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李萍  杜静 《南方农业》2022,(4):174-176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半城镇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以山东省滨州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滨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包括推进农业标准化、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刚性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凸显。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应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工业化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前武汉市黄陂区中心镇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该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中心镇发展体系刻不容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海婧 《南方农业》2022,(2):123-126,140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阐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分析江苏省泰州市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利益联结机制及多方位农村产业融合支撑4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多元融合、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一定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城镇化连着两头,一头是城市,一头是乡村,这个要素和资源不能流动,不能统筹城乡的话,实际上这是不均衡的城镇化。目前大部分关注还是在城镇的那一端,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联系的另一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一定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城镇化连着两头,一头是城市,一头是乡村,这个要素和资源不能流动,不能统筹城乡的话,实际上这是不均衡的城镇化。目前大部分关注还是在城镇的那一端,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联系的另一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从"围城"的困惑中摆脱出来思考;从"城市化等同于城镇化"的误区中跳出来谋划;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全局上来认识;结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实际情况来推进;重点在"统筹规划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发展"五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8.
以县为基本单元,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创新能力、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6个方面,构建由25个评价指标构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县级单元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和子系统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划分了4个发展类型区,并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协同关系和驱动因素,以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该文基于农村人地变化脱钩和城乡人口转型视角,以全国和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区,将Tapio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应用于农村人地协调演化研究及驱动效应分解。结果表明,近20 a来,中国城乡发展经历了快速转型,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降幅约为30.7%,而同期农村居民点规模不减反增,农村人地演化关系失衡,建设用地趋于粗放利用;中国及各地区农村人口和居民点变化的脱钩关系主要表现为强负脱钩,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负脱钩程度较为严重,且负脱钩程度总体上呈加剧趋势;1996—2008和2009—2016年期间,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别增加了2.020×105 hm2、7.275×105 hm2,其中农村居民点利用集约度效应、城乡人口结构效应、城镇化效应、区域总人口效应的贡献量分别为33.497×105、-116.833×105、71.813×105、13.544×105 hm2和36.689×105、-68.271×105、32.164×105、6.692×105 hm2;不同时段各效应贡献度不同,1996—2008年城镇化效应大于农村居民点利用集约度效应,而在2009年之后,农村居民点利用集约度效应逐渐超过城镇化效应,成为农村居民点增加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豆浩健  王成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2):206-215
准确认知城乡要素流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机制,既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又能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城乡界面间要素流动的吸纳、融合和冲突作用为介质,解析城乡要素流动与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的逻辑关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分别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乡要素流动和乡村多元价值实现,进而解析其相关关系以理清其赋能过程与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城乡要素人口流动、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综合作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表征为供给价值、调节价值、传承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其中人口流动是核心,资源转移是重点,社会互动是动力;2)重庆市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程度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其中,人口流动对供给价值和调节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传承价值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37、-0.56;资源转移对供给价值、调节价值和服务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37、0.39;社会互动对调节价值、服务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传承价值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6、-0.57;3)针对重庆市城乡人口流动频繁、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较少的现实情景,从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全要素流动为核心的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高质量提升乡村价值实现能力3个层次提出了加快乡村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城乡耦合协调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流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方法]基于城乡耦合关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从省域尺度测算2000—2019年黄河流域八省(区)城市、乡村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城乡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乡村综合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分别由0.34,0.35增至0.43,0.4,均呈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的空间格局。时间分异上,黄河流域城乡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由“基本失调”向“基本协调”发展的上升特征,八省(区)平均水平由0.5上升至0.59。空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城乡耦合协调度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级递增的阶梯式格局,空间异质性突出。从城市系统阻碍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由城市人口密度、城镇常住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均第三产业产值、城市人均GDP,从乡村系统阻碍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经济领域的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整体上黄河流域城乡耦合协调程度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乡政策和区域规划对城乡耦合起促进作用,资源禀赋对城乡耦合格局产生固化作用。[结...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   总被引:27,自引:14,他引:13  
