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置0 (CK)、20、40、60、80 mmol·L-1浓度复合盐碱溶液(NaCl、Na2SO4、NaHCO3、Na2CO3混合液)对39个苜蓿品种(系)种子进行萌发期耐盐碱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鲜重为评价指标,探究复合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及耐盐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浓度增加,各指标均下降;当复合盐碱浓度为60 mmol·L-1、pH为9.3时,各耐盐碱指标在苜蓿各品种(系)间差异显著,是开展苜蓿耐盐碱性鉴定适宜的浓度;根据以上指标耐盐碱系数的加权隶属函数值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及耐盐碱级别划分,鉴定出种质“岩石”“标靶”和“阿迪娜”为高度耐盐碱型,种质“中苜1号”“DS310FY”“盐宝”“草原1号”及“Magnum CR”为耐盐碱型。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新疆盐渍土地并促进枸杞大面积推广栽培,以新疆精河枸杞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盐溶液中的发芽情况。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测定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当NaCl溶液浓度在20~60 mmol·L-1时发芽率、发芽势和20~40 mmol·L-1时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但是差异不显著;NaCl溶液浓度在80~100 mmol·L-1时,精河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于对照,且除80 mmol·L-1时发芽指数外均差异不显著(P>0.05);NaCl浓度达到120 mmol·L-1时精河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低于对照,发芽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Na2SO4盐溶液处理时,溶液浓度在20~120 mmol·L-1范围内精河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Na<...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高产优质耐盐碱玉米新品种富民105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盐碱胁迫浓度的筛选。富民105是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以Fm1101为母本、F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7―2018年参加吉林省高密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674.9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3.9%。2018年参加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941.7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1%,增产显著。在0,50,100,150和200 mmol·L-15个不同浓度的Na2CO3盐碱溶液模拟胁迫环境,比较盐碱胁迫下玉米品种苗期的盐害情况,筛选出在100 mmol·L-1的Na2CO3胁迫下富民105比对照先玉335叶片持绿性更好,耐盐碱性更强。201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90027。该品...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种源胡杨种子萌发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NaCl胁迫下的相关研究为目标。在南疆、北疆选择11个种源,对不同种源种子进行发芽测定,选定发芽率较高的种源,并其不同NaCl浓度(0、50、100、150、200、225、250、275 mmol·L-1及300 mmol·L-1)下进行盐胁迫,在1/2MS培养基上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1)11个种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由8、9和11种源的种子活力较高,平均发芽率分别为55.0%、55.8%和78.0%。种子发芽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降水量与发芽率表现显著的正相关;2)在NaCl胁迫下,种源9和种源11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变化,当NaCl浓度为50 mmol·L-1时种源9的相对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CK(121.58%)。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发芽受不同程度的抑制,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NaCl浓度为50~150 mmol·L-1时种源间有显著差异,NaCl浓度升到275 mmol·L-1和300 mmol·L-1时种源11发芽势为7%和5%,发芽指数为1.4和1.1,而种源9为0。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除了50 mmol·L-1浓度外,种源9的盐害率均高于种源11,说明在种子发芽期间,种源11不但发芽整齐而且更耐盐胁迫。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究骏枣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在骏枣盛果期分别设计0、60、120、180、240、300 mmol·L-1的NaCl和NaHCO3混合盐溶液来模拟土壤盐碱复合胁迫环境,分析不同胁迫水平下骏枣叶片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下,骏枣叶片的厚度、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随着胁迫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海绵组织厚度和细胞结构疏松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混合盐溶液高于180 mmol·L-1时,叶绿体内的嗜锇颗粒数量明显增多,且体积变大,基质片层结构松散;同时,随着胁迫水平的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光合限制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在240、300 mmol·L-1高胁迫水平处理下,叶片初始荧光(F0)显著升高,而最大荧光(Fm)、Fv/Fm、Fv/F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砧木品种苗期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评价不同葡萄砧木耐盐碱性,筛选强耐盐碱品种。