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收获时间短、天气变化大、农活集中。机械收获小麦 ,如果成熟度掌握不适当 ,过早或过晚都会造成严重损失和浪费。小麦成熟分为3个阶段 :(1)乳熟期在乳熟期麦粒的含水量为30 %~50 %,外部呈现绿色 ,内部为半液体状态的淀粉物质。此阶段麦粒与茎秆连结比较牢固 ,并通过茎秆吸供养料 ,还未断浆。所以在乳熟期不能开机收割。(2)蜡熟期在蜡熟期麦粒含水量为20 %~30 %,麦粒外壳呈黄色 ,内部为蜡状物质 ,麦粒基本成熟 ,可以收割。在蜡熟后期 ,籽粒形状和色泽表现出麦粒固有的特征 :籽粒坚硬 ,用手指挤压不易破裂。此时 ,可以直…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同心圆枣适应干旱环境的解剖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年限枣树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同心圆枣两年生、十年生和百年老树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比较和相关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同心圆枣根的横切面内侧1~2层扁平状细胞排列紧密,栓内层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初生韧皮部位于外面,韧皮部中分布有大量的黏液...  相似文献   

3.
选择年龄为1年的绵羊,在颈部取皮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绵羊发育过程中毛囊的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绵羊毛囊在毛生长周期中的形态各不同,生长期的特点是毛球细胞快速增殖,毛乳头被包在毛球内;退化期毛囊底部密封,形成上皮束;静止期整个毛囊的组织结构变短,毛球细胞接近干细胞。本实验对研究绵羊毛纤维生长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GA)又名920,是一种具有植物生理活性的赤霉酸。天然赤霉素最初(1926年)由日本科技人员在水稻“恶苗病”的赤霉菌中发现,至今已发现60余种,但其中生理活性最强的是GA3,使用也最广。人工生产是采用赤霉菌液体发酵来提取赤霉素。  相似文献   

5.
选择年龄为1年的绵羊,在颈部取皮肤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绵羊发育过程中毛囊的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绵羊毛囊在毛生长周期中的形态各不同,生长期的特点是毛球细胞快速增殖,毛乳头被包在毛球内;退化期毛囊底部密封,形成上皮束;静止期整个毛囊的组织结构变短,毛球细胞接近干细胞。本实验对研究绵羊毛纤维生长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小麦作图组织的重组自交系群体W7984×Opata85为材料,对2005年收获的亲本和114个株系种子进行粒长、粒宽和粒形(长宽比)等粒型相关性状的鉴定和分析,并利用QTL作图软件Win QTLCart 2.5、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区间作图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控制小麦粒型的QTL进行定位,共检测到1个与小麦粒长相关的QTL,2与个小麦粒宽相关的QTL和5个与小麦粒形相关的QTL,分别位于2A,2B,3A,4A,5B,7A,7D染色体上。其中位于2A染色体的QTL贡献最大,可以解释粒长变异的21%。  相似文献   

7.
"洗麦"利用水的溶解和冲洗作用净化麦粒表面,利用麦粒和砂石的比重、大小、形状及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分离出石子和有害麦粒以及其它杂质,具有去石、着水和清除麦粒表面污染物及污垢的功能。本文针对当前湿法清洗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现状,以现有的湿法清洗工艺为基础研究一种粗精洗分离的分级清洗节水洗麦技术,使小麦进入洗麦机后依次经过粗洗、精洗成为净麦,借助水循环实现节约用水。文中对改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槟榔切片在槟榔产业的自动化作业,在现有槟榔机械切片的基础之上,设计一种槟榔切片试验台,该试验台可对影响槟榔切片力因素的有效工作范围进行调整,采用响应曲面试验方法对影响槟榔切片力的因素进行优化。该文以海南烟果槟榔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烟果槟榔的外形特征与基本参数,对烟果槟榔切片过程、切片方式进行受力分析,选取切片速度、滑切角度、夹持力作为影响因素,切片力大小作为试验指标,通过槟榔切片试验平台,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试验,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切片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确定最优工作参数:切片速度653mm/s,滑切角度27°,夹持力18N,最终确定最优工作参数下的理论切片力为314N。通过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100%均匀切片成功的情况下,实际切片力为297N,低于理论预测值5.7%,有效降低切片过程中切片力64~148N/颗。该研究结果能够有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槟榔自动化切片作业以及类似物料切片机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细辛精油和3种化学药剂(70%恶霉灵 WP、500 g /L 扑海因 SC、30%嘧霉胺 SC)对茄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茄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09.72 mg/L 和349.05 mg/L,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菌丝生长,说明细辛精油对茄子枯萎病菌的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孢子萌发;从 EC90上看,细辛精油的抑菌效果比恶霉灵提高61.63%(菌丝生长)和99.75%(孢子萌发),说明细辛精油在较高浓度时的抑菌效果优于恶霉灵。  相似文献   

