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试验选用特优559、国丰一号、丰两优一号和绿优1号等水稻品种,分别代表杂交中稻的早、中、迟熟3种类型,研究了皖东、沿淮、江淮丘陵和皖西山区等4个不同生态区域的杂交中稻适宜播栽期。结果表明,皖东稻区各类型品种的播栽期均宜在4月底以前;沿淮稻区早熟类型的宜在5月5~15日,中熟类型宜在4月15日至5月5日,迟熟类型的应在5月5日前播种;江淮丘陵稻区迟熟类型宜在4月上旬、中熟类型宜在4月25日前播种;皖西山区各类型的播栽期均可在4月25日前播种,早熟类型的最佳播期宜在4月25日左右,中、迟熟类型的最佳播期为4月15日。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机插秧不同播期对安全齐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旱育秧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机插秧在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对油茬稻水稻机插用秧的适宜播种期及安全齐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茬稻机插用秧在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移栽,8月中、下旬月平均温度达23℃以上,即可保证安全齐穗,且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宁夏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时期。[方法]以17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分7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产量、产量结构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宁夏地区4月23日至6月23日播种大豆均可正常成熟,其中4月23日至5月13日播种大豆产量较高;随着播期延迟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递减趋势,生育天数缩短。[结论]宁夏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试条件下皖稻68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皖稻68生育期天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递减,但推迟到6月14日播种仍可正常成熟;移栽密度对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不同播期同期栽插的,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因秧龄长短的原因,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递减;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增加穗数而增产。本试验条件下皖稻68作为沿淮麦茬稻栽培,育秧移栽的以5月5日和15日播种,移栽密度为30.0万/hm2和40.0万/hm2产量最高,机插秧以5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直播稻以6月4日至14日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迟熟中粳新品种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技术。[方法]以宁粳7号为材料,从不同播期试验、机插秧不同播量试验、机插秧不同密度试验、播量和密度交互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宁粳7号6月份播种,产量降低显著,机插秧播种量75、100 g/盘时产量较高;宁粳7号机插秧中播种量100 g/盘,配合移栽株距11 cm时产量最高。[结论]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机插秧移栽行距固定为30 cm时,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移栽株距11 cm。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针对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为湖北省春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和1990—2010年春玉米观测站生育期观测数据,构建多年平均气象要素栅格数据库并确定当地初播期。以7 d为步长,基于气象要素栅格数据对全省春玉米5个不同播期的气候适宜度进行空间计算,并统计各台站不同播种期春玉米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确定春玉米不同播期遭受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综合考虑春玉米气候适宜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结果,采用加权平均多指标法计算综合指数,选取综合指数最高的作为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中部及北部、鄂东南大部、鄂东北东部局部地区最适宜的播期为3月5—10日。鄂东北的孝感市大部、黄冈市部分地区、江汉平原的荆门市东北部、鄂西南的宜都市、鄂东南南部局部地区最适宜的播期为3月11—20日。最适宜的播期在3月下旬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的荆门市西北部和荆州市的南部、鄂西北的襄阳市南部等地。鄂西地区及鄂东北的随州市最适宜播期主要集中在4月上中旬。最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的地区比较少,零散分布于鄂西地区。全省大部春玉米适宜播期主要集中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极少部分地区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播种,结果与全省各地实际播期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武运粳2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机插秧等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期直播稻的分蘖发生速度、高峰苗数均明显大于手栽秧和机插秧,这是直播稻有效穗数大于手插秧和机插秧的重要原因,而分蘖成穗率直播稻显著低于手栽秧和机插秧。直播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大多显著小于手栽秧和机插秧。不同播栽方式水稻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机插秧、手栽秧、直播稻,直播稻适当早播,能够提高产量。从经济效益看,机插秧的经济效益最高,直播稻虽然投入的成本较少,但由于其产量较低,因此经济效益不高。