【方法】以SO4、5BB、3309M、110R、101-14 MG、河岸7号、St.George、5C、1103P等9个葡萄砧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技术,定期浇灌混合盐碱液(100 mmol/L,NaCl∶Na2SO4∶NaHCO3 =1∶2∶1)进行盐碱胁迫,浇灌清水为对照,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及叶片、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根据混合盐碱胁迫和浇灌清水条件下各项指标的耐混合盐碱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葡萄砧木品种耐盐碱性。【结果】在混合盐碱液(100 mmol/L,NaCl∶Na2SO4 ∶NaHCO3=1∶2∶1)胁迫处理下,5BB、110R、5C、101-14MG和1103P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以110R、5C、101-14MG、1103P降幅较大;110R、5C、1103P、St.George气孔导度降幅较大,胞间CO2浓度升幅也较大。各葡萄砧木叶绿素质量分数、单叶质量、新梢干物质、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叶绿素质量分数以河岸7号降幅最小;植株生长指标以河岸7号和5BB降幅较小;根系生长指标以河岸7号、3309M降幅较小;根系活力以3309M、河岸7号、101-14MG降幅较小,均在30%以下。其他指标各品种间表现各异;相对含水量以1103P降幅最大;叶片相对电导率以3309M、101-14MG升幅较大,丙二醛含量升幅也较大,河岸7号、5C变幅较小。不同砧木品种11个混合盐碱系数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提取信息量达93.315%,9个葡萄砧木品种按照耐盐碱性的强弱分为3类。第Ⅰ类属于强耐盐碱型。第Ⅱ类属于中度耐盐碱型,第Ⅲ类属于不耐盐碱型。【结论】河岸7号属于强耐盐碱品种,5BB、5C、St.George 、3309M属于中度耐盐碱品种,SO4、1103P、101-14MG、110R属于不耐盐碱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木醋液对盐碱条件下芸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试验以“龙芸14”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0、25、50、75、100和125 mmol·L-1的混合盐碱(NaHCO3与Na2CO3的摩尔比为9∶1)溶液进行萌发期盐碱浓度筛选试验,筛选出芸豆萌发期的最适盐碱胁迫浓度为100 mmol·L-1。继而在100 mmol·L-1的盐碱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木醋液,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CK)、木醋液稀释20倍(A+W20)、40倍(A+W40)、60倍(A+W60)、80倍(A+W80)、100倍(A+W100)、120倍(A+W120),分别测定木醋液处理后的芸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探讨木醋液对盐碱胁迫下芸豆种子生长抑制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了芸豆种苗早期的生长,100 mmol·L-1的胁迫处理作用明显且能保证芸豆种子的存活,与CK相比,A处理的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较CK分别降低了88.88%、75.42%、71.41%、...  相似文献   

8.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用3个浓度的混合盐碱溶液(30、40、50 mmol/L)以及对照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度,并通过隶属函数标准差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碱浓度40 mmol/L为紫花苜蓿受盐碱胁迫萌发的临界浓度;盐碱浓度50 mmol/L为紫花苜蓿萌发的极限浓度;供试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度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4个指标与紫花苜蓿耐盐碱性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1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碱强弱依次为公农1号惊喜金皇后WL343HQ北极熊公农5号旱地斯贝德3010阿尔冈金先行者MT4014巨能2驯鹿巨能7英斯特。  相似文献   

9.
姚远  徐月乔  王贵  孙伟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3):2584-259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松嫩草地灰绿型羊草和黄绿型羊草根际效应差异及其对光合生理活动和生长的影响,为适合于盐碱退化草地改良的羊草生态型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方法,共设置对照、中度盐碱胁迫和重度盐碱胁迫3个处理,中度盐碱胁迫处理通过40 mmol·L-1NaCl溶液、40 mmol·L-1Na2CO3溶液、360 mmol·L-1Na2SO4溶液和360 mmol·L-1NaHCO3溶液,按1 : 1 : 1 : 1混合施加实现,重度盐碱胁迫处理通过200 mmol·L-1的NaCl溶液、Na2SO4溶液、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按1 : 1 : 1 : 1混合施加实现,处理时间为30 d。测定分析不同处理间2种生态型羊草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pH、电导率、总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植物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结果】 2种生态型羊草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有效氮及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在中度盐碱胁迫处理下均显著高于重度盐碱胁迫处理,且均显著低于对照。2种生态型羊草在各盐碱处理条件下根际土壤pH均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有效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灰绿型羊草的pH根际效应在对照和中度盐碱胁迫处理下均显著大于黄绿型羊草。灰绿型羊草的有效氮根际效应和微生物碳根际效应在2个盐碱胁迫处理下均显著大于黄绿型羊草。2种生态型羊草的净光合速率在中度盐碱胁迫处理下均显著高于重度盐碱胁迫处理,且均显著低于对照。黄绿型羊草的净光合速率伤害率均显著高于灰绿型羊草。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中度盐碱胁迫处理下均显著低于重度盐碱胁迫处理,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灰绿型羊草的叶片脯氨酸敏感指数在重度盐碱胁迫处理下显著高于黄绿型羊草。灰绿型羊草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敏感指数和渗透压在2个盐碱处理下均显著高于黄绿型羊草,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盐碱胁迫处理下,2种生态型羊草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盐碱胁迫条件下,黄绿型羊草的株高和地下生物量的损失率显著高于灰绿型羊草。【结论】 相对于黄绿型羊草,灰绿型羊草能通过根际效应有效地缓解盐碱胁迫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表现出更强的耐盐碱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缓解高温胁迫伤害的最佳SA浓度。