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宁夏盐池草场退化状况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21-122
为了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提高荒漠草原经济效益,笔者对宁夏盐池荒漠草原草场因过度放牧而受到严重破坏,以致加速草场沙化的状况及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温带半干旱区,境内自东向西发育了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和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带,是类型齐全、保存较好的草原牧区。 近年来。放牧、开垦、城镇交通建设和林木砍伐等人类活动不断增强。使锡林郭勒盟草原出现了多种类型、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全盟发生退化、沙化、盐渍化和粗质化的草场已占草原面积的65%以上,因此有必要着手探讨沙化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09,26(4):165-165
近年来,由于干旱、风沙、鼠害、盐碱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草场管理不善,如载畜过重、过度采挖、过度放牧等,造成草场沙化、退化。使优良牧草大量减少,而有毒有害植物大量繁衍。毒草不仅与优良牧草竞争生境,降低优良牧草大量减少,而且和优良牧草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以致使优良牧草逐年衰退,而毒草则愈加旺盛。据陈善科等(1992)报道,牛心朴子对荒漠草场危害较大。牛心朴子喜欢生长在荒漠草原和半固定的沙丘等干旱地带,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其根系发达,繁殖系数高,生命力强,并且具有较高的抗逆性。也有人称牛心朴子的出现是草场沙化退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草原退化、沙化的根本原因是草原环境监理不严,加上牧民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的实际放牧量超过草场的承载量。加强草原监理是有效遏制草原沙漠化、保持草原环境质量的关键。该文对草原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草原环境监理对策,旨在促进草原沙漠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闫志辉 《农林科学实验》2014,(8):232-232,236
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京炜 《现代农业》2006,(12):86-87
北方典型草原区由于土壤抗蚀能力低,侵蚀外营力大,在超载放牧的情况下,极易产生侵蚀。致使草场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展,生态环境恶化,不但造成当地畜牧业发展缓慢,而且使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该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管理,提高治理效率,采用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草场改良、建立草场防护林网及人工草地、发展草原节水灌溉等有效措施,以实现草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对畜牧业绿色养殖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畜牧业以放牧和圈养结合为主,对草原的破坏严重,而且传统的畜牧业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导致放牧量超过草场的载荷,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兴起对改善畜牧业环境污染,保证畜产品的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以甘肃省畜牧业为例,提出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优势和推广措施。1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100多万亩试验示范区的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学方法,从放牧强度、放牧制度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健康利用是防治天然草原沙化退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岷县牦牛属草原性牦牛,岷县草场多属高山草甸草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以牛羊为主放牧型草食畜发展很快,牧场超载过牧,草场退化、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近年虽然实施了退耕还草还牧,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战略,但草场整体呈现退化趋势。因此,牧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阿勒泰地区是传统的牧业区,阿勒泰地区历来就是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是阿勒泰地区的支柱性产生。青河县位于阿勒泰地区东北角,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勒泰山东南麓,是阿勒泰地区最东部的一个边境牧业县,也是自治区重点牧业县,青河县畜牧业的特点是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目前草场过牧十分严重,造成草场大面积退化、土地沙化,出现严重的草畜不平衡现象。因此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大力发展灌溉草场,逐步减少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使天然牧场得以恢复,使畜牧业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放牧时段对高寒草原植被群落和生物量的影响,对青海省海北高寒草原的连续放牧地、暖季放牧地以及冷季放牧地进行群落调查、样品采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常年连续放牧相比,暖季放牧和冷季放牧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的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和代表性牧草高度;季节性放牧较常年放牧显著增加禾本科生物量、莎草科生物量、地上总生物量和优质牧草产量;地下总生物量变化趋势为冷季放牧暖季放牧连续放牧,其中冷季放牧显著高于常年放牧;冷季放牧地的草地生产力显著高于常年放牧地,但与暖季放牧地的草地生产力差异不显著。在海北高寒草原地区,采用季节性放牧有助于提高高寒草原群落高度、盖度和草地生产力。可以适当鼓励牧民进行季节性放牧,促进天然草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在建植8年经更新改良的人工草地上进行放牧强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的比较试验表明,人工草地适宜的放牧强度为40%的利用率,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地牧草产量下降,杂草增加四川麻羊在人工草地当年和翌年牧羊分别为111.89头日数/亩和191.77头日数/亩.  相似文献   

