略低于菊酯类农药,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