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旱式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它既是改造冷、烂、毒、锈等障碍性稻田的栽培新方法,又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实现水稻高产的有效措施。生产上,垄作栽培以采用66.67 cm或100 cm开厢,每垄分别栽2行或3行为主,比平作栽培正常田增产10%以上,障碍性田增产40%以上,纯收益增加0.20万~0.59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文军  张祥明  郭熙盛  凌国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05-10406,10409
[目的]探讨皖南山区冷浸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垄作和覆膜栽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垄作和覆膜栽培能够提高冷浸田土壤温度,促进水稻早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水稻增产129.8~652.5kg/hm2,增产率达2.25%~11.32%。[结论]垄作和覆膜栽培两者结合的增产效果优于单一垄作处理,其中以窄垄+覆膜栽培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海拨600~800m的高寒山区推广水稻半旱式免耕垄作技术,较平作法增产50%~100%,解决了高寒山区冷浸田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分析了高寒山区冷浸田应用半旱式免耕垄作技术的增产机理,指出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冷浸田的温、光、水、肥、气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高寒山区冷浸田免耕垄作技术增产机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德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126-126,128
在海拔600~800m的高寒山区推广水稻半旱式免耕垄作技术,较平作法增产50%~100%,解决了高寒山区冷浸田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分析了高寒山区冷浸田应用半旱式免耕垄作技术的增产机理,指出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冷浸田的温、光、水、肥、气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水稻垄作灌溉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垄作栽培能使水稻增产,其原因是经过开沟起垄改变稻田的微地形,改淹灌为半旱式浸润灌溉,从而更好地协调土、水、肥、气等关系,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为丰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物垄作栽培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作物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 (平作 )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垄作栽培使土壤表面由平面型变为波浪型 ,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 ,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 ,较好地协调了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条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利因素的影响 ,产生了节能、降耗、高效的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垄作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 ,可使水稻增产 2 0 %~ 5 0 % ,玉米(垄作 +覆膜 )增产 6 0 %以上 ,棉花增产 15 %以上 ,小麦增产 8%~ 2 0 % ,并具有明显的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 水稻半旱式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适宜在山区丘陵地区大力推广。 这项新技术,特别对改造冷浸田,实现低产变高产最为有效。水稻半旱式栽培的主要好处有两点: 一是能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增产效果显著。实行水稻半旱式栽培,改平作为垄作,增厚了活土层,降低了田间水位,提高了土温水温,可促进禾苗早生快发。我县罗溪、石门楼乡去年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733.33公顷平均单产667平方米达522.5千克,比常规栽培增产14.8%。  相似文献   

8.
冷浸田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浸田水稻全程地覆盖湿润栽培,具有增温,保肥,节水,灭草等改善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的综合作用,为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浸田由于采取排水覆盖地膜,协调了土壤水,热,气,肥等因素,从而促进了水稻早生快发,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增多,大幅度提高水稻的单产。水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水层栽培增产11.1%-32.2%。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区冷浸田水稻旱秧垄作栽培早熟增产的生理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将水稻旱育秧技术和垄作栽培技术相结合(以下简称旱秧垄作),可显著改善山区冷浸田水稻群体质量,增强群体光合性能,促时水稻生长发育和光合产物的生产、积累与分配,早熟高产,比普通栽培方法增产47.5%。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庆元县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其中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地膜水稻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的试验、示范.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合计增产13.7%~21.2%.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县再生稻平均亩产达840.0kg,示范方平均亩产908.0kg.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12,(15):27
稻田开沟机是水稻田开挖丰产沟的专用机具,可以实现脱水栽秧、浅水活棵、断水扎根、薄水分蘖、湿润壮苗、深沟搁田、保水抽穗、干湿灌浆、收割前断水的水稻管水原则,作为水稻大面积增产的重要措施,特别对杂交稻的增产更有意义。稻田开沟机代替人工开挖丰产沟,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种植成本,每天可以对100~150亩稻田完成开沟。日前,我国首台稻田开沟机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水稻产业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和设施与设备研究室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积极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目前,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由于受地理和气候影响,全县有冷浸田、烂泥田2000hm2以上,这类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水稻地膜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试验、示范,取得良好增产效果.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增产13.7~21.2%.该项技术推广,使全县再生稻平均单产840.0kg/亩,示范方平均单产908.0kg/亩.  相似文献   

