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通过宁粳41号2年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Y=209.7199+0.0318X1+0.0054X2-0.1235X3+0.9182X4-2.6126X5+3.0412X6-2.5753X7+0.4483X8。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实粒数〉穗长〉千粒重〉有效穗〉生育期〉株高〉结实率〉总粒数。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品质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类分析、稳定性分析以及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点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间生产水平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品种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从产量性状来看,以安农02—6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强,适合湖南种植;从湖南定位50-60支纱区划方针来看,以湘Z2087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2014-2015年度长江中游组区试油菜稳定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游组(2014-2015年度4组区试,每组包含对照在内共12个参试品种)的数据,探讨农艺性状稳定性对油菜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影响。利用AMMI(加性主效应与复合交互效应)模型计算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敏感度来衡量各性状的稳定程度。在每个试验组内,根据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总体农艺性状稳定性对品种进行归类。通过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探讨农艺性状与产量两者敏感度之间的密切程度。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两者敏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及农艺性状敏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高、中产类型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敏感度中等或较低;低产类型品种农艺性状敏感度中等或较高,产量敏感度没有明显倾向。农艺性状与产量两者的敏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农艺性状敏感度的联合线性作用能解释约70%的产量敏感度变异原因。一次分枝高度和一次分枝相对高度(一次分枝高度与株高的比值)、一次分枝数与单株角果数的敏感度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千粒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角果密度、分枝相对高度、每角粒数、生育期和菌核病病指敏感度与产量稳定性有较为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在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良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以60份中亚地区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主要表型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叶色、株型、铃形等6个表型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42与11.32之间;在8个农艺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6.02%),第一果枝位节数(31.15%)和单铃重(29.89%)变异较为明显,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5.01%);在5个纤维品质性状中,伸长率的变异系数最大(16.99%),整齐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95%),相较于农艺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1 ~2.07,以整齐度指数最大(2.07),单铃重最小(0.91);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60份材料可聚为五个类群,Ⅰ、Ⅱ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纤维品质性状较好、籽指较高,可作为改良棉纤维品质的杂交亲本来利用,Ⅲ、Ⅳ、Ⅴ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表现为高衣分、高果枝节位,但纤维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质性状与一些生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18个品质差异较大的黄淮海优质小麦产业带国家小麦展示品种,研究出粉率、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及比例等生化性状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小麦育种中利用一些简单、易测的生化指标筛选品质性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小麦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和大聚合体蛋白含量3个生化性状对3个品质性状筛选指标即籽粒硬度、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有显著正向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籽粒硬度(Y2)、湿面筋含量(Y4)和吸水率(Y5)的关键生化性状是面粉总蛋白质含量(X1)。湿面筋含量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间量化关系为Y4=4.3054X1-18.5971,相关系数0.9992,达极显著水平;总聚合体蛋白含量(X2)、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占总聚合体蛋白含量的百分比(X6)是影响沉淀值(Y3)的两个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3=8.2784X2 0.4930X6-54.8929,相关系数0.7498,达极显著水平。本文还就以面粉总蛋白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大聚合体蛋白含量代替品质指标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新台糖22号(T22)为对照,对园林2号(Y2)、园林3号(Y3)、园林6号(Y6)三个引进甘蔗新品种春植蔗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6的综合表现最优,优良性状较多,蔗茎产量达到T22水平,分别比Y2、Y3增产17.3%和15.8%,达到5%差异显著水平;Y2、Y3的蔗茎产量显著低于T22.Y2、Y3、Y6成熟期的蔗糖分均低于T22,差异幅度在0.38%~0.11%(绝对值)之间.根据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模糊综合评价,品种优劣排序为:Y6>T22>Y2=Y3.Y3和Y6的脱叶性最好,表现为自动脱叶或极易脱叶.  相似文献   

7.
