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莱黑猪品种育成是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生长性能高、繁殖性能也较好的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建系、横交固定、定向培育而成。育种素材为莱芜猪和大约克夏。经过国家“七五”、“八五”期间等课题选育,莱芜猪核心群已达150头,  相似文献   

2.
<正> 大约克夏猪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繁殖力高。据此在国外主要用作母体品种。 我国引进大约克夏猪,除了利用其生长快等特性,也很重视其繁殖性能的利用。大约克在我国繁殖 性能表观如何?从我所种猪场养育大约克的20年繁殖成绩统计中,可了解一点概貌。 一、大约克繁殖成绩分年度统计与分析 见表1。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肉质特性的形成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特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总胶原蛋白、可溶性胶原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溶解度均显著高于鲁莱黑猪和大约克夏猪,鲁莱黑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及其溶解度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良好的系水力、较强的抗氧化性。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溶解度与系水力、嫩度和抗氧化性能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果提示,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及其溶解度的下降,能够改善肌肉的系水力,但同时也降低肌肉的嫩度;并且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猪宰后肌肉SOD与MDA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后肌肉SOD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猪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猪间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除MDA5 d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并且SOD活性始终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MDA含量则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②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肌内脂肪(IM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较丰富的IMF含量和较低的PUFA含量。③猪宰后肌肉SOD、MDA与持水性能、肉色、嫩度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证明SOD活性越高和MDA含量越低的肌肉,其系水力越高、肉色越鲜艳,并且肉质越细嫩。研究结果提示:猪宰后肌肉SOD通过消除或降低氧自由基而抑制脂质氧化,参与调控了肉质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了莱芜猪合成系及其育种素材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猪FSHβ亚基基因和ES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FSHβ亚基基因,莱芜猪合成系群体内AB基因型占多数,而在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群体内分别以AA基因型和BB基因型占绝对优势;FSHβ亚基基因的3种基因型中,以AA基因型的产仔数最高,但各基因型间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对于ESR基因,在3个猪种内,AA和AB基因型均占优势,BB基因型频率很低,且莱芜黑猪群体内未检测到BB基因型。由于ESR基因在莱芜猪合成系及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猪均表现出极端的偏态分布及样本数量少,因此难以精确计算出各基因型在产仔数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长白、大约克夏种猪是我地进行杂交改良的主要品种。我场于1992年与重庆市粮油进出口公司合作,投资12万美元,引进长白公猪3头、母猪6头;大约克夏公猪7头、母猪15头。经过近两年的繁育扩群。现有43头的核心繁殖群。1992年以来,先后向湖北、云南、贵州、广东、上海、省内各地提供种猪近300头,本场自引进英系长白、大约克夏以来,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测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本文旨在对技术资料的整理,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选种培育和杂交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仔猪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莱芜猪、鲁莱猪及大约克夏断奶仔猪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以探讨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12头体重为(13.6±0.5)kg的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2×3因子设计,即免疫应激处理(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和品种类型(莱芜猪、鲁莱猪和大约克夏猪)。于试验第1天,每品种中的6头猪注射200μg/kg体重的LPS,6头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并进行猪瘟疫苗接种。注射LPS后第2、7和14天,采血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注射LPS前1 d和注射LPS后第7、14天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LPS刺激第2天的猪,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莱芜猪的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显著高于大约克;免疫应激对不同品种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的变化无差显著性影响(P0.05)。表明LPS能够有效刺激不同品种猪的细胞免疫机能;在免疫应激作用下,不同品种仔猪免疫应答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统计分析了屯昌母猪、大屯母猪(大约克夏猪×屯昌猪)和长屯母猪(长白猪×屯昌猪)共135头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母猪的繁殖生理方面,屯昌母猪的初次发情及适配日龄均早于其杂交后代母猪,但平均妊娠天数稍高于杂交后代母猪;在两个杂交后代母猪中,长屯猪的初次发情及适配日龄又早于大屯猪。在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屯昌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6头,比大屯和长屯母猪的产仔数分别高12.5%和8.62%。3种母猪相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均以屯昌母猪最高,而长屯母猪的繁殖性能要好于大屯母猪;初生窝重则杂交母猪后代明显好于屯昌母猪的后代,并且窝产仔数越多,初生重越小。  相似文献   

9.
《今日畜牧兽医》2010,(5):68-68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后肌肉SOD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猪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猪间的SOD活性和MDA含量,  相似文献   

10.
引言莱芜猪的高繁殖力特性已为世人瞩目。据84-89年三个世代育种猪群251头(次)繁殖母猪测定,窝平均产仔14.76头,产活仔12.35头,其中窝产仔15头以上个体占群体30%。最高产仔28头,活仔22头.群众反映小母猪生后3月龄即有发情表现,此间输配的小猪可以怀孕。为研究莱芜母猪的住早熟期,按排本试验。本研究目的:①了解母猪生殖器官发育变化特点;②卵泡发育及排卵期。为研究莱芜猪多胎高产的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93年24/4起到7/8,在莱芜市杨庄莱芜猪育种繁殖场进行。材料与方法①于莱芜母猪30、40、50、60……120日龄阶段测定…  相似文献   

11.
莱芜猪是国内知名的地方猪品种,隶属于黄淮海黑猪类群。鲁莱黑猪是莱芜猪与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地方黑猪新品种。新品种具备高繁殖性、耐粗饲、瘦肉率高、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好等种质特性。鲁莱黑猪作为杂交母本与长白猪、杜洛克猪等杂交后,其后代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好,是生产高端猪肉的优良品种。鲁莱黑猪在2005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2006年获原农业部鲁莱黑猪新品种证书。  相似文献   

