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不同的孵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蓝孔雀胚胎发育、受精蛋孵化率及健雏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蛋在不同的人工孵化温度、湿度条件下,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孵化条件为:孵化温度1~7d为38.50℃,8~15d为38.00℃,16~21d为37.80℃,22~24d为37.50℃,25~28d为37.80,相对湿度1~7d为65%,8~15d为60%,16~21d为60%,22d~24d为65%,25~28d为7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因素对蚱蝉卵室内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优化卵孵化的技术参数。[方法]采用L16(45)正交重复试验设计,以卵孵化率为指标,考察温度、pH、光周期和盐度4因素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结果]光周期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4因素的搭配组合优方案为A3B3C3D2,即温度30℃、盐度25%、光周期L12∶D12和pH=6条件下蚱蝉孵化率表现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蚱蝉卵室内人工孵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具有背宽体厚的特点,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目的]探究温度对淇河鲫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繁殖季节通过干法授精的方法获得雌核发育淇河鲫胚胎,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室温(21℃)、24℃、27℃、30℃、33℃)下孵化,观察胚胎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情况,并统计不同孵化温度下胚胎的受精率与孵化率。[结果]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将淇河鲫胚胎发育分为7个阶段,不同温度条件下各阶段经历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孵化速率与温度呈负相关,且温度过高会导致胚胎死亡;同时,温度对淇河鲫胚胎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也较大,在21~27℃范围内,受精率与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7~33℃范围内,受精率与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生产上为了提高胚胎孵化效率,可以在胚胎发育早期(受精关键时期)与后期分别采用不同温度以提高其受精率与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要生产高质量的一日龄雏鸡,需要长期的、高水平的孵化条件,必须为胚胎发育提供正确的通风、温度、湿度、和翻蛋,以满足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生理需要,如果不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会导致孵化率降低和改变正常的死亡模型。本次实验所用的温度为37.5~37.8℃,相对湿度为60.5%~65%左右。孵化方式采用输氧和不输氧2种方式。每2h转蛋1次,转蛋角度为90°。结果显示:采取有氧孵化时胚胎后期的死亡率比无氧孵化的死亡率低,而前期死亡率有氧孵化比无氧孵化的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狮头鹅种蛋孵化期间失水率、蛋温变化等基础数据及其对孵化率的影响。[方法]对孵化期的狮头鹅种蛋进行称重,并测定孵化期内蛋内温度和蛋壳温度的变化,分析气孔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失水率不仅影响孵化率,而且影响雏鹅质量,孵化第6、15、24和28天种蛋最佳失水率分别为3.28%、4.75%、9.48%和14.22%。随着胚龄的增加,蛋壳表面温度相对稳定(37.32℃→37.17℃→37.37℃→36.83℃),而壳内胚胎温度上升较快(37.75℃→39.22℃→39.82℃→40.62℃)。蛋壳气孔数量显著影响胚胎发育。蛋形指数影响孵化率,但不影响受精率。[结论]降低湿度、严格选蛋、孵化中后期加强凉蛋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鸡胚孵化过程中不同相对湿度对其孵化失重、受精蛋成活率及尿囊液量的影响。[方法]将120枚种蛋分别在相对湿度60%、65%和70%的条件下孵化12 d,研究不同相对湿度对孵化失重、胚胎成活率及尿囊液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鸡种蛋失重及失重率逐渐降低,尿囊液量逐渐升高,其中相对湿度为70%的孵化组12日龄失重率最低,单位胚重生成的尿囊液量最多,而不同湿度对胚胎成活率几乎没有影响。[结论]将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能够有效减轻种蛋的失重,获得大量的尿囊液。  相似文献   

7.
换箱孵化对黄沙鳖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换箱孵化对黄沙鳖人工孵化的影响,为规模化饲养黄沙鳖提供充足鳖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以河沙作为孵化介质,采取中途换箱的方法(分别将孵化至第15、20、25、30 d的黄沙鳖受精卵从原孵化箱搬到另一孵化箱)对黄沙鳖卵进行换箱孵化对比试验.[结果]换箱孵化的孵化率比不换箱孵化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黄沙鳖卵孵化至第20~25 d时进行换箱的孵化率较高(90.0%~91.7%),比不换箱的孵化率(81.7%)提高了约 10个百分点.而且换箱孵化的孵化介质干净、清洁度高、透气性好、异味较小,无结块、霉变、病菌感染现象,鳖苗出壳较快、时间较同步,孵化率较高,获得的稚鳖个体健壮、摄食早、生长较快、成活率较高.[结论]在黄沙鳖卵孵化过程中,孵化20~25 d后进行换箱,把发育良好的受精卵搬到另一个备好相同温、湿度孵化介质的孵化箱内,确保黄沙鳖卵在卫生、透气的环境中孵化,可有效提高其孵化率,且可操作性强、工作量小、经济实惠,可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将2 h内新鲜受精卵分成8组,分别置于6种孵化温度、2种相对湿度下让其发育,研究孵化条件与孵化率、发育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自然蜂群中孵化率最高(99.26%),平均发育历期最短(69.6 h);在相对湿度为44%和72%条件下不利于受精蜂卵发育.②在人工孵化条件下,受精卵发育早期、后期与成熟期之间存在2个死亡高峰期.③人工孵化温度高低影响受精卵发育历期长短,意大利蜂受精卵人工孵化温度控制在两头高(35~36℃)、中间低(34~35℃);而相对湿度决定孵化率高低,适宜相对湿度为75%~8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温度、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时间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探讨中华大蟾蜍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和光照时间。[结果]不同温度下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蝌蚪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20℃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此时其孵化率和蝌蚪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孵化时间较快,随着温度升高孵化速度加快,但孵化率与蝌蚪成活率明显下降。