13.
以中嘉早17(早稻季)和泰优390(晚稻季)为试验材料,2019年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大田小区试验,探究3种栽培方式(垄作栽培、厢作栽培、平作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平作,垄作栽培显著提高了晚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其中,孕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提高49.43%、52.14%,齐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46.13%、36.90%;厢作栽培降低了晚稻分蘖盛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降低33.75%、31.39%;垄作栽培提高了早、晚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其中,早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显著提高73.31%、101.14%,晚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显著提高92.81%、52.22%;与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显著提高早、晚季稻田土壤脲酶活性、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以及晚稻季>5~20 cm土层中碳氮比值,厢作栽培显著降低了晚稻>5~1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相比平作栽培,垄作栽培增加了早、晚稻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产量分别提高了30.20%和10.75%。综上,相比平作和厢作,垄作栽培更有利于提升稻田土壤地力和提高双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稻合丰占为材料,开展田间裂区试验,主因素设稻草不还田和全部稻草还田2种处理,副因素设冬闲和冬种绿肥并全部还田2种处理,研究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及其互作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4.8%,主要原因是稻草还田促进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每穗粒数,但稻草还田极显著增加稻田CH4排放量,平均增幅为41.8%;冬种紫云英绿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3.6%,同时稻田CH4排放量也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对水稻产量还是稻田CH4排放,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处理之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CH4排放的表现,冬种紫云英绿肥可作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围立体栽培对水稻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5,(4):38-39
试验表明,三围立体栽培对水稻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它可实现水稻栽植稀中有密,密中有稀,改善稻田通风透光性,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有利水稻低位分蘖发生,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产物,使个体与群体,"库、源、流"更加协调,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和实粒数,最终实现高产。生产上一般增产10.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水稻高产栽培新模式,2018年八五三农场进行了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模式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模式比对照分蘖数多3.6个/穴,株高增加12.7cm,根系长2.3cm,地上、地下部分干重都有所增加,水稻成熟期提前4d,增产9.8%,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文 《新农业》2004,(9):12-13
水稻垄系栽培是以垄系水肥调控技术为核心,垄作分层施肥为重点的水、肥、光、热综合组装配套的新技术。此技术提高了土壤理化性状,使秧苗健壮,根系发达,栽培方法的同时,还可配套应用抗旱品种进行节水灌溉,增加收入,这一栽培方式除适合水稻田外,也适于在涝洼地,缺水稻田及水源充足的水浇地上栽培。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模式与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探讨了当前稻田耕作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模式,并论证了其优势,形成了寒地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对于指导寒地水稻"两减一控"高效栽培意义极为重大。  相似文献   

19.
水稻的生产不只是肩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还担负着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产以及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使水稻的生产水平更进一步地提升,分析不同栽种法和材料对稻谷农艺性状与水稻的产量存在的影响。数据表明,垄作半干旱栽培方式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实现稻农增收,改善稻田土壤的性状。  相似文献   

20.
水稻垄系栽培是一项科学种田新技术。是以垄系水、肥调控技术为核心,以垄作分层施肥为重点,水、肥、光、热综合技术组装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垄系栽培因提高了土壤受热表面积,增强了土壤通透性,明显改善土壤、水、气等理化性状,使水温、土温有显著提高,因此秧苗健壮,根系发达,植株抗逆、抗病性有所增强,茎秆强度增加,株型趋于合理,形成丰产性状。在选择垄系栽培方法的同时,还可配套应用抗旱品种进行节水灌溉,增加收入。这一栽培方式除适合水稻田外,也宜于在涝洼池、缺水稻田及水源充足的水浇地上栽培。一、育苗1.选用抗旱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