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豆蚜是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通过吸虫塔对迁飞蚜进行监测明确大豆蚜迁飞规律,田间系统调查明确大豆蚜田间种群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田间调查大豆蚜虫6月中下旬始见,9月上中旬结束,高峰期在7月上旬到8月中旬;大豆迁飞蚜7月上中旬始见,9月中下旬结束,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吸虫塔收集小型迁飞昆虫有草蛉、褐蛉、小花蝽、蝽中号、龟纹瓢虫、食蚜蝇、瓢虫、中蝽大,其中以瓢虫、小花蝽、草蛉、食蚜蝇较多。  相似文献   

2.
蚜虫的消长与春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田间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色皿在江苏扬州、南京、句容等地春大豆田间诱集调查有翅蚜迁飞消长情况,定点定株调查春大豆无翅蚜数量变化动态。研究表明:迁飞的有翅蚜是春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介体,大豆植株上无翅蚜量的多少与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关系;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的主要蚜虫种类有桃蚜(Myzus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oora)、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迁飞种的种类、数量及出现时期有差异;在蚜虫迁飞高峰期间,大豆田间植株生育期越早,病毒病发生越重;用常规杀虫药剂防治这类非持久性蚜虫传播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固原市马铃薯蚜虫种群时空动态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原市马铃薯蚜虫的种群及时空动态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马铃薯大田生产的主要优势种群为棉蚜和桃蚜。马铃薯蚜虫始见期一般为6月上旬。在气候冷凉的马铃薯种植区,田间蚜虫少,迁飞扩散较慢;在气候温和种植区,田间蚜量较多,迁飞扩散相对频繁。降水量是蚜虫田间消长的重要因素,5月份气温低不利于蚜虫迁入,降水频繁抑制有翅蚜在田间的迁飞。蚜虫在田间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近风口、中间点、远风口。大风有助于翅蚜进行较远距离迁飞,有翅蚜处女迁飞距离为60 m。  相似文献   

4.
绥化地区大豆田蚜虫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以绥化为代表的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的大豆蚜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2011年对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大豆田进行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6月20日至9月5日是大豆蚜虫的发生、危害期,盛发期是7月25日至8月15日;大豆蚜天敌主要以异色、龟纹、中华草蛉、印度三叉蚜茧蜂、食蚜蝇、小花蝽为主,寄生性天敌印度三叉蚜茧蜂数量到达峰值的时间是7月19日,捕食性天敌中华草蛉数量到达峰值的时间是8月10日,大豆蚜虫天敌数量到达峰值的时间比大豆蚜虫滞后5~10d。  相似文献   

5.
甜菜黄化病毒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陈勇  丁淑萍 《农村科技》2007,(11):21-21
一、发病条件 甜菜黄化病毒病在我区主要由桃蚜、豆蚜传播.发病时期及流行程度与蚜虫的发生及其迁飞高峰和迁飞量有直接关系.当气温25 ℃、相对湿度40%~60%时,有利于有翅桃蚜的发生和迁飞.6~7月雨多量大会限制蚜虫迁飞,而天旱则会增大蚜虫迁飞量,加速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2012年,我们通过对平顶山烟区不同地点有翅蚜迁飞动态、病毒病发生的监测调查及移栽后的不同的田间因素对烟草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的对比,研究影响田间蚜虫种群动态变化和病毒病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有翅蚜种群的迁飞及病毒病的发生具有-定的规律性;温度、湿度对蚜虫及病毒病发生影响最大,远离村庄、菜地、桃园的烟田蚜虫量少,病毒病发生较轻;移栽后立即覆盖薄膜的烟田防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条件 甜菜黄化病毒病主要由桃蚜、豆蚜传播。发病时期及流行程度与蚜虫的发生及其迁飞高峰和迁飞量有直接关系。当气温25℃、相对湿度40-60%时,有利于有翅桃蚜的发生和迁飞。6~7月雨多量大会限制蚜虫迁飞,而天旱则会增大蚜虫迁飞量,加速该病的流行。甜菜黄化病毒也侵染采种甜菜、菠菜及藜科杂草、所以,原料甜菜生产田距上述侵染源越近越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8.
2008~2010年,承担了国家农业行业科研专项"蚜虫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大豆蚜防治专题研究部分内容,主要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蚜天敌控害作用与天敌应用技术研究"。经过三年的工作,明确了大豆蚜天敌的种类和分布,筛选出优势天敌种类;摸清优势天敌的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天敌的自然控蚜作用、天敌控蚜指标等;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田间有翅蚜虫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郊马铃薯田间有翅蚜虫的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研究表明:原州区马铃薯田黄皿诱蚜盘中诱到的蚜虫类型共有29个,受作物生育期、气温、降雨及田间环境的影响,其迁飞消长规律不同。气温15℃~28℃、作物生长进入成熟期时有翅蚜迁飞消长进入高峰期;低温多雨有翅蚜迁飞消长进入低峰期;田间环境不利于无翅蚜生长时,有翅蚜的数量相对无翅蚜增加并进行迁飞。有翅蚜迁飞消长活动受作物的生育期、气候因子、田间环境因素的多重调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绿色诱盘测定迁飞着落蚜虫动态来研究迁飞传毒蚜虫与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株率日变化率的关系 ,在概率分析与统计拟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蚜传烟草花叶病具时滞的田间病株日增长率与烟蚜关系模型—— PHYCMV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的 3个地点进行模型拟合检验 ,平均准确率在 90 %以上 .该模型的建立 ,可以通过当时田间的有翅蚜量和田间病株率来预测 12d之后田间病株率的增加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