25℃下不同光照时间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孵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每天24 h光照是中华大蟾蜍受精卵的最适孵化光照时间。[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中华大蟾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温度和湿度对八角黄瘿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该昆虫对八角高产栽培提供基础。[方法]在10、15、20、25、30、35℃以及相对湿度60%、70%、80%、90%和100%条件下,测定八角黄瘿蚊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及各虫态发育历期。[结果]温度对八角黄瘿蚊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影响较大,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在25℃时最高,分别为96.67%和93.67%,在10℃时最低,分别为75.63%和70.12%;不同温度下八角黄瘿蚊各虫态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虫态发育历期在35℃条件下最短,在10℃条件下最长。湿度对八角黄瘿蚊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在相对湿度90%条件下最高,分别为96.61%和95.49%,相对湿度60%时最低,分别为79.17%和76.90%;湿度对八角黄瘿蚊卵、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对幼虫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湿度为90%时,幼虫发育历期最短,为7.50 d。[结论]温度和湿度对八角黄瘿蚊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25~30℃、相对湿度90%是八角黄瘿蚊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催青过程中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华  冯江  黄小云  郑克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7-8518,8535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在70.0%~80.0%的孵化率比湿度在90.0%以上的要高。室温19.9~24.5℃,1日孵化率高,催青效果好;在相同温度下,湿度在70.0%~80.0%1日孵化率较高。蚕卵催青过程中温度设置在19.9~24.5℃,湿度保持在70.0%~80.0%,蚕卵孵化率最高,达98.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生物法控制供水水源水蚤爆发的可行性,为自来水厂控制水蚤爆发提供参考。[方法]测定经水螅吞噬后水蚤卵的孵化时间和平均孵化率,并对未孵化的水蚤卵进行活性检测。探讨多形水螅对水蚤卵孵化的影响。[结果]经水螅分别吞噬的单水蚤和多水蚤,被消化排遗后的水蚤卵,其孵化时间为8~24 h,平均孵化率分别为56.42%和55.07%;未孵化的水蚤卵均被台盼蓝染色,且有原生动物侵蚀。对照组水蚤卵孵化率为100%,孵化时间为8~16 h。[结论]经水螅消化排遗后的水蚤卵,其孵化率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杨志兵  杨佩佩  贺斌  傅丽容  史海涛  魏朝军  陈美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01-20505,20573
[目的]研究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胚胎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的变化。[方法]在恒温(29±0.5)℃,相对湿度为85%~90%,基质湿度为5%~10%的孵化条件下,连续解剖观察了中华条颈龟胚胎发育的过程。对胚胎发育各期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配以周详的图片比较各期的典型特征。[结果]中华条颈龟的孵化期为53.00±1.77 d,根据其胚胎的日龄、大小和形态特征的变化将整个的胚胎发育分成了23期,其中9~23期主要以四肢、背甲、腹甲、头部、尾部等的变化为分期依据,同时,对龟鳖类胚胎发育分期的标准进行了讨论。[结论]结果有利于龟鳖类胚胎发育分期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鼎湖山金线兰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组培幼苗为材料,比较自然栽种条件下5种基质处理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鼎湖山金线兰人工种植的适生条件。[结果]泥炭土-珍珠岩(4∶1,V/V)或泥炭土-沙子-木屑(3∶1∶1,V/V/V)混合基质适宜于金线兰的生长,幼苗成活率达到97.6%~94.3%,植株高度、单株叶片数和叶质量状况良好。结合试验地小环境自然气候变化情况,初步得出鼎湖山金线兰栽培适温为23~28℃,相对湿度在90%左右,适生pH约为4.75,栽培时设置遮阳网,基质不宜过湿。[结论]该试验对鼎湖山金线兰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鼎湖山金线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雌雄配比(5~8)∶1,不同配比亲鳖所产受精卵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孵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孵化率高低只与孵化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与性别比无关。  相似文献   

16.
史振平  张元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40-13142
[目的]研究牙鲆胚胎发育过程中孵化腺细胞的分化规律。[方法]采用常规固定、切片方法,利用高碘酸-雪夫染色反应(PAS)对各个发育时期的牙鲆胚胎和孵化后的仔鱼切片进行染色。[结果]典型的孵化腺细胞(阳性细胞)出现于孵化前15h,位于胚胎的前中部,孵化腺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均在孵化前达到最大值,且均位于胚胎头部和背部表面。一旦孵化结束,孵化腺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均急剧下降,并于孵化后13h消化。[结论]牙鲆胚胎中孵化腺细胞的变化规律与其发育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紫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提高紫芝菌丝体多糖的得率。[方法]以紫芝菌丝体为原料,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首先对紫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pH、提取次数单因素进行优化,然后采用L_9(3~4)正交试验探索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1∶30 g/m L,温度90℃,浸提时间4 h,溶液pH 7的条件下,紫芝菌丝体多糖得率最佳,为9.56%。[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芝菌丝体多糖的工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为紫芝菌丝体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