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黄油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酶法提取的蛋黄油为原料,选择活性炭与活性白土为脱色剂,对蛋黄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蛋黄油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与活性白土比例2∶1,脱色剂添加量5%,脱色温度70 ℃,脱色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黄油的脱色率可达42%以上.  相似文献   

2.
麦胚蛋白水解液的脱色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粉末活性炭在麦胚蛋白水解液的脱色工艺上进行响应面分析,比较了粉末活性炭的用量、pH值,脱色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结果及蛋白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添加量7.72%、脱色温度53.93℃、脱色时间22.98min、pH值3.12的条件下,水解液脱色效果明显且蛋白损失较小。此时的脱色率为82.313%,蛋白损失率为18.285%。  相似文献   

3.
香菇多糖复合酶法提取及其脱色工艺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香菇多糖的脱色工艺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为2,酶解反应的温度55℃,pH值6.5,反应时间3 h,提取率可达16.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温度30℃、酶解液pH值4.0、脱色时间90 min,多糖损失率和脱色率分别为8.09%和71.21%.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颜色和品质,以H_2O_2溶液浓度、脱色温度、pH、脱色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吸光度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H_2O_2溶液对沙果渣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条件。由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H_2O_2浓度3%,脱色时间1.5 h,脱色温度65℃,pH为9,此时吸光度值为0.897。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利用超声波协同树脂对香蕉果胶脱色的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试验确立了超声波协同树脂对香蕉果胶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50W、超声时间420s、果胶液温度20℃、上柱液pH值4.0、流速50mL/h,脱色率76.6%。  相似文献   

6.
无色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生产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蔗糖酶酶解法和脱色脱酸树脂进行了无色脱酸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工艺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汁中蔗糖酶酶解条件、脱色条件及脱酸条件.结果表明:苹果汁中蔗糖的较佳酶解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120 g/L,酶质量比为7mg/kg,pH值为4.5,温度为5512;XDA-5脱色树脂的较佳脱色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200 g/L、pH值为3.5、温度为50℃、流速为150 mL/h;D380树脂在温度25℃、苹果汁浓度300 g/L、流速180mL/h时吸附分离果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油茶籽油用于注射的深加工工艺,对油脂碱炼和脱色工序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碱炼工艺为:超量碱量0.12%、碱液浓度10%、搅拌时间30min和碱炼温度60℃。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油茶籽油的酸值为0.24(KOH)/(mg/g),损耗率9.65%。得出最佳脱色工艺:吸附剂用量6.0%、吸附剂种类为活性炭和白土混合物(比例为质量比1∶1)、搅拌时间35min和脱色温度80℃。对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油茶籽油的吸光度0.021,脱色损失率9.84%。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解及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制备脱色血浆蛋白粉。比较在不同酶解、脱色条件下的脱色效果,以确定最适酶及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为动物蛋白水解酶,猪血浆酶解液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50℃、活性炭(粉末状)添加量2.0%。   相似文献   

9.
生物能源已开始成为今后农用柴油机燃料重要能源,特别是作为农用汽车和载重汽车的代用燃油。为此,以茶籽油做S195型柴油机燃料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改善茶籽油燃烧特性,将茶籽油经过技术处理,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设备对废气中的碳微粒进行电子显微扫描测定和对大气污染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结构基本不改动的情况下,燃用经过处理的茶籽油或茶、柴混溶油是可行的。经过处理的茶籽油比直接燃用茶籽油的燃烧性能好,废气中的碳微粒减少,排气对大气污染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13.275 mg/L亚甲基蓝溶液为试验对象模拟农业有机废水,分别以电解时间(5、10、15、20、25、30和35 min)、pH值(2、4、6、8、10和12)和电流密度(2、4、6、8、10和12 mA/cm2)为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电解时间、pH值和电流密度为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处理效果以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为参考标准,得到以Fe2O3-GAC为三维电极的电解试验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佳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电解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解时间30 min、电流密度8 mA/cm2和pH值为6,在最佳参数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59.7%,脱色率达到88.5%,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表面活性剂与传统水剂法结合的方式对脱色废白土中油脂回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脱色废白土中油脂回收最佳工艺:碳酸钠添加量为0.3%、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35min和表面活性剂为OS-15,在此条件下脱色废白土中油脂回收率可达96.72%。  相似文献   

