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骨干品种(系)基于AFLP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展抗枯、黄萎病育种以来培育的105份骨干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20个AFLP引物组合在该品种群体中扩增了1498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232个,占总标记数的15.5%。单一引物组合扩增的DNA标记数变化在49111之间,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的总标记和多态性标记分别为74.9和11.6。在该抗病品种群体中,有46个品种(系)具有特异标记,占品种总数的43.81%,其中引物组合E41/M50可使10个品种产生特异标记。品种(系)之间的成对欧氏距离总平均值为4.353,变幅为1.7326.708,单一品种欧氏距离平均值变幅为3.5315.705,高于总平均值的品种数不足50%,表明该陆地棉抗病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基于AFLPs多态性数据的聚类分析,105个品种(系)被划分为5个陆地棉品种类群(Uplandcottongroups,UCGs),每个UCG包含的品种数目不同。  相似文献   

2.
AFLP分子标记鉴别大白菜品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采用AFLP技术,研究了90份来自7个不同栽培地区的大白菜品种材料。共筛选了20对引物,不同引物组合检测多态性谱带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多态性谱带的数量从9条到32条不等。其中E—ACA/M—CTG是大白菜品种十分高效的引物组合,共产生7l条清晰的扩增带,其中有3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谱带的百分率为45.7%。通过该引物组合,能将90个品种全部区分开来。同时应用该引物组合检测2个大白菜杂交品种(北京新2号,京夏王)各10株,其中有1株北京新2号的谱带异常,其余同一品种不同单株的带型完全一致。表明AFLP标记用于研究品种指纹图谱,并鉴别品种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感蚜高粱品种千三与抗蚜品种河农16杂交获得的100个F2单株作为图谱构建群体,以AFLP标记构建高粱连锁图谱。通过对192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共得到75对多态性引物,利用筛选出的75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得到了154个AFLP多态性位点。经Map maker/EXP 3.0软件处理,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93个遗传标记的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686 cM,平均图距为7.38 cM。  相似文献   

4.
应用AFLP技术检测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th polymorphism简作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23个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49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4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4个AFLP引物组合分别扩增出43、37、49、33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40.5条多态性带,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6条带。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3个品种聚为10个类群,结果表明,AFLP在水稻类群划分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AFLP在水稻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本逊  蔡健  谭学林  徐绍中  周苏文 《种子》2001,(4):26-27,53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22个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49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了4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4个AFLP引物组合分别扩增出43、37、49、33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40.5条多态性带,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6条带。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聚为8群,结果表明,AFLP在水稻类群划分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双丰系列甜菜品种(系)AFLP亲缘关系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AFLP技术对甜菜双丰系列的8个品种(系)进行AFLP多态性分析,并结合系谱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和分辨能力均较高的引物组合,10对引物共扩增出1238条带,其中特异性带18条,特异缺失带18条,特异百分率2.9%。获得总位点数282个,其中共有位点数17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7.2%。用Philip3.6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将8个品种(系)聚类为3组。本研究获得的特征带和特征缺失带表明,AFLP的高特异分辨率在甜菜品种鉴定上的潜力。分子标记分析和系谱分析证明了供试甜菜品种(系)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7.
南紫薇、福建紫薇和37个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南紫薇、福建紫薇以及37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AFLP分子标记分析其亲缘关系。PCR实验结果表明,清晰计数的条带共有270条,多态性条带占了220条,百分比最高为80.98%;单对引物组合扩增出的可计数条带最高81条,最少32条,五对引物组合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平均54条,多态性百分比最高为84.5%,最低为74.47%;种质资源相似系数为0.5407~0.9151,平均相似系数为0.6846。UPGMA聚类结果显示39个材料可划分成三大部分,其中南紫薇及南紫薇与紫薇产生的杂交品种被划分为第Ⅰ组,福建紫薇及福建紫薇与紫薇产生的杂交品种划分为第Ⅱ组,所有紫薇种间的杂交品种划分到第Ⅲ组。本实验表明AFLP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上较为准确地体现紫薇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AFLP分子标记在玉米优良自交系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本文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17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4个AFLP引物组合分别扩增出30、 30、 44、 41条多态性带,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36.25条带, 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45条带, 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17个自交系完全分开。 利用AFLP数据、 进行聚类分析, 将17个优良自交系聚为6群, 结果表明, 用AFLP标记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AFLP方法对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的4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8个亲本共12个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清晰的DNA扩增指纹图谱。在AFLP分析当中,共采用了10个EcoRI 3/MseI 3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数在62~95条之间,平均为85.3条。并从这1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一个引物组合,能够用来对供试4个玉米杂交种进行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从而证明了AFLP技术在玉米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可行性。该项技术应用于玉米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在国内尚属首次。其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好,检测分辨率高等优点.很适合于玉米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是今后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鉴定的发展方向,应加大其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0.
甘蓝品种的AFLP指纹鉴别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AFLP技术分析了来自全国9个栽培地区的44个甘蓝主栽品种,共筛选了40对E 3/M 3引物组合,多态性条带的数量从0条到15条不等。其中引物组合E-AAC/M-CTA是甘蓝品种中多态性最高的引物,有1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的百分率为30%,但该引物不足以区分44个供试的甘蓝品种。同时筛选了11组E 2/M 3对引物组合,其中引物组合E-AG/M-CTC产生了13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以E-AAC/M-CTA和E-AG/M-CTC这两对引物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构建了44份甘蓝品种材料的指纹图谱,此指纹图谱可以将供试的44份材料一一区分。  相似文献   

