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张建中  高佩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65+1068-1065,1068
[目的]对946中草药添加剂防治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效果进行比较试验,为大面积淡水鱼养殖筛选有效药物及防治细菌性烂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混养淡水鱼塘,分别应用946中草药添加剂、生石灰、畜用红霉素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观察其对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应用946中草药添加剂和畜用红霉素鱼塘的鱼未发生细菌性烂鳃病;而应用生石灰和未添加药物的空白鱼塘内的鱼均发生严重的烂鳃病。[结论]946中草药添加剂对淡水鱼烂鳃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草鱼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发病季节长、流行广,常造成大批鱼,尤其鱼种的死亡,给草鱼养殖造成较大的损失。目前该病在疾病防治上多采用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和水环境药物残留,与健康、无公害养殖的现代渔业养殖主题相背。为此,笔者选择洋葱作为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3.
正烂鳃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寄生虫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药害性烂鳃病与营养性烂鳃病等。虽然烂鳃病的种类不同,但危害均较大,且任何季节都可发病,4月至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6月至9月份则为流行高峰期。细菌性烂鳃病多与赤皮、肠炎与寄生虫病等并发。一旦发病,可导致大量草鱼死亡。因此,掌握该病的防治技术要点,可将损失降至最低。1.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4.
烂鳃病是严重危害水产品种的一种主要病害命,主要对淡水鱼中的草鱼、青鱼和鳙鱼危害较为严重。烂鳃病从致病菌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寄生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饲养户在防治烂鳃病过程中,没有认真区分烂鳃病的致病原因,盲目防治,导致防治效果低下,严重的还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主要病害。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的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6.
正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草鱼、青鱼的最主要烈性传染病。池塘中的草鱼、青鱼若发生或暴发流行上述病害,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对于上述病害,过去是采用药物防治,治标不治本,效果不理想,病原产生抗药性,还污染环境。用人工免疫的方法防控这些病害,既经济又安全,防控效果高达80%~95%。1草鱼、青鱼赤皮病、烂腮病、  相似文献   

7.
正一、细菌性烂鳃病与寄生虫性烂鳃病1.病鱼相同症状。烂鳃病为鱼种至成鱼养殖阶段的主要病害,流行于夏、秋季,对草鱼、青鱼危害最大。引起烂鳃病的病原体有细菌和寄生虫两种,其都具有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体色发黑、鳃盖"开天窗"等症状。2.目检主要区别。细菌性烂鳃病病灶部位鳃丝发白、坏  相似文献   

8.
对于草鱼相似的病情,如果不区别诊治,不仅起不到防治效果,甚至会拖延加重病情,影响养殖效益。1.细菌性烂鳃病与鳃霉病 病鱼共同特征是鳃瓣受损、腐烂发白。明显的区别是,细菌性烂鳃病病鱼主要  相似文献   

9.
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故使养鱼户十分烦恼。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用药剂量视池塘中捕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亩水面(与水深无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蒲公英在草鱼细菌性烂腮与肠炎并发病和草鱼赤皮病、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鲤鱼出血病、甲鱼鳃腺炎病等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蒲公英在鱼病防治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洋葱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效果试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nion on bacterial rotted gill disease in grass carp was researched[Method]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taking medicine through oral and spraying was used to cure sick grass carp for 1 period of treatment in room under artificial conditions.[Result]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onion generated different cure rates.When the combination was adding 1.0%-2.0% medicine into feed and spraying 2.0 g/m3-5.0 g/m3,the curative result was the best with cure rate was 70%-90%[Conclusion]The onion was effective on curing bacterial rotted gill disease in grass carp and could be taken as curative medicine.  相似文献   

