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究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薏农种植密度2.780万穴/hm2为对照,并采用4个不同密度,即2.085、2.780、3.126和4.169万穴/hm2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从各试验处理结果看,在栽培中,以窝行距30 cm×80 cm,即4.169万穴/hm2为最好,产量比对照增产37.36%;其次是窝行距60 cm×80 cm,即2.085万穴/hm2,产量比对照增产16.45%。[结论]试验考察了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薏苡高效、高产、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5,(12):19-20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量对薏苡产量的影响,为薏苡高效、高产、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种不同肥力地块,每个地块采用三个施肥水平进行种植,以薏农自种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低肥力地块来说,不同施肥量对薏苡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中低肥力地块最高施肥量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6.52%和20.30%。通过增加施肥量可让中低肥力地块的产量达到高肥力地块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伍壮生  廖道龙  肖日新  符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17-13318,13327
[目的]探索海南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分别就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11月14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为35.16 kg,折合产量为19 330.20 kg/hm2,商品薯率为92.75%。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最好,小区平均产量20.53 kg,折合产量23 108.10 kg/hm2,商品薯率为97.08%。栽培方式以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最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小区平均产量20.31 kg,折合产量为22 333.50 kg/hm2,商品薯率达到94.43%。[结论]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其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分别为11月14日、7.5万株/hm2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4.
赵维  何远宽  程啦  闵家媛  马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53-5754,5782
[目的]确定适宜的菜用板蓝根播种期。[方法]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对菜用板蓝根进行5个不同播种期试验,探索菜用板蓝根的最佳播种期。[结果]在毕节市种植的菜用板蓝根鲜叶产量以4月30日播种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播种期(P〈0.05),播期提前或延后都会导致菜用板蓝根鲜叶产量的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菜用板蓝根生长及鲜叶产量分析,毕节市种植菜用板蓝根最适播种期在4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克  李顺成  彭琴  吴祥剑 《农技服务》2013,(11):1223-1224
为探究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薏苡高效、高产、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6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种植,以薏农自种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薏苡产量和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从各试验处理结果看,在栽培中,以窝行距为30 cm×80 cm进行种植,即4.168 5万穴/hm2为最好,比对照增产达37.41%。其次是以窝行距为60 cm×60 cm进行种植,作地膜复盖,比对照增产达31.6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分8个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进行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同德无芒披碱草鲜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为6月10日的同德无芒披碱草的鲜草与种子产量综合表现最好,播种期与鲜草、种子产量无明显关系。[结论]同德无芒披碱草的最佳种植时间为6月上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陕麦159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方法]采用2个重复5×5播期播量设计,研究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陕麦15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在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115.5 kg/hm2时,陕麦159产量可以达到7 500 kg/hm2。播期播量对陕麦159成穗数的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结论]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该研究可为实现该品种在生产上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淮山黑美人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种薯段位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1种植的产量最高,平均小区产量57.0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112.02 kg,商品薯率为88.74%。综合产量及商品薯率进行比较,最佳种植密度每667 m2为1900株,平均小区产量56.92 kg,折合667m2产量为2105.18kg,商品薯率达到87.93%。种薯选择以上、中段薯较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研究结果对海南解决5~8月无鲜薯上市的野淮山淡季冶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薏苡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种植方式和栽培密度组合试验,分析不同处理薏苡的生长、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和产量影响不明显,栽培密度显著影响薏苡产量;2)相同种植方式下,随栽培密度增加,薏苡成熟期籽粒分配比例提高,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穗粒重和穗粒数下降,植株增高而主茎粗减小;3)3种种植方式下(等行距60cm、宽窄行70cm+50cm、宽窄行80cm+40cm),薏苡的适宜栽培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该密度范围内,薏苡产量可达3 375.0~3 491.67kg/hm~2。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对冬榨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筱春  孙继  王晓燕  汪炳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38-12040
