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乳的滋味、气味是衡量奶牛健康和牧场生产管理的指标,也是《生乳质量标准》中重要的感官指标,影响成品牛奶的口感和质量。进行牛奶异味研究,有效控制生鲜原料奶风味产生的影响因素,研究解决生乳异味问题,是提高生乳品质,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生乳滋气味的概念、分类、检验方法、产生原因分析,为奶牛场饲养管理、原奶品质把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乳的滋味、气味是衡量奶牛健康和牧场生产管理的指标,也是《生乳质量标准》中重要的感官指标,极大影响成品牛奶的口感和质量。本文介绍了生乳滋气味的概念、分类、检验方法、各种产生原因的分析,为奶牛场饲养管理、原奶品质把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奶牛场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奶牛场。其主要特征是牛奶产品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奶产品的品质优良具备本身天然的风味和营养特点,牛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其关键性的具体生产配套技术应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异常气味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却使居住很近的农村家庭不能忍受。因此,家禽生产者都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控制异常气味措施,尽力免除邻居的烦恼。 1 来源 家禽生产中有些异味由家禽本身产生,也有些是由饲料产生,但主要还是产生予粪便和堆肥。  相似文献   

5.
一、卫生是牛奶质量的关键因素奶牛场的整体清洁是确保牛奶质量的必要条件。如果奶牛群和奶牛场周围的环境都是清洁的,奶牛就全很健壮,所生产的牛奶就会是优质牛奶。奶牛场主及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清洁地生产牛奶是与奶牛场经济效益有关的大问题。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牛奶往往是低价格的牛奶。二、牛奶杂质和细菌的来源在奶牛场同牛奶有接触的水、奶牛及其乳房、苍蝇、昆虫、挤奶员,挤奶用具和牛奶的存贮设施等,都是牛奶产生杂质和细菌的根本原因。清洁饮用水是奶牛场卫生综合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确保人畜饮用安全可靠的清洁水,且必须有足够  相似文献   

6.
奶牛生产方式是影响奶牛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兰州市晏家坪奶牛养殖小区、甘肃农业大学实验奶牛场、兰州市个体养殖户三种不同类型奶牛场的牛奶乳脂率及酸度指标分析,表明不同生产方式下牛奶质量差别较大,以相对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奶牛养殖小区牛奶质量最好,个体养殖户牛奶质量较差。因此,在奶牛生产中,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是保证牛奶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奶牛场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范围内比较接受的衡量奶牛场是否达到规模化的指标是人均奶牛饲养量50头.国内传统的奶牛场人均为12~15头。建设规模化的奶牛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牛奶消费市场的需求,只有生产出优质牛奶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关注优质牛奶的生产;二是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建设规模化奶牛场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所谓无公害牛奶,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经初加工的牛奶。其主要特征是:牛奶产品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奶产品的品质优良;具备本身天然的风味和营养特点:牛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本文现将规模奶牛场无公害牛奶的生产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不同奶牛场、不同季节牛奶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探讨牛奶中氨基酸含量受其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改善乳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集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西安6个地区奶牛场春季和夏季的奶样,经盐酸水解后采用日立L-89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试验数据通过SAS 8.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牛奶中的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13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奶牛场春季和夏季互作效应对牛奶中氨基酸各组分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因此,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季节因素对牛奶中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优质的牛奶开始于牧场,离开牧场,牛奶质量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善。标准牛奶喝起来应是味甜、口感清爽,食后无异味。但由于牛奶变质、牧场生产环境及牛奶加工工艺等一系列因素,牛奶异味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因此,对牛奶生产者来说,有必要了解牛奶异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商品牛奶生产,特别是大量发展个体奶牛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收购牛奶的质量,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天津市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主要是几个国营奶牛场生产牛奶,牛奶质量比较好,1974—1977年收购牛奶的干物质率在11.8%左右。以后随着牛群的扩大和商品牛奶的发展,牛奶的干物质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牛奶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奶质量是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表现,也是牛奶营养的重要标志。现将近几年我们对乌鲁木齐市牛奶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作简要报道。奶牛场与奶样的采集 1.奶牛场和奶样奶牛场有呼图壁种牛场、乌鲁木齐种畜场、五一农场、104团场、西山农牧场等10个场(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省牛奶中兽药残留情况,试验采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在2003年6-12月份对市售牛奶中兽药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所测定的18种兽药中,头孢氨苄、青霉素-V、磺胺二甲基嘧啶、氨苄西林、青霉素-G、磺胺嘧啶、磺胺甲嗯唑和环丙沙星8种药物的检出率(或超标率)均超过20%。在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对牛奶中兽药残留的影响中发现,3种生产模式(合作社机械挤奶、规模化奶牛场机械挤奶、合作社手工挤奶)生产的原料奶中兽药残留量分别为231.57,457.64,187.33ng/mL,机械挤奶合作社生产的原料奶中兽药残留量显著高于规模化奶牛场和手工挤奶(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场设备是指奶牛场使用的各种专用机器及内部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饲喂、饮水、除粪、挤奶、牛奶冷却、牛奶输送等设备,这些设备已成为奶牛场正常运营和管理十分重要的手段。它们的运用,提高了劳动能力和生产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及成本,也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离开  相似文献   

15.
<正>在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前期的规划设计很重要。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生产繁殖、牛奶质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规模奶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规模奶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规划设计是奶牛养殖业的重要内容。下面对奶牛场选址与规划布局中的注意事项作介绍,供广大从业人员参考。1牧场选址原则牧场选址应符合《畜禽养殖用地政策》《农业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原料奶卫生指标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原料奶的卫生指标根源在奶牛场,但大多数奶农并没有意识到奶牛场规范挤奶程序,保护牛舍环境舒适、干净,维护和清洁挤奶设备是生产优质原料奶的关键,是奶牛场中提高牛奶卫生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个体奶牛场牛舍改进设计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个体奶牛饲养户是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历史短、奶牛场规模相对较小,目前个体奶牛场的牛舍有两种:一种是基本参照现有国营奶牛场牛舍的设计而建造,另一种是因地制宜,利用原有旧房舍,或稍加改造而成。随着个体奶牛场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以及市场对牛奶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类牛舍在设计、改造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已经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个体奶牛场中奶牛的乳房炎、肢蹄百闻不如一见 的发病率较高,受胎率偏低,所生产的牛奶的卫生质量普遍较差等,为了进一步促进个体奶牛场的发展,保证在个体奶牛场生产出体质牛奶、延长奶牛的利用年限、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结合畜牧业发达国家散放式牛舍的某些特点和我国个体奶牛场的饲养实际,就当前个体奶牛场的设计和改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鉴欧洲奶牛场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介绍1例中等规模现代化奶牛场的科学布局、规划、设计方案,以期对我国现代化奶牛场的建设有所借鉴和帮助,更有利于提高和保证我国牛奶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对成就高品质的牛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细菌数尽可能降到最低.这是我们要控制的目标。当然,牛奶中也不能有任何掺杂使假的成分。牛奶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奶牛场,一旦牛奶离开奶牛场.乳品企业就没有办法把牛奶质量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奶牛场是集中饲养牛群和组织奶牛生产的场所。要想养好高产奶牛,必须为奶牛提供适宜生活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修建奶牛场,应按照奶牛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来综合安排,合理布局,搞好奶牛场区的设计和施工,为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生产出优质牛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