研究喷施0.5,1.0和2.0 mmol·L-13种不同浓度的SA溶液,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处理后,测定盆栽白术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扫描参数及根系活力,研究水杨酸(SA)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种苗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对叶绿素荧光测定的Fv′/Fm′、ΦPSⅡ、NPQ三个参数,高温胁迫下CK组NPQ值均大于处理组,而CK组的Fv′/Fm′和ΦPSⅡ值均小于处理组,且与对照组相比喷施0.5 mmol·L-1的SA溶液效果最为显著。喷施0.5 mmol·L-1SA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种苗根系表面积能起到促进作用,喷施1.0 mmol·L-1SA的促进作用在根长、投影面积及平均直径方面的作用较显著。同时喷施1.0 mmol·L-1 SA溶液的白术种苗根系活力的数值最高。综上,0.5 mmol·L-1的SA能缓解高温对白术苗伤害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盐胁迫下,氯化钙浸种对荆芥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荆芥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0、2.5、5、10、20、40 mmol·L-1)浸种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单纯盐胁迫处理相比,氯化钙浸种处理后荆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荆芥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幼苗中丙二醛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由此表明,氯化钙浸种对NaCl胁迫均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中20 mmol·L-1氯化钙浸种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荆芥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膜系统损伤程度,增强荆芥幼苗的抗盐性,为荆芥在盐渍土地区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以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为功能性成分的GGR微量元素拌种剂(玉米专用)和GGR含氨基酸水溶肥(玉米专用)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与大田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GGR微量元素拌种剂(玉米专用)和GGR含氨基酸水溶肥(玉米专用)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玉米播前拌种和叶面追肥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苗期幼苗株高、茎粗、根系数量、壮苗指数、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等生长指标,最终提高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指标。2 g GGR微量元素拌种剂(玉米专用)拌种1 kg、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25 g·L-1尿素+7.5 g·L-1磷酸二氢钾+0.5 g·L-1GGR(玉米专用)、灌浆期叶面喷施25 g·L-1尿素+10 g·L-1磷酸二氢钾+0.5 g·L-1GGR(玉米专用)施肥配比下,玉米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和产量构成指标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水平混合盐碱胁迫对油莎豆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油莎豆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耐盐碱机制与能力,以‘中油莎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总盐量为1.18 g·kg-1的农田土壤作对照,选择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NaCl∶Na2SO4∶NaHCO3∶Na2CO3为12∶9∶8∶1的摩尔比配成混合盐碱,设置3.0、4.0、5.0、7.5、10.0 g·kg-1共5个水平混合盐碱处理,在全生育期对油莎豆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于油莎豆分蘖期、结豆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和光合荧光等指标。结果表明,分蘖期盐碱胁迫对油莎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成熟期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相似文献   

14.
283份小麦品种(系)萌发期耐盐碱性评价及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0 mmol·L-1 NaCl和100 mmol·L-1 NaHCO3/Na2CO3(1∶1)混合溶液分别模拟盐和碱胁迫,对283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盐碱胁迫试验,基于11项性状指标综合分析了小麦种质资源耐盐碱性特点。结果表明:在盐和碱胁迫下,11项指标值在283份小麦种质资源之间差异显著。NaCl胁迫下,胚芽长、胚芽鲜重和胚芽干重变幅较大;碱胁迫下,胚根长、胚根鲜重、胚根干重变幅较大。隶属函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盐碱胁迫下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选取8个变异系数大的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归纳为4个主成分,盐、碱胁迫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2%和83.59%。通过聚类分析,将盐、碱胁迫下283份小麦材料各划分为3类,筛选出10份耐盐碱型材料,分别为白芒麦、f106、和尚头、四方麦、轴包、中梁22、f78、蚰子麦、和尚麦、矮立多。该研究结果为小麦萌发期耐盐碱品种的培育耐及盐碱胁迫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200 mmol·L -1)的NaCl和Na2SO4作为胁迫处理,探讨盐胁迫对湖南稷子苗期K +、Na +吸收与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Na2SO4浓度的增加,湖南稷子叶片、茎鞘和根系中Na +含量均增加,K +含量均降低,K +/Na +均下降。其中,Na +含量与分布表现为根系>茎鞘>叶片,叶片和茎鞘Na +含量显著低于根系,K +/Na +明显高于根系;K +含量与分布总体表现为低盐浓度时茎鞘>根系>叶片,中、高盐浓度时茎鞘>叶片>根系。盐胁迫下根系向茎鞘的运输选择性系数(ST1K,Na)与茎鞘向叶片的运输选择性系数(ST2K,Na)在盐浓度>25 mmol·L -1时均显著高于对照,且ST1K,Na值大于ST2K,Na值。