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河鲤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黄河鲤的六种组织的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并同普通鲤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河鲤和普通鲤的酯酶同工酶谱在各对应组织中的数目和位置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个别组织中存在着酶活性的差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在各对应组织中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正> 运用电泳技术研究鱼类同工酶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对我国引进的几种罗非鱼各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国内还少见。本文采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对两种罗非鱼和鲢的LDH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研究。材料和方法一、材料由于鱼源的限制,本文仅对性腺发育Ⅲ~Ⅳ期的尼罗罗非鱼和加利略罗非鱼,性腺发育Ⅰ~Ⅱ期的鲢鱼LDH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电泳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鲤鱼性成熟期雌雄个体的血清蛋白、血清脂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果是雌雄个体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有差异,雌性(14条)比雄性(13条)多1条蛋白带;血清脂蛋白和血红蛋白无性别差异。同时,测定了鲤鱼血清、肝胰脏、心脏、背部肌肉和眼晶体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LDH具有组织特异性,除在肝胰脏分离出9条酶带外,在血清中也分离出8条酶带,表明有LDH—c基因的作用,EST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表明在鲤鱼各组织中有多个基因座位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法,研究了淇河蟹的心、肌、眼、肝、肾和脑六种不同组织中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特征,并同普通鲤鱼的对应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淇河卿鱼中,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没有发现重复基因表达,推测淇河蟹为功能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较稳定,酶带分布非常有规律,同源组织的LDH同工酶酶谱通常相似和稳定。鱼类LDH同工酶复杂得多,有三分之二品种中,其LDH同工酶类似哺乳类动物的酶谱;但在其余三分之一种类中,两个亚基随机结合受到限制,出现了不规则酶谱,有的只有2—3条酶带,有的超过5条酶带。即使具有5条酶带的鱼中,其骨骼肌和心肌LDH在电泳酶谱上迁移快慢正好与哺乳类动物相反。此外鱼类C基因产物并不特定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一些鱼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垂直板聚丙稀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鲤鱼 (LyprinusCarpio)的肠道组织、肠内微生物谷氨酸脱氢酶 (GDH)同工酶进行分析 ,并对GDH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摄食添加尿素饲料的鲤鱼肠组织及肠道微生物GDH同工酶谱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试验组多一条酶谱且酶带染色深 ,表明鲤鱼在一定程度上能利用尿素合成 -谷氨酸 ,其合成可以通过肠组织和肠内微生物两条途径进行。而对GDH酶活性测定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肠组织和肠内微生物之间的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LDH、EST和ADH的同工酶可分别稳定地表达出2、3和3条条带,这三种酶表达酶带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DH同工酶表达2条稳定酶带,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间表达量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LDH、EST和ADH的同工酶可分别稳定地表达出2、3和3条条带,这三种酶表达酶带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DH同工酶表达2条稳定酶带,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间表达量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各种微量电泳方法的利用要求实验才对他(她)的特定的问题有适当的研究,这些选择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因素多半是微量样品的大小,酶的浓度,特定酶染色剂的灵敏性,在选定的凝交和缓冲液条件下满意的同工酶谱,是否同工酶被显微镜光密度计定量。材料的价值和工作人员在方法上的取舍。利用动物细胞克隆的微量电泳能够进一步地开展许多技术要求得严格的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尼罗罗非鱼原种与变异种群的酯酶(EST)酶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者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着明显差异,变异种群比原种总酶带多了2条。认为这种差异可用于两者鉴别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体的复眼、肝脏、心脏、鳃和肌肉等5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4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将健康虾与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病虾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不同组织均有分布,但在酶活性和条带数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种同工酶均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最强,ACP和POD在肌肉中、EST在复眼中表达最弱,AKP在复眼中不表达。感染TSV后,病虾的ACP和AKP均出现酶带数量减少和酶活性降低,如病虾的AC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鳃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2、1和1条,酶活性也呈现下降;AK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肌肉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3、4和3条,且酶活性均明显降低;而病虾的EST和POD表达的酶带数和酶活性却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肝脏和心脏中,EST分别新增3条和5条酶带,POD各新增1条酶带。