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粉煤灰改良盐碱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燃煤电厂的废弃物粉煤灰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可降低土壤容重,减少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含量,对莜麦,高粱,玉米,向日葵4种作物的种植试验表明,施灰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出苗率,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粉煤灰复垦地最佳的复垦模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关系。[方法]以淮南市上窑灰场土地复垦地为研究区域,选取同一地块不同覆土水平的区域做对比研究,以土壤的容重、pH、含水率、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以及不同覆土厚度下的小麦生物量为研究指标,研究粉煤灰场复垦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粉煤灰复垦地,有效磷和含水率、总氮和pH、有机质和有效钾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响应;当土壤覆土厚度小于38 cm时,粉煤灰可以对复垦地的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改善,使小麦具有较高的产量,当覆土厚度大于70 cm时,不利于粉煤灰层对覆土层的改善,影响小麦产量。[结论]该研究为复垦工作和农业种植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伊敏矿区开采后,整体复垦率低、养分贫瘠、水分含量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因此,了解伊敏矿区生态压力,改善矿区生态问题势在必行。采用土壤盆栽试验,以褐煤作为添加剂配施不同量的菌根菌剂,以当地土著作物披碱草为材料种植,分析披碱草生物量、根系侵染率和氮磷钾吸收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菌根菌配施褐煤后,随着菌根菌用量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降;而且增施菌根菌可提高披碱草根系的侵染率,也可提高披碱草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研究利用菌根菌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并改善土壤特性,结合当地发展趋势,施用当地主产的褐煤混合施用来改善伊敏矿区生态问题,从而达到改善植物吸收利用和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褐煤基材料对石灰性土壤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褐煤基材料对石灰性土壤铅、镉形态及其对生菜吸收铅、镉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将8种褐煤基材料分别与铅(Pb)、镉(Cd)污染土混合培养并栽培生菜共120 d,测定土壤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可提取态和生菜中铅、镉的吸收积累情况。结果如下:褐煤基腐植酸、去矿化褐煤、荷钙褐煤和褐煤基活性炭显著降低土壤中DTPA提取态铅含量,其3个施用量分别降低4.67%~7.97%、5.92%~11.46%、5.90%~11.80%和11.69%~26.43%,并随着材料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DTPA提取态铅含量逐渐减少;腐植酸树脂和腐植酸接枝共聚显著提高DTPA提取态铅含量,分别提高了5.82%~32.12%和2.55%~24.76%;硝化褐煤、磺化褐煤也有提高土壤中DTPA提取态铅含量的趋势;改性后比未改性褐煤显著影响土壤DTPA提取态铅含量,以活性炭处理降低最多,以树脂和接枝处理增加最多。褐煤、腐植酸、去矿化、活性炭和接枝降低土壤中DTPA提取态镉含量,活性炭和接枝作用达显著水平,显著降低的幅度分别是5.41%~13.51%和5.18%~27.70%;硝化、磺化、树脂显著提高土壤中DTPA提取态镉,增幅分别是7.92%~20.13%、5.74%~21.05%和21.30%~44.63%。褐煤、腐植酸、去矿化、荷钙、活性炭和接枝均能提高生菜地上部生物量,硝化、磺化和树脂则降低生菜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中DTPA提取态铅、镉含量呈负相关。因此,褐煤基材料可显著地改变石灰性土壤中DTPA提取态铅、镉含量,显著影响生菜的生长量,且褐煤基材料对DTPA提取态铅和镉的影响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5.