[目的]探讨在与晚稻套种的情况下,播期对冬榨菜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生产上一般的播期为中心,前后各设2个播种期,共设5个播期,通过试验对照,确定最佳播种时间。[结果]8月27日、9月3日和9月24日播种的植株成活率较低,9月10日和9月17日播种的植株成活率较高。播期与冬榨菜的病毒病发生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冬榨菜侧芽萌发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延迟,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9月10日以后播种,侧芽不再萌发;播期对冬榨菜瘤状茎产量及商品率具有明显的影响,9月10日播种的瘤状茎产量最高。[结论]9月10日前后是温州冬榨菜较适宜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生育期、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方法]以郑单958及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时期的推迟,玉米生育期推迟;玉米籽粒产量及千粒重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7日播期处理;玉米穗粒数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6月14日播期处理;穗数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郑单958玉米及登海605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7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宁夏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时期。[方法]以17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分7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产量、产量结构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宁夏地区4月23日至6月23日播种大豆均可正常成熟,其中4月23日至5月13日播种大豆产量较高;随着播期延迟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递减趋势,生育天数缩短。[结论]宁夏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播期提前对四川盆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播期提前对四川盆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证明选育适应四川盆地稻麦两制的早播早熟型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可行性和确定弱春性小麦新品系J210达到高产优质的最佳播期。[方法]在2006~2007年度,研究了播期不同程度提前(10月18、20、22、24、26、28、30日,11月1、3、5日)对小麦新品系J210产量及其构成和籽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10月18~30日内播种,J210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明显,而粒重和产量随播期提前而增加;播期晚于10月30日后,J210穗数和穗粒数减少明显,粒重反而有所增高,但产量减少明显;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产量比11月5日提高29.92%。各播期下J210的品质性状较稳定,但早播条件下的J210各品质性状略优于迟播。[结论]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栽培制度下,如能通过更加深入的育种和栽培研究,将小麦的播期提前10月20日左右,就能同时达到提高产量潜力和优质的目的;而在J210的推广应用中,建议将其播种期提前到10月25日左右,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佳的品质,又能有效地避开抽穗开花期的"倒春寒"天气,以达到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栽培因子组合。[方法]对杂交早稻金优402进行播期、密度、施肥量和水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播期和施肥量是影响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播期对金优402的生育期和产量影响极显著,施肥量对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显著。早稻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为:播期3月22日,密度135万/hm2,施肥总量225 kg/hm2,水分刚淹没土表。[结论]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适宜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方法】以6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采用4期播种(前后两期间隔6 d),利用二因素两向分组资料无重复观察值模型与最小显著差数测验法(LSD法)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籽粒产量、灌浆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及成熟后推迟收获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的恢复系糙米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糙米率有降低趋势;籽粒产量、灌浆期、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II优组合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宜香优组合1~3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第4期显著减少;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推迟播种会降低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第4期推迟收获会导致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恢复系和杂交稻在川南3月27日后推迟播种,产量有减产趋势,4月上中旬播种产量减少极显著;恢复系和杂交稻谷粒长宽比不受播期影响;杂交稻灌浆期、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比恢复系大;杂交稻成熟后不及时收获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桂单589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嫒  时成俏  王兵伟  黄安霞  秦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76-14677,14683
[目的]明确玉米品种桂单589的适时播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置春季6个播期,秋季4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桂单589生育进程、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桂单589在春季播种,随着播期的推迟,桂单589播种~出苗时间及生育期缩短,产量逐渐下降;在秋季播种,桂单589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和生育期延长,产量先升后降。在2月中旬~3月中旬,8月上旬~中旬播种,桂单589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结实性好,产量较高;春季在2初播种,容易遇低温,影响出苗,在3月下旬以后播种生育期明显缩短,散粉期及灌浆期容易遭到高温干旱,秋季9月份后播种,由于后期低温,玉米难以成熟,产量低,影响收获。[结论]桂单589在南宁地区露地大田直播栽培宜安排在2月中旬~3月中旬、8月上旬~中旬播种,在这个时段内播种容易避开或减少季节性自然灾害,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王凯  刘海涛  舒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05-8806,8808
[目的]探究水分对分蘖期不同薏苡品种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防雨棚盆栽试验,模拟水分胁迫,测定薏苡分蘖期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水分降低对分蘖期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的影响具有波动性,然而在土壤含最大毛管持水量的70%水分时,POD活性以及植株的生长情况均表现得比较显著,而MDA含量随水分的减少而递增。[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薏苡高产、优质、可控提供了条件,为GAP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明昶  麻秀萍  徐文芬  田甜  贾宪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86-15587,15589
[目的]建立薏苡非种仁部位中薏苡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V∶V=25∶7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2nm。[结果]薏苡非种仁部位中薏苡素的含量:根〉皮〉茎。[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为薏苡非种仁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在大田试验中,设6个播期(5月8日1、5日2、2日2、9日、6月5日1、2日),调查各播期水稻叶龄、始穗期、株高、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播期对所调查性状的影响。[结果]在5月8日至6月12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扬20238主茎叶片数减少、播始历期缩短;不同播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平均产量最高(27.9g),随播期推迟,单株产量逐渐降低;各播期单株有效穗数达到显著差异、穗粒数达到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多,分别为8.2个和140.7个;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和千粒重也逐渐降低。[结论]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