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牡丹产业是菏泽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牡丹产业发展,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全力推进,全市牡丹产业健康发展,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牡丹产业发展格局。中国牡丹芍药协会副会长、菏泽市牡丹区原副区长张贵宾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尧舜牡丹产业园生产的产品只有40多个,现在已有120多个品种,整个菏泽牡丹产业的产品当时不到100个,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特产名贵花卉,牡丹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醇厚隽永的牡丹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牡丹文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对牡丹产业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而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也为牡丹产业化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作为牡丹原产地之一的菏泽,在牡丹栽培、出口、科研和观赏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意识、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菏泽牡丹文化的沉淀与牡丹产业的发展均较为滞后.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企结合的模式,对解决当今菏泽牡丹文化及其产业化过程中诸多问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油用牡丹的产业化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在调研山东省菏泽市尧舜牡丹产业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当地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已有成就及不足,并针对性的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关于油用牡丹在深加工层面上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旨于推动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刘军 《山东农业》2003,(5):39-39
近年来,位于鲁西南黄河岸边的菏泽市,依托丰富的牡丹资源优 势,靠花吃花大力兴办旅游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菏泽观花赏卉, 尽享古老灿烂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为菏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引 来了大批的资金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始于宋、盛于明,享有“曹州 牡丹甲天下”之誉。时至今日,种植面积已达5333余公顷, 花色品种 1100余个,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花色品种最多的牡丹大花园。近 年来,菏泽以牡丹为龙头的花卉业正在兴起,与牡丹并称姊妹花的芍药 栽培面积也有2000余公顷,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5.
王浩 《山东农业》2002,(12):25-26
近几年,牡丹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了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以芦笋为主的瓜菜业、以蚕桑为主的经济林业、以“两羊两牛”为主的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牡丹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况 ——以牡丹为主的花卉业发展较快。全区花卉、苗木面积已达0.53万公顷,一批新、特、精牡丹、芍药品种基地渐成规模。牡丹区牡丹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牡丹单项奖111枚中的81枚;2001年,在全国第五届花博会上,荣获3金、6银、13铜的优异成绩,并在冬季全国牡丹催花大赛中名列第一名;在今年4月份,韩国安眠岛国际花卉博览会上,牡丹区催花牡丹又获得第一名,有力地提高了菏泽及菏泽牡丹的知名度。 ——以芦笋为主的瓜菜业稳步发展。全区瓜菜面积已达3.5  相似文献   

6.
靠花吃花:卖花赚千万被称菏泽"花王"菏泽是中国久享盛名的牡丹之乡,不少菏泽人都发了牡丹财,该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李集村村民李允强就是其中比较"显眼"的一个,他早在八九年前就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元回归的牡丹花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菏泽牡丹多年的气象要素的测定资料,采用多元回归以及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气温、地温与牡丹花期关系的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牡丹的实际盛花期基本吻合。该模型为确定菏泽牡丹花会的召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传统名花菏泽牡丹的生产经营现状、经济效益的实地调查,在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我省传统名花菏泽牡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光皮木瓜在山东荷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牡丹木瓜为菏泽果农祖辈传统栽培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1958年地方果树资源调查时,菏泽境内仅存2株,近年有所发展。牡丹木瓜树姿优美,枝干苍劲,春夏花烂漫,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她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著,是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园区及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有利于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菏泽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资源,发展牡丹综合利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设施蔬菜种植、循环农业经济等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农业发展高地。通过分析菏泽现代农业园区及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适合菏泽的农业园区发展模式,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大,优势明显,但牡丹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全产业链不完整,牡丹综合价值开发不完备。通过对菏泽牡丹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牡丹种植与加工、观赏与服务业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提出牡丹产业进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延长牡丹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价值提升,创建牡丹一二三产业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开发牡丹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乡村牡丹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2.
光皮木瓜在山东菏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牡丹木瓜为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1958年地方果树资源调查时,菏泽境内仅存2株,近年有所发展。牡丹木瓜树姿优美,枝干苍劲,春夏花开烂漫,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它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著,是不可多得的珍稀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3.
会讯     
2006中国(菏泽)农资交易会将于2006年阳春三月在美丽的牡丹之乡山东菏泽召开。各路农资购销客户云集此处,共同将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我国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最大的农资交易平台。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江苏、安徽三省接壤,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4.
牡丹产业是菏泽的特色产业,菏泽市把油用牡丹规划为该地的重点支持发展产业。油用牡丹是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降低,阻碍了油用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存在牡丹籽油市场购买量小、油用牡丹籽价格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政策支持、品种选育、土地选择、间作套种、提高油用牡丹产业机械化水平、研发油用牡丹专用除草剂、找准产品定位、丰富产品种类、油用牡丹综合利用、规模化发展、加强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菏泽油用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光皮木瓜”在山东菏泽市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牡丹木瓜”为菏泽果农祖辈传统栽培“光皮木瓜”的珍稀变种,1958年地方果树资源调查时,菏泽境内仅存2株,近年有所发展。“牡丹木瓜”树姿优美,枝干苍劲,春夏花烂漫,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经济效益显,是不可多得的珍稀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菏泽市大力发展牡丹主题旅游的现实意义,以及其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菏泽市应借助国家用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契机,乘着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拉动菏泽经济的东风,借牡丹文化带动牡丹主题旅游事业的发展,借牡丹酒文化推动牡丹产业的发展.强调“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让牡丹酒和牡丹文化与现代生态旅游有机融合,打响“一城四乡一生态”文化品牌,有效推动菏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0,(11):55-55
在最近举办的第三届文博会山东菏泽展位上,展出了形态各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鲜花。山东菏泽催花技术可以让牡丹花四季常开随人意,而经过脱水等数十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不凋花”则完全将牡丹保持在盛放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8.
李霞 《浙江农业科学》2012,(9):1268-1271
牡丹作为传统名花在很多城市园林中均有应用。作为牡丹之乡的菏泽近几年在牡丹的园林应用方面颇具特色。本文调查了菏泽市曹州牡丹园、天香公园、城市主干道、主要公共广场等牡丹的栽培规模和形式,以期为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9.
利用CDDP标记的菏泽牡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莹莹  郑成淑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3):2739-2750
【目的】在品种群水平和花色群体水平上分析菏泽牡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该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利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白、粉、黑、红、黄、蓝、绿、紫红、紫和复色系等10个花色群体构成的299份菏泽牡丹品种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结果】用18条CDDP引物对10个花色群体共299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85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8条,特异条带23条,分别占总条带的95.58%和5.97%。在品种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648、1.2569和0.2695;在花色群体水平上,上述指标依次为0.1451、1.2313和0.2306。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红色系和紫色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复色系和绿色系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花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平均为0.0271;遗传一致度较高,平均为0.9735;遗传分化系数为0.1252,表明只有12. 52%的遗传分化存在于群体间;群体间还具有较大基因流值(3.4939)。遗传多样性分析和UPGMA聚类结果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牡丹品种资源的花色演化趋势:以粉色系和红色系为中心,渐渐演化出紫红、紫、蓝和白色系,再进化为黄色系和黑色系,绿色系和复色系属于退化的色系。【结论】CDDP技术可有效揭示牡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品种群水平上,菏泽牡丹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高于花色群体水平。花色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聚类结果揭示了牡丹花色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紫斑牡丹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仅次于中原牡丹的第二大牡丹品种群,是进行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而且紫斑牡丹的观赏、药用价值很高,其衍生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酒等市场也非常广阔,紫斑牡丹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的特色产业。本文根据甘肃省的栽培情况,总结了紫斑牡丹的繁殖栽培育苗技术,以期促进紫斑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