该文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切入点,探讨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宏观背景和现实需求,进一步梳理和明确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方向、战略重点。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将进入较为剧烈、各类矛盾较为突出的关键时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农村、联动城乡,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以农用地整治及宜耕土地开发为先导,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为战略重心是当前中国土地整治研究重点领域和核心内容。同时,基于农村土地整治多功能性,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多区域、多尺度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及其效应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村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要求为目标,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前提,以集中连片推进为手段,开展多目标土地综合整治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方向。并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涉及的资金筹措与权益分配、资源环境效应及其整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城乡协调发展市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评价城乡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选用陕西省10个地级市2012年城乡发展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10个地级市城乡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各市综合得分、主因子得分及载荷特点,对陕西城乡协调发展市域差异的整体表现特征、各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陕西10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按综合得分可分为4个梯队,各市城乡协调特点在空间上与陕西三大地理区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关联性不是很强;(2)各市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所表现的优势与劣势差异显著。(3)在10市中,存在多种城乡关系类型,有的城乡发展水平都高,有的城乡水平都低,有的城乡水平差距很大等。(4)在影响各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多种因素中,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协调发展影响较大。通过分析评价陕西省各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差异及原因,为分类指导和制定各市的城乡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农业农村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的必然选择。选择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为研究区,把握农村集体经济嵌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互促机制,对甘肃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进行理论阐释。结合相关资料文献的梳理归纳,注重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有机结合,集合典型案例与创新举措的系统总结,立足于对形成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甘肃模式实证分析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的普适性启示,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经验借鉴与着力方向。同时紧密结合甘肃省情农情,突出靶向发力,聚焦数字技术、多元动力、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多维视角,提出增强甘肃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力和持续力的对策建议为聚合改革动能,加快集体产权制度建设;注重数字赋能,加强集体“三资”监管;突出聚才汇智,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凝聚多方合力,推动构建多元发展格局;创新金融支持,破解集体经济融资短板;提升干事活力,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  相似文献   

15.
秦莹  王宁 《南方农业》2012,(6):106-108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这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文章认为,劳动力实现合理的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参与城市的建设推进了"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农村的建设带动了"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16  
在用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广东清远地区,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需要对农村居民点迁、并、撤等进行整理。该文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适宜分值,利用最小限制因子方法,将佛冈县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转化型、城乡联合型、发展型、限制发展型和迁弃型5种整理类型。同时,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因素的限制等级,将其临近区分成可转为建设用地的优先等级区。最后,根据优先等级区的位置和面积,结合2020年佛冈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值,对不同整理类型的农村居民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空间格局优化。优化结果为:城镇转化型和迁弃型农居全部转化为其他用地类型,扩大城乡联合型农居至 1 108.04 hm2,缩小限制发展型农居至753.1 hm2。该研究为农居整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为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了甘肃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加快研发推广良种、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等加快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健  王健  吴文良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4):236-246
区域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对传统山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乡村聚落发展步伐被打断或加快,驱动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与重构,对这一影响和演变过程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重大线性工程与社会经济对传统山区乡村发展产生的外部性,为山区乡村振兴政策制定与发展策略选择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大海陀乡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9、2019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Voronoi图及Logistic回归模型,科学识别重大线性工程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大海陀乡的乡村聚落在高速公路建设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散乱式的斑块数量增长型扩张、集聚式的斑块面积增大型扩张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加快了乡村聚落的扩张速度,促进了村庄聚落的内部集聚。2)重大线性工程的建设为构建聚落环境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具有瞬时性与外界强干扰性,驱使大海陀乡乡村聚落从自然资源依附到经济社会依附的演变,形成跨域式的影响效应。3)大海陀乡乡村聚落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循环演变机制,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主体行为的多元模式、自然发展演变与外界力量冲击下三生系统的耦合关系是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重大线性工程建设是加强城乡要素流通与转变村民生产生活观念的基石,需统筹城乡资源,加强规划引导与整治措施,促进村镇体系重构。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甘肃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为进一步加快甘肃省小麦育种的持续发展,总结回顾甘肃省小麦育种成效及发展历程,尤其是近10年来小麦育种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小麦育种方向与目标、加强研发经费投入和基础条件建设、加强种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