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当地优势发展流水养鱼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山涧溪水丰富,且常年不断,如果能选择适当的位且说池养鱼,是大有可为的.流水养鱼,须注意以下几点:1、水源和贮水池(沉淀池).流水养鱼的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量长期供应充沛.水量不足或水质较混浊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水源为地下水、山谷型水库坝下渗出水、山涧溪流水、冷泉水。水量充沛,清洁,排灌方便,水源不会对渔业水质构成污染威胁。鲑鳟鱼类栖息适宜水温在20℃以下,水源水温常年应在20℃以下。地势应有一定坡度,每排鱼池之间应有一定落差(高程差),便于自流、净化和曝气增氧。养殖面积1000~3000m^2,年生产可达12~18t的养鱼场要求最小水流量0.1m^3/s。  相似文献   

3.
一、养殖条件1.水源的选择根据虹鳟生活习性,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四周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的山涧水,建池地形最好有落差。要求水量大,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温低,夏季最高水温不超过24℃。2.蓄水池建设山涧水水质易受雨水侵袭,造成混浊及病菌感染等,因此建造蓄水池较为重要,有条件的可安装水质净化设备。一般在引水口拦截筑坝,再用直径160毫米的PV管从坝底部引水入蓄水池,经蓄水池沉淀处理后作为养殖用水。3.养殖池建造从鱼种至成鱼的养殖过程均采用流水池集约化养殖方式。鱼池为长方形水泥池,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水质管理技术要点1.金鱼对水有一定的要求,所用水源有井水、自来水、泉水、溪河水等,但不论用哪一种水,都需曝气处理24小时以上。若是自来水,在曝气过程中最好每吨水中加2克的大苏打(硫代硫酸钠),以中和水中氯离子。2.所用的水要求溶氧4毫克/升以上,水温要相对恒定,若温差超过4℃,极易引起金鱼的死亡。水质要求清洁、无毒,pH值7~8为好。3.家庭饲养金鱼水体一般几升至1米3,水质与水环境极易变化。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每天排污1~2次,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视水体大小为2/3~1/3,有条件的可装…  相似文献   

5.
王教玉  杨枫 《内陆水产》2003,28(9):27-27
水、种、饵是水产养殖的三大物质基础。池塘水质良好,不仅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所以养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水,只要水质管理工作做好了,养殖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用水水质清新,含有适量光合作用旺盛且易于鱼类消化的浮游植物,使池水呈黄褐、油绿、草绿带黄等色;透明度20~40厘米;没有油膜;不形成水华;无腥臭味。即所谓“肥、活、嫩、爽”。具体应主要从下几个方面入手。1水源1.1使用无污染的水源水源条件要求水量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以及人为污染的有毒物质,水的物理和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河蟹养殖面临着极端气候影响、病害频频暴发、市场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和环保压力加大等诸多风险和新情况,蟹农感觉蟹越来越难养,赚钱变得越来越难。笔者根据多年的技术积累,总结河蟹养殖全过程关键技术要点如下,供广大从业者参考。一、好水质1.优质水源养蟹基地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等标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年平均水温情况,分别从发眼卵或不同规格的稚、幼鱼养起,每m2流水池可年(10-14个月)产尾重0.5kg的商品鱼20kg。1鱼池、水源、水五、水质1.1稚鱼池面积:20m2,宽:长=1:4-5。池深:0.6m,注水深0.3-0.4m。水交换率:2-3次/h。1.2成鱼池面积:100m2,宽:长=1:4-5。长边池壁中部设插网将池分成前后二部。池深:0.8-0.9m,注水深平均0.5m。水交换率:1次/h。1.3鱼池结构水泥池或砂石铺底、石头护坡土池。1.4水源涌泉水、河水、水库底排水或渗漏水、雪山溶化水、井水。1.5水质最高水温不超过20℃,最低水温不结…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场镇供水水质不达标的成因与由此而引起的水源水库供水与养鱼的矛盾及相应的“渔水分离”、“渔水共荣”两种观点,提出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必须从整体效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对待“鱼”“水”关系,重点规范净水及养鱼行为,才能有效地解决供水与养鱼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 1 蛭池建设 水蛭生长的好坏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养蛭生产要实现优质、稳定、高效益,必须创造一个促进水蛭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1.1 蛭池条件 实践证明,凡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位稳定,土质和地貌良好,地形适宜,结构合理,饵料充足,交通便利的养殖基地,都能获得稳产、高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1.1.1 水量足,水质无污染。 水蛭离不开水,有收无收在于水。水源应  相似文献   