12.
胡柚皮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工艺,在夹带剂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该试验无需使用夹带剂,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静态萃取40 min后动态萃取60 min,CO2流量3 L/min,此条件下胡柚皮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01 mg/g.  相似文献   

13.
高酸值稻米油因AV较高而颜色加深,常规脱色工艺脱色效果不佳。本文以脱胶、碱炼后的稻米油为原料,以草酸和白土、活性炭复合脱色剂为试剂,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对稻米油进行脱色正交试验,研究了高酸值稻米油草酸辅助复合脱色剂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草莓为原料,优化草莓加工脱色的条件为亚硫酸钠0.5%、氯化钙0.5%、硬化脱色8h。浸糖的条件为蔗糖与果葡糖浆按1:1的比例配制糖液,浓度为40%~50%;0.5%的琼脂为填充剂,糖煮10min后填充6h;选用胭脂红与柠檬黄的比例为4:3,浓度0.006%的着色剂染色,使产品感官质量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绝缘油具有高闪点、资源可再生、可降解和电气性能好等优点。通过活性白土吸附脱色、碱性氧化铝降酸值可将棉籽油毛油精炼成电气性能和理化性能优良的棉籽油型绝缘油。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白土脱色吸附的最佳条件是真空度为0.1MPa、温度为90℃、两次吸附各30min和活性白土用量每次5%(w%);碱性氧化铝降酸值的最佳条件是机械搅拌、温度为80℃和反应2h。精炼后棉籽油型植物绝缘油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满足ASTM标准。  相似文献   

16.
龙眼多糖树脂脱色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及3个指标的加权综合评分比较8种树脂对龙眼多糖的脱色效果,并筛选出效果较好的离子交换树脂D301-F,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龙眼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4%时,选用离子交换树脂D301-F,在料液比为0.16g/mL、溶液pH值为5、温度为50℃条件下的脱色率可达90.21%,多糖保留率为85.75%,蛋白质去除率为73.12%。龙眼多糖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带负电荷的非极性小分子为主,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是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高酸值浸出米糠毛油为原料,分别对其进行脱蜡、脱胶、脱酸和脱色,研究高酸值米糠油色泽与精炼工艺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脱胶阶段高温90~100℃、时间58 min,获得的油脂色泽较好;脱酸阶段高温淡碱工艺获得的油脂色泽较浅;吸附脱色阶段在时间为120~130 min、温度为90~100℃、吸附剂用量为油量的4%时,油脂色泽较浅。  相似文献   

18.
赵节昌 《农业机械》2012,(33):99-102
为了探讨超声条件下金针菇多糖水浸提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案,应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条件。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得到最佳水浸提条件为超声时间50min、提取温度82℃和液料比28:1,在此修正条件下,实际提取率为4.35%。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对金针菇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为提高金针菇多糖的提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和乙二胺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甘蔗渣吸附剂产物,并对其在糖液脱色中的应用、表面形态特征以及吸附剂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为:改性甘蔗渣吸附剂添加量是5.0g、温度为60℃和吸附时间30min,在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条件下,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糖液的脱色率达到最大值,为58.63%;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甘蔗渣经过剧烈的改性化学反应后,其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盐酸溶液对饱吸后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后,吸附剂还可多次循环使用,循环使用9次后再生率仍然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鲜的牛蒡作为原料提取菊糖,采用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研究了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加酶量、pH值、固液比、酶作用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牛蒡菊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在加酶量10%、固液比1:15(m/V)、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为50℃和pH值8的条件下菊糖提取率最高,为64.45%。然后采用D202、966、D208、D205、D309和XDA-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牛蒡菊糖的脱色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966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为93.65%,菊糖保留率为57.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