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胶茶间作,亦称胶茶群落,是我国南方植胶区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橡胶、茶树综合栽培技术。目前,在云南南部三类型植胶区整齐地排列着5万多亩胶、茶人工群落,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每年为国家创造2000多万元的财富。胶茶间作是在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选择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模拟建立及调控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园复合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既栽培茶树又种植其他作物,物种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充分利用地力,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良好生态效益的一种土地经营方式。早在宋代,我国福建省的茶园中已有栽桐木的习惯,后称茶-桐间作。20世纪初期后,现代生态学的知识逐渐引入茶树栽培之中,从而简单的间作发展成为茶园复合生态系统。模拟建立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对缓和当前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发展生态农业和茶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茶园间作的主要模式 我国茶园间作历史悠久,模式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茶-…  相似文献   

3.
一、胶茶群落的成效和历史演变海南垦区在1973年遭受强台风袭击之后,为寻求企业稳定、巩固、发展的途径,选择抗灾功能较强的茶叶为二线作物,建立了胶茶间作人工生态群落,经过十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推广,已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在1985年通过鉴定。资料表明:胶茶间作群落创立小气候稳定性的环境保护功能,胶茶长期  相似文献   

4.
茶园昆虫群落稳定性机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茶园常绿郁闭 ,茶丛内昼夜温差、湿度差小 ,小气候稳定 ,这些是形成稳定的茶园昆虫群落的基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增大了茶树昆虫的多样性 ;我国拥有的群落茶园、纯茶园等茶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以及单行条植、双行和多行密植及间作等栽培模式的多样化皆丰富了茶园昆虫的物种多样性 ,从而强化了昆虫群落稳定性。茶园昆虫物种的多样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链 ,成为茶园昆虫群落稳定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南海农场建立胶茶人工群落已有十五年的历史。早建立胶茶群落已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亦不断出现新的问题。1987年我们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发现胶茶群落中存在几个主要矛盾,严重地影响茶叶大幅度减产,降低了胶  相似文献   

6.
(一)胶茶群落的生产力,胶茶群落比单一茶园,太阳光能的利用上较为充分。茶树的年产量在30%左右的荫蔽条件下为最高。橡胶造成的适当荫蔽,为茶树创造了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因而胶茶群落比单一橡胶或单一茶园来是一个生产力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冯耀宗、许青心执笔的在1985年东兴胶茶间作鉴定会议上的报告;《胶茶人工群落的研究与推广综合报告(1985年11月)》一文中,提出的“胶茶林冬期有增温效应”以及“胶茶林型中橡胶可减轻台风风害”的论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茶园套种灵芝是将茶叶加工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生态循环间作模式,所形成的复合群体可以更彻底地覆盖地面,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维持土壤微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未套种(CK)、套种1年(A1)、套种2年(A2)、套种3年(A3)的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套种灵芝显著提高了茶树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碳含量,其中A3土壤升幅最高,各养分含量分别达32.36%、13.01%、69.21%和9.56%。α多样性指数表明,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Observedspecies指数和Chao1指数呈现CK>A3>A1>A2;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现A3>CK>A1>A2。β多样性指数表明,A2与CK、A1、A3的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差异相对较大。分类学分析发现,茶树根际土壤真菌分布于18门48纲135目309科632属。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CK、A1和A3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71....  相似文献   

9.
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茶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了解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种类和利用研究现状,对确保云南茶产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岭南茶区茶树昆虫群落结构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岭南茶区不同类型茶园茶树昆虫群落结构的差异与特性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江华野生茶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始,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东部山区陆续发现野生茶树的原始群落,并定名为江华苦系(Thea assamica CV.Jianghua)。江华野生苦茶与云南大叶种相似,其化学成分与儿茶素的组成,表现得极为古老,是乔木型茶树进化到灌木型茶树的一种中间类型,已证实是一个古老珍贵的茶种。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大茶树,采制食用“油茶汤”,并视茶为神,把茶融汇在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中。无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走亲访  相似文献   