10.
淡水养殖水源管理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对淡水养殖水源的水质提出了要求 ,列出了影响鱼类养殖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因子、物理因子、化学因子 ,总结了淡水养殖中的水量需求因素、水源管理中工程建设要求、水源预处理的方式和水质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徐东 《科学养鱼》2001,(8):12-13
虹鳟鱼属于鲱形目鲑亚科,属于名贵鱼,喜栖于水质清澈、水量充沛、氧气充足、水温较低的山区水域,尤其在鳟鱼卵的孵化和苗种培育阶段对水质要求尤为严格。几年来,临朐鳟鱼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水源利用上多为泉水、井水,这些水源皆为地下水,因这些水源所处地区、地段不同,所含金属离子数量也不同,金属离子含量越高,与水中溶氧化合的量就越多,对受精卵、鳟苗危害就越大。1995年11月在治源镇鳟鱼基地,有一养鳟户,由外地引进发眼卵200万粒,孵化至上浮鱼苗约计160万尾,孵化盘取出10天,发现就有批量鱼苗死亡,以后渐渐加大,最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们在涂沟镇高邮湖村进行了河蟹、龙虾池塘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口所在的养殖区是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面积8亩,水深1.5米左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塘口在上年底干塘,  相似文献   

13.
正铜梁区少云镇乌鱼基地从2008年开始养殖乌鳢,在高产高效方面取得了成功,并且具有推广的意义。一、养殖要求1.池塘建设池塘一般选择靠近水源、环境较为安静的地方。建设鱼苗池的面积约为0.5亩,成鱼池2~3亩,深2米,池埂高出水面60厘米左右。池塘养殖用水的水质一定要好,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溶  相似文献   

14.
二、发生疾病的主要根源1.池塘条件差不少养蟹户利用旧鱼池养蟹,这种池池底腐殖质、硫化氢含量高,清池消毒不彻底,进排水不配套,若不改造,养殖河蟹易发病。2.水质极差,水源不好不少精养池塘无天然水源,使用水的水质也很差,很少有新鲜水换入,加上平时大量投饵,水质偏酸,溶氧量低,造成水质恶化,大量有害细菌及原生动物滋生,使河蟹患病而不脱壳,最终导致死亡。3南北品种交错养殖各种水系的品种在全国市场到处流动出售,各品种对不同水系的地理环境及特点适应性较差,改变了生态环境,引起了各种疾病发生,如早熟、上岸不下水…  相似文献   

15.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5,30(5):45-45
正确选择池塘 池塘面积应在1300m^2以上.水深在2m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并有充足的光照,池底干净,淤泥少,其中水质最为重要。在投放网箱前,用生石灰清塘。每667m^2用量150-200kg(清塘时水深在10cm左右),以杀死池内野杂鱼、敌害生物和其它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于桥水库是引滦入津的中转水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库周围环山,库底土质肥沃,坡度缓和,水草丛生。水源主要靠滦河水,由潘家口水库通过输水隧洞引入,年入库水量10亿m3,1997年大旱,库水位下降至175m,仍有水面500hm2,库容12亿m3,水...  相似文献   

17.
欧鳗养殖在中国大陆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探讨欧鳗健康养殖的综合因素,对提高欧鳗成活率与成品率,降低吨鳗成本,提高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客观因素、管理与技术因素、饲料因素来探讨欧鳗健康养殖的途径。 一、客观因素 (一)选址: 1.水质:基本上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山溪水、地下水为好。 2.水量:高温季节能满足100%-150%的日换水量。 3.预防洪涝灾害:近几年,由于洪涝灾害导致整个鳗场被淹没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选址时应注意选在受洪涝灾害影响较小的地方。 4.环境污染因素:尤其是农田用药对水质的影…  相似文献   

18.
一、鳗鱼发病原因1.苗种放养密度过大许多养鳗业者认为高密度就能获得高产、高效益,而不考虑自身的土池条件、水源多少、水质好坏。一旦放养密度过大,必然会造成投饲量大,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特别是每年5~10月份为欧鳗发病高峰季节,死亡率可达80%以上,甚至有的全军覆没。2.水源水质差,诱发病害多很多养鳗业者养殖地段水源多为Ⅱ级池塘老水,这种水一般有机物及氨氮含量偏高,而水质理化指标一旦超出范围,常引起欧鳗对不良环境的应激反应,从而对其摄食、生长及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特别是夏秋季节水温相对…  相似文献   

19.
选择没有污染的水域,最好在灌溉水源上游,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池塘面积2001~3335m^2,水深1.3~1.6m。池埂坚固不渗漏,池底平坦,污泥厚度30cm上下。水质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要求。每个渔池需备1.5kW或2.5kW增氧机1台,同时配备抽水机泵。  相似文献   

20.
双季青虾养殖是根据青虾生长规律,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一年养殖两茬青虾,前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40千克左右,后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50千克以上,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双季青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要求一般选用面积5~12亩,水深1.0~1.2米,砂土或壤土均可,坡比1∶(2~3),池塘不渗水,池底淤泥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进排水系统配套,在进排水口安置防逃网片。2.水源要求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6.5~8.0,无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即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3.鱼池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