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鹅痢疾是由绿脓杆菌引起,属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假单胞菌属。鹅受感染后,有两种发病过程:一是散发;二是集中暴发。发病特点:死亡快、无季节性、无年龄性,雌雄性皆易发病,本病为环境性染病,传染性特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甜瓜大斑病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发病高峰,病情发展缓慢,为害较轻。甜瓜小斑病多在7月初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来势猛,发病严重。两种病害在15 ̄26℃下潜育期均为5 ̄6d。发病程度除与降水量有关外,与露时亦密切相关;水旱塘栽培,阳坡露时短发病轻,阴坡露时长发病重;开花前灌第1水发病重,结瓜核桃大小时灌第1水发病轻;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黄河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最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菜产量。文章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特征症状、发病条件以及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油菜菌核病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在油菜生产中,菌核病的防治宜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麦梭条花叶病的发生呈加重趋势。在春季发病高峰期,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不同生育进程的小麦发病田块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病的发病机理与发病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芹菜斑枯病 1.发病症状 植株的地上部分均能感染受害,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后呈褐色坏死。 2.发病条件 斑枯病在冷凉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潮湿、多雨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且能迅速蔓延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温室辣椒疫病的预报模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总结了辣椒疫病预报模型的建立,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技术,以供辣椒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群发病后,大多会导致鸡群体温升高,代谢紊乱,食欲降低。因此,鸡群发病期间要改进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病情需要配制日粮。  相似文献   

8.
158例侵蚀性葡萄胎发病时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英勇  韦冰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7,15(2):119-120,123
探讨侵性葡萄胎的发病规律。对我院1972年1月至1995年12月诊治的158例锓蚀葡萄胎的发病时间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与葡萄胎同时发病者占28.5%,吸官后2个月内发病者占48.1%,且多属晚期。结论:葡萄胎后的2个月内为侵蚀性葡萄胎发病的极高危期,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9.
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都是番茄易发病,危害严重。但在生产中群众对这两种病的症状及病因分不清,经常混淆,造成用药不准,防治效果差,下面我把这两种病的病症及发病原因列表对比: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区柞树早烘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西丰县、沈阳市及凤城市的几个发病较重柞蚕场的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柞树早烘病开始发生于8月下旬,大面积的早烘病开始于9月上旬,此病首先发生在柞树下部枝条的基部叶片上,再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柞叶边缘处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分布不均匀,以后斑点继续扩大,由叶缘部位不均匀地向中部扩展,最终叶片全部变成褐色,但叶片并不脱落。一般柞墩密度大、根刈树形、北向坡(阴坡)、坡度大的蚕场早烘病发病重;从树种看辽东栎、蒙古栎发病较重,槲和麻栎较轻;从树的枝龄来看,3~5年生或者更老枝龄的柞树发病严重,1~2年生的枝龄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1.
李晓宁 《新农村》2006,(6):18-18
草鱼烂鳃病的症状多出现在鳃上。但因发病原因、时间和病灶的不同,具体发病部位、鳃丝颜色也有不同。所以防治时要细心观察,针对不同的病因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12.
结合河南周口2011年玉米生产实际,阐述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总结了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阐述姜瘟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姜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情况与症状表现、发病条件,分析了其重发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我县隆化、西闫等谷子产区白发病发生较重,发病株率一般为20%,严重地块达50%,使谷农遭受巨大损失。现把谷子白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鼻炎是家兔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普遍,传染性强。四季发生,大小兔易感,疫苗效果甚微。药物控制困难,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病程持续期长,容易恶化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等特点。是生产中最为顽固的疾病之一。根据笔者调查,总的发病趋势是:南方发病率较低,北方较高。其主要的发病规律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总结了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姜瘟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姜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去冬我省和甘肃秋苗发病早、病情重,积累了大量越冬菌原,加之今春气候适宜,小麦条锈病呈大发生态势,预计全省发病面积将达1000万亩以上。截止3月4目统计,全省已有89个县(区)发生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168万亩,比2月25日增加68万亩,重发区域集中在攀西地区和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流域。目前病害正在各地迅速蔓延危害,严重威胁全省小春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0.
《四川农业科技》2011,(3):60-60
2011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具有秋苗发病早、病点数多的特点。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我省14个市(州)、41个县(区)发病,发病面积11.23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