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紧迫危险时的避碰问题,积累更多的海上避碰经验,在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IDVCA)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紧迫危险协调避碰决策支持模块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探讨了将该模块应用于航海模拟器培训教学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船舶碰撞危险的模糊决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作者分析了船舶避碰的决策过程及已有的决策模型,提出了船舶碰撞危险模糊决策方法,结果表明,模型是合理的,可用于建立船舶避碰决策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船会遇避让决策困难的现状,参照水陆交通中环行道的思想,将航空管理领域避碰决策研究的成果引入船舶会遇避让决策之中,提出船舶领域的新概念和船舶避碰决策新的算法以及“环行道”航行方法。在会遇船舶数量多于两艘船舶时,在水域中形成一环行道,每一船舶均绕“环行道”航行,以保证与其他船舶保持足够的距离,到适当时候恢复原航向。  相似文献   

4.
船舶避碰几何决策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两艘船舶相遇存在碰撞危险时,采取何种避碰行动可通过避碰几何作图来求取,但几何作图方法只考虑了安全问题,而没有考虑经济问题,如何根据避碰几何原理,结合优化方法求取最优的避让行动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作者针对这一船舶避碰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几何决策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AIS提供的船舶动静态及航行安全信息作为避碰决策的信息源,可最大程度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文章借助船舶领域模型,确定了不同方位上船舶间的安全通过距离,构建了船舶自动避让决策系统。经模拟仿真,该系统能够正确判断会遇态势并作出正确的避让行动,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应航海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国际航海界正在讨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修改问题。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全球从事捕鱼作业的船舶情况有个基本的认识,笔者根据从事海洋渔业专业船舶避碰教学研究和海上渔业生产实践的体会,对避碰规则的修改提出增加关于从事捕鱼的船舶若干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应航海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国际航海界正在讨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修改问题。笔者根据从事船舶避碰教学和研究的体会,对避碰规则的修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用神经网络评价船舶碰撞危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将人工神经网络的BP学习算法用于船舶碰撞危险评价的研究。试图用神经网络的BP算法代替模糊推理系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碰撞危险的评价,也适用于避碰决策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渔船避碰现状,从避碰认识,信号、行动角度,分析了渔船在避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船员培训,提高船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避碰意识,发挥船员考试导向作用,改善海上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地描述单拖网渔船的避碰行为,改善和提高广大渔船驾驶员的避碰技术,保证海上渔船的生产作业安全,笔者对于在互见中单拖网渔船之间的避碰实况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其避碰行为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灾扑救智能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一种森林火灾扑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提出了资源竞争决策的思想,并建立了决策模型.其中,典型模型有防火道构筑决策模型、距离计算模型和决策结果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输入仿真条件,即可得到相应的决策方案,为扑火指挥员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D em pster-Shafer证据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局部初步诊断与证据理论融合决策诊断相结合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故障征兆信息的有效组合,从不同侧面对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进行了初步诊断,对每一个子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归一化处理后,作为此证据下各种状态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再用证据组合理论融合各个证据信息,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诊断结论的可信度显著提高,不确定性明显减少,证明了该诊断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科院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概述了近10年来河南省农科院围绕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在作物模型与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农业遥感监测应用、农田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理论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近中期的重点研究方向:开展适合河南省小规模经营特点的精准农业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拖网渔船避碰行为模糊识别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工程模糊集理论中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评价单拖网渔船的避碰行为,并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评价结果是一致的。但是,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采取的是计算相对隶属度,省去了确定绝对隶属函数的大量繁杂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非结构性系统模糊群体决策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单元系统理论,提出一种非结构性系统模糊群体决策方法,实例说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粗糙集理论,在确定海外并购对象属性的前提下建立了二维决策表,依据粗糙集理论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数字化预处理,并借助粗糙集的约减,重点进行了属性和属性值的化简,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法有效地剔除了决策表中的冗余,以提取有用的知识辅助决策。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海外并购对象的筛选,能够给决策者提供知识支持,从而使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信息得以呈现,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并购对象选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Goldfish (N = 408) spontaneously swam against flowing water into a calm-water well. After a single trial punished by brief electric shock, the fish avoided the well, as indexed by increased latencies of reentry. Avoidance declined during the first minute after shock, then rose to a peak 1 hour later. The biphasic time course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wo-store theory of memory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12-12814,12818
以土地流转中的农户供求意愿为切入点,构建农户流转决策的理论模型,解释理论上的重庆土地流转与流转收益和成本间的关系,进而厘定各因素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计量模型,科学把握重庆农户流转意愿与实际差距的内在原因。具体为:①以土地流转中农户的供求意愿为切入点,遵循理论决策-实证绩效-行为机理-区域调控的框架,分析重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供求意愿及行为作用机理,构建破解影响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对策框架,结论可服务于重庆目前及今后的城乡统筹用地的战略需求。②借助参与性农村评估获得的翔实资料,结合多学科耦合,构建适于重庆的农户土地流转供求意愿决策的理论和计量模型,分析土地流转的供求关系和流转效率,与以往研究相比,实现了理论决策分析与计量经济模拟间的统一,避免了单一视角的无针对性的定性分析弱点。但针对这一研究,需要破解2个关键问题:①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使得土地流转的农户供求意愿分析,需借助多分类无序逻辑回归而进行,但怎样识别影响农户土地流转供求意愿的潜在因素,属理论决策方面首先必须破解的难题。②如何厘定农户决策行为及作用机理模型,以分析土地流转中农户的供求意愿绩效,进而为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性调控与制度创新提供依据,属实证绩效方面所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绿色建筑节水和中水回用的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32-4734
通过对绿色建筑节水和中水回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的分析,采用净现值衡量的指标形式,构建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经济决策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以实际示范项目进行模拟应用,分别对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节水项目进行建模分析,实际验证了该模型和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以期为绿色建筑项目的决策提供一种可借鉴、可操作的方法,以及为政府机构、决策部门和开发商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