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公园绿地新建植物景观群落为研究对象,对选定植物群落样地进行植物结构组成研究,跟踪测量了植物群落的温、湿度及负离子浓度,分析比较了植物群落改善小环境的生态功能及其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00~14:00是植物群落生态功能水平最高的时间段;生态功能最佳的群落的植物为典型的乔--灌--草复层搭配,优势度指数高的群落生态效益明显高于优势度指数低的群落;相对集中的植物配置方式比均匀分散的配置方式能更好地改善群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白洋淀湿地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特征及主要限制性环境因素,以白洋淀水生植物群落和洲滩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功能生态位超体积量化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利用Sørensen指数计算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超体积重叠程度,并探究影响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超体积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发现,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超体积差异明显,表现为水生植物群落大于洲滩草本植物群落。2种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重叠程度为0.32。碱解氮、全磷是影响洲滩草本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超体积的主要环境因子,而影响水生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超体积的关键环境因子是碱解氮、速效磷和铵态氮。2种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超体积均表现为与生境氮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磷元素含量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白洋淀湿地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分化明显,洲滩草本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空间收敛程度更高,生境中有效氮元素含量和磷元素含量是植物群落功能生态位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4):F0002-F0002
项目简介: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本项目针对此问题研究塔里木河上游的植物群落结构、格局形成原因与演替规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动态与地下水位关系;优势种群结构动态与空间格局、更新途径及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目的在于掌握上游植物群落的发生演化规律,揭示制约优势种群发展和群落稳定的内外因素,提出上游植被生存的合理地下水位与适宜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及优化配置原则,为上游地区的植被恢复、生态系统重建与环境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植物景观的配置上,群落作为一个生态学的概念,已经受到广泛重视,但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实践并不易见.本文以崇明县瀛东村为例,按照防护效应、土壤性质和功能区域3大要素进行空间区域的划分,运用ARCCIS 9.0的交叉运算功能叠加,进一步调整为9大植物群落区,根据群落单位有针对性的营造植物景观,形成具有生态保育功能和观赏价值的近自然乡村风貌.  相似文献   

5.
卜娟娟  陈永生  李凤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33-14335,14436
依据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理论,针对合肥环城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的特点,初步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典型群落的生态功能、植物造景的视觉美、植物群落的社会效益三大类(准则层),最终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为其他环城公园植物群落评价、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C)等指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不同生境的天然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D=0.603~1.628)和均匀度(J=0.411~0.629)都较低,而生态优势度(C=0.564~0.854)较高,说明荒漠植物群落组成种类少,结构单一,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D和J随生境渐好而递增,C随生境渐好而递减,可作为环境评价指标;环境改善有助于群落演替进程的加速;人工植被各演替阶段植物组成变化较大,演替最终趋向天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7.
按绿地类型和干扰类型,分别调查了重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对比分析了各类型植物群落树木的优势度指数、加权平均物种数量、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城市园林植物群落乔木种类的多样性低于自然森林群落,但公园绿地群落乔木层的优势度最小,优势种数量较多;(2)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灌木种类少于自然森林群落;(3)城市中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依次为:公园绿地>校园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营建工作中树木配置的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肥环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合肥环城公园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环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有145种,属于64科114属.乔木层树种有62种,木犀科、豆科、杉科、木兰科和松科等为优势科,刺槐、女贞、构树、枫杨、棕榈、水杉、黄山栾和广玉兰等为优势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群落类型中,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占群落总数的87.04%.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种中,引种栽培植物占有相当比例,与城郊次生植被以地带性树种形成的森林群落有一定区别.应以地带性树种为主体,在遵从植物生态位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灌木和宿根地被植物,逐步形成稳定的复合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植被调查基础上,对不同恢复年限退耕地的植被演替规律和物种多样性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退耕后50 a的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草本植物58种,分属于20科45属.其中,菊科、豆科、禾本科共计23属35种,占属、种总数的51.1和60.3,说明这3科植物在陕北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2)物种构成表现为多数种属于少数科,且少数种属于多数科的特征.且群落演替由藜科杂草开始,依次为1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根茎草本群落→多年生丛生草本群落,呈现向地带性物种和灌丛群落演替的趋势.(3)退耕36 a后,植被演替由多年生地带性丛生草本群落逐渐向耐旱耐瘠薄的灌丛群落演变,在无人为破坏的情况下,植被将朝着适宜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方向演替,最终形成与当地气候相协调的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对当地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贯穿毛乌素沙地的榆靖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走廊的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类型和规划设计方案。在沙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绿化植物群落的选择中应遵循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多功能等原则,在植物群落设计中应坚持统筹兼顾,多种搭配,丰富多彩,统一多变,以期达到绿化、美化和提高公路的运行条件及生态环境质量,带动沙漠高速公路沿线区域经济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城市道路中植物绿化多样性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调查了太原市12条主要道路的绿化现状。