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超  李红  张敏 《北方园艺》2017,(16):170-173
以"辽黑木耳1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黑木耳菌丝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膏1.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最佳接种量为10%,该条件下菌丝生物量可达12.3g·L~(-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桑黄(Phellinus linteus)液体培养中胞内黄酮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黄豆粉;利用L_9(3~4)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桑黄胞内黄酮液体发酵优化培养基为玉米粉2.0%、葡萄糖1.5%、黄豆粉1.0%、蛋白胨1%、酵母膏0.5%、KH_2PO_40.2%、MgSO_40.05%、VB110mg/100m L。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确定了变异菌株平菇泰山-20BY,探讨了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值等条件下对变异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最适p H值为6~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_2PO_43 g·L~(-1)和Mg SO_40.5 g·L~(-1)。  相似文献   

4.
以天麻共生萌发菌MY-001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分析法,以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萌发菌MY-001培养环境条件及培养基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Y-001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培养基质含水量200%下进行暗培养;MY-001最易利用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是酵母膏、葡萄糖,复合维生素B也能促进菌丝生长,最佳的营养条件为酵母膏3g·L~(-1)、葡萄糖20g·L~(-1)、复合维生素B 0.005g·L~(-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Y=0.362+0.084A-0.014B-0.007C),方差分析显示方程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硫酸镁;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蔗糖20 g/L、酵母膏2g/L、硫酸镁0.5 g/L,菌丝干重达0.1833 g.  相似文献   

6.
红菇深层培养营养因子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健  甘耀坤 《食用菌》2007,29(2):21-22
采用摇床方式培养,对红菇进行了深层培养基础培养基的筛选和营养因子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红菇深层培养的最适基础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00g/L,蔗糖20g/L,蛋白胨5g/L,KH2PO43g/L,MgSO41.5g/L;深层培养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无机盐为ZnSO4;维生素为VB2。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温度对黑皮鸡地从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最适合黑皮鸡地从菌生长的培养基及培养温度。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琼脂20 g·L^-1、果糖25 g·L^-1、酵母浸膏2.5 g·L^-1、硫酸钾0.7 g·L^-1,最适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8.
鸡(土从)菌丝生长缓慢,在培养过程中极易被污染,为了提高鸡地从菌丝生长速度,减少被污染的机率,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筛选鸡(土从)母种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蚁穴浸提物、抑菌剂等结果的基础上,选取马铃薯汁、麦芽糖、酵母膏、VB_9、脯氨酸、可溶性碳酸钙清液、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蚁穴浸液、链霉素等10个因子,每个因子设12个水平,采用U_(12)(12~(10))均匀设计表设计试验方案,对鸡(土从)母种培养基进行优化。最优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126.20 mL·L~(-1)、麦芽糖11.63 g·L~(-1)、酵母膏5.50 g·L~(-1)、VB_9 47.90μg·L~(-1)、脯氨酸23.37μg·L~(-1)、可溶性碳酸钙清液0、磷酸二氢钾0.07 g·L~(-1)、硫酸镁4.19 g·L~(-1)、蚁穴浸提物61.82 mL·L~(-1)、链霉素2.33 mg·L~(-1)。利用该优化配方的培养基培养的鸡(土从)母种,其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  相似文献   

9.
黄伞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 《食用菌》2010,32(5):18-19
通过对多种碳源和氮源的筛选试验,选出适合黄伞深层发酵的碳源为玉米粉和红糖;氮源为麸皮和酵母膏。对碳、氮源的正交试验及无机盐、维生素的正交试验,确定适合黄伞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红糖2%,麸皮2%,酵母膏0.6%,KH2PO4 0.15%,MgSO4.7H2O 0.05%,VB1 0.002%。菌丝生物量干重可达为13.95 g/L。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佳培养条件,以黑木耳品种"黑山"为材料开展研究.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天数和摇床转速对黑木耳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 g·L-1、豆粕2 g·L-1、磷酸二氢钾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平菇菌种液体培养中各种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以黑平209为试验材料,以检测单位体积发酵液菌丝体干重及其蛋白含量为判断依据。采用不同性质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分别对本底培养基进行调整形成新的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并检测,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菇液体培养,葡萄糖为最佳碳源,蔗糖与红糖稍次,麦芽糖与乳糖表现最差;酵母浸出粉为最佳氮源,玉米粉最次;无机盐表现出影响小,彼此间差异不明显。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酵母浸出粉、葡萄糖、MgSO4、K2HPO4的最佳用量。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培养基配方是酵母浸出粉2%、葡萄糖4%、Mg SO40.15%、K2HPO40.05%。  相似文献   