当盐浓度≥125 mmol·L -1时,Na2SO4胁迫下地上部K +/Na +趋于稳定,茎鞘和根系中的K +含量和ST1K,Na值高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叶片和茎鞘中的Na +含量低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ST2K,Na值在Na2SO4胁迫下呈上升趋势,在NaCl胁迫下先升高后降低。因此,湖南稷子幼苗根系对K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收能力;高盐浓度下,湖南稷子对Na2SO4具有更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取多年生骏枣为试材,设计不同浓度(30、60、90、120、150 mmol·L-1)的NaCl和NaHCO3混合盐溶液来模拟南疆土壤盐碱复合胁迫环境,以清水为对照(CK),分析叶片形态和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以期为盐碱地种植骏枣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骏枣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普遍下降,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SOD、CAT活性及可溶性糖、有机酸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SOD、CAT活性在60 mmol·L-1混合盐处理下达到峰值,分别是CK的2.07、1.57倍;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则在90 mmol·L-1混合盐处理下达到峰值,分别是CK的1.49、1.33倍;脯氨酸在120 mmol·L-1混合盐处理下达到峰值。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在0~150 mmol·L-1混合盐处理下,骏枣植株均表现出较强...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品种垦稻10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10 mmol/L甜菜碱浸种对不同浓度(0、20、40、60、80 mmol/L)苏打盐碱(Na2CO3、NaHCO3)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苏打盐碱胁迫处理抑制了水稻种子萌发,与蒸馏水浸种处理(CK)相比,蒸馏水浸种+40、60、8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处理(S40、S60、S80)降低了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根/芽长,提高了根系相对电导率;而甜菜碱浸种+40、60、8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处理(SBT40、SBT60、SBT80)显著缓解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相同苏打盐碱胁迫条件下蒸馏水浸种处理相比,SBT40、SBT60、SBT80处理的发芽率分别增加了1.40%、1.15%、4.65%(P<0.05),侧根...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葛藤(Pueraria lobate)幼苗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选取来自澳大利亚和我国湖南和江苏的3个不同种源的葛藤为试验材料,设置0.5(常磷)、0.05(低磷)和0.005 (极低磷) mmol·L-1 3种不同KH2PO4浓度处理,测定不同磷处理下3个不同种源葛藤幼苗的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0.05 mmol·L-1磷处理下,3个不同种源葛藤的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等根系指标和叶面积、叶周长等叶片指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表明葛藤具有一定的耐低磷性;在0.005 mmol·L-1磷处理下,湖南和江苏葛藤的根系指标较澳大利亚葛藤受到了明显抑制,但湖南葛藤的叶片形态指标呈增长趋势。3个不同种源葛藤在低磷胁迫下的根和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但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综上所述,澳大利亚葛藤的耐低磷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种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盐渍化土壤生态恢复选取耐盐碱的豆科牧草植物提供参考依据。以田菁、猪屎豆、闽南饲用(印度)豇豆、印尼乌绿豆、决明、鸡眼草和含羞草决明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CK)、50、100、150 mmol·L-1]的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统计每种豆科牧草种子的每日发芽数,计算出累积发芽率、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盐溶液(50 mmol·L-1)能促进田菁和猪屎豆种子起始萌发时间,高浓度的盐溶液(150 mmol·L-1)能延迟猪屎豆、决明、含羞草决明和鸡眼草起始萌发时间,并抑制种子发芽;根据隶属函数公式计算,在NaCl胁迫下,7种牧草种子耐盐性为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猪屎豆>印尼乌绿豆>田菁>决明>含羞草决明>鸡眼草;在Na2SO4胁迫下,7种牧草种子耐盐性为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田菁>决明>猪屎豆>含羞草决明>印尼乌绿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荷花(Nelumbo nucifera)品种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耐受程度,筛选抗性品种,采用盆栽法,以20个荷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100 mmol·L-1(NaCl∶NaHCO3=2∶1)混合盐碱胁迫处理,7 d后测量株高、叶面积、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通过耐盐碱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种荷花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荷花品种单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变异系数差异较大,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外,其余单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综合指标,各综合指标贡献率分别为36.175%、18.709%、13.470%、11.379%、6.610%,累计贡献率达到86.344%。以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值)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荷花品种分为4类,第一类为强耐盐碱型,共计4个荷花品种,第二类为耐盐碱型,共计5个荷花品种,第三类为不耐盐碱型,共计8个荷花品种,第四类为敏感型,共计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