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阜香稻是山东省曲阜市一种古老的农家品种。研究利用香粳9407为对照,对曲阜香稻进行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与香粳9407相比,曲阜香稻熟期偏晚,农艺性状较差,易倒伏,产量低。米质方面,曲阜香稻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粒率偏高,直链淀粉含量偏高,食味评分较低。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分析表明,曲阜香稻的硒、铁、锌的含量高于常规品种。讨论了曲阜香稻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优质中间型烤烟品种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个烤烟品种,从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对几个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9407、吉烟九号、云87田间长势好,经济性状突出,病害轻,原烟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烟叶质量符合中间型烤烟需求,并适合在延边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北小麦种质资源的农艺和品质性状,探讨育种对各性状的影响及其遗传变异趋势,对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中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性状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育种对各性状遗传变异趋势影响各不相同,红粒性状所占比例略有下降,多样性指数升高,长芒、白壳、弱冬性和中熟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抗病性状中,条锈病、...  相似文献   

4.
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有利于促进本地水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提高香稻品种19香的品质与产量,进一步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开展了19香在肇庆地区的种植试验。根据2020-2021年度19香在肇庆地区的种植试验数据,从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熟期、适应性等方面简述了19香在肇庆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并就选种、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及晾晒等方面对19香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常规稻新品种19香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较好、熟期较适中,十分适合肇庆市的气候条件,适宜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对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小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小麦选育品种和地方品种在 4个穗部性状、5种病害性状、6个农艺和品质性状方面都存在较广泛的遗传多样性。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 ,遗传多样性总体上略有降低。但遗传变异方向有很大的不同。穗部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除粒色和株高外 ,选育品种变异性呈下降的趋势 ,而病害性状多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这似乎表明 ,小麦育种与遗传多样性减少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拥有 1 .3万多份小麦地方品种资源 ,应该提高对地方品种的利用 ,努力挖掘其有用基因 ,扩大现代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
《油气储运》2009,(3):4-5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选用品种。适宜山东省种植的品种有圣稻301,圣稻13,豫粳6号,镇稻88,香粳9407等,但品种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铜陵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21年铜陵市引进了金粳515等16个水稻新品种,在统一栽培措施下,比较不同品种生育期、抗性、产量和农艺现状的表现,结合现场鉴定和考种结果,遴选出适宜铜陵地区推广的主导品种。结果表明:长粒香、青香软粳、冷软香粳、光明5245、银香38、武香粳6622、皖垦粳11036、徽软香1号、香软粳2728等9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铜陵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丰富本地优新香稻品种的种质资源,推广适应本地种植的优新香稻品种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引进了5个优新香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方面对供试品种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9香、莉香占、南晶香占、香雪丝苗等优新香稻品种生育期适中,株高、穗长和每穗总粒数等显著高于美香占2号(CK),抗病性好,产量比美香占2号(CK)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肇庆市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甘薯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RAPD分子标记对中国20份甘薯育成品种和20份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农艺性状间均有较大的差异,除地上部性状差异较大外,育成品种产量和薯块干物率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地方品种的薯块可溶性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均高于育成品种,淀粉含量则低于育成品种。利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别获得的育成品种聚类结果与已知品种的系谱吻合度较低,利用RAPD分子标记获得的育成品种聚类结果,与已知甘薯品种系谱图吻合度较高,说明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可以更好地反映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利用农艺性状和RAPD分子标记结果进行聚类,均表明地方品种中"四季种"和"保亭种"遗传距离最近;地方品种与中国主要育成品种遗传距离较远。在甘薯育种选配亲本时,以分子标记分析为主,辅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分析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10.
香稻苏香粳3号因其具有天然浓郁的香味深受消费者欢迎,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保持或者提高该品种的香味具有重要作用。以苏香粳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期、收获期、生长调节剂(锌及含锌微肥)和加工过程中的白度调节等不同农艺措施对苏香粳3号中2-A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SE-1、硫酸锌和稀土铈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2-AP的含量,其中LSE-1效果最好。采用直播方式种植的香稻中2-AP含量高于机栽和人工移栽的,精米机白度调节3档或者3.5档的香稻中2-A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月底到6月初播种处理的苏香粳3号中2-A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播种的处理,综合香味保持和实际生产2个因素考虑,最佳的播种期为5月25—30日,最佳收获期在9月25日前后,但不能过10月,否则香味损失严重。本研究为制定苏香粳3号的适宜保香栽培方法,以及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和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