总之这4种同工酶的表型在健康虾和病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肝脏中的变化最为明显,说明肝脏中这4种同工酶的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桃拉综合症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红鲌属3种鲌鱼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红鲌属(Erythroculter)的翘嘴红鲌(E.illshaeformis)、蒙古红鲌(E.mongolicus)、青梢红鲌(E.dabryi)成体的肝脏、骨骼肌、眼等几种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LDH)、脂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乙醇酸脱氢酶(ADH)共4种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鲌鱼的同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酶谱相同,但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只在肝组织中检出酯酶、过氧化物酶酶带,而乙醇脱氢酶仅在眼组织中检出弱的酶带.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炮酰胺凝胶园盘电泳法分析了荷包红鲤和德国镜鲤的心脏、肝脏、肌肉和眼睛等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等四种同工酶的谱带。结果表明:荷包红鲤POD在肌肉中不显带,在心、肝、眼中显3-4条带;EST在心、肌、眼中均显2条主带,尚可见1-3条痕量带,在肝中多1条主带,MDH在心、肝、肌、眼组织中显示1-5条带,各组织不同;LDH在心、肌、眼中均显1条带在肝脏显4条带。德国镜鲤POD在肌肉中不显带,在心、肝、眼组织中显3-5条带;EST在心、肌、眼组织中均显2条主带,1-2条痕量带;MDH在心、肝、肌、眼组织中显1-3条带;LDH在心、肌、眼组织中均显1条带,而在肝脏显示1条弥漫性宽带。可见荷包红鲤和德国镜鲤POD、EST、MDH和LDH等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均在程度不同的组织特异性。在这两种鱼的同一组织中,四种同工酶的酶带既有一定的差异,又有很大的相近性。而在同一种鱼的不同个体中,同工酶电泳带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外源DNA对鲮鱼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对照鲮鱼和在受精卵时期显微注射了鲤鱼总DNA的鲮鱼以及鲤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发现实验鲮鱼的酶活力介于对照鲮鱼和鲤鱼之间,也即外源DNA对鲮鱼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对外源DNA的作用本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大弹涂鱼急性镉中毒对脾脏4种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法研究了镉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脾脏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急性中毒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50和75mg/L 3个处理组的4种同工酶均有特异性酶带出现,各种酶活性也有显著变化。本文探讨了急性镉中毒对大弹涂鱼脾脏4种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以及大弹涂鱼脾脏的同工酶标记用作海洋环境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脾脏、肝脏、肌肉、心脏、肾脏等5种组织中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乙醇脱氢酶(ADH)等4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银鲳5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与各组织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银鲳4种同工酶共记录出61条酶带,其中EST被检测出的酶带数量最多也较复杂,ADH同工酶酶带数量最少,只有6条酶带被检测到,LDH和GDH分别检测到16条和9条酶带;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位点表达和酶活性强弱不同这两个方面,GDH1和ADH2只在肝脏中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以鲤鱼肝脏为样本,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同工酶分析,对已有样品处理和电泳方法进行改进优化,采用氯仿脱脂防止谱带出现拖尾现象;提高电泳电压防止扩散、缩短时间,最终获得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达里诺尔湖和岗更湖瓦氏雅罗鱼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雅罗鱼是一种耐盐碱性很强的鱼类,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比较研究了淡水水域(岗更湖)和盐碱水水域(达里诺尔湖)中瓦氏雅罗鱼的同工酶,旨在明确瓦氏雅罗鱼在盐碱水域和淡水水域中同工酶的不同,为瓦氏雅罗鱼的耐盐碱机理做基础研究,同时也为瓦氏雅罗鱼在内陆水域的引种与放流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通过比较研究达里诺尔湖和岗根湖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骨骼肌、肝脏、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差异,得出结果:两湖中瓦氏雅罗鱼的同工酶表达具有差异性,其中EST图谱的差异最大,LDH、POD的图谱也存在差异性,而MDH图谱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两湖中瓦氏雅罗鱼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存在差异性,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研究选取了华南地区几种养殖的特色鲤科鱼类品种[禾花鲤(Procypris marus)、麦溪鲤和光倒刺鲃(Spinibarbas hollandi)]和野生捕捞的普通鲤鱼(Cyprinus Carpio)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肠道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人工池塘养殖的光倒刺鲃和麦溪鲤,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野生鲤鱼与禾花鲤;同时,禾花鲤的肌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特性。同种消化酶活力在不同种类的鱼中有不同的活力表现,说明消化酶活力受鱼类品种、食性、栖息环境、投喂策略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雌雄牛蛙6种器官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心肌、肾脏和骨骼肌中含有4条酶带,血液、肝、脾中只有3条酶带,心肌中的酶带表达最浓,而血液中的酶带表达最弱。雌雄牛蛙之间谱带条数无差异,同种组织雄蛙比雌蛙的酶带表达要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