通过适当早播,提高直播稻的产量,可以增加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不同播期和方法的水稻机插秧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育苗的最佳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佳育苗方法为普通旱育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索艾玛土豆1号适宜本地区的种植时间。【方法】以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艾玛土豆1号脱毒一级种薯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播期对该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马铃薯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第3播期5月7日(6698. 13 kg)第4播期5月17日(2311. 16 kg)第2播期4月27日(1438. 5 kg)第1播期4月17日(1336. 45 kg)第6播期6月6日(1208. 16 kg)第5播期5月27日(1026. 07 kg)第7播期6月16日(1011. 17 kg)。【结论】在日喀则市自然条件下,艾玛土豆1号最适播期是第3播期,即5月上旬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
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晚粳糯杂交组合浙优12的适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期播种可获高产,且收获期早;5月中旬播种,结实率产量偏低;6月中下旬播种,产量居中,但收获期偏迟,成熟易受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表明,在秋覆膜马铃薯种植中播期不同对其生长特别是干物质积累,淀粉含量和最终产量影响较大。其中播期在4月25日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及淀粉含量含量最高,分别为23.063%和17.295%,播期在6月1日最低,分别为21.419%和15.652%。播期5月5日的马铃薯收获产量最高,为2088kg/667m2,播期4月5日产量最低,为1952kg/667m2。由此可以看出,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不同播期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东海县直播稻适宜播期为5月20日至6月10日,最佳播期为6月1日。在5月20日之前或在6月10日以后播种,直播稻产量均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同安区汀溪镇地处半山区,温、光、水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中稻—紫长茄水旱轮作,既保证粮食生产,又可使蔬菜能常年种植,减少病虫为害,提高地力。一、合理安排播期中稻在5月上旬初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插秧,9月上中旬收获,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紫长茄在8月中下旬播种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下旬开始采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不同直播播种期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赣油杂5号的成熟期推迟,花期和全生育期缩短;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角果长度、角粒数和角粒重表现先增后减;10月15日前播种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10月下旬以后播种处理减产显著。因此,赣油杂5号的适播期较长,最适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土豆-玉米-大白菜3种3收栽培模式是根据土豆、玉米、大白菜的生产特性,合理安排茬口播期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模式.土豆,3月中上旬播种,8月中上旬收获;玉米,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收获;大白菜,8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中旬收获.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玉米进行不同播期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生育进程加快,各生育时期也相应缩短,产量逐渐降低。海城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生长发育适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扬辐粳8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进程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扬辐粳8号的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末至5月下旬初;播种时间太早或太迟均会由于结实率低、穗粒数不足导致扬辐粳8号极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8.
播种期对玉米优良品种的产量有重大影响。德美亚1号是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和内蒙积温相近地区最重要的玉米主栽品种。本试验于2015年在嫩江县研究了4月30~5月30号间7个播种期的德美亚1号的产量和生育期。结果表明,德美亚一号在嫩江的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既可以获得高产,又不会推迟熟期。生产上4月份播种属于盲目早播,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盘锦稻区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探讨机插秧高产适宜播期与移栽期,以盐丰47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移栽期配置,测定其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为4月18日、移栽期为5月19日,播期为4月18日、移栽期为5月24日,播期为4月11日、移栽期为5月19日的处理,秧苗个体健壮、叶面积指数适宜、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每穗粒数适中,进而显著增加了群体总颖花量,且千粒质量也较高,因此理论产量、实际产量都较高,其中播期为4月18日、移栽期为5月19日的处理4产量最高,为11.7 t/hm~2,比处理5、1、2、6、9、8、3、7分别高4.74%、6.95%、9.96%、13.36%、15.26%、17.94%、19.02%、33.87%。  相似文献   

20.
荠菜以春、秋栽培为主。春荠菜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至5月下旬收获;秋荠菜在8-9月播种,早播的当年秋季和冬前收获,迟播的可越冬至翌春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