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我国著名油菜专家、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殿荣主持选育的高油双低杂交油菜“秦优7号”,自2005年开始,已连续四年成为全国适应区域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油菜杂交品种,截至2008年,已累计在黄淮和长江流域推广种植4375.1万亩,创经济效益41.54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超级杂交油菜种由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武汉分中心杂交优势利用课题组研究成功. 课题组提出了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GCMS)的科学构想,并依此创建出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在发现生态型雄性不育现象后,选育出生态型雄性不育系AB1,它具有育种周期短、效率高、易选配出高产组合、制种产量高、种子生产风险小等优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油菜杂交种选育体系. 课题组对超级杂交油菜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也十分独特.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富饶的关中大平原腹地,渭水流域,它东至潼关西至灵山,人杰地灵,渭水数百里,井渠交灌,政府重视农业,民众精耕细作,园田化管理,盛产小麦、油菜,苹果,素称陕西的粮袋子,油罐、果蓝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以前关中平原广种白菜型油菜后,又推广甘兰型胜利油菜,那时在油菜开花流蜜期,新法饲养的框式中蜂一般可取蜜4-6次,油菜已成为当地大宗蜜源而备受蜂业界关注。至九十年代以后推广杂交油菜秦油系列,虽然中蜂饲养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群势壮而旺,油菜播种面积大增,长势空前好,油菜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杂交油菜蜜少,中蜂群在油菜花仅取蜜1-2次,有…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B.napusL.)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主要油菜类型之一。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甘蓝型油菜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光条件有较大差别。我国于解放初期从日本引进甘蓝型油菜,经与我国白菜型油菜一南方油白菜(BrassicachinesisvarolefferaMak)杂交改良后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类型。我国于1978年起从国外引进甘蓝型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苷含量)种质,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皖油六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5年,用加拿大双低白菜型油菜品种托品(Tobin)和我国双高白菜型油菜品种武油一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低硫品种。1992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油六号。1993年...  相似文献   

6.
1、贯杂二号 贵杂二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油料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亩产列为贵州省区试第一,已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农业部列为“九五”油菜推广良种之一,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相适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利用杂交优势,是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重要增产手段。例如:农业生产中已普遍运用的杂交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杂交西瓜……畜牧业生产上运用的杂交猪、杂交牛、杂交鸡等等。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蜜蜂杂交优势的利用。 养蜂生产与气候,蜜源关系密切。许多试验表明,不同的杂交种蜂群,对蜜源气候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同一血统构成的杂交种蜂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杂交油用向日葵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短、产量稳定;葵籽出油率高、品质优等优点,在欧美国家广泛种植,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食用油脂。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引进杂交油葵,大面积试种获得成功,连年单产超过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杂交油葵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比例青贮饲料对江汉杂交水牛的育肥效果,筛选出适合育肥牛用的青贮饲料配方,带动青贮饲料产业的发展,促进草食动物的良性循环,开展了青贮玉米饲料与青贮油菜饲料饲喂水牛的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组(75%青贮全株玉米+25%青贮油菜)日增重最高,D组(100%青贮油菜)日增重最低,A组与D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混合青贮饲料比单一青贮饲料日增重效果更好,且75%青贮全株玉米+25%青贮油菜对江汉杂交水牛的育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江油市重华镇是川西北一个山区集镇,位于东经104°48’,北纬31°57’。共有9个行政村,总人口17 441人,5 616户,耕地面积1 104 hm2,林地2 825 hm2,年降雨量900~1 000 mm,无霜期270 d,主产小麦、油菜、水稻、玉米,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2001年,四川某种业公司借助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在该镇的广利村、双板村、石坪村、福胜村建立杂交制种油菜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中油6306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不育系为8908A,恢复系为R6,由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引进。  相似文献   

12.
<正> 油菜为十字花科一年生作物,是由芸苔与菜甘兰杂交而得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它在公元前4000年已为人所知。在十七世纪初由西欧传到苏联。长期以来,油菜作为油料作物而进行栽培,但从六十年代开始,作为饲料作物,其作用越来越大,在早春(4月)和晚秋(10~11月)用以获得高蛋白饲料,当作绿肥,作为极好的蜜源作物。  相似文献   

