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面板协整方法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1986~2008年间我国28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调整系数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会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但FDI与经济增长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986年--2005年的山东省年度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分析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证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福建省的环境。同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出口的增长是福建省环境污染的格兰杰成因,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序列与福建省环境污染序列存在伪相关,因此不能确定外商投资与福建省环境污染的相关性,"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福建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费平  徐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09-9712
以1984~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农产品出口(EX)、农产品进口(IM)、总贸易额(TEI)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为变量,利用Eviews5.0软件,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对农业FDI与农产品国际贸易额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FDI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在短期内可能发生FDI对进口的替代而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现象。因此笔者针对农业FDI对农产品出口额具有促进作用,提出了完善市场体系和加强对外资企业的进口管理两项政策建议,以缓解我国农产品进口压力。  相似文献   

5.
朱玉春  彭天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08-10909
以1953~2006年我国农业财政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两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对就业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关系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就业水平与FDI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总就业人数、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与FDI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就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的推动作用,与第二产业相比,其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推动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陕西省1998-2020年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都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的扰动仅表现在短期内;通过对变量的方差分解得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而经济增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随着滞后期的延长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2—2011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分析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阿尔蒙(Almon)多项式变换实证估计水利投资滞后分布,考察水利投资各滞后期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人数、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水利建设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水利资本在投入生产后的第3年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第5年达到最大,第6年下降;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弹性和长期弹性分别为1.204和1.256。  相似文献   

9.
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我国1980~2005年物流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物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 FDI)的引入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我国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际使用的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为研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结合FDI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3—2010年间实际使用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实际使用FDI对我国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1990—2012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阐明了我国农田水利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通过构建两者的面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影响最大的是西部,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的地区为东部。对此,提出加大水利投资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乔麟  王礼力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183-185199
利用我国1980-2005年的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相关经济变量的稳定性进行了ADF检验,并且对修正后的变量进行了协整分析,从而探讨各经济变量在长期是否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最后还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展示了各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结论:在短期内进口贸易进口先进生产要素带动产业投资和产业升级的作用大,在长期内出口贸易的市场拉动作用大,二者相辅相成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1979-2007年间广东省广义农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广义农业的总产值数据,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广东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归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从经济学角度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农业外商直接投资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全国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投资(间接原因)和农业机械化(直接原因)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向量自回归模型很好地刻画了农村经济增长、农业投资及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三者两两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有所不同;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农业投资的冲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农业机械化的冲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农村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促使了农业投资的增加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针对目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闻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陕西1985-2005年样本区间内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与陕西省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定量研究这两个投资变量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揭示了各投资变量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牛凯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1):150-157
为了深入研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探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作者采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ARDL),对相关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利用Toda & Yamamoto方法构建时滞增广VAR模型(LA-VAR),对相关时间序列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相关变量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较好地解释了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中国农村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带动能力的大小及作用的持久性,成为扩大农村需求等调控政策能否取得经济刺激效果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农村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消费增加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村消费需求增加是农村投资扩大的格兰杰原因,而它们的反向因果关系则不成立。相对于投资的贡献而言,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更强,且影响时间更为持久。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在保持经济政策长期稳定性的同时,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农村消费的经济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滕宏林  方荣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31-19133
采用1998-2009年的数据,并根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与渔业经济增长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水产品出口是渔业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渔业经济增长并不是水产品出口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提高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