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长春市郊区土壤—水稻体系重金属含量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春郊区部分水田土壤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法对污染现状进行评价.Cd、Hg、As、Cu、Pb、Cr、Zn及Ni8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全部符合一般农田的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区域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水稻籽粒中Cd、Hg、As、Cu、Pb、Cr及Zn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均表明研究区域内水稻符合农产品食用标准.除了Hg、Pb和As以外,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的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元素较易从土壤向水稻植物体内迁移积累.  相似文献   

2.
土壤Cd、As、Pb在水稻植株中的吸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宁绍水网平原区的银山、鲤鱼山、蓬里3个地点的土壤与水稻植株中As、Cd、Pb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随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水稻对As、Cd有较强的吸收性,对Pb的吸收性相对较弱。土壤重金属元素进入水稻植物体后,大约有97%残存于水稻非食用部位,整体表现为由稻根>茎、叶>籽实的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蔬菜重金属(Pb,As,Cd,Hg)积累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盆栽的方法,以不同重金属(Pb,As,Cd,Hg)含量的土壤种植瓜类、叶菜类、茄果类、根茎类蔬菜中的9个浙江省主栽蔬菜品种,于采收期检测各蔬菜食用部分的重金属积累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瓜类为重金属低积累型蔬菜,其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在土壤Pb,As,Cd,Hg浓度分别为919.600,96.800,0.985,1.970mg/kg的条件下均未超标(GB18406.1-2001);供试各蔬菜可食用部分均对Hg低积累,Hg含量均在标准(GB18406.1-2001)安全食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求有效抑制污染土壤上水稻对重金属Pb、Cd的吸收、保持稻米卫生品质的技术方法,利用污染土壤盆栽试验和在污染区的田间试验,对施用石灰、碱性煤渣、高炉渣、水稻秸秆和猪厩肥等土壤改良剂降低水稻植株和糙米Pb、Cd含量的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碱性煤渣的改良效果最为突出,基施5.0g·kg^-1碱性煤渣,可使早稻糙米Pb和Cd含量分别降低78.6%和75.4%,晚稻糙米Pb和Cd含量分别降低45.7%和87.9%,使糙米Pb、Cd含量从严重超标水平降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允许的含量以下。石灰物质的改良效应主要取决于其对土壤pH的影响程度。在田间条件下,各种改良剂的效果均小于盆栽条件.不能将稻米Pb、Cd含量降低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允许的含量水平。基于现有技术,从产品质量安全角度考虑,在重金属严重污染土壤上不宜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5.
水稻镉、铅、砷低含量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s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Cd,Pb,As的积累存在着明显的品种差异,其中Cd和Pb积累的基因型明显较As积累的基因型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中Cd和Pb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筛选得到Cd,Pb含量低的基因型5个,Cd,As含量低的基因型1个,As,Pb含量低的基因型2个,Cd,Pb,As含量均低的基因型1个;土壤Cd,Pb,As含量对糙米Cd,Pb,As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且糙米Cd,Pb和As含量对土壤环境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不同磷肥浓度下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时空累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磷肥是水稻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吉林省九台市饮马河老稻田区,开展5种磷肥浓度处理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Cd和Pb的时空累积、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磷肥中Cd和Pb含量高于土壤背景值,但没有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限定范围.磷肥施入土壤后,部分滞留在土壤里,少量向地上部分迁移.水稻根部累积重金属含量较高.随水稻生育期的变化,成熟期重金属在根、叶和籽实累积量最大,茎的重金属累积量在孕穗期达到最大.重金属Cd在水稻各器官的迁移能力为根>籽粒>叶>茎,Pb的迁移能力为根>叶>籽粒>茎,Cd在水稻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要明显强于Pb.