结果表明:按照出现频率来看,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为1∶2.8;乔木与灌木比为1.1∶1,仅从比例来看,太原城市绿化植物配置还不尽合理。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太原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植物色彩单调以及空间利用不足。同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乔、灌、藤、草相结合并且要体现四季性;配置妥当,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乔、灌、藤、草以及地被植物搭配种植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2.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对柳州市滨水绿地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模式、层次结构及景观效果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有绿化植物122种,隶属56科106属;植物配置以本地特色植物为主,注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垂直结构的合理搭配,注重人性化植物造景的原则.但部分绿地出现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观赏特性单一、养护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以上这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以提高柳州市滨水绿地空间的利用率和公众参与性、互动性,从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哈尔滨市城市绿地园林的植物配置和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于2013—2015年对哈尔滨市市区内的公园、居住区、道路和专用绿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4种绿地、240个样方的木本植物应用进行调查,分析其科属分布特点、相对重要值、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结果表明:4种绿地中有木本树种116种,属于29科、53属;4种绿地乔灌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为公园绿地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且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为丰富;灌木层较低,结构相对简单;乔灌的树种比例相近、为1.09~1.29,乔灌数量比相差较大、为0.5~1.12。哈尔滨市城市绿地园林中乔木层的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占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态功能较弱。大量的乡土树种和野生资源没有得到利用,乔灌配比单一化,可通过增加灌木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尤其是开发推广乡土树种和野生资源,以快速有效地提高物种多样性、景观效果及园林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绿地空间结构极大影响绿地功能,而传统的城市绿地评价过多注重绿地数量,忽视了其空间分布。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RS技术,以广州市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绿地覆盖率、斑块面积等11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6个行政区绿地进行比较评价,将评价指标综合为绿地空间格局、绿地形状和绿化覆盖率3个方面。结果表明:越秀区由于绿地分布结构合理,覆盖率较高,综合状况最佳,其次为荔湾区,白云区综合评价最差。评价方法从绿地空间结构的角度完善了传统城市绿地评估体系,为城市绿地规划管理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周晓芳  张俊艳  成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36-9938,9941
研究城市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及其优化,对城市绿色廊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该研究实地调查了保定市绿色廊道170个路段(绿带或河流)共260个植物群落,共记录人工种植植物86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为1.00∶0.68∶0.47;分属44科68属;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约为2∶1;乔木单层结构的群落占有优势地位,占全部群落的44.61%;绿带廊道植被覆盖率最高,绿色道路廊道植被覆盖率最低。建议在今后的绿色廊道的建设中,适量增加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并大幅提高乔灌草结构群落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该文应用绿量、容量、景观质量(视环境)、使用频率(耐踏率)等绿化评价指标,研究植物群落(种群)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与生态效应的关系,探讨了区域范围内生态效应优先,人性空间优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希望通过绿量的探索,寻找植物优化设计,发挥绿化最大综合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是最接近居民生活并为居民所使用的绿色空间,既有生态美学价值和保健功能,又能对住宅的低层住户空间起到遮蔽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构建城市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建成年代和空间类型对宅旁绿色空间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未来科学建设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以北京市不同建成年代的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宅旁绿化空间树种组成、空间结构、美学特性、保健功能4方面,构建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评价指标。通过简相关分析,从15个指标中筛选出9个用于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降维构建3个质量评价指数,并确定各指数和指标的权重,进一步通过指数综合得分与所筛选指标间的关系对不同建成年代的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  (1)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受结构、树种组成、美学效果3个主成分影响,各成分对其空间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30.34%、24.27%、22.26%。(2)中间型居住区的绿色空间综合得分分别高于新建型居住区和老旧型居住区1.60%和8.34%,但建设时间对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未达显著水平。(3)绿色空间类型对宅旁绿色空间质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宅间组合式、自然群落式、规则成林式、宅旁紧贴式。(4)空间尺度及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是造成绿色空间类型间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结论  类型和结构对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有显著影响,居住区建成年代对其质量无显著影响。宅旁绿色空间质量主要取决于绿色空间结构、空间协调度和视觉质量。植物视线遮蔽度、相对空间垂直绿量对绿色空间结构质量的贡献较大;色彩丰富度、树种多样性对宅旁绿色空间质量有正向促进作用;植被与建筑空间协调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绿色空间质量有积极影响。在设计与建设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时,应重点考虑宅间组合式、自然群落式、规则成林式的空间类型,少用或不用宅旁紧贴式。在住宅建筑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宅旁绿色空间的宽度,保证空间协调度处于较好水平,并采用乔?灌?草近自然复层种植结构,合理分配乔木、灌木数量比例,在满足空间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兼具视觉美感与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指导哈密市园林景观植物合理搭配,以哈密市的木本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生活型以及物种来源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密市木本园林植物共35科66属168种,物科属较丰富,种相对匮乏;优势科为蔷薇科、杨柳科、木樨科等;生活型组成中乔木种类灌木木质藤本;引进植物种类与乡土植物的种类比例约为2∶1。未来研究区景观规划和管理中建议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特色景观要求,将乡土观赏植物作为骨干,增加其种类和灌木比例。此外,通过适当改造景观结构,以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