不同调控措施在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肥和粉煤灰、秸秆干馏液配合施用共4种不同调控措施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上茶叶硒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调控措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硒含量和茶叶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肥处理>粉煤灰-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粉煤灰-生物肥复合处理>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对土壤pH值提高幅度的大小次序为:粉煤灰-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粉煤灰-生物肥复合处理>生物肥处理>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另外,4种不同措施对改善酸化茶园土壤其他理化性质也呈现不同效果,其中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差。研究结果对于江苏高硒地区土壤中硒素的有效利用和加快发展富硒茶产业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粉煤灰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准格尔煤田排土场中进行的农作物栽培试验。两种农作物试验表明:4cm厚度的粉煤灰施肥区比不施粉煤灰的施肥区,谷子增产幅度为24%,马铃薯增产幅度为9%,2cm厚度的粉煤灰施肥区比不施粉煤灰的施肥区,谷子增产幅度8%,马铃薯增产幅度6%。施加适量的粉煤灰种植农作物,能起到熟化土壤的作用,使其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和煤矸石充填复垦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283-284
目前粉煤灰和煤矸石充填复垦已得到广泛开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阐述了粉煤灰和矸石的各种理化性质、充填方法及复垦种植形式、充填后土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土地复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综合利用中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海湾泥、粉煤灰、碱渣3种固体废弃物作为替代种植基质利用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碱渣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粉煤灰、海湾泥中砷含量较高,海湾泥中砷含量与沉积地点有关,将三者按适当比例混合掺拌形成新土源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级标准,而基质上种植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因植物而异,但不会对植物生长带来危害,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粉煤灰充填复垦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阐明复垦方式对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淮南田集电厂粉煤灰为例,采用不同的覆土方式,以全土为对照,在5块试验田种植大豆和玉米,定期观察其长势,并利用ICP-AES和HF-AFS测得种植农作物后土壤、粉煤灰、大豆和玉米的茎叶和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各种充填方式下,表层土壤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降低,而Hg和Se含量增多,并表现出随覆土厚度增大而减少的趋势;复合充填下层土壤中Hg的污染指数为5.732,明显高于其他充填方式;在覆土30cm的充填方式下,农作物的株高大于其他覆土方式;并且在覆土30、50cm方式下,作物的茎叶和果实中所含的重金属的量比较接近全土种植下作物中重金属水平。所以,相对于50cm的覆土方式,覆土30cm充填方式是采煤塌陷地带生态修复和燃煤电厂粉煤灰处置较为经济的方式,也是对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影响较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褐煤基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对姜田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的影响,于山东省昌邑市开展生姜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褐煤基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的施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土壤养分;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4%~2.3%,中微量元素中钙含量增加了0.6~1.9倍,镁含量增加了0.3~6.3倍;各处理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其中白绢病病情指数降低了15.4%~23.1%,根结线虫病情指数降低了7.7%~26.8%;在增产方面,单株姜重增加了0.8%~15.0%,每公顷产量提高了6.0%~11.6%,增产效果显著,以施用褐煤基有机肥7500 kg/hm2+土壤调理剂375 L/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其处理和利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粉煤灰作为一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共识,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粉煤灰在土壤改良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分析粉煤灰的组成结构与理化特性;阐述粉煤灰改良和修复土壤的机理及其对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及修复的应用,包括对矿区土壤、盐碱化土壤、沙化土壤、耕地土壤等的改良及修复技术;最后分析并总结了粉煤灰目前在土壤改良及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粉煤灰在农业领域利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在土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贮存闲置着大量粉煤灰,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文章介绍了粉煤灰的理化性质,综述了粉煤灰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如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营养成分,影响土壤生物活性,治理盐碱地以及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粉煤灰也可用于土地整治工程,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生产力,是高质量完成土地工程的有力保障。但是,粉煤灰的大量使用,仍要重视其性质的检测及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工业废弃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碱地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土壤盐渍化是困扰人类的五大土壤问题之一。在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下,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利用工业废渣改良盐碱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可用作盐碱土改良剂的工业废渣有脱硫石膏、粉煤灰、糠醛渣等。鉴于此,就脱硫石膏、粉煤灰、糠醛渣3种废弃物改良盐碱化土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山东、安徽三省部分大型热电厂粉煤灰的采样分析表明粉煤灰中主要放射性成分为238U、232Th和40K,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84Bq/kg、96~164Bq/kq和120~382Bq/kq。粉煤灰农田施用模拟试验表明当施甩量达525t/hm2时,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校素238U、232Th和226Ra的比活度分别是对照的2.44倍、1.39倍和1,88倍;生产的稻谷和玉米籽中三种核素的比活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对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影响不明显。粉煤灰使用地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施用硅肥不会造成生产的稻谷和玉米籽中的天然放射性桉素的比活度超过国家标准;而在纯粉煤灰上种植生产的作物果实中234U、232Th、226Ra的比活度超标  相似文献   

15.