13.
崇庆县从1971年开始进行蜂种改良工作,采用输送卵虫法培育“喀意”杂交蜂。通过在川西平原的油菜、山区的山花和长途转地采蜜的试验对比,证明“喀意”杂交蜂比本地意蜂增产36—40%,深受广大养蜂员的欢迎。我们采用输送卵虫的新方法,将K—6901纯种蜂王的卵虫输送到安乐、大划、元通、羊马等8个引种点,供生产单位到引种  相似文献   

14.
化学杂交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辛金霞  戎郁萍 《草业科学》2010,27(3):124-131
对化学杂交剂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化学杂交剂作用机理、存在问题及在牧草杂交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化学杂交剂的发展经历了对已知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作物雄性不育的研究、专门开发新化学杂交剂化合物和应用化学杂交剂育种3个阶段。化学杂交剂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资料表明,化学杂交剂EXP可以阻止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体内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致使雄性败育;SC2053、BAU-2、GENESIS使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粉生活力下降、降低花药脯氨酸含量和酶活性等可致雄性不育。化学杂交剂在牧草育种上应用不多,主要集中在去雄效率的探讨上,在杂交育种获得杂交种子方面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15.
蜜蜂授粉提高“郑杂油一号”制种产量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大田栽培的油菜产量,而且对提高杂交油菜的制种产量也十分有利。本试验结果证明,蜜蜂授粉可成倍地提高“郑杂油一号”制种产量,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荚率和单荚结实率,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而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杂种优势利用于农牧业中已很普遍,如推广杂交水稻、玉米、油菜 ,杂交鸡、猪、牛、羊等。在养蜂生产中,国内外都有成功利用杂种优势的例子。如美国育成米德耐和斯塔莱茵杂交种,产量较双亲增加30 %以上。北京地区20世纪60年代较大面积用高加索蜂和意蜂杂交,培育了高意杂交蜂,比意蜂增产30 %以上。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马德风先生在四川崇庆县大面积推广喀意杂交蜂,比推广前总产量净增1.7倍。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带,根据生态情况,也培育了一些杂交组合,有“高喀”“意高”“喀意”和“安·塞…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在油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SjFer)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从cDNA文库中扩增SjFer基因,与T载体连接并测序。常规方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SjFer/pBI121,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油菜子叶,组织培养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转化植株。转化植株通过PCR和Northern-blot杂交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jFer可在油菜中正确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油菜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6日讯,澳大利亚基因技术管理处(OGTR)目前正在就拜耳作物科学转基因作物DIR 138的申请进行评估,该申请涉及In Vigor~x Tru Flex~Roundup Ready~油菜品种的商业化。新的油菜品种是以GM In Vigor~和GM Tru Flex~ Roundup Ready~为父母本杂交选育而成,此前该品种的父  相似文献   

19.
1互助县生态环境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拔2 1004 370 m,年平均气温4℃,昼夜温差大,年内无霜期70120 d,绝对无霜期80 d,年降水量500 mm,全县耕地面积7.029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油菜、蚕豆,燕麦、马铃薯等,可利用天然草场7.6万hm2,是理想的养牛基地。2杂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青贮饲料油菜对肉牛增重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西门塔尔杂交牛、夏洛莱杂交牛共5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每日基础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对照组粗饲料为青贮全株玉米,试验Ⅰ组为油菜和稻草复合青贮;试验Ⅱ组为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预饲期16 d后称初试体重,正式期62 d后称终试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头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10%和降低9.47%(P0.05);试验Ⅰ组平均每头牛增重较试验Ⅱ组多35.16%(P0.05);试验Ⅰ组粗、精饲料耗料量较其他两组分别降低26.23%、18.31%和12.80%、55.50%(P0.05)。综上所述,饲喂青贮饲料油菜肉牛日增重更快,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