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测定胡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α溶血素(α-Hemolysin, Hla)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初步阐明其机制,为胡椒碱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依据,试验选择Hla为靶标,通过溶血活性试验测定不同浓度胡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共培养物上清液溶血活性的影响,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及生长曲线试验考察胡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试验初步阐明胡椒碱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溶血活性的机制,通过乳酸脱氢酶(LDH)试验考察胡椒碱对共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胡椒碱可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表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培养物上清液的溶血活性,不同浓度胡椒碱均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生长,且可保护A549细胞免于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细胞损伤。说明胡椒碱能够通过抑制Hla的表达而缓解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A549细胞损伤,可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黄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溶血活性及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的影响,试验采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绘制生长曲线、分析溶血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黄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增殖、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溶血活性和单增李斯特菌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可通过直接中和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活性而降低溶血活性,且这一作用与黄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无关;在细菌与细胞共培养体系内加入黄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细菌对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说明黄芩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和动物许多严重的感染。另外,α-溶血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本研究通过乙醇回流提取方法,获得中草药穿心莲提取物,然后通过最低抑制浓度(MIC)值测定、溶血活性测定、Western blotting、RT-PCR、LDH及Live/dead等方法研究分析穿心莲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及对A549细胞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2048 μg/mL,且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并能有效减缓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上清对A549细胞的损伤。提示,穿心莲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鱼腥草素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被膜的抑制活性,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S.aureus浮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用琼脂平板法测定了其对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MBIC)和最小杀膜浓度(MBBC);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生物被膜的清除能力;通过Western-blot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S.aureus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素钠对浮游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MIC、MBC:16~64μg/mL),对成熟的生物被膜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IC、MBBC1 024μg/mL),但其亚抑菌浓度在生物被膜形成早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抑制α-溶血素、肠毒素A和肠毒素B的分泌。说明鱼腥草素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浮游菌和早期生物被膜有较好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乙醇回流提取获得中草药连翘粗提物,利用MIC值测定、溶血活性测定、免疫印迹、RT-PCR、LDH及live/dead等试验方法研究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大于2 048 mg/L,表明连翘提取物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连翘提取物在16~128 mg/L时,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分泌,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提示连翘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可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6.
为了治疗和控制猪链球菌病,本文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溶血试验等筛选针对猪链球菌溶血素(Suilysin,SLY)的抑制剂,研究发现较低浓度的黄芩提取物对猪链球菌几乎没有抗菌活性,但可以显著抑制猪链球菌SLY所诱导的溶血活性;并且黄芩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猪链球菌感染所引发的细胞损伤;此外,体内研究发现,黄芩提取物可降低猪链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SLY的生物活性而在猪链球菌感染中发挥治疗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治疗猪链球菌感染的先导复合物。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大黄、诃子、五倍子、黄连、黄芩5种中药及其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试验测定了5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棋盘交叉法测定了5种中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大黄和黄芩醇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水提物(P<0.05),诃子和黄连水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醇提物(P<0.05),五倍子水提物和醇提物抑菌圈大小相近。五倍子抗菌作用最强,其水提物和醇提物MIC为7.81~15.63 g/L,大黄醇提物和诃子水提物抗菌作用次之,MIC均为15.63~31.25 g/L。选择抑菌作用更强的提取物两两组合,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组合、大黄醇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协同作用;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相加作用;大黄醇提物与黄芩醇提物、诃子水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无关作用;诃子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5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五倍子作用最强,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两两组合、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均可增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光滑爪蟾皮肤分泌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光滑爪蟾皮肤抗菌肽。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溶血活性试验及癌细胞抑制试验,对其体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纯化得到2个纯度高且具有活性的抗菌肽(AMP1和AMP2),质谱鉴定结果得出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082.78和2237.34。MIC结果表明,AMP1对S.aureus ATCC25923、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的MIC值分别为23.63、8.71mg/L,对MRSA无抑菌作用。AMP2对S.aureus ATCC25923,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MRSA的MIC值分别为4.94、10.7、86.6mg/L。溶血试验显示AMP1,AMP2具有极弱溶血活性,且对癌细胞SW480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猪链球菌溶血素抑制剂并探讨其体外抗猪链球菌感染的作用效果,试验采用溶血试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生长曲线测定、Trans well小室穿膜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等方法对其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在较低浓度时可直接中和猪链球菌培养物上清液介导的成孔活性;在猪链球菌与宿主细胞共感染体系内加入银杏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猪链球菌穿透上皮细胞屏障的能力及细菌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说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抗猪链球菌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的致病力发挥与其携带或分泌的多种毒力因子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选择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作为作用靶点,可为控制和治疗猪链球菌感染提供新的研发思路。本试验通过对猪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等试验方法研究发现,低浓度姜黄提取物几乎不影响猪链球菌增殖,但是可以明显中和猪链球菌溶血素所介导的溶血活性;在体外猪链球菌感染宿主细胞试验中,姜黄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猪链球菌穿透上皮细胞屏障的通透率,并可缓解其介导的细胞损伤和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姜黄提取物可抑制猪链球菌溶血素活性、降低猪链球菌毒力,提示姜黄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治疗和控制猪链球菌感染的潜在先导天然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甘草、黄连、板蓝根、黄芩、黄芪、大青叶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获得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中药提取物;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而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6种中药醇水提取物中仅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效果,浓度在0.5 mg/mL时,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达高敏和极敏。