种植豆科牧草对废弃砂坑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种植不同豆科牧草后沙地土壤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来看,种植黄香草木樨以后,土壤中的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种植紫花苜蓿和白三叶以后土壤中4种养分的含量,说明种植草木樨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比种植紫花苜蓿和白三叶都好.②从空间上来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的水解氮、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表壶为总体上降低的趋势;而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表现为总体上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褐煤腐植酸不同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风沙土土壤特性和荞麦产量的影响,为风沙土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2022年,以科尔沁沙地风沙土为改良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用褐煤腐植酸为对照(CK),设置3个褐煤腐植酸用量处理:2 t/hm2(低量,H1)、4 t/hm2(中量,H2)和6 t/hm2(高量,H3),研究2020年褐煤腐植酸一次性施用后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SWS)、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C、SMN)含量及荞麦产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研究土壤贮水量、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荞麦产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随机森林分析探讨了以上土壤指标对荞麦产量的贡献率。【结果】与CK相比,施用褐煤腐植酸总体上提高了风沙土0~40 cm土层的贮水量,但不同褐煤腐植酸施用量对土壤贮水量的提升幅度不同。在2020-2022年,无论是在播种前、开花期还是在成熟期,4个处理中,H3处理0~4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均最高。与CK相比,施用褐煤腐植酸影响了风沙土土壤养分含量,且褐煤腐植酸不同施用量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褐煤腐植酸一次性施用3年后(2022年),H3处理的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高于其他处理。无论是在开花期还是在成熟期,与CK相比,施用褐煤腐植酸总体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且在0~10,10~20和20~40 cm土层,H3处理SMC和SMN含量总体均最高。2020-2022年,与CK相比,施用褐煤腐植酸均提高了荞麦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H3处理的增幅最大。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速效钾、贮水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铵态氮与荞麦产量关系密切,其对荞麦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1.00%,8.60%,7.85%和6.29%。【结论】在科尔沁沙地,当施用量为4~6 t/hm2时,褐煤腐植酸对风沙土保水增肥增产的改土作用明显,其中当褐煤腐植酸施用量为6 t/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淮山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为利用微生物多样性指导淮山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为试验材料,设定向结薯栽培(DX)和袋料种植(DL)方式两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在门、纲、目和属水平上分析其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两种种植方式淮山根际土壤真菌的组成相似,但袋料种植方式根际土壤的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分别为4.49和683.41,均分别低于定向结薯栽培方式的5.15和730.72,表明袋料种植方式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低于定向结薯栽培方式。两种种植方式淮山的根际土壤真菌在门水平上主要有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球囊菌门和新丽鞭毛菌门,其中子囊菌门为第一优势门;在纲水平上主要有锤舌菌纲、粪壳菌纲和伞菌纲等;在目水平上主要有白粉菌目、肉座菌目和地星目等;在属水平上主要有Microidium、镰刀菌属和Nidulariopsis。在门、纲、目和属水平上均未改变两种淮山种植方式下土壤真菌群落的相对丰度(除伞菌纲外),表明两种淮山种植方式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相似。【结论】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定向结薯栽培和袋料种植方式淮山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基本相同,表明以袋料种植方式进行淮山种植具有可行性;袋料种植方式中土壤的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定向结薯栽培方式土壤,可作为改善淮山袋料种植土壤生态环境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比磷石膏更好的黄壤耕地调理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黔西县进行了不同调理剂改良黄泥土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沸石、磷石膏、粉煤灰在垄作、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比对照土壤略有增加,土壤pH、有效磷略有增加.综合考虑认为,粉煤灰的改良效果与磷石膏相当,沸石是比磷石膏更好的土壤调理剂.  相似文献   

19.
粘重土壤施用粉煤灰的增温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在粘重土壤上施用粉煤灰 ,无论是晴天 ,还是阴天 ,对露地和保护地均有增温作用。 5cm、1 0cm深度土壤以施入 5 %粉煤灰增温效果最佳 ,施入 1 0 % ,1 5 %的粉煤灰也有较好的增温作用 ;1 5cm深度土壤以施入 1 5 %粉煤灰增温效果最佳 ,施入 1 0 % ,2 0 %也有较好的增温效果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在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粉煤灰理化性质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粉煤灰在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粉煤灰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以增加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和保温能力,调节土壤pH,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在污染治理方面,粉煤灰主要应用于废水处理、重金属钝化和废气滤除。最后,指出粉煤灰在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