12.
猴头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猴头菇液体菌种发酵的碳源、氮源、复合氮源和其它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L16(45)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确定优化后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复合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复合维生素为麸皮水;优化的发酵培养基(g/L)为:葡萄糖22,蛋白胨0.2,酵母膏0.5,KH2PO5,MgSO4.7H2O 1。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猴头菇的产量显著提高,由5.12 g/L提高到11.84 g/L。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9,(7):37-40
以拮抗菌HM-7的光密度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确定最优培养基,旨在提高拮抗菌HM-7的产菌量,为进一步研究拮抗菌HM-7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同时为生物防治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拮抗菌HM-7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 g、酵母膏8 g、NaCl 4 g、蒸馏水1 000 m L、pH7.0,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更利于菌体生长,为扩大培养拮抗菌HM-7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比较液体培养基的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对元蘑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为基准比较,结果得到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玉米粉4%,酵母膏0.4%,KH_2PO_40.1%,MgSO_40.03%,VB_10.002%。  相似文献   

15.
许庆国 《食用菌》2011,(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测量指标,作最佳碳源、氮源的单因子试验,以所选最佳碳源、氮源做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北虫草能利用多种碳源,优选马铃薯和蔗糖,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g/L,蔗糖20g/L,牛肉膏5g/L,蛋白胨15g/L。  相似文献   

16.
李红  张敏  刘俊杰 《食用菌》2010,32(1):37-38,46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宾王5菌株培养基配方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最佳无机盐、最佳pH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了该菌株的母种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宾王5菌株母种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1.0%,蛋白胨0.3%,硫酸镁0.15%,pH7。  相似文献   

17.
以新分离的蝉花(Cordyceps cicadae)CC1504为试材,通过真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利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蝉花产纤溶酶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以正交实验优化菌株产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树分析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为蝉花;该蝉花产纤溶酶的最适碳源为乳糖,产酶水平为248.95U·mL~(-1),其次是甘油,为198.94U·mL~(-1);蝉花产纤溶酶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产酶水平可达240.68U·mL~(-1),其次是酵母膏,为89.23U·mL~(-1);获得的最佳培养基碳氮源组成为:乳糖10g·L~(-1)、蛋白胨10g·L~(-1)、酵母膏3g·L~(-1),可发酵获得的纤溶酶水平达262.05U·mL~(-1)。  相似文献   

18.
2株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2株昭通本地天麻共生蜜环菌(SNA03、SNA04)菌索生长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以生物量为考察指标。2株菌菌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暗培养下菌索生长速度最快;单糖(葡萄糖)为2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有机氮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无机元素为K2SO4(SNA03)和KH2PO4(SNA04),最适维生素为VB2;最佳营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酵母膏∶K2SO4(SNA03)或KH2PO4(SNA04)∶VB2=15g·L-1∶3g·L-1∶2g·L-1∶0.005g·L-)1,氮源(酵母膏)是影响菌索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昭通的2株天麻共生蜜环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对昭通蜜环菌快速工业化制种及天麻的大规模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株木薯渣野生型草菇菌株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从木薯渣发酵堆上分离的野生型草菇菌株V木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因子、培养条件及木薯渣含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型草菇V木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7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值范围为6.0~8.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4.0g/L,蔗糖10.0g/L,MgSO4·7H2O0.40g/L,马铃薯200.0g/L;利用木薯渣作为主料培养草菇菌丝选用50%~70%木薯渣含量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株野生平菇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温度、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条件下的菌丝生长情况,正交优化最佳因子组合,并初步考察人工栽培的子实体。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最适初始pH为7.0,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因子组合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0 g/L,磷酸二氢钾1.5 g/L,初始pH6.5;人工栽培子实体生长整齐,大小较均匀,菌柄短,肉质嫩,韧性好,采收三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为14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