10.
粉丝中石蜡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适用于检测粉丝中掺杂石蜡的气相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经硝酸硝解,石油醚萃取后浓缩定容后进气相色谱分离检测。通过对9种主要正构烷烃的测定,可以定性地鉴别是否掺杂石蜡。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g/kg,平均回收率为86.7%~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6%(n=6)。石蜡在0.1~10g/k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1。与目前报道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它在保证准确定性定量的同时,具有前处理耗时少、处理简单和适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探索不同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通过试验筛选最适宜平菇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是棉子壳87%,麦麸10%,石灰2%,石膏1%,(发酵15d后晒干)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硫酸镁0.1g,水1000ml。可作为平菇母种培养基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叶片卷曲度和厚度交互式测量方式费时、费力、误差大,传统图像处理算法普适性不高等问题,以无芒隐子草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Graham 算法的最小外接矩形法实现叶片卷曲度的测量,采用矢量积法和角点检测相结合的凹凸点检测算法实现叶片厚度的测量。首先,通过石蜡制片获取无芒隐子草叶切片,利用显微镜连接计算机获取切片图像;然后,采用红色灰度化方法结合阈值分割将切片图像的目标和背景分离;最后,根据叶片卷曲度和厚度的实际测量方式,采用Graham算法通过求取目标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实现叶片卷曲度的测量,将矢量积法和角点检测相结合检测目标区域的凹凸点,通过凹点与凹点、凸点与凸点匹配实现叶片厚度的测量。选取30幅无芒隐子草叶切片图像为样本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红色灰度化方法和分量法、最大值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后,图像信息熵分别为6.4280、6.3612、5.6679、5.9348、6.0526,图像平均梯度分别为0.0785、0.0242、0.0158、0.0093、0.0104,图像对比度分别为0.2641、0.1130、0.0574、0.0703、0.0784,说明本文方法能更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细节等信息,图像清晰度更高。进行自动阈值分割后,分割的平均误检率为0.75%,平均漏检率为3.49%,平均整体分割精度达到98.14%。在有效分割目标和背景的基础上,对叶片卷曲度和厚度进行测量,并与交互式测量结果进行相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对叶片卷曲度和厚度的测量值与交互式测量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6%和3.69%,测量速度分别提高了约10倍和37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顺序提取法,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水6种溶剂对辛夷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提取率最大,为12.06%;石油醚次之,为9.63%。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辛夷6种顺序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辛夷6种顺序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菌丝生长的EC50基本小于1 000 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均在1 300 mg/L以上,说明辛夷各溶剂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孢子萌发;石油醚、氯仿和去离子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372.15 mg/L和1 318.92 mg/L,229.84 mg/L和1965.50 mg/L以及845.44 mg/L和4 321.80 mg/L。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农业部令第69号),结合近期菏泽市定陶区农机、农艺、科技人员在一次小麦机械化收获质量调查中,就减少麦粒抛撒损失问题展开调查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调查结果仅反映本次调查,不具有普遍性。一、调研基本情况根据定陶区《小麦收获中麦粒抛撒损失调查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菌丝为原料,对猴头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基本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热水提取法提取多糖。试验结果显示:1L液体发酵液可生产菌丝干粉29.17g;菌丝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水倍数为30倍、提取温度为80℃、提取3h、用无水乙醇沉淀多糖,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9.478%。  相似文献   

16.
选用松下18650锂离子电池设计实验并测量了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生热率。选用20PPI,97.5%泡沫铜和熔点为41~45℃的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和18650锂离子圆柱电池建立了3×5正交排列的电池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纯石蜡和添加泡沫金属条件下以及泡沫金属孔隙率对电池模组温度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纯石蜡条件下电池温度达到50℃的时间为1010s,而填充泡沫铜之后电池温度达到50℃所用时间延长到1580s。当电池加热功率为5W,加热时间为1600s时,添加泡沫金属之后电池最高温度可以降低23℃。其中,90%孔隙率的泡沫金属,模组的均温性较好,石蜡熔化得更均匀。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有香蕉茎秆纵向切片分离设备切片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香蕉茎秆往复切片方案,设计了往复切削式香蕉茎秆切片分离机。整机由机架、茎秆推动装置、茎秆固定下压装置、茎秆切片分离装置、传送带构成。基于香蕉茎秆物理特性,确定该机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得到该机最优工作参数,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电机转速、茎秆待切割部分厚度、支撑板与切割刀片间距3个因素与香蕉茎秆切片合格率的作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为40r/min、茎秆待切割部分厚度为17mm、支撑板与切割刀片间距为5mm时,香蕉茎秆切片合格率为98.45%。样机试验表明最优工作参数情况下香蕉茎秆切片合格率为97.78%,验证响应面分析的可行性。该研究对香蕉茎秆切片分离机的设计具有重要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马铃薯在升华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综合运用热质传递机理和相关学科知识建立了马铃薯切片在升华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马铃薯切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冰质量与初始冰质量之比随着干燥时间逐渐减少,马铃薯切片中心点温度随干燥时间逐渐增大;升华干燥能除去切片90%以上的水分,干燥效果较好;升华界面处的蒸汽压力随干燥时间增加逐渐增大,且由升华界面到干燥层上表面呈现递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麦穗小花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麦穗器官的空间复杂性使其很难在虚拟中真实再现.为此,研究了冬小麦麦穗小花主要器官(麦芒、麦粒等)的建模方法.同时,提出了基于等高线的三维重建方法实现麦芒的建模,采用球面变形方程实现了麦粒以及内稃和外稃的建模.研究表明,利用新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实现麦穗小花主要器官的建模以及可视化模拟,虚拟效果可视化结果逼真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阿魏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提取物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抑菌效果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326.46mg/L,其次是氯仿提取物,EC50为574.88mg/L,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提取物抑菌效果较差,EC50均超过了10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