磷肥施用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来模拟,相关性检验显示重金属累积量与磷肥施用浓度均达到显著相关(P<0.01)(除根中Cd含量与磷肥浓度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水稻栽培生产中过量使用磷肥,能产生重金属对土壤和稻米的污染,进而导致重金属对人畜健康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纳米羟基磷灰石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为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P)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性,采用一次性添加不同用量(0.5%、1%、2%,W/W)的NAP进行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一年和三年后土壤性质、有效态重金属(Cd、Cu、Zn、Pb)含量和水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NAP施用量下土壤p H值在第一年和第三年分别显著提高了0.71~1.24和0.60~1.16,年际间p H提高幅度的差异较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第三年土壤中有效态Cd、Cu和Zn含量与对照相比降幅(62.7%~96.5%)要显著低于第一年(66.6%~98.4%),而有效态Pb含量的降幅(百分比)则略有提高,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NAP固定土壤Cd、Cu和Zn含量的能力有所减弱,而对Pb的固定能力有所增强。添加NAP显著降低了水稻根中的重金属含量和糙米中Cd含量,糙米中的Pb、Cu和Zn含量也有所降低。糙米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NAP通过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来降低重金属在水稻籽粒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辣椒对灰潮土重金属 Cd Pb污染的反应与矿质元素吸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和化学分析研究了辣椒对灰潮土重金属C d、Pb污染的反应与矿质元素吸收。结果表明:(1)重金属C d、Pb污染降低辣椒果实产量和果实中维生素C及糖含量,供试浓度下复合污染、C d处理和Pb处理的影响依次减弱;(2)重金属污染影响辣椒根茎叶鲜重,复合污染减少根茎叶鲜重的影响大于C d处理的影响,Pb处理的可增加根茎叶鲜重;(3)C d在辣椒体内的迁移性强于Pb的迁移性;复合污染中C d、Pb相互促进,增加植株各部C d、Pb吸收率;单一污染时,Pb对C d的吸收无促进作用,而C d可以增加辣椒各部对Pb的吸收;(4)各处理中辣椒各部Zn、K、C a含量变化趋势与C d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辣椒种植后,污染土壤残留的D TPA可提取态重金属量仍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Cd Pb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辣椒生物量及重金属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和化学分析,研究了重金属Cd、Pb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辣椒生物量及重金属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金属处理显著降低辣椒果实产量,复合污染处理大于Cd/Pb单独处理对辣椒果实重的影响。(2)单一重金属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辣椒根、茎、叶的生长,增加根冠比;重金属复合作用时,毒害作用逐渐增强。(3)辣椒对Cd的富集能力大于对Ph的富集能力,各部位对Cd、Pb的平均富集能力以根最高,果实最低;Pb一般集中在根部,难于向果实转移且根是受重金属影响最严重的器官。(4)Cd处理增加果实中Cd、Ph、Zn、K、Ca、Mg含量,显著降低Cu、Mn、Mo含量;Pb处理增加果实中Ph、Zn、Mg含量,降低K、Cu、Fe、Mn、Mo含量;复合污染处理对各元素的吸收作用有增有减.作用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三峡库区鲤鱼中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当地居民存在的健康风险,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方法测定鲤鱼肌肉中Pb、Cd、Cu和Cr的含量,利用目标危险系数(THQ)和最大允许日消费率(CRLim)评估食用鲤鱼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鲤鱼中Pb、Cd、Cu和Cr平均含量分别为0.348、0.147、5.837、1.270mg/kg,均符合国际或国家卫生限量标准。与长江、南四湖、北江、沱江等水域相比,三峡库区鲤鱼中Pb的含量较低,Cd含量水平相当,Cu、Cr的含量升高;与库区蓄水前相比,重金属污染有所改善,与蓄水后同水域相比,重金属污染程度有所增加。三峡库区鲤鱼Pb、Cd、Cu和Cr的CRLim分别为0.268~0.753、0.158~0.446、0.160~0.449、0.055~0.155kg/d。三峡库区鲤鱼Pb、Cd、Cu和Cr的THQ均小于1,且重金属的总危害商数(TTHQ)也小于1。结合THQ和CRLim研究结果综合评价,三峡库区鲤鱼对沿岸居民不存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合肥市经开区降雨期间路面径流中Cd、Cr、Cu、Mn、Pb等几种重金属监测,分析路面径流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出流特征以及颗粒吸附态重金属含量与SS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车流量较大的交通主干道的重金属含量远大于车流量小的校园道路,说明路面径流中重金属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轮胎的磨损等;重金属污染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颗粒吸附态重金属与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颗粒吸附态重金属与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大,重金属多吸附在悬浮物上或以重金属颗粒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2.