11.
应用AFLP技术检测莲藕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AFLP技术对12个莲藕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0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应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72条带,其中64条为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36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12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它们的系谱关系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东亚甘薯品种AFLP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新型能源作物,由于遗传背景知识的缺乏,甘薯遗传改良受到限制,东亚是世界上甘薯种植最集中的区域,因此有必要了解东亚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和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AFLP标记对43份来自东亚地区的甘薯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0对AFLP引物扩增出30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占71.7%,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2.0条多态性带,表明AFLP标记是一种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的高效方法。供试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938-0.3359,平均为0.2302,利用UPGMA法可以将供试品种聚为5个组群,表明供试品种遗传多样性程度丰富,东亚甘薯育成品种之间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高于国家或地区品种内的遗传距离。韩国品种与其它东亚国家或地区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远。供试品种中,中国大陆品种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作者认为我国甘薯品种改良,应注重与韩国资源的交换,同时在亲本组配中避免少数品种人为过度利用,以保持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甘薯品种改良进度。  相似文献   

13.
贺学勤  刘庆昌  翟红  王玉萍 《作物学报》2005,31(10):1300-1304
用RAPD、ISSR和AFLP标记对系谱关系明确的7个甘薯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24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9对AFLP引物分别扩增出173、174和168条多态性带。3种分子标记在检测甘薯品种间遗传差异上相关程度高,其中RAPD与ISSR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328。用ISSR标记估计的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1286~1.0932,平均0.4883,大于其余2个标记的估计值。3种分子标记皆可揭示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其中ISSR标记产生的聚类图与系谱图最吻合,认为ISSR标记更适于分析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28对EcoR I/Mse I 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64对Pst I /Taq I 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对作图亲本24-3、B4及其杂种F1进行了分析,统计了两种限制酶组合的扩增总带数、多态性带数及多态性率。秩和检验结果说明,两种限制酶组合AFLP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总带数无显著差异,而多态性条带数目以及多态性率均有极显著的差异。证明尝试不同的限制酶组合可望揭示出花生品系材料间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30个苹果砧木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用于扩增,共获得19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6条,多态性率为88.4%。扩增结果显示,3对引物组合在12个砧木中扩增出特征带,且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砧木鉴别开,表明AFLP技术用于苹果砧木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对供试砧木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为中国优良苹果砧木资源的进一步收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SSR和AFLP分析玉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利用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两种分子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利用筛选出的40对SSR引物,检测到了202个等位基因。用12对AFLP引物组,检测到了444条有多态性的带。SSR和AFLP分子标记均有很高的多态性,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达0.60,而AFLP多态性带比例是72%。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将玉米种质划分为5组,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两种分子标记划分的结果也相近。研究认为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系统均适合于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主要对AFL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用该体系筛选适用于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引物。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模板DNA160ng,37℃酶切连接12h;预扩增体系中dNTP浓度为0.2m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U;选择性扩增体系中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引物终浓度为2.5ng/μL。利用优化后的AFLP反应体系,以5个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筛选选择性引物,可以从81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6对条带丰富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本研究为种质资源鉴定、马铃薯遗传多样性以及马铃薯抗病性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SRA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多态性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采用SRAP标记对甘蓝型油菜品种1141B、垦C1、32B和32C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3~36对比较清晰的扩增带,20对引物组合共产生419条扩增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0.95条。20对引物组合共产生多态性带116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3~10条,平均5.8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8.75%~38.89%,平均为28.23%。用24对引物组合对组合1141B×垦C1构建的F2群体各单株多态性进行了分析,F2群体多态性标记75条,平均为3.12条。用卡平方测验检测F2群体各单株标记基因型频率是否偏离了期望比例1∶2∶1(共显性标记)和3∶1(显性标记)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仅有1个SRAP标记偏离了1∶2∶1分离规律,仅占1.33%。试验结果表明,SRAP标记适于进行油菜品种的多态性分析和图谱构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的适宜AFLP-Pst I/Mse I引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PCR的DNA指纹鉴定技术AFLP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分子系统发育和品种鉴定等方面.为了筛选出大白菜适宜的AFLP引物组合,研究以抗根肿病大白菜双单倍体CR Shinki、感病自交系94SK及其后代F2构成的纯合抗病和纯合感病DNA混合池为材料,利用256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每个组合检测到55条带,共扩增13 079条带,平均每1 000条带检测到1.30个根肿病抗性基因连锁标记;多态性带数为3 167条,双亲间多态性频率约为0.24;扩增带数与多态性带数呈线性正相关,引物组合中的不同GC含量与扩增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并表现出线性负相关.筛选出的适宜5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 381条带,占总扩增片断的33.50%,平均每对扩增出83条,其中9个组合扩增出与抗根肿病基因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种质YW243抗条锈病新基因的AFLP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新种质YW243抗条锈病新基因对条锈菌具有较宽抗谱,对26个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菌系免疫到近免疫,与已知基因系抗病谱不同,可能为新的基因或基因组合。遗传分析表明,YW243对条锈菌条中31号小种的抗性由显性单基因YrX控制。通过BSA法对1056对MseI/EcoRI AFLP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7对引物可扩增出多态性片段,通过对F2群体单株遗传连锁分析和作图软件分析,结果表明,2个AFLP 标记M54E63-700、M54E64-699与YrX连锁较紧密、遗传距离为9.27 cM,为该基因的精细作图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