12.
通过 1998~ 1999年对苹果烂果病的研究 ,明确了引起烂果的主要病害种类是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干腐病。室内孢子萌发试验表明 :此病的发生与湿度关系密切。大田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喷药期决定着防治效果 ,烂果病防治应在谢花后、气孔皮孔开始形成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草鱼肠道菌群与草鱼个体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GGE方法对同一批孵化并在同一池塘中养殖的个体大小显著差异的草鱼肠道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大个体草鱼还是小个体草鱼,其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但2组草鱼在其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大个体草鱼肠道中存在着更多比例的厚壁菌门以及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而小个体草鱼肠道中存在较多的潜在致病菌。[结论]草鱼肠道微生物可以作为内在因素影响草鱼的生长性能,这一结果也为进一步开发可促进草鱼生长性能的益生菌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峰  施培松  文华  魏开建  严安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57-1059,1125
[目的]探讨酶制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得到合理利用的途径。[方法]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01、503、00 mg/kg),N-蛋白酶(0、50、100 mg/kg)、淀粉酶(02、004、00 mg/kg)和纤维素酶(02、004、00 mg/kg)4种单体纯酶,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将4种单体酶配制成复合酶制剂,研究外源酶制剂对草鱼鱼种的生长及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4种单体酶对草鱼鱼种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木聚糖酶>淀粉酶>N-蛋白酶>纤维素酶;外源复合酶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N-蛋白酶。外源复合酶的适宜配方为:木聚糖酶300 mg/kg、淀粉酶200~400 mg/kg、N-蛋白酶0~50 mg/kg和纤维素酶0~200 mg/kg。[结论]饲料中添加外源复合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提高草鱼对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多糖防治草鱼出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防治草鱼出血病,提高草鱼成活率。[方法]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拌通威饲料在4个水域进行投喂,开展草鱼出血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水域1草鱼在用药后的第4天基本没有鱼发病死亡,之后没有发生草鱼出血病。水域2草鱼6月24日用药,6月26日病愈,并且没有出现草鱼出血病复发现象。水域3草鱼在用药后第3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水域4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死鱼现象停止,之后没有复发。[结论]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种不同药物处理方式对台湾棘带吸虫引起的鲤鱼幼鱼急性鱼鳃传染病(开放性鳃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在试验初期,将1620条鲤鱼幼鱼(70日龄)鱼鳃自然感染台湾棘带吸虫,随后分成4组,分别采用CuSO4、福尔马林和吡喹酮不同方式处理6周,与对照(自然喂食、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比较防治鲤鱼幼鱼急性鳃传染病的效果.[结果]感染台湾棘带吸虫的幼鱼生长缓慢,其身长和体重增长均较慢.施药后,幼鱼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感染强度减少.在每千克饲料中分别添加50和75 mg吡喹酮喂食幼鱼5d,可以杀死鱼鳃中所有的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且鱼鳃恢复正常;面使用25 mg吡喹酮,仅有35%的后期囊幼虫死亡.所有不同浓度CuSO4处理(0.3、0.4和0.5mg/kg冲洗浸泡24 h及以3.0、4.0和5.0 mg/kg冲洗浸泡10m)和福尔马林处理(20、25和30 mg/kg冲洗浸泡及200、250和300 mg/kg短时间冲洗浸泡)均不能杀死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结论]经普通化学药剂CuSO4或福尔马林冲洗浸泡,不能防治由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引起的鲤鱼开放性鳃病,但50~75 mg吡喹酮/kg饲料可以在5d内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7.
鱼炎宁是一种以中西药结合研制而成的新型鱼药。本文报道了该药的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治疗试验的结果:试验表明鱼炎宁具有高度的抗菌作用,当浓度低到1:5120时仍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病菌不能生存。嗜水气单胞菌、荧光极毛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对鱼炎宁极敏感。体内治疗试验表明,鱼炎宁对鲫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保护率达93.33—100%,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18.
鳙鳃凝集素的稳定性及细胞凝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鳙鳃凝集素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细胞凝集活性。[方法]测定经各种条件处理过的鳙鳃凝集素样品的血凝活性,评价其稳定性;通过镜检测定鳙鳃凝集素对微藻细胞及各种微生物细胞的凝集作用。[结果]琥珀酰化修饰、胰蛋白酶水解、SDS及β-巯基乙醇处理均使鳙鳃凝集素活性大大降低;在设定的处理浓度下,二甲基亚砜、NaC l及三氟乙酸对其活性没有影响;鳙鳃凝集素能专一地凝集雨生红球藻及哈维氏弧菌和鳗弧菌。[结论]鳙鳃凝集素稳定性受各种因素影响,能够选择性地凝集雨生红球藻及2株鱼类病原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