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泰安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处理矿区污水的效果,本文比较分析了该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后进出水中COD、BOD、氨氮和SS的浓度大小,并得出如下结论:改造后污水处理厂对COD、BOD、氨氮和SS的去除率分别在72.5%、65.9%、55.8%和84.6%左右,与改造前的49.1%、56.0%、6.4%和86.8%相比,除SS的去除率基本不变外,COD、BOD、氨氮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出水整体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即COD≤60 mg/L,BOD≤20 mg/L,SS≤20 mg/L,氨氮≤15 mg/L;氨氮去除效果与改造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去除率提高了49.4%。  相似文献   

2.
杨明辉  姚俊芹  张健  李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70-6772
[目的]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方法]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建成雅山污水处理厂,设曝气沉砂池1组,初沉池2座,曝气生物滤池3座,气浮池3座,对该厂进出水中的CODCr、SS、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分析污水处理效果不达标的原因。[结果]CODCr的进水平均浓度为650 mg/L,出水平均值400 mg/L,平均去除率为40%;SS的进水平均值是250 mg/L,出水的平均值是230 mg/L,去除率为6%;氨氮的进水平均值为58 mg/L,出水的平均值为50 mg/L,去除率为14%。总氮的进水平均值为63mg/L,出水平均值为56 mg/L,去除率为11%。总磷的进水平均值为9 mg/L,出水平均值为5 mg/L,去除率为44%。[结论]CODCr、SS、氨氮等的去除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主要是因水力停留时间短、没有反冲洗装置、不能连续生产等因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2):75-77
在人工湿地与人工快渗等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农村地区排污现状和黑臭水体治理要求,提出一种生态渗滤池工艺,研究连续运行21 d对微污染水体中COD、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态渗滤池可以有效去除微污染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COD、氨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8.35%、87.72%和85.96%。生态渗滤池对有机微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氮、总磷、COD。  相似文献   

4.
载体是生物膜工艺处理污水的核心,为通过生态因子提高生物膜的运行效能,以改性聚氨酯填料(MPU)为研究对象,考察温度、有机底物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等生态因子对生物膜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PU生物膜系统经过10d的启动运行,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达到70%,逐渐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系统随温度升高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提高,15℃时出水COD和氨氮可达到80%。系统进水COD由100mg·L-1增加至300mg·L-1时,出水COD去除率由60%增加至80%,氨氮去除率达到85%。生物膜系统随HRT延长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呈增加趋势,HRT由2h延长至8h,COD去除率由80%提高至90%,氨氮去除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出水,研究了混凝-吸附对二级出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特性,以筛选出最优的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工艺.结果表明,混凝出水总磷去除率达96.30%,总氮、氨氮出去效果较差.采用混凝-活性炭吸附出水总磷、总氮、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92.59%、76.97%、33.40%,总氮、氨氮浓度不能达到景观用水回用标准.混凝-沸石吸附出水总磷、总氮、氨氮的去除率分别是87.04%、86.17%、65.20%,去除效果好,浓度均达到再生水景观回用标准.因此,选用混凝-沸石吸附联合处理工艺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氮和磷,为优化再生水处理工艺,保障再生水水质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预处理后,A~2O工艺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在常温条件下,水解酸化池接种污泥采用好氧污泥,通过逐渐增加进水浓度的方式启动,对比pH、COD和氨氮等相关参数,确定系统最佳水利停留时间,然后组合A~2O工艺,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系统启动后,水解酸化池pH稳定在6.5~6.7,COD去除率为27%左右,总磷去除率在4%~6%,对氨氮无明显去除作用,系统最佳水利停留时间为10 h;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89.7%、77.3%和84.2%。[结论]水解酸化预处理后,A~2O系统的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出水可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紫背天葵菜为种植植物,研究植物人工快渗系统对生活污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人工快渗系统对COD、氨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8%、95.3%和94.8%,COD、氨氮的出水浓度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中总磷的浓度能满足一级B标准。植物人工快渗系统对总氮平均去除率为67.6%。总氮、总磷较常规人工快渗系统去除率明显提高。植物的吸收和根系的截留是总氮总磷去除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植物种植为人工快渗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能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还能增加环境美观度。  相似文献   

