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环境因素对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论述了环境与番茄净光合速率间的关系及番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在日光温室番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范围内的光光合曲线呈直角双曲线型,光饱和点为1361.49μmol·s-1·m-2,光补偿点为37.05μmol·s-1·m-2,最大净光速率为17.70mgCO2·dm-2·h-1。番茄在7~50℃之间均有净光合,其温度光合曲线呈抛物线型,且光合作用适宜温度范围为24~34℃,最适温度为26~32℃。光照度在1023.75μmol·s-1·m-2时,CO2饱和点为1925μL·L-1;光照度在526.5μmol·s-1·m-2时,CO2饱和点为1718μL·L-1;光照度在312μmol·s-1·m-2时,CO2饱和点为1721μL·L-1,但CO2补偿点为57.1~71.7μL·L-1,不同光照度间差异不大。番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但中午时的“午体现象”不明显。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CO2浓度乃是经常的限制因子。因此,生产上人工施用CO2对提高番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高原高产籼稻光合作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海拔1200~1450m部分地区单季籼稻产量在12~15吨/hm^2的高产和超高产范围,光合作用温光条件分析表明,太阳光照强度高达1850μmolpho-tonsm^-2s^-1,生长季节前期温度,太阳辐射值较高,而中后期偏低,无明显光饱和点,但光补偿点较高(30~60μmolphotonsm^-2s^-1,每日最大光合速率高且光合高值持续时间长,这与每日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等因素较长时间的充足  相似文献   

3.
棉花高产群体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化箱法,研究了高产棉田群体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群体CO2饱和点与补偿点分别为,盛花期1384.3和114.5mg·L-1,盛铃期1266和145.9mg·L-1,光饱和点与补偿点分别为,盛花期42.6和16.07μmol·m-2·s-1,盛铃期363.5和92.7μmol·m-2·s-1,盛铃期中、上层叶的光合贡献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4.
茶树光合作用的年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年中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2个低谷,分别出现在1和4月份(分别2.50和4.02μmol.m^-2.s^-1);有2个高峰,第1个出现在3月份(5.91μmol.m^-2.s^-1),第2个出现在6和8月份(分别为8.75和8.23μmol.m^-2.s^-1)。全年中5-8月份净光合速率均维持在较谪水平。茶树光合年变化受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低温下光照对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揭示低温下光照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叶片水平对5℃ 100μmolm·-’·s-1和5℃黑暗处理4h后黄瓜叶片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2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黑暗处理4h使黄瓜叶片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光量子效率、CO2饱和光合速率以及梭化效率分别降低 22.5%、28.0%、31.3%和 37.2%,5℃ 100μmol·m-2·s-1使上述指标分别降低 56.1%、61.0%、54.0%和 54.3%,说明 100μmol·m-2·s-1光照明显加剧5℃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功能的伤害。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低温光照处理使黄瓜叶片 PSⅡ光合中心受到较严重的光抑制,类囊体跨膜质子梯度显著降低。对低温下光照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具有不良作用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FQ型CO2分析仪测定了高粱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并对核质杂种与双亲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主要结果是:(1)长成的高粱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范围在21.2-38.5μmol/(m^2.s)之间。品种或遗传类型间具有显著性(P〈0.01)差异。(2)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的低温补偿点为4℃=6℃。此后,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在35-36℃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光合作用的高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油桃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日光温室油桃的光合作用规律试验 ,日光温室油桃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明显影响油桃的光合作用 ,其中光合作用适合温度为 2 5~ 3 0℃ ,光饱和点为 1 2 0 0μmol CO2 /m2 · s,补偿点为 2 2μmol CO2 /m2 · s,老叶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比健壮叶片低。  相似文献   

8.
生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生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研究表明,中位叶光合速率(Pn)最高,其次为下位叶,上位嫩叶最低。生姜不同叶位叶的光补偿点在18.46~30.82μmol/m^2.s间,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光饱和点为624.8~827.6μmlo/m^2.s,中位叶〉下位叶〉上位叶。生姜叶片的CO2补偿点为29.6~163.8μl/L,饱和点为1499~1582μl/L,中位叶最低,下位叶次之,上位叶最高。生姜叶处  相似文献   

9.
密植板栗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8年生密植板栗园“九家种”品种树木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40~50μmol·s-1·m-2和800~900μmol·s-1·m-2;②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为单峰曲线,而在生长盛期(6~8月)为双峰曲线;③光合速率的年变化进程也表现为双峰曲线,其高峰分别出现在开花期及果实速生期;④叶片的光合速率直接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制约,同时还受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用光源的lx与μmol.m^—2l.s^—1的转换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光谱组成光谱的光照度(lx)与光量子数(μmol.m^-2.s^-1)辐射通量密度(W.m^-2)的关系,针对不同光源确定了其定量转换关系,为使用照度计进行光合作用等涉光农业科学研究的数据向国际标准单位制换算实现定理化。  相似文献   