13.
那拉提山地草甸草地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技术,选择在新源县那拉提山地草甸草地,进行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对成年绵羊体重增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划区轮牧放牧后期可食牧草现存量明显高于自由放牧(P<0.01),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毒害草的生长.试验后期轮牧区绵羊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自由放牧区,经济效益也高于自由放牧区.试验结果表明轮牧可以减轻草地利用强度,有利于草地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海南州地区草地封育后植被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育作为草地生态环境与资源恢复的技术方法,在国内外均大量使用。青海省海南地区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同样采用了草地封育技术措施方案,为了全面反映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状态和草地封育的效果,对试验基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封育技术效果定点观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技术在草地植被和生态环境恢复中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封育措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植被的恢复程度,一般在封育3年左右无论是种群结构还是地面与地下生物量均明显增加;封育后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高于地上生物量,这主要是封育后植物种,特别是优势物种的修养生息得到恢复,有利于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典型草原区牧户羔羊育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提高典型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根据典型草原牧业生产实际,本文就对羔羊3种育肥出栏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人工草地进行放牧育肥或打储饲草进行全年圈养舒饲育肥,羔可快速出,牧户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了草场压力,保护了草地植被。  相似文献   

16.
董世平  赵兰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03-14405
[目的]探明苏打盐碱化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物理特性及化学特性的变化趋势,为其改良利用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围栏草原与放牧草原2个剖面的8个分层土样,并测定土壤容重、电导率、pH值、碱化度及土壤孔隙度。[结果]围栏草原土壤各层容重、电导率、碱化度及总碱度均低于放牧草原;围栏草原土壤除表层的pH值明显低于退化草原外,其他各层pH值与放牧草原无明显差异;围栏草原土壤孔隙度明显高于放牧草原。[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放牧草原的盐渍化程度较围栏草原严重。  相似文献   

17.
放牧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草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草地和柠条林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 cm)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牲畜对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含水量下降。草地和柠条林地的水解氮含量都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速效钾含量则都表现为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轻度放牧;速效磷的含量草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柠条林地的速效磷含量则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从畜牧羊种选择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放牧地践踏较轻,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18.
放牧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草地和柠条林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 cm)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牲畜对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含水量下降。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有机C、全N和全P含量都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速效K含量则都表现为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轻度放牧;从畜牧羊种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放牧地践踏较轻,其放牧地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有机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19.
放牧作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对土壤细菌的生长、活动、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放牧是主要的草地利用方式,而放牧条件改变引起的生境变化成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因子。目前关于放牧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结论并不统一。采用Hiseq高通量测序对放牧梯度下西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检测发现: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在中度放牧下最高,而均匀度没有显著变化。其优势物种相对丰度随放牧强度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Pseudonocardia、Sporosarcina、Thermomonas相较于中-弱放牧梯度在强放牧强度下相对丰度增大,而Rhodoplanes、Microlunatus在强放牧作用下相对丰度表现为减小。门水平上细菌类群间相关性随放牧梯度而变化,且细菌群落结构和位置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显示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attle grazing on herbage production and its nutrient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grazing season. The graz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Deyeuxia angustifolia Bog meadow grassland established in 2010 in Sanjiang Plain. Four grazing treatments were light grazing (LG), moderate grazing (MG), heavy grazing (HG), and a non-grazed exclosure (CK) with corresponding stocking rates of 0.6, 1.0, 1.4, and 0 AU·hm2. month-1, selected as three replications. And then found out the optimum carrying capacity after analyzed the nutrition balance between livestock and grassland. Heavy grazing led to a decline in grassland productivity and soil nutrients. The SOM and the TN content in the soil layer of 0-10 cm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il layer of 20-30 cm.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nutrient changes in the soil layer of 20-30 cm. Currently,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reliable carrying capacity in this type of grassland was 1.0 AU·hm-2. month-l. Inclusion of rangeland health monitoring and optimum stocking rate into grassland management model could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