6个水稻品种对Cr、As、Zn、Pb和Cu吸收积累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复合污染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并采用ICP-MS、ICP-OES和原子荧光法,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对重金属Cr、As、Zn、Pb、Cu元素富集能力的差异性,旨在筛选出对不同重金属元素低积累或高富集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6个水稻品种对5种重金属元素吸收积累的能力是ZnPbCrCuAs;水稻根系重金属含量是地上部茎叶含量的1.23~43.76倍;株两优173、中早35、隆平006、陆两优996分别对重金属Cr、As、Zn、Cu元素的转运系数最小,可作为其低积累水尹稻品种进一步研究;金优463、Y两优85、陆两优996、Y两优85分别对重金属Cr、As、Zn、Cu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强,可作为其高富集水稻品种进一步研究;隆平006根系和茎叶对重金属Pb元素的富集系数同时达到最大,转运系数却最小,因此其作为重金属Pb元素低积累还是高富集品种筛选有待进一步探索;植株生长的顺序是中早35﹥陆两优996﹥株两优173﹥隆平006﹥金优463﹥Y两优85,茎叶As和Cu含量是影响水稻植株生长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低积累水稻品种的遗传机理差异性,以及在江西省不同地区实际推广应用和安全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胥直秀  张琼秀  何文斌  舒琦  苟晨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11-12712,12715
针对有机水稻认证中重金属检测存在检测样品选择不规范、检测指标标准不一的问题,分析了水稻重金属的来源、污染现状和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富集规律,并根据国家采用的《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有针对性地对有机水稻重金属检测提出了2点建议:一是有机水稻认证过程中检测样品应为糙米或者是大米;二是检测指标应是无机砷(以As计)、汞(Hg)、镉(Cd)、铅(Pb)。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下,多金属胁迫对水稻植株的株高、生物量、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水稻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污染负荷指数PLI(Pollution load index)与水稻株高、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当PLI为5.96时,水稻植株在苗期逐渐枯黄并死亡。与无污染对照(CK)相比较,重金属污染程度Ⅰ~Ⅴ处理的水稻株高分别降低了32.79%、30.99%、69.14%、63.40%和73.55%,地上生物量分别减少42.89%、37.77%、93.44%、79.98%和85.88%,且差异显著(P0.05)。随PLI增加,水稻对重金属积累增加,水稻植株地下部分重金属含量大于地上部分,且重金属积累量ZnCdPbHgAs,水稻对重金属生物累积系数BCF表现为CdHgZnAsPb。PLI与叶片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OD活性及MDA含量呈正相关,与Chl含量呈负相关。其中PLI为4.36时,水稻幼苗叶片中SOD活性达最大值235.02 U·g~(-1)FW,PLI为5.96时,水稻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和MAD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55.54 U·g~(-1)FW和41.48 nmol·g~(-1)FW。多金属胁迫下,水稻能够通过抗氧化酶系统减少植株受到的损害,但当污染负荷指数过大、影响水稻生长的时候,水稻就会死亡。  相似文献   

15.