青稞丰产栽培配方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回归均匀布点设计田间试验得到参数,建立以青稞产量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Y=4491.360-375.75X1X2-342.375X2X3-238.307X22,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出,每公顷达到丰产的农艺栽培措施及增加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2.5高产红麻效益分析红麻生产的效益指产值扣除成本后的收入。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根据各处理的效益,经微机计算,可得效益与农艺措施的函数关系。Y=11113.80+584.25X1-98.25X2+67.80X3—8.36X4—947.40X5 68.25X1X2+72.75X1X3—67.05X1X4-622.05X1X5+24.34X2X3—217.50X2X4-383.40X2X5—162.75X3X4—14.76X3X5-235.65X4X5-842.10X12+84.30X22-485.70X32+218.85X42-22.50X52…⑤(F=2.67,R=0.8834)从模型⑤可以看出,各农艺措施对效益的影响为X5>X1…  相似文献   

9.
化学封顶剂在湖南植棉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学封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主要农艺、新生果枝数、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化学封顶能够控制株高,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不会影响纤维品质;其中8月10日、用量为750 mL·hm-2处理的籽棉产量基本与人工打顶持平,可以代替人工打顶,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大麦新品系F0797在四川德阳地区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播种量(X1)、播种期(X2)、磷肥用量(X3)、氮肥用量(X4)与产量的数学回归模型:Y=469.286-5.486X1-3.125X2-2.015X3+44.235X4-9.040X12-12.374X22+1.376X32-7.165X42+15.938X1X2-6.146X1X3-9.479X1X4+10.729X2X3-5.522X2X4-5.103X3X4 .显著性检验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可靠程度较高.对该模型解析显示,F0797产量≥450 kg/667 m2 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播种量14~15 kg/667 m2,播期11月3~5日,P2O5用量9~11 kg/667 m2,纯氮用量12~13 kg/667 m2 .四个参试因素中,以氮肥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播种量、播种期,磷肥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玉米杂交种主要生物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南地区主要玉米杂交种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子粒性状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出该区大多数玉米杂交种株高、穗位、叶片数、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出籽率和千粒重等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主要分布区间和变异系数,并对株型、子粒形状和颜色等典型质量性状进行了调查,为今后玉米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未经选择的大豆F3、F4世代为试材,研究大豆粒茎比的遗传及与相关性状的关系,明确粒茎比的遗传规律、选择效果和它在产量选择中的作用,探索在哈尔滨生态条件下,适合的大豆粒茎比类型,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大豆粒茎比于F3、F4代呈明显分离,各组合单株粒茎比的次数分布呈为单峰曲线,呈正态分布;大豆粒茎比的遗传是以加性为主的数量性状,早期世代遗传力低,不易选择,随着世代增加,遗传力增大,可在F4代和以后世代进行选择;大豆亲本粒茎比的中亲值与F3、F4代粒茎比的均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中亲值可做为大豆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个指标;大豆粒茎比与植株高度、主茎节数、分支数、分支荚数、生物产量、收获重、茎重呈负相关,与主茎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长叶型株系粒茎比高于园叶型株系粒茎比;有限类型株系高于亚有限类型,说明随着进化程度提高大豆粒茎比值有提高的趋势;大豆粒茎比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较复杂,在一定范围内大豆粒茎比值的提高产量会提高,超过一定的范围,产量会有所降低。说明在一定生态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适应大豆粒茎比类型,粒茎比大小反应了一定生态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态类型。在哈尔滨田间条件下,大豆粒茎比值在0.9左右的品种类型,可望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18个黄淮海地区推广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给小麦育种中种质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信息参考,利用78对核心SSR引物对参试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基因组扫描,并通过ntsys 2.11软件对其4个农艺性状、5个品质指标和SSR标记进行了聚类分析。78对引物在18个品种中扩增出268条多态性带,每个引物2~9条,平均3.44条。18个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第Ⅰ类包括13个品种,第Ⅱ类包括5个品种。第II类的农艺和品质指标都比第Ⅰ类高,其中面团稳定时间与第Ⅱ类差异明显,平均为13.2min。聚类结果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吻合。18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0.86,平均为0.67。参试小麦品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14.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对6个农艺性状和19个品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为小麦地方品种在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信息。