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8 mg/mL和0.04 mg/mL,MBC结果显示,黄连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杀菌作用,MBC分别为0.16 mg/mL和0.08 mg/mL。表明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黄连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连醇提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吸光度测量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体外检测亚抑菌浓度的蜂胶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活力变化及agrA、hla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grA和hla基因表明,蜂胶能够显著减少agrA和hla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而抑制α-溶血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黄芩乙醇提取物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IBV感染细胞内抗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以下试验:①以人肺癌H1299细胞为供试细胞,在IBV感染过程中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黄芩乙醇提取物,24 h后检测病毒增殖量;②将黄芩乙醇提取物稀释成4个不同浓度,观察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对IBV的抑制作用;③用RT-PCR检测黄芩乙醇提取物对IBV感染细胞内抗病毒基因OASL、IFI27、STAT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乙醇提取物对IB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物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此外,黄芩乙醇提取物可增加IBV感染细胞内抗病毒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清热解毒类中药对猪链球菌的抗菌活性。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验证甘草、黄连、秦皮、黄柏、金银花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甘草醇提物的效果最理想,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13 mg/mL,而水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MIC为40.63 mg/mL,表明甘草的醇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体外抑菌效果比其水提物显著。黄连醇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MIC为28.13 mg/mL,显著低于水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MIC为87.50 mg/mL。秦皮水提物为68.75 mg/mL,秦皮醇提物为175.0 mg/mL,表明秦皮的水提物比其醇提物对猪链球菌Ⅱ型效果显著。而黄柏、金银花的不同提取物对猪链球菌Ⅱ型的抑制作用差异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新疆地锦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测定醇提物还原力、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抗氧化能力;采用滤纸片法来测定醇、水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新疆地锦草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地锦草醇、水两种提取物对受试菌株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醇、水两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一致,MIC为1.56%。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一致,MIC为3.125%,而水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2.5%,对变形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25%。;地锦草两种提取物均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但会受到p H值的影响;表明新疆地锦草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抗菌肽JH-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in-resistant Staphyloccocus aureus,MRSA)ATCC25923的杀菌和抗炎作用,本研究通过琼脂扩散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了抗菌肽JH-3对ATCC25923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JH-3对ATCC25923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1 MIC的JH-3在20 min内可使ATCC25923活菌数降低1 000倍;利用结晶紫染色和电镜观察检测JH-3对ATCC25923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低浓度的JH-3(0.5 MIC)可以显著降低ATCC25923生物被膜的形成;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RT-PCR在细胞水平上评价了JH-3对ATCC25923介导的LDH和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JH-3(50μg/mL)可以显著降低ATCC25923介导的A549细胞LDH的释放,同时JH-3还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降低ATCC25923诱导的A549细胞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2和IL-6)的表达;对其他8株不同的MRSA进行抑菌性测定,结果显示JH-3对这些菌株均有很好的杀菌作用,20 min内均可使活菌数降低至10~3cfu/mL~10~7cfu/mL。本研究首次证实了JH-3能够有效杀灭MRSA及抑制MRSA介导的炎症作用,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USA 300为研究对象,通过醇提法获取土木香提取物,根据主要毒力因子蛋白表型功能(溶血活性和TNF-α含量释放分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无抗菌活性的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培养物上清溶血活性及其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TNF-α释放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土木香提取物处理可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分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TSST-1编码基因的转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元调控系统agr的转录。本研究结果表明,土木香提取物通过抑制agr二元调控系统转录及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的转录而降低毒力因子的分泌,土木香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结合蛋白B(FnbpB)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最主要的黏附因子之一,它能够介导S.aureus结合于细胞表面的纤维连结素(Fn)和纤维蛋白原(Fg)。FnbpB基因中D区为主要活性部位。本实验利用pET-32a表达载体表达了S.aureus FnbpB-D重组蛋白(34.7ku),并通过动物实验对重组FnbpB-D蛋白的抗血清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ELISA对抗血清进行抗粘附性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抗血清具有较强的抑制S.aureus黏附纤维连结素的作用。此外,调理吞噬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兔全血对S.aureus有较强的调理作用。这些实验结果将为制备奶牛乳房炎S.aureus黏附素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α-溶血素在金黄葡萄球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最小抑茵浓度测定、茵液上清溶血活性以及α-溶血素含量测定、荧光定量PCR及细胞毒性的测定等相关试验验证了橙皮素对金黄葡萄球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无抗茵活性的橙皮素在较低质量浓度下即可抑制金黄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表达及其编码基因的转录,是-种潜在的以毒力因子为靶标的前导化合物,并可进一步开发用于抗金黄葡萄球茵感染。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药五倍子(Galla chinensis, GC)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其抑菌活性与活性成分之间的关联性不够明确。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从GC水提物(water extracts of GC, GCE)中分离五倍子单宁(gallotannins, GT)并收集大孔树脂脱GT后的剩余物(GTrE);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GCE中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和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 MG)含量;然后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比较了GCE与其活性成分对耐药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抑菌活性,分析了活性成分含量与五倍子抑菌活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GCE对耐药E. coli和S. aureu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GT和GTrE与GCE的抑菌作用类似,两者在GCE中的含量分别为58.3%和22.8%,联合使用多呈现相加作用,对不同E. coli菌株的MIC范围为5-20 mg/mL;对不同S. aureus菌株的MIC范围为0.156-0.625 mg/mL。这提示GCE、GT和GTrE对S. aureus抑制的选择性更强。GA对上述两种菌的MIC范围为5-10 mg/mL,MG则为1.25-2.5 mg/mL,但GA和MG在GCE中的含量较低,分别为3.1665%和0.0899%。以上结果表明GCE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GA和MG与其抑菌作用相似,但两者在GCE中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的MICs。故推测含量较高的GT和GTrE或者未知组分的联合可能是五倍子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