Cd、Cr、Pb对几种叶类蔬菜生长状况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Cd、Cr、Pb对几种叶类蔬菜生长状况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蔬菜品质,控制蔬菜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重金属对叶类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因重金属种类和蔬菜品种而异。Pb处理对各蔬菜的品质影响不明显;Cr对新上海青油菜,苏州青油菜,四月慢油菜的影响最严重;莜麦生菜对Cd比较敏感;小叶茼蒿受三种重金属影响最小,表现出一定的耐性;(2)五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表现为Cd>Cr>Pb;四月慢油菜对Cd、Pb富集能力最强,苏州青油菜对Cd、Pb的富集系数最小,莜麦生菜对Cr的富集系数最小。因此在Cd、Pb污染的土壤中可以考虑种植苏州青油菜为宜,在一些Cr轻度污染区以种植莜麦生菜为宜,以达到边利用边改良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地质高背景农田重金属的行为特征,对两个不同地区(浙江北部丘陵地区和广西中部岩溶地区)土壤和水稻子实中As、Cd、Pb、Ni、Cu和Z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重金属的迁移富集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土壤理化参数和有效态重金属(EDTA提取态)为变量,建立两个研究地区水稻子实中重金属含量的最优经验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在浙江研究区土壤中Cd和As超标明显,广西研究区土壤Pb、As和Cd超标严重;但从水稻子实重金属含量结果来看,只有Cd在浙江研究区超标。两个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在水稻中的生物富集因子均较低,明显低于人为污染的农田;相关性分析和回归预测表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pH、有机质和CaO是影响水稻子实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茶苗对重金属Pb Cu Cd和Cr的吸收累积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实验,从动态角度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期内,Pb、Cu、Cd和Cr4种重金属在茶树中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茶树不同部位对4种重金属的累积量存在很大差异,重金属的分布顺序为根>茎>叶;4种重金属大部分被茶树根系同定,在其体内的迁移性较低,在茶叶中积累的顺序为:Cr>Cu>Cd>Pb.茶叶中重金属累积量和重金属添加量、培养时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种重金属元素中,Cr的累积速率常数最大,Cd最小.茶树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本研究可为人们科学认识茶叶中重金属的残留问题、健康风险及其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采用石灰(L)、泥炭(P)、猪粪(M)、石灰 泥炭(LP)、石灰 猪粪(L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污染田进行改良的田问定位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处理石灰、石灰 泥炭和石灰 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Cd、Pb的吸收,糙米中Pb的含量在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赤泥不同施用量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积累规律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中处理2(25g赤泥/10kg土)与其他施用量处理相比较,株高增幅为3.7~10.2cm,每盆粒重增幅为3.3~16.6g。不同处理重金属Pb、zn和cd在植物体内各部分的分布为:根〉茎〉叶〉壳〉籽粒、根〉叶〉茎〉壳〉籽粒、根〉茎〉叶〉籽粒〉壳。水稻各部位吸收的Pb、zn、cd含量都表现施用赤泥处理为比对照的要低,处理6对降低作物Ph、zn和cd含量的效果最好,显著减少了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各处理重金属的迁移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d〉Zn〉Pb,六个处理比较,随着赤泥用量的增加,Cd、zn和Ph的迁移能力越低。综合考虑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认为在供试土壤上按25g赤泥/10kg土施用赤泥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渐加重,道路交通活动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导致路域土壤重金属含量上升,构成潜在生态威胁。为探明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及其变化趋势,在316国道福州-闽清段外侧100 m×100 m范围内布设5条与道路垂直的采样断面,每条断面依据道路远近布设11个采样点,在距离道路路侧200 m处采集2个对照土壤样品,共采集57个采样点表层的土壤样品,并采用XRF-DP 4050测定土壤中重金属(Cr、Pb、Zn、Mn和Fe)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普通克里金进行插值分析路域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测量领域内的土壤中Cr、Pb、Zn含量整体趋势呈现随道路距离增加而递减,其对照区含量较低,含量受道路交通影响;其中Cr呈指数分布,在0 m处含量最高;Pb、Zn呈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0~20 m。Fe、Mn在对照区含量较高,其测量领域含量不易受道路交通影响,含量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