11.
膜技术分离黄蘑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膜技术分离、分级、纯化、浓缩黄蘑多糖的工艺;讨论了各个因素对膜分离状况的影响,并确定出较优工艺参数,得到了各级多糖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条件下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WSS)、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邻苯二甲酸酯胁迫下,不同生理指标所表现出的抗性能力不同。当邻苯二甲酸酯浓度为96μg/kg时,POD、CAT活性及Pro、MDA含量都开始表现出显著抗性反应,抵抗环境胁迫;当邻苯二甲酸酯浓度为384μg/kg时,WSS含量略有下降,虽然不显著,但小麦幼苗细胞可能受到了严重伤害,并且影响到了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危害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降低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及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配比菜粕发酵的抗营养因子脱除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8个不同处理的菜粕固态发酵过程,经过72 h发酵,比较不同处理发酵产物的硫苷、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等3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筛选一个最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和最高营养提升率的处理.结果表明,处理七(菜粕20 kg、菠萝汁7.5 kg、活化剂0.01 kg、菌种0.10 kg、水2.25 kg)的总脱除效果最好,硫苷、异硫氰酸酯和噁唑烷硫酮的脱除率分别为97.79%、100%和100%,而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和小肽的含量相应提升了3.71%和195.16%.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施及其与铜、硼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浙春3号大立在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及其与铂或硼配施条件下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及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氮、磷、钾与硼或钼配施促进了大豆株高的增长,增加了大豆的百粒重、总英数和单株籽粒重,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大豆产量与大豆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单株籽粒重、百粒重和总英数达到显著的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及有效分枝数为负相关,氮、磷、钾与硼或钼配施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生物学产量而最终提高籽粒产量;在试验土壤条件下,氮、磷、钾之间的配施比以2:l:l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氮、磷、钾对大豆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15.
陆桂平  张斌  贺生中  翟晓虎  李锦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48-11149,1117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感染犬瘟热病毒(CDV)犬血常规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5d健康、未接种犬瘟热疫苗的幼犬19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人工染毒阳性对照组,III组为APS治疗组,IV组为APS与常规治疗结合组,V组为常规治疗组。自人工染毒当日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d。各组分别于人工感染前1d及感染后第3、6天于前臂头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测定。[结果]经CDV感染后,血液中RBC、WBC、GRA、Hb含量及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增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的各组中,APS和常规治疗对RBC、WBC、GRA、Hb含量及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APS和常规治疗相结合效果最明显,但与空白对照组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APS和常规治疗均可提高人工感染CDV犬的抗氧化能力,但以中西药结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通市郊基地生产的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和安全状况。[方法]对南通市郊基地主要生产的豆类、瓜类、绿叶菜类、白菜类、甘蓝类和茄果类6种农产品进行砷、铅、镉、汞4种重金属含量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等级及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判断其食用安全性。[结果]试验表明,南通市郊基地6类农产品中重金属铅、镉平均值最高的均为叶菜类,瓜类和豆类的重金属含量最低;农产品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未超过1,污染等级为"安全级",污染水平处于"清洁",食用安全性良好。[结论]研究可为此类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提供依据,也为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富集、转移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镉对中间球海胆性腺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的镉能激活海胆性腺SOD、CAT和GPx的活性,但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3种酶活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各试验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镉能引起海胆性腺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琯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土壤汞污染胁迫对蚯蚓体内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汞是毒性较大的重金属,为了解土壤汞污染对蚯蚓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本文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不同Hg暴露浓度水平下(1、2、4、8、16、24、32、50 mg/kg)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应激反应,分析了不同浓度Hg污染水平对蚯蚓体内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最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g暴露会对蚯蚓抗氧化防御系统产生较大影响。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在不同浓度的Hg暴露水平下,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应激反应。总体上看,Hg暴露环境对赤子爱胜蚓SOD和GSH-PX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CAT活性的影响无明显规律。Hg暴露对蚯蚓体内MDA含量有一定影响,在32和50 mg/kg的较高浓度水平下,赤子爱胜蚓体内MDA含量明显增加,可能是汞胁迫造成了蚯蚓机体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用粘帚霉生防菌株发酵液处理后的大豆叶片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发酵液处理大豆叶片后,4种酶的活性在大豆叶片中都有明显提高,但不同菌株发酵液处理后的酶活性提高程度不同,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也不同。处理后第1 d,PAL活性达到高峰,处理后第4 d,PPO活性达到最大值,处理后第5 d,SOD活性和POD活性达到高峰,说明不同的酶在大豆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不同。粘帚霉生防菌株可通过诱导植株防御酶系活性的提高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