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介绍了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指示生物法、污水生物系统、生物标志物等不同的湿地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指示生物法、污水生物系统、生物标志物等不同的湿地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七种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方法:①生态学方法;②生物指数法;③群落多样性指数;④生物测试(毒理学方法);⑤PFU法;⑥利用发光细菌监测水质;⑦微核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微核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辽阳市境内太子河一级支流汤河及其支流2014年度丰水期的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百分比,依据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对以上河流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监测结果显示:汤河流域整体水质较好,处于清洁至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5.
水域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述了水域生物监测的概念与特征、常用指示生物、水域生物监测方法与应用、水域生物监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快速发展的水质生物监测系统,与理化监测方式相比,其特点是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反应灵敏,并能实现连续的在线监测.主要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早期预警系统(BEWs)、多物种生物监测仪MFB系统、大型蚤在线生物监测系统、Microtox毒性检测系统、KS2601型智能水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监测方式的系统框架结构、生物选取原理、信息采集过程、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在对现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水质监测系统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生物监测是一类重要的环境监测方法,尤其在水环境的监测方面,我国已将其作为例行监测项目纳入到环境监测体系中。本文在介绍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及其优越性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了生物监测方法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宜昌市城区常见病媒生物种群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宜昌市城区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 68.52%;蚊类以致倦库蚊、骚扰阿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量的 38.48%、28.84%;蝇类以家蝇、黑尾黑麻蝇、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 31.70%、17.19%和 14.96%;蟑螂以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蟑总量的54.91%、30.19%.四害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5~9 月为活动高峰期.结论: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境,采用科学办法防控病媒生物.  相似文献   

9.
生物发光法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综述了发光细菌法急性毒性检测、生物发光法基因毒性检测和生物发光ATP法微生物检测等农产品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并经过对比指出其中生物发光法作为一种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物种资源监测是了解生物物种资源现状、开展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阐述了生物物种资源监测的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提出了监测计划的制定程序;监测计划应充分考虑所具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并进行定期评估.分析了指示物种在物种资源监测中的作用与不足;认为应选择具有不同生态需求和生活史的生物类群作为监测对象.讨论了监测指标的选取方法;监测指标应可测量、有科学基础、易被公众接受、低成本和高效益;监测方法应具有科学性,能检测到相应的变化,应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标准化监测方法.分析了现有监测计划在抽样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空间变异性和可检测率对监测数据误差的影响及其处理方式,讨论了样本量确定和监测样地的大小、形状及位置设计.监测样地要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在有限的监测面积中较好地反映监测区域内群落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最后,讨论了生物物种资源监测的尺度和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生物监测的原理及其优势,并从植物监测、动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三个方面综述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指出其存在问题,同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孟雷  张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09-20410,20413
农业环境远程监测、数据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利用DSP处理器DM642设计的嵌入式视频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农业环境和生物信息采集视频信号,并完成了视频信号的提取和网络传输。该系统可在农业生态与环境资源监测、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等数字农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DSP的嵌入式农业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环境远程监测、数据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利用DSP处理器DM642设计的嵌入式视频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农业环境和生物信息采集视频信号,并完成了视频信号的提取和网络传输。该系统可在农业生态与环境资源监测、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等数字农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跃华  袁畅  杨小萍  王强  蔡锐  杨洪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80-12781
[目的]对生物微核监测技术进行改良研究。[方法]针对当前生物微核监测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蚕豆种子的选择、根尖长度对检测样品敏感度的影响以及显微制片过程中的固定和离析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结果]筛选出了微核本底数低的蚕豆种子成胡3号,并确立了其根尖用于监测试验的最敏感长度为1.05~1.10 cm,研制的改良固定离析液配方为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盐酸=1∶125∶1,利用其可使得固定和离析2个环节一步完成,操作时间仅需4~5 min。[结论]改良后的生物微核监测技术具有监测速度快、试验结果稳定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池玉林  陈正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01-11405,11458
介绍了生物监测的意义与发展概况,概括了底栖动物的概念,并列举出常见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底栖动物进行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底栖动物在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小麦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小麦苗情监测自动化水平低、技术单一、获取信息离散滞后、数据信息缺乏综合性,导致决策管理时效性不强,准确性和代表性差。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导致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如何快速有效进行信息监测,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以龙麦26和龙麦33为材料,针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在黑龙江省建立具有一定覆盖面和代表性的小麦苗情...  相似文献   

17.
蜜蜂及其产品作为环境污染生物指示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蜜蜂及其产品是可靠、灵敏、经济的环境污染生物指示器。综述了蜜蜂及其产品在监测重金属、杀虫剂、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等环境污  相似文献   

18.
王府 《农技服务》2011,28(2):239-241
趋电性作为一种生物对电场效应的内在反应,对渔业、医疗及环境监测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对进一步研究生物趋电性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不同生物的趋电性、生物效应及其产生的机制等,同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自然基础设施,长期处于分治的森林和绿地两者的协同监测管理越来越迫切。资源调查作为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的重要内容,协同管理是森林及绿地资源协同监测的重要基础。分析了森林资源调查和绿地资源调查之间协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协同系统架构,阐述了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最后进行了系统的实现,为支撑北京市第1次森林及绿地资源的协同调查提供了工具。协同系统的实现是森林及绿地资源协同管理的初步尝试,为森林及绿地资源的进一步协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