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有关黄柏和川黄柏两种,是常用中药材。关黄柏主产于东北、华北及宁夏等地;川黄柏主产陕西、甘肃、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湖南、广东也有分布和栽培。黄柏以去栓皮的树皮供药用。制用黄柏有黄柏炭、盐黄柏、酒黄柏之分。黄柏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出蒸,解毒疗疮。主  相似文献   

2.
黄柏(phelladendron amurense Rupr)别名黄檗、黄波罗、川黄柏、檗木、亢柏等.为芸香科黄柏属植物黄柏和川黄柏.  相似文献   

3.
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ehoneid.)(又名黄皮树、川黄柏、黄柏等)为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Phelloden-dron)落叶乔木,是有名的"三木药材"之一.川黄柏常规繁殖多为播种繁殖,繁殖速度较慢,且苗木一致性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 黄柏 (Phellodendron chineseSohneid)又名黄皮,为云香科落叶乔木。主产四川、贵州等省,以树皮和果实入药,有健脾止泻、清热燥、泻解毒和抑菌等功效。现将黄柏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闪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带栽培历史较长。而青白江云顶山一带生产的川明参,其特点是中心轴为菊花状(云顶山红星、红岩一带出产),成品粉质多,商品性好,质量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HPLC测定优化及其抑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川黄柏结晶物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优化方法,并评价川黄柏对耐药性细菌的抑制活性,对川黄柏提取物进行结晶处理后,通过对流动相及检测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优检测方法;用结晶物对耐药性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评价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检测最佳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0.1 g十二烷基硫酸钠每100 mL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当盐酸小檗碱浓度在103~515 mg·L-1之间时,与各自对应峰面积积分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对该条件下测定过程进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检测,RSD分别为0.49%、1.23%、0.29%,表明试验方法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98.06%,RSD为0.44%~1.00%,说明检测方法准确有效。抑菌活性试验发现川黄柏结晶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优化方法安全、快速、精确、有效,可用于黄柏药材中盐酸小檗碱的分析测定;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具有很好地抑菌作用。研究拓宽了对抗耐药性细菌的天然产物种类,为其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c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和云连(C.teeta)的干燥根茎。其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黄连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主产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甘肃等亦有栽培。三角叶黄连又名雅连、家连,主产四川;云连主产云南,西藏亦产,多系野生,现有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8.
黄柏为芸香科 (Rutaceae)落叶乔木 ,主要种类有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 .)和黄皮树 (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 .) ,前者干燥树皮习称关黄柏 ,后者习称川黄柏。川黄柏含小檗碱 (berberine) ,并含木兰碱 (mag noflorine)、黄柏碱 (phellodendrine)、掌叶防己碱 (palmatine)等多种生物碱以及内酯、甾醇、粘液质等。关黄柏含小檗碱及少量药根碱 (jatronhizine)、木兰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碱 (menisperine)及白栝楼碱 (candicine)等生物碱。另含柠檬苦素 (1imonin)、黄柏酮 (obakunone)、白鲜交酯(dictamnolide)、黄柏…  相似文献   

9.
川芎苓子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别名芎劳、抚芎、小叶川芎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藁本属草本植物。川芎为四川地道药材,以干燥的根状茎入药。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的功能。主治头痛、胸胁痛、经闭腹痛、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主产四川省川西平原的灌县、崇庆、彭县、新都等地,栽培历史悠久,药材质量最佳,驰名中外。近年来,江西、湖北、云南、陕西等省均有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
<正>赤芍别名将离、犁食、离草、婪尾春等,为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毛茛科,芍药属,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前者主产内蒙古、辽宁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川赤芍主产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等地。四川部分地区称蓝草科鸡屎藤的根为骚赤芍;江西个别地区称萝摩科朱砂藤的根为赤芍等,科属差异甚大,所含成分不同,均应视为伪品。赤芍于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研究证明,赤芍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  相似文献   

11.
厚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别名川朴、温朴等,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和根皮.其花及果实也可入药.厚朴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湖南等省;凹叶厚朴(温朴)主产于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湖南等省.四川省主要分布于广元、成都、绵阳、乐山、巴中等地.  相似文献   

12.
黄柏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se Sohneid)又名黄皮,为云香科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健脾止泻、清热燥、泻解毒和抑菌的功效;治湿热泻痢、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温病发热、胃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痿痹、赤白带下、遗精、热毒湿疹和痔漏等症.黄柏主产贵州,现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黄柏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作者整理近20年来国内有关黄柏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研究结果文献于下,供贵州实施GAP防治黄柏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子龙 《北京农业》2007,(31):16-17
<正>树皮及根皮类中药材常以种子繁殖。秋冬季是这些中药材植物种子成熟季节,要注意及时采种。黄柏又名黄檗、黄菠萝、川黄柏、檗木、元柏等,为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14.
黄柏     
《天然产物分离》2004,2(4):39-40
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Schneid.),别名黄皮树、川黄柏、黄檗,为芸香料,黄檗属;其变种为峨眉黄皮树(Ph.chinense var.Oneiensis)。以树皮供药用,有清热燥湿、泻水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痹、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通过MTT法观察丹参、川木香、菊花、川郁金、川黄柏、川佛手、川牛膝、川莪术、川明参、川续断、川麦冬、川白芷、川芎、杜仲、川党参和乌梅等16种四川产道地药材对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并观察各种中药提取液对CEF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各种药材的最大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川黄柏为3.907mg/L,丹参、川木香、川续断和川党参均为7.813mg/L,菊花为15.625mg/L,杜仲、川佛手、川麦冬、川芎和白芷均为31.25mg/L,川郁金、杜仲、川乌梅和川牛膝均为62.5mg/L,川明参为1 000mg/L.当川郁金在1.954~31.25mg/L,川牛膝在3.907~31.25mg/L,川明参在1.954~500mg/L,川续断在1.954~3.907mg/L,川麦冬在1.954~15.625mg/L,杜仲在1.954~31.25mg/L的体积质量分数范围内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6.
川黄柏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材料类别。川黄柏成熟胚.于9月中旬采集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剥出胚作为外植体。  相似文献   

17.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树皮及韧皮部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是两种重要的中药材.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有复筛板或单筛板,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子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川黄柏中最长为1年,在凹叶厚朴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川黄柏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凹叶厚朴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的木质部或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时间在川黄柏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凹叶厚朴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在冬季均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凹叶厚朴中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川黄柏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凹叶厚朴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越冬.  相似文献   

18.
二金条辣椒主产于四川,果实深红油亮,长角型.适宜干制或腌渍,为中早熟品种,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及落花落果等有较强抗性。1997年引入原平试种成功,2000年大面积推广获得丰产丰收,共种植400公顷,平均亩产干椒310公斤,高产者达400公斤,亩产值超千元。几年来,辣椒品质、色泽、产量均优于四川等地,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国及湘、鲁、川等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9.
杜仲,又名川杜仲、川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为常用中药材。杜仲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和广西等省区,华南各地有栽培。杜仲生长于海拔300~500米低山、谷地的疏林中,为落叶乔木,  相似文献   

20.
杜仲,又名川杜仲、川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为常用中药材。杜仲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和广西等省区,华南各地有栽培。杜仲生长于海拔300~500米低山、谷地的疏林中,为落叶乔木,高达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