13.
建立胶茶群落人工生态模式,在海南岛经过10多年的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橡胶树荫蔽度的逐年增大,茶树受之影响也加重,茶叶产量明显下降,病虫害频频发生。对此,虽然采取了对橡胶树施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和总结云南橡胶园间作发展过程,分析我国橡胶园间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创新橡胶种植模式的发展思路,并初步描述了生物多样性胶园的建设概念、主要建设内容及方法设想。  相似文献   

15.
皖南屯绿茶区是优质茶叶产地,在该地区存在着多种植茶方式的茶园,如普通纯茶园、密植速成茶园和茶林复合园,后者以茶树—乌桕树复合园最有代表性。有人认为这种复合园是屯绿内质优良的保证,为此笔者于1987年在黄山市休宁县洪里乡作了不同种植类型茶园茶叶内质成分的比较,欲为改进茶树栽培体系,提高茶叶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海农场建立胶茶人工群落已取得显著成绩,大部分茶叶投产收获,部分进入旺产期,从1984年起,年产干茶两万担以上,1988年全场干茶总产突破三万担大关。历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干茶产品达十七万九千余担。随着胶茶生产发展,胶茶种间出现了新的问题,橡胶按常规修枝整型,形成了多主枝多轮次的庞大树冠,群落中荫蔽度达70—80%,严重地影响了茶叶大幅度减产。荫蔽度过大成为胶茶群落成败的主要矛盾,1988年1月针对此问题,改革胶茶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3、6和25龄胶园中间作了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Bureau)Koidzumi]、黑籽雀稗(Paspal umatratum Swallen)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var.gracilis(Kunth)Vogel],对橡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复合系统对橡胶园生态小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能改善胶园生态环境小气候院在夏秋高温季节,能明显的降低近地空气和地表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高温和干旱对胶树的伤害;由于改善了胶树生长的小环境,提高了胶树的光合效率与光能利用率,促进胶树特别是幼龄胶树的茎粗生长。  相似文献   

18.
雷州半岛无公害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谢振伦  赖时华 《茶叶科学》1994,14(2):141-147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雷州半岛完全不施用农药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变化,昆虫群落的演替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从建园开始至投产期为第1阶段,这一时期以趋嫩性害虫居多,如茶细蛾,沫蝉和零星分散的茶蓑蛾;从采摘盛期(封行后)开始,进入第2、3阶段,这一时期因各种天敌的作用明显,害虫危害不显著;茶树进入老龄后为第4个阶段,这一时期里,钻蛀性害虫(如茶枝小蠢、蛀梗虫)抬头。群落的多样性与均匀度以盛采期最高,群落较为稳定;二年生茶树和进入老龄后的茶园多样性与均匀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肾茶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中的间作发展潜力,以肾茶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南北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肾茶的产量及其药材主要质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南北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中间作肾茶,不同观测位置、不同采样时期、不同部位肾茶的产量及其药材质量存在差异,间作各处理肾茶的产量均大幅度低于露地栽培,其中,间作区中产量最高的中间、东侧区地上部产量仅能达到露地栽培约30%的产量水平;虽然部分间作处理的肾茶浸出物、熊果酸含量稍高于露地栽培或与之基本持平,但肾茶地上部的黄酮、迷迭香酸、粗灰分含量均为林下间作差于露地栽培,同时该3个指标均呈现随胶园荫蔽度的增加而变差的趋势。与常规的露地栽培相比,在南北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条件下,肾茶产量显著下降的同时药材质量变差。因此,肾茶不适宜在南北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中间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海农场建立胶茶人工群落已取得显著成绩,大部分茶叶投产收获,部分进入旺产期,从1984年起,年产干茶两万担以上,1988年全场干茶总产突破三万担大关。历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干茶产品达十七万九千余担。随着胶茶生产发展,胶茶种间出现了新的问题,橡胶按常规修枝整型,形成了多主枝多轮次的庞大树冠,群落中荫蔽度达70—80%,严重地影响了茶叶大幅度减产。荫蔽度过大成为胶茶群落成败的主要矛盾,1988年1月针对此问题,改革胶茶群落中橡胶修枝整型技术措施,调整荫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