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与蛋白质、淀粉和其它品质性状方面,67个品种被聚为4类,其中第Ⅳ类10个品种相对较好,属植株较高、有效穗数最多、蛋白质品质最好、低千粒重、低淀粉类。在农艺性状与面团品质性状方面,也被聚为4类,其中第Ⅲ类12个品种较好,属高有效穗数和高单株产量、较高面团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低千粒重类。且AS1675、AS1656、AS1594、AS1643和AS1590等5个材料同属于上述两类优质类型,它们可用于小麦的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吉育88为材料,研究了在V4、V7、V10、V13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增加大豆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减小三出复叶的叶面积;通过对节间的控制,降低了植株高度;且显著影响产量,4个喷施时期中,在V10期喷施多效唑显著增产9.9%,V4、V7时期喷施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V1...  相似文献   

16.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麦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6个农艺性状和36个品质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为2.000~2.064。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其中氨基酸含量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354~2.068之间,其余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668~2.390。由此说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面都存在较为广泛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转bar基因水稻恢复系的生理性状和农艺性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杂交将转bar基因水稻亲本(Gulfmont、Bengal Hu-10和Cypress PB-6)中的bar基因转发转移到恢复系测64、明恢63和特青中,培育出6个抗除草剂(Liberty)的同型恢复系测64-B(G)、测64-B(C)、特青-B(C)、明恢63-B(G)和明恢63-B(C)。抗除草剂同型恢复系的大部分生理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原恢复系接近。将同型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选配出8个抗除草剂三系杂交组合和2个抗除草剂两系杂交组合,抗除草剂组合能保持或略高于原组合的产量水平,利用这项技术有望解决杂交稻制种过程中出现的纯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油菜无融合生殖材料AMR—1的农艺性状及无融合生殖特性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1)AMR—1的农艺性状与母本甘蓝型油菜S45相似,与父本蓝花子差异较大。(2)AMR—1(F6)9个株系平均不育株率为14.1%,最高26.1%;20株不育株平均座果率为17.1%,最高47.0%;无融合平均结籽率11.1%,最高达64.6%。(3)AMR—1(F7)7个株系平均不育株率为53.9%,最高达39.7%;无融合平均结籽率为24.1%,最高达59.3%。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对商薯 8 号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4(60 000 株 /hm2 )处理的薯块干物质分配率最高,与 T1(37 500 株/hm2 )相比,150 d 时 T4 处理薯块干物质分配率显著增加 16.14%。 T4 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明显高于其他 3 个处理。T1 处理的单株薯重、单株最大薯重、单株蔓重显著高于 T2(45 000 株 /hm2 )、T3(52 500 株/hm2 )和 T4 处理,T2 处理的 T/R 值显著高于 T3、T4 处理。T3 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及商品薯率最 高。生产上选择 52 500 株/hm2 的栽培密度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 8 号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Density is the key factor of maize high-yield cultivation.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agricultural characters,root system characters and yield were studied using different maize plant type semi-compact maize Jinhai 5,compact maize Zhengdan 958.The result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ensity,plant height was increased,stem diameter and ear diameter was decreased,ear was shorten,rare top length,No.of ear nod,ear height was increased,brace root number and total root number was decreased,the rate of root dry weight was increased within farming layers,populati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as increased and plant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resented the opposite trend,ear linage,kernels per ear,100-kernels weight,double-ear rate,plant yield was decreased,yield was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successively.The relation between yield and density of Jinhai 5 was Y=-625.67x2+9 044.5x-18 530,optimal plant density was 7.0×104-7.5×104 plants/ha,the relation between yield and density of Zhengdan 958 was Y=-375.67x2+6 410x-13 043,optimal plant density was 8.5×104-9.0×104 plants/ha.Analysis revealed the number of brace roots and total roots could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plant dry weight and y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