8.
张洪敏  王双  王树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56-11459,11472
[目的]提高A2/O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处理效能。[方法]将悬浮填料投放到A2/O反应器的好氧池中挂膜,采用活性污泥启动法处理人工调配的模拟生活污水。[结果]反应器稳定运行以后,进水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进水氨氮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8%以上;进水磷酸盐去除率稳定在88%左右。[结论]悬浮填料式A2/O反应器的出水COD、氨氮和总磷均满足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YSH-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造纸废水的工艺及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7.30~7.80,COD,BOD和SS的浓度分别为1700,611,332 mg.L-1的条件下,COD,B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6.6%,96.4%,77.7%,其浓度降低分别为1630,580,260 mg.L-1.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且可用于农业灌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SBR-活性碳吸附工艺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水解反应器停留时间(HRT)2.0h~6.0h,CODCr去除30.1%~47.3%,BOD5去除54.1%,SS去除56.0%~61.1%,TN去除22.3%,TP去除55.3%,NH4-N几乎没有去除.水解对CODCr的去除效率比沉淀高17%.SBR停留时间(HRT)1.0~1.4d,CODCr、BOD5、SS去除率分别为52.1%~82.1%、89.0%~95.7%、93.9%~97.3%,但出水中仍残留相当数量的难降解CODCr.SBR对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TN去除率为74.1%,特别是对高浓度NH4-N的去除,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去除率达97%以上.生化处理出水再经过活性碳吸附,接触时间15分钟,CODCr、BOD5、NH4-N、TN、TP去除率分别达75.8%、78.6%、12.8%、20.3%、28.3%.经过该工艺处理,出水完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在北方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艺  王小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2-5003,5077
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核心的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天津某镇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去除效果好,运行稳定,出水可作为人工湖的补水。外界温度为20~30℃时,整个系统对CODCr、BOD5、SS、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2%、95.4%、92.3%、89.8%和92.2%;外界温度为-6~4℃时,整个系统对CODCr、BOD5、SS、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7%、94.2%、89.6%、84.0%和89.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通过优化运行参数来减少低温对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余海晨  郑先强  王松  张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19-9821
应用固定床-固化细胞流化床耦合工艺处理某乡镇园区综合废水,考察了其对CODCr、BOD5、NH3-N和SS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耦合工艺对乡镇园区综合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稳定运行后,CODCr、BOD5、NH3-N和SS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2.2%、88.9%、91%和92.1%。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天津市污水排放综合标准》(DB12/356—2008)中二级标准。试验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为乡镇园区综合废水的深度达标处理提供了一种稳定、简便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郭萧  李燕  赵安娜  潘继征  李文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43-12645,12649
[目的]研究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受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在贾鲁河畔建成总面积为7400m^2的条带折流式表面流湿地系统,并测定水中DO、TN、TP、NH4+-N、CODCr、SS、SD等指标含量。[结果]折流式表面流湿地能显著改善出水水质,提高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降低SS含量;T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73%以上,初冬TN去除率降到23%;TP去除率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季保持在77%以上,秋冬仍在保持在69%以上;NH4+-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83%以上,秋冬季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75%以上;对CODCr的去除率在14%~50%。[结论]折流条带式表面流湿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表面流湿地净化效果,是可行的生态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4.
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受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在贾鲁河畔建成总面积为7400m2的条带折流式表面流湿地系统,并测定水中DO、TN、TP、NH4+-N、CODCr、SS、SD等指标含量。[结果]折流式表面流湿地能显著改善出水水质,提高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降低SS含量;T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73%以上,初冬TN去除率降到23%;TP去除率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季保持在77%以上,秋冬仍在保持在69%以上;NH4+-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83%以上,秋冬季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75%以上;对CODCr的去除率在14%~50%。[结论]折流条带式表面流湿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表面流湿地净化效果,是可行的生态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景观设计效果及不同人工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选择美人蕉+菖蒲+野菱+轮叶黑藻构成人工湿地植物组合,测定该组合对试验水样NH3-N、CODCr、TP的去除率.[结果]组合植物对NH3-N的削弱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CODCr、TP.水力停留时间3d对NH3-N、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25%~ 99.40%、37.10%~72.83%、-28.48% ~91.81%;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40%、72.83%、91.81%.第一周期到第四周期NH3-N、CODCr、TP的去除效率曲线表明:曲线的斜率呈现出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复合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提供重要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级生物活性炭滤池-流化床复合工艺对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应用多级生物活性炭滤池-流化床复合工艺处理某农药企业综合废水,考察了其对CODCr、BOD5、NH3-N和SS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该复合工艺对农药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稳定运行后,CODCr、BOD5、NH3-N和SS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1.6%、96.2%、90.2%和87.5%,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天津市《污水排放综合标准》(DB12/356-2008)中三级的要求。[结论]该试验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为农药生产企业综合废水的深度达标处理提供了一种稳定、简便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由于具有景观效果好、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大量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对SS、CODCr、BOD5、NH3-N、TP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或Ⅳ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种湿地植物对养猪废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方法]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技术,研究水葫芦、芦苇、水花生对养猪废水中氨氮(NH_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的去除效果。[结果]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 d时,人工湿地对COD_(Cr)、NH_4~+-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5%、90.6%和82.2%,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该工艺能使工程化处理养猪废水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左倬  史云鹏  胡伟  何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72-4174,4184
在嘉兴新塍塘配置人工湿地+水下森林模式的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开展微污染源水处理效果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水力负荷工况下,中试系统均可有效提高水体的SD,对水体SS、CODCr、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74%-88%、26%-59%、84%-87%、76%-83%、36%-50%,显著改善了水体的溶氧环境。  相似文献   

20.
狐尾藻对养殖废水的减控去污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狐尾藻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为推广新型水生植物品种在处理养殖废弃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狐尾藻投放于分别经过养殖场1、2、3、4和5级处理的废水中培养,在试验期间测量各级废水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固体悬浮物(SS)及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绘制其变化曲线,计算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经1~5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浓度均呈试验前期快速下降、后期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各级废水中NH4+-N的总平均去除率最高,达94.5%;TP的平均去除率相对较低,为74.6%;TN、SS和COD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5%、81.3%和79.1%.[结论]狐尾藻能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等污染物,改善水质环境,在治理和修复污染水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