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牛乳中体细胞数对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采集西安草滩奶牛三场2004年处于泌乳盛期(2~4胎)的荷斯坦牛的奶样,测定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日产奶量、胎次、泌乳阶段,共测341个样本。运用直线相关与回归方法,确定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4,P0.01),与乳脂率无显著相关关系(r=-0.045,P0.05),与乳蛋白率无显著相关关系(r=0.035,P0.05)。说明体细胞数越高,奶量损失越大,当体细胞数超过110万/mL时,奶量损失达24.6%。因此,要充分利用奶牛牛群改良项目(dairy herd i m-provement,DHI)报表,加强对体细胞数的监控,及时预防和发现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减小经济损失,提高牛群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SAS 8.2软件分析了20头胎次相同、泌乳期相近荷斯坦泌乳牛产奶量与乳成分中乳蛋白质率、乳脂率、干物质、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单项指标回归分析表明,产奶量与乳脂率、体细胞数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性的负相关,而与乳蛋白率和乳中尿素氮差异不显著;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乳蛋白率、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对产奶量的影响高于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同时乳蛋白率、乳脂率、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与产奶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伊犁州昭苏马场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收集伊犁马种公马后代母马的泌乳记录,并对其乳成分(乳糖、乳蛋白、乳脂、非脂固形物、体细胞数)进行测定,通过种公马后裔的泌乳资料估计种公马的育种值.[方法]采用SAS 8.1统计分析软件GLM过程对固定效应进行划分,采用MTDFREML2000f软件估计伊犁马的产奶量、乳成分的遗传参数,利用动物模型Blup估计伊犁种公马的育种值.[结果]伊犁马150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固形物、体细胞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34、0.12、0.26、0.14、0.20、0.27;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糖率育种值和体细胞数育种值最高的均为18号种公马;乳蛋白率育种值最高的为1号种公马;非脂固形物育种值最高的为2号种公马;6匹种公马中18号种公马综合育种值最高为48.936;其次是2号种公马,综合育种值为42.068;综合育种值最低的是1号种公马仅为17.335.[结论]伊犁马产奶量的遗传力较高,属于中等偏上的遗传力,乳蛋白的遗传力属于中等遗传力,乳脂率、乳糖率的遗传力偏低;根据动物育种学估计原理建立了评定伊犁马种公马的综合育种值模型,为后期伊犁马的产奶性能的科学选育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195头奶牛4月、5月、6月的DHI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细胞数随胎次、泌乳天数增加而上升,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蒜素干粉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品质以及体细胞数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1年4~7月在呼图壁种牛场四场进行,选产奶量、泌乳天数、膘情、胎次相似的健康泌乳荷斯坦奶牛共60头,分为两组,每组30头,试验分三期,每期30 d,共90d.在试验组奶牛的精料中添加0.08;的大蒜素干粉(含量25;).[结果]奶牛日粮中添大蒜素30 d后产奶量、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多提高了0.93 kg、0.06;提高了(P>0.05),乳糖率基本没有变化,在60d时乳蛋白率显著升高(P<0.05),在90d时非脂固形物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下降,在30d时降低了8.57万/mL.[结论]奶牛日粮中大蒜素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30d时效果最好.大蒜素能够有效地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并可以达到有机牛奶对体细胞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DHI报告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5头奶牛4月、5月、6月的DHI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细胞数随胎次、泌乳天数增加而上升,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0.1%、0.2%、0.3%,均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日产奶量分别增加了1.8kg、2.8kg、2.4kg,增产率分别为5.9%、9.1%、7.7%。试验组与对照组乳脂率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乳脂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1提高乳脂率的途径1.1遗传选育一般产奶量高的品种乳脂率低,而低产奶量的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乳脂率高。1.2饲料pH值和日粮结构在瘤胃内,乙酸与丙酸比值愈大,乳脂率越高。乙酸占总脂肪的80%时,乳脂率最高。饲料pH值是干扰瘤胃乙酸发酵的主要原因,据分析精粗比例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3%为宜。1.3饲料品质饲喂碾压籽实可缓解高产时乳脂率的下降。用甲醛处理豆饼,乳脂率、产奶量均有提高。有人用啤酒酵母培养物发酵精饲料饲喂奶牛,乳脂率是4%的标准乳产量提高18%~20%,乳脂率提高18%~23%。1.4改变饲喂方式较好的饲喂顺序是:自由采食干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物模型BLUP法在估计新疆地区荷斯坦牛育种值中的应用,为荷斯坦牛的选种选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牧二场及牧三场1996~2010年共15 a荷斯坦牛生产性能记录资料,运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荷斯坦牛进行单性状育种值估计.[结果]估计得到公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94166、8466、11100120号;母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120030103、120040007、320030159号;并根据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育种值制定了荷斯坦牛总性能指数公式(TPI).[结论]为使种牛评定更准确,需综合考虑产奶量和乳成分等性状,制定荷斯坦奶牛总性能指数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与乳房炎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和测序的方法对宁夏农垦303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Nramp1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Nramp1基因c.200CG突变对泌乳性状及产奶量影响。结果显示,Nramp1基因c.200CG突变与乳脂率、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值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关联。因此,可以把该位点作为中国荷斯坦奶牛体细胞评分、测定日产奶量和日乳脂率的遗传标记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引自以色列、日本、台湾农友及国内引进的 8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材料 ,在二代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种对比。结果表明 ,以 Galia C- 8和蜜世界综合表现最佳 ,其次为劳郎 ,这 3个品种低温下果实膨大性能优良 ,丰产、优质、抗病 ,可在生产中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