12.
鲁莱黑猪     
获奖产品介绍鲁莱黑猪是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大约克夏猪通过杂交培育所得的生产优质肉猪的专门化母本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了屯昌母猪、大屯母猪(大约克夏♂×屯昌猪♀)和长屯母猪(长白猪♂×屯昌猪♀)3种类型共135头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母猪的繁殖生理方面,屯昌猪的初次发情、性成熟及适配日龄均早于其杂交后代母猪,但平均妊娠期稍高于杂交后代母猪,在2个杂交后代母猪中,长屯猪的初次发情、性成熟及适配日龄又早于大屯猪。在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屯昌猪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6头,比长屯和大屯母猪的产仔数分别高8.62%和12.5%,3种类型的母猪相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均以屯昌猪最高,而长屯母猪的繁殖性能要好于大屯母猪,出生窝重则杂交母猪后代明显好于屯昌母猪的后代,并且窝产仔数越多,初生重越小。  相似文献   

14.
张保发 《养猪》2000,(1):41-41
猪细小病毒(Porcincparvirus,简称PPV)可引起猪的繁殖失能,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原因较多,除环境、遗传、营养、中毒等因素外,其他病毒引起的也常有报道,例如:伪狂犬病毒(PHV-1)、日本乙脑(JEV)、脑心肌炎病毒(EMCV)和猪肠道病毒(SMEDI)。但这些病在临床上都表现一定症状,唯有PPV不表现临床症状。现将我市某大约克夏纯种猪场发生猪细小病毒病的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我市某大约克夏种猪繁育场,共饲养大约克夏母猪100余头,自1982年投产以来,母猪繁殖性能正常。1998年3月至4月底相继出现10头初产母猪…  相似文献   

15.
苏太猪简介     
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偏淡,耳中等大而垂向前下方,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部分有玉鼻,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苏太猪产仔多、母性好,核心群母猪产仔数为15.67头,是仅次于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猪种。苏太猪生长速度较快,90千克肥育猪日龄为178.90天,平均日增重为623.12克,活体背膘厚1.96厘米,耗料增重比为3.18:1,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分别为72.85%、55.98%。苏太猪是目前生产商品瘦肉猪理想的母本之一,与加系大约克夏或丹麦长白公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瘦肉猪都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其生长速…  相似文献   

16.
以杜洛克、巴克夏为父本,采用陆川猪、莱芜猪、湘西黑猪及圩猪为母本,进行黑猪杂交组合试验,对其杂交组合当胎繁殖性能及后代繁殖性能、生长肥育及屠宰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方品种杂交当胎的产仔数与其杂交父本杜洛克及巴克夏无关,而仅与其本身繁殖性能相关;地方猪种杂交繁育时,较纯繁产仔数有所降低;4个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杂种优势明显,在其父本一致的情况下,其繁殖性能受母本影响较大,即母本繁殖性能高,则其后代繁殖性能也高。杂交后代出现毛色分离现象,即一致性较差,尤其是杂交后代进行横交时,由于其遗传性能不稳定,毛色分离更加突出;杂种猪胴体及肉质性状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高质量的瘦肉型猪倍受消费者的欢迎。莱芜猪是莱芜市当家的猪种 ,被誉为“国宝” ,以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杂交优势明显 ,肉质细嫩香醇等优点而著称。自“八五”期间实施“莱芜猪自群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项目以来 ,莱芜猪经过 4个世代的保纯选育 ,生产性能得以巩固提高 ,并通过引入国外瘦肉型种公猪进行二元、三元杂交 ,在发展瘦肉猪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大莱二元母猪 ,繁殖性能突出 ,其他性能也较好。但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规模化、工厂化养猪…  相似文献   

18.
莱芜猪选育始终以保种选育为基本原则,保纯优良基因、提高生产性能。1984年至2010年主要采用家系选择为主的继代选育方法,以提高瘦肉率、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为目标,完成了9个世代的本品种选育,第九世代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5.06±1.51)头,日增重(426±16.80)g,料重比(4.13±0.26):1,瘦肉率为(42.60±1.12)%;2011年后莱芜猪选育以提高肉品品质和繁殖力为目标,建立性能系,以家系内个体选择为主,以后裔和同胞测定为依据,实现保种选育目标。目前第二世代繁殖性能系产活仔数(13.64±0.52)头;肉质性能系肌内脂肪(11.65±0.83)%,日增重(429±13.6)g,瘦肉率(42.78±0.46)%。在莱芜猪保种选育的同时,对莱芜猪的养殖方法、饲养方式、环境卫生、养殖管理等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探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饲养管理规程,为莱芜猪的保护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汉梅猪母本系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汉梅猪母本系是以我国繁殖性能高的梅山猪作第一母本,与国外种猪汉普夏猪和大约克夏猪进行杂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经过7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的优良的瘦肉型母本系。第7世代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13.32头,活产仔数12.63头,21日龄泌乳力53.17 kg,35日龄断奶头数11.40头、窝重87.34 kg、成活率90.26%。14~16个乳头的比例为91.2%。  相似文献   

20.
大约克夏猪生产性能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群体继代选育法来提高大约克夏猪的生产性能,经过连续7年的选育,每个世代随机抽取24头猪作肥育试验,以测定大约克夏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夏猪断奶体长增长7.66%,初配、初产体长分别增长16.90%和14.75%;肥育期平均日增重提高127.5g,料肉比下降19.72%;胴体瘦肉率则提高4.58个百分点;窝产仔数提高1.42头,初生重变化不大,断奶重则提高0.4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