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对河套蜜瓜整枝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通用的10种方式中,采用双蔓整枝,在子蔓的3或4节上所发孙蔓留瓜,更加符合其生长特性,有利于提高河套蜜瓜品质、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1种植模式 起垄铺膜种植马铃薯,垄高10cm、宽60cm,垄上铺90cm宽的地膜,垄两侧各覆土压膜15cm,垄面上种2行马铃薯,每行马铃薯距离垄边10cm,  相似文献   

3.
河套蜜瓜试验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试验筛选出了3份表现良好.整齐度较为一致的河套蜜瓜,并对其田间表现及果实性状等进行调查和测试.为河套蜜瓜的筛选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的不同器官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兰光对子叶和叶片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红兰混合光对茎段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不同光质在河套蜜瓜茎尖培养中,以红兰混合光对嫩茎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3)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其中,红光和红兰混合光对根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的不同器官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兰光对子叶和叶片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红兰混合光对茎段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不同光质在河套蜜瓜茎尖培养中,以红兰混合光对嫩茎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3)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其中,红光和红兰混合光对根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1栽培技术模式 该栽培技术是改原来的窄垄(垄距90cm)为宽垄(垄距155cm),改窄垄单行撮苗种植为宽垄双行撮苗种植,形成地膜覆盖宽垄撮苗种植模式。即垄面宽130cm,垄间行道宽25cm,垄上撮苗玉米窝距75cm,行距90cm,每撮留苗4株,亩留苗4590株,比窄垄单行地膜覆盖撮苗玉米亩增590株。这种技术不仅继承了撮苗种植法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耕地资源,省工省时,而且垄间形成通风透光通道,有效改善了窄垄劳动强度大、产量徘徊不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证实:在起垄覆膜条件下,带型(垄宽:沟宽)60 cm:40 cm比60 cm:45 cm、60 cm:30 cm、60 cm:60 cm明显提高了集雨增墒保墒能力,可提高水分生产效率12%~19%,增产13.0%~23.7%;在不覆膜条件下,带型60 cm:45cm比60 cm:30 cm、60 cm:60 cm增产9.4%~50.0%。  相似文献   

8.
以河套蜜瓜(Cucumis melo L.cv.Hetao)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其后熟和软化的影响。对达到采收成熟度的河套蜜瓜用10、30、100和300nL/L的1-MCP熏蒸18h后,在20℃下贮藏。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1-MCP对河套蜜瓜后熟和软化影响有显著差异。100、300nL/L的1-MCP明显抑制了河套蜜瓜乙烯的合成和生理作用,与对照相比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推迟了6d,乙烯高峰仅为对照的49.6%和43.8%,呼吸高峰为对照的80.0%和78.4%,可溶性固形物降解得到抑制,延迟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有效延缓了河套蜜瓜硬度的下降速度。体积分数为10、30nL/L的1-MCP对河套蜜瓜后熟和软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套蜜瓜成熟,采后代谢及生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巴盟磴口县河套蜜瓜试材,研究了河套蜜瓜成熟衰老过程中淀粉酶、过氧化氢酶、乙烯、果胶含量以及呼吸强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河套蜜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与成熟密切相关的物质代谢与呼吸代谢的酶最早出现的高峰期是淀粉酶在开花座果后27d,过氧化氢酶在开花座果后20d,随后出现物质代谢和呼吸代谢高峰乙烯含量第1次高峰出现在开花座果27d时,促进果实成熟,采用7d出现第2次高峰,此时果实开始腐烂。  相似文献   

10.
一、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1.定植前准备 (1)定植地块整理①深翻晒地。定植前15天深翻田土,翻耕深度25—30cm。②定植前3~5天起垄。按厢包沟1.2m宽起垄,起垄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花生地膜覆盖标准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精细整地 起垄时底墒要足,做到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一般垄高12cm左右为宜,垄面55~60cm,垄距为85~90cm,垄沟宽30cm,花生小行距控制在30cm左右,保持花生种植行与垄边有10cm以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河套蜜瓜(Cucumis melo L.CV Hetao)是1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极其不耐贮藏.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在常温(20℃)贮藏条件下河套蜜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nl/l和300nl/l的处理与对照相比由于显著降低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时间,从而有效延缓了河套蜜瓜硬度的下降速度,可溶性固形物降解得到抑制,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高的糖酸比,降低了蜜瓜的转黄率、腐烂率及失重率,保持了贮藏期间的品质.500nl/l和1000 nl/1的1-MCP处理因为完全抑制了河套蜜瓜的呼吸使果实不能完熟,从而加重腐烂而影响了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芋和马铃薯2种作物物候期的差异,对芋和马铃薯间作模式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兴佳2号马铃薯与仙居红芋在2月初同期起垄间作种植,垄宽100 cm,沟宽15 cm,每垄马铃薯:芋按2:1带型间作。  相似文献   

14.
谈冬马铃薯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地 马铃薯在砂土、泥地均可栽培.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值5.5~6.5的微酸性砂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生长快、成熟早、结薯多、皮光滑、病害轻、便于收获、产量高、商品性好.马铃薯属茄科作物,忌与其他茄科作物连作或集中混作. 2整地 前作收获后,用旋耕机翻犁破碎土壤,再用整畦机按畦带沟宽110cm的规格起垄整畦,垄畦高30 cm、宽80 cm,两畦间沟宽20 cm.起垄机起垄后,再人工精细整畦,做到细碎、整齐.  相似文献   

15.
一、品种选择淀粉加工用薯主要选用脱毒徐薯18、豫薯7号、豫薯12、豫薯13、梅营1号;食用或商品用薯主要选用脱毒北京553、苏薯8号、徐薯34等。二、培育壮苗苗壮是丰产的基础,苗足是早栽和合理密植的保证,邓州市一般在3月上旬采用塑料大棚加双膜阳畦育苗方法,夏薯于4月下旬建立地膜覆盖采苗圃,栽插选用秧头苗。三、整地施肥(一)深耕起垄春薯在冬季深耕25~30cm的基础上,早春耕耙后起垄,春薯的茎蔓较长,以垄宽70cm、垄高30cm为宜;夏薯要尽早起垄,夏薯茎蔓较短,以垄宽60cm、垄高23cm为宜,要求垄距匀、垄要直,垄面平、垄土宣、垄心耕透。  相似文献   

16.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ZST-1在茄子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的不同器官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兰光对子叶和叶片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红兰混合光对茎段培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不同光质在河套蜜瓜茎尖培养中,以红兰混合光对嫩茎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3)不同光质对河套蜜瓜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其中,红光和红兰混合光对根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平作为对照(CK),研究了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50、60、70 cm)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水分利用效率、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雨模式下,随着垄宽的增大,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地上部生物量逐渐降低。与常规平作相比,不同垄宽的垄沟集雨种植模式均能够提高糯玉米的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垄宽60 cm处理的糯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均最高,指标值分别为20.47 t/hm~2、28.21 kg/(hm~2·mm)和0.36,分别较CK增加了18.19%、56.9%和9.09%;垄宽70 cm处理的子粒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华北地区垄沟集雨种植模式下,垄宽70 cm、株距27 cm有利于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杨树扦插育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肥沃、充分熟化的沙壤土,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进行秋整地,翌年扦插为最好。将育苗地深翻20cm-30cm,整平耙细打垄,起60cm-70cm宽垄,有条件可翻地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相似文献   

19.
一、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肥沃、充分熟化的沙壤土,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进行秋整地,翌年扦插为最好。将育苗地深翻20cm-30cm,整平耙细打垄,起60cm-70cm宽垄,有条件可翻地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垄距对温室番茄生理生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最佳的垄距提供参考。【方法】以"普罗旺斯"番茄为材料,设置4个垄距处理,分别为1.1 (对照CK),1.3,1.5和2.0 m,对应垄宽+沟宽分别为80 cm+30 cm,80 cm+50 cm,80 cm+70 cm,80 cm+120 cm。测定并比较不同栽培垄距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产量、品质及温室主要生态因子指标,筛选温室番茄的最佳栽培垄距。【结果】随栽培垄距的增大,番茄地上部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光合效率、产量和品质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番茄冠层气温、温室地温和CO_2浓度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垄距1.5 m(即垄宽+沟宽为80 cm+70 cm)处理番茄生长势和产量、品质均最佳,产量为90 119.92 kg/hm~2,较对照(CK)提高16.87%;糖酸比为7.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47 g/kg,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365.97和3.39 mg/kg,较对照(CK)分别提高54.91%,25.18%,28.12%和7.10%。【结论】适当加宽栽培垄距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1.5 m(垄宽+沟宽80 cm+